市政大道地下綜合管廊基坑監測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59881
2023-12-25
16頁
9.03MB
1、xx市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監測方案編制人: 審核: 審 批: 目 錄1 概 述11.1工程概況12 編制依據22.1 規范及規程22.2 其它資料23基坑監測實施方案23.1監測目的23.2 監測設計及實施原則23.3監測工作流程33.4監測項目33.4.1坡頂水平位移監測43.4.2周邊地表、建筑物沉降53.4.3監測基準點63.5監測頻率及工作量63.6.監測方法、精度及選用儀器63.7監測報告74 監測質量保證措施84.1 質量方針84.2 質量保證體系84.3儀器的保證措施94.4 測點保護與恢復94.5 控制標準94.6險情預報94.7信息反饋與監測成果105 監測工作計劃115.1施工2、及埋設工作計劃115.2監測及檢測工作的組織機構115.3工作制度115.4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126 投入本監測項目使用的儀器設備表14附:基坑監測點點位示意圖1 概 述1.1工程概況xx市xx區xx大道地下綜合管廊西起三合大道(古瓦公路)與xx大道交叉口K0+000,東至東園路與xx大道交叉口K4+931,全長4.931公里(見管廊分布示意圖)。管廊布置于xx大道機動車道正下方。管廊施工采取基坑明挖、結構現澆等工藝。管廊斷面采用干支混合型的形式,滿足管線安裝敷設和運營維護要求,斷面型式設計為雙艙、三艙和四艙形式,入廊管線種類有高壓電力、給水、中水、電力、通信、燃氣等,結構全寬分3、別為7.75m、10.4m、13.05m,結構高度為4.45m,結構斷面詳見圖示。綜合管廊頂部覆土厚度2.5米3.0米,斷面凈高3.5米6.1米,基坑一般深度約7-8m,下穿河道的局部段落基坑深度在10m以上。1. xx大道為xx區城區主干道,路面全寬約16m;除兩端交叉口外,沿線共有15個支路交叉口;沿線主要為xx區政府機關、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商鋪、餐館的聚集地,交通較為繁忙,屬于xx城區交通主心骨,施工期間道路保通難度較大。另外,xx大道三處與河道相交,xx大道(三合大道三合東路)正在進行橋梁施工,xx大道現有交叉支路中新安路、楊家路、湟源路、民和路、享堂路、平張路等6條均處于圍擋施4、工中,對施工交通疏解增加難度。2. 沿線管線地下管線密布,情況較為復雜,探明管線并加以保護難度大。基坑開挖需先剝離淺層土體暴露管線位置,影響基坑開挖施工進度。 圖1-1綜合管廊分布示意圖2 編制依據2.1 規范及規程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 2.2 其它資料 基坑監測布點圖3基坑監測實施方案3.1監測目的確保xx市地下城市管廊基坑工程的穩定安全性。確保施工影響區域內的已有建筑物及地下管線的安全穩定,為控制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提供判斷數據。及時為基坑施工提供反饋信息,通過測量數據的分析,掌握圍護結5、構穩定性的變化規律, 隨時根據監測資料調整施工程序,消除安全隱患,是工程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3.2 監測設計及實施原則1. 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合理;2. 結合設計規定和規范要求,確定監測點埋設位置;3. 考慮監測區域內觀測點的布設位置,使各觀測數據具有互相驗證性和分析性;4. 明確儀器埋設要點和埋設標準, 明確所采用的監測儀器的類型、型號或量程,制定觀測作業指導書;5. 根據規范要求,明確施工控制標準;6. 明確監測人員與施工人員的責任。3.3監測工作流程施工監測作業監測設計收集資料監測結果計算報送設計、監理、業主單位監測成果圖、表編輯及輸出經驗類比理論分析規范要求等基坑穩定安全性6、判別設計、施工、監理、業主研究方案,報總監批準安全結構、環境不安全報警調整設計參數、改變施工方法或輔助施工措施圖3-3 施工監測管理流程圖3.4監測項目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施工監測項目主要內容為:一、支護結構的監測(1)坡頂水平位移監測;二、周圍環境的監測(1)建筑物的沉降觀測; (2)周邊地表的沉降監測;3.4.1坡頂水平位移監測由于基坑的開挖,支護系統的位移將是引起周圍地層、道路及建筑物位移的主要反映,掌握其位移變化量與基坑開挖深度的關系尤為重要。