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下管道安裝施工方案ok(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59965
2023-12-26
7頁
254KB
1、十一、地下管道安裝工程施工方案1. 土方工程施工1。1 管線測量1。1.1 按照業主提供的已知方格點每隔100m布設控制點位,控制點采用J2經緯儀6測回測角。1.1.2 電磁波測距,按照四等導線的要求進行測量,測角誤差+2。5mm,方位角閉合差為+5mm,導線全長相對閉合限角為1/43.1。1.3 測量出管線所在位置后,再按管溝開挖的寬度,用灰粉畫出開挖的位置,管線位置測量定位后,還應由項目組復測確認,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管溝開挖.1。1.4 管溝開挖范圍內如遇障礙物,應及時通知工程管理組及設計部門,以便及時做好調整措施。1。1。5 為了點位的保護及使用方便,高程控制網沿平面控制網布置,采用DS2、1水準儀,按照3等水準的要求進行施測,確保誤差不超標。1.1.6 隨著工程的進行,各放線工作均得用附近的方格網點,由于土方的開挖對測量控制的穩定性有影響,應隨時檢查,隨時校正.1。2 管溝分段開挖方法1。2。1 管溝分段施工本工程的地管管溝開挖應采取分段施工,具體按圖紙及施工要求。對于埋設較深的管線,則按每20米為一段,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比如打鋼板樁的方法進行施工.1.2。2 管溝開挖管溝開挖采取機械開挖、人工配合的方法。管溝開挖應進行放坡:機械開挖的放坡系數是10.67.管溝開挖后,應按施工要求留足底寬,管溝底寬要求如下:管徑(mm)鋼管(mm)非金屬管(mm)100200700700253、0350800100040045010001300500以上10001。2.3 溝槽開挖過程中,溝底應留出0.20.3m原土層,待鋪管或澆筑墊層前用人工挖到設計標高.1。2.4 管溝開挖時溝邊堆土高度不超過1。5m,大部分須堆放在離管溝邊緣1m之外的地方,土方堆放要整齊,溝底應每隔一段距離(100米)設一個集水坑。其斷面形式如下:1.3 土方運輸管溝開挖出的土方,除預留回填用土外,多余土方運往甲方指定的地方,汽車運土出現場前,車輪必須沖洗干凈,沿途道路應保持清潔,擬設四名保潔工沿途清掃,送往堆土區的土方必須用推土機推平。1。4 管溝排水在廠區內施工,土質含水多且在春季施工,要充分考慮管溝的排水4、,所以每挖一段管溝都要設置集水井,以便將溝內的集水及時排掉,以保持場地土體干燥,保證土方施工順利進行。2. 井室砌筑2.1 根據設計井室采用不同結構的磚砌混凝土、混凝土井。須采取