基坑圍護樁水平位移點布設在坡頂上,基本布置在各長短邊的端點及中點上,監測點的間距20m。監測點埋設步驟為:1.基坑分段開挖,在開挖刷坡頂一米左右根7、據布點圖找出對應樁號埋設鋼筋監控點。2.監測點采用統一規格的12mm400mm監測點,用鋼錘打入孔中(剝離瀝青路面至土層)。3.在監測點處標示監測點號,并明示“請勿碰動”。監測點根據現場施工進度分批布設,注意加強保護和對施工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如果監測點被破壞或者松動,及時進行處理,并在監測報告中說明。同時位移監測點可以作為沉降監測點使用;施工現場布置如下:圖3-4 位移、沉降監測點(單位mm)施工現場兩側小區高樓3.4.2周邊地表、建筑物沉降在基坑周圍地表、建筑物布設沉降監測點,基坑周邊道路的觀測點采用鋼筋制作的沉降監測點打入地面(剝離瀝青路面),深度應大于180mm。立柱樁沉降觀測點布設在混8、凝土立柱樁受力較大處,建筑物沉降監測點布設在建筑物的大轉角處。施工過程中在裂縫較多處加密,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線路兩側小區等高建筑比較多;K0+890處穿過平阿高速,其為重點監測對象;需要對其進行沉降監控。3.4.3監測基準點監測基準點分為永久基點和工作基點,永久基點布設在距離基坑30米外通視良好的位置,共計布設永久基準點3個。工作基點布設在基坑四周,相對穩定和便于觀測的位置,根據現場位置實地布設。圖3-4-3 位移沉降監測基準點布設(單位mm)3.5監測頻率及工作量表3-1 監測頻率表項目開挖5m開挖5m主體澆注完成支護結構監測1次/2d2次/d1次/2d周邊環境監測1次/2d2次9、/d1次/2d備注:當基坑開挖過程中數據超過報警值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監測頻率,加密監測,甚至跟蹤監測。3.6.監測方法、精度及選用儀器3.6.1坡頂水平位移監測:水平位移監測根據現場情況采用坐標相對距離法進行監測,按照二級位移觀測精度進行觀測,二級測角網各項技術要求如下:表3-6測角控制網技術要求等級最弱邊邊長中誤差平均邊長測角中誤差最弱邊邊長中誤差二級3.0mm300m1.5”1:100 0003.6.2沉降監測:沉降觀測所使用的儀器應為DS07級的電子精密水準儀,配合2米銦鋼水準尺進行。沉降觀測的等級應為二等,相鄰觀測點間的高差中誤差為0.7mm,高程最小顯示值為0.01mm,滿足10、二等至四等水準的測量要求,為此,除應嚴格執行工程測量規范中的有關二等水準的技術要求外,對外業觀測另作下述要求:表3-6-2水準外業觀測要求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差累積基輔分劃讀數差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符合水準線路閉合差35m1m;3m;0.3mm;0.5mm;0.5 mm(n為測站數);另外必須定期進行儀器i角(視準軸與水準軸間夾角應不大于10)檢驗,以確保儀器的性能。3.7監測報告在工程監測過程中,實時對監測結果進行整理,按業主工程師的要求以周報的形式送達有關各方(業主、設計、監理及施工單位)。工程結束時,提交完整的監測報告。3.7.1周報的內容包括:1監測項目,測點(圖表)位置;2監測11、進度;3監測值的時程變化曲線;4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監測項目的預報分析。當監測點達到或超過報警值時,及時報告業主工程師并分析其原因,遇到自然災害如暴雨、臺風、地震等情況,將以日報方式或隨時向有關各方報告監測結果,不增加額外的費用。3.7.2監測報告內容包括:1. 工程概況,監測目的;2. 監測項目,測點(圖表)位置;3. 采用的儀器型號、規格和標定資料;4. 監測數據的分析處理,異常情況原因分析;5. 監測值全時程變化曲線;6. 超前預報效果評述;7. 監測結果評述。4 監測質量保證措施4.1 質量方針我們工作的質量方針:科學、規范、誠信、卓越4.2 質量保證體系多年來,公司質量管理體系運行12、不斷得到持續改進,使單位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滿足了顧客的要求,得到了顧客的充分信任,進而單位的市場不斷得到拓展,擁有較好的市場份額。4.2.1 人員的保證1)嚴格按投標文件要求配置足夠數量且符合資格要求的監測人員;2)按投標文件確定的人員名單到崗,確保人員的到位率,并按月考勤;3)確保監測人員的相對穩定;4)不隨意更換工作人員,若需要更換時,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5)接受業主提出的人員更換要求,并在接到通知后的半月內選派業主認可的人員到崗。4.2.2 監測成果質量的校審本項目的校審程序是監測人員自校、專業人員校核、項目負責人審核、主管總工程師審定;對輸入的計算公式、計算過程及輸出的數據進行逐13、級校審;采用的方法、輸入的基本參數,應符合工作大綱要求和規范要求,并逐級校審;校審留有書面記錄,記錄保證真實、完整,并存檔備查。4.3儀器的保證措施由于工程監測中儀器埋設均為隱蔽工程,監測所用的儀器,在現場埋設前,根據儀器的性能和特點,進行二次標定并篩選,第一次為線性標定,第二次為防水性能標定,根據標定結果選取性能良好的儀器。4.4 測點保護與恢復因讀數箱、工作基點樁、校驗基點樁、沉降板觀測標、邊樁、測斜管、水位管及觀測電纜等觀測儀標在施工過程中易遭施工車輛、壓路機等碰撞和人為破壞,因此,觀測期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主要措施為:防護圍攔、醒目警示標志。觀測儀器一旦遭受碰損,將立即有專門工14、作人員對其進行復位或重新補埋,重新建立保護措施,并填寫考證表,保證監測數據的連續性。測點恢復后監測人員進行復測和校核,并請現場監理進行確認。4.5 控制標準序號監測項目允許值(mm)報警值變形速率(mm/d)累計值(mm)1坡頂最大水平位移303202坡頂及地表垂直位移201.2163建筑物沉降201.2164.6險情預報各監測項目達到預警值時,首先應復測,以確保監測數據的正確性,其次應與附近其它項目監測及基坑的施工情況對比分析,證實確為達到預警值時,方可預警。監測項目達到預警值時,應加密觀測。預警步驟為:監測數據經過復測超過預警值時,立刻口頭通知監理方。針對預警部位,2小時內整理監測報告,提15、供監理方。6小時內出預警通知,提供監理方、甲方、施工方。根據監測方案在施工前布置好監測點并落實監測的保護工作,按規定頻率監測,建立信息反饋制度,將監測信息及時反饋給現場施工負責人和相關人員,以指導施工。必須緊跟每步工況進行監測,并迅速有效的反饋。如施工中出現變形速率超過預警值的情況,應進一步加強監測,縮短監測時間間隔,為改進施工和實施變形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實測數據。及時整理、分析監測數據。按業主現場代表和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對策及時調整施工工序、工藝,或實施變形控制措施,確保安全、優質、按期完工。4.7信息反饋與監測成果每次監測工作結束后,均需提供監測資料、簡報、數據分析結論。監測資料處理應及時,16、以便在發現數據有誤時,可以及時改正和補測,當發現測值有明顯異常時,在檢查無誤后應迅速通知施工主管和監理單位,以便采取相應措施。原始數據經過審核、消除錯誤和取舍之后,就可以計算分析。根據計算結果,繪出各觀測項目觀測值與施工工序、施工進度及開挖過程的關系曲線。提交資料包括各觀測值成果表、觀測值與施工進度、時間的關系曲線、對各觀測資料的綜合分析,以及說明圍護結構和建筑物等在觀測期間的工作狀態與其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判斷其工作狀態是否正常或找出原因,并提出處理措施和建議,供研究解決問題的參考。監測工作全部結束后,編寫基坑監測技術總結報告。監測報告中包括:監測報告說明位移監測報表沉降監測報表監測項目與時17、間的關系曲線監測布點圖5 監測工作計劃5.1施工及埋設工作計劃我公司的監測工作,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以工程大局為出發點,以與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的態度,展開全面的工作。因大部分監測與施工進度密切相關,詳細的工作進度將以施工進度為準,為此給出各分項工作的大致時間段計劃如下:現場監測儀器埋設:由于線路長,開挖面點多,需根據實際施工進度而定;現場監測實測工作:根據施工進度進行;具體實施時間以現場實際情況為準。主管總工程師項目負責儀器埋設現場觀測數據處理與分析重大問題處理專家小組5.2監測及檢測工作的組織機構說明:專家小組,由總工程師負責組成的數據處理與問題分析小組,主要解決與現場18、監測相關的技術性問題與日常報表的相關工作,同時對現場出現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5.3工作制度1. 設立現場項目部,指定現場負責人或現場代表,項目經理不在現場時,由現場負責人或現場代表負責監測工作,現場負責人或現場代表必須及時向項目經理通報現場情況。2. 項目進行期必須保證監測單位和監理單位及其它各方及時有效的聯絡。3. 項目各單位來往函件實行專人簽收管理制度。4. 監測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合同規定及監理工程師的要求執行。5. 每日觀測結束后,觀測人員必須及時將所有觀測資料整理出初步結果,并經校核后交項目技術工程師進行審核分析,判定地基變化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復測核對,并通報業主和19、監理工程師。6. 正常情況下每周書面向監理工程師和業主通報一次觀測結果,異常情況及時通報。7. 任何工作變更,必須及時提請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一切工作行為必須有利于監測工作。5.4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1. 保證安全生產的措施監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前,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并在每次會議上,都將安全生產放到議事日程上,做到處處不忘安全生產,時刻注意安全生產: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要求,積極推行施工現場的標準化管理,按施工組織設計,科學組織施工。嚴禁侵占場內道路及安全防護等設施。現場監測全體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監測人員應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20、必須戴安全帽,高處作業必須拴安全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施工現場的規章制度,禁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監測施工用電、現場臨時電線路、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按照建設部頒發的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防范(JGJ46-88)規定操作,嚴禁私自拉電或帶電作業。使用電氣設備、電動工具應有可靠保護接地,隨身攜帶和使用的工具應擱置于順手穩妥的地方,防止發生事故。施工用的高凳、梯子、人字梯、高架車等,在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其牢固性。梯外端應采取防滑措施,并不得墊高使用。在通道處使用梯子,應有人監護或設圍欄。人字梯距梯腳40-60cm處要設拉繩,施工中,不準站在梯子最上一層工作,且嚴禁在這上面放工具和材料。遇到不可抗力的因21、素(如暴風、雷雨),影響某些作業施工安全,按有關規定辦理停止作業手續,以保障人身、設備等安全。當發生安全事故時,由現場負責人負責查清原因,提出改進措施,上報項目負責人,由項目負責人與有關方面協商處理;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時,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和建設方,按政府有關規定處理,做到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過,事故不查清責任不放過,事故不吸取教訓不放過,事故不采取措施不放過。2文明施工措施為實現現場文明施工,貫徹強化管理、落實責任、嚴肅法規、消滅違章的要求,要求進入現場的監測隊伍均應按照標準化工地的要求來進行。監測人員必須遵守建設方制定的有關施工現場管理制度,接受建設方的安全教育。進入施工現場的有關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注意施工現場環境衛生,嚴禁在施工現場吸煙和用火,勿隨地吐痰。所有監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自覺遵守有關部門規定,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穿戴整齊,正確使用各種勞動保護用品,工作中要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監測人員在工地期間不許打架、喝酒、窩工等。6 投入本監測項目使用的儀器設備表表6-1序號量測項目測試元件和儀器 一、測試儀器1道路、位移量測ZDL700電子水準儀萊卡TS09全站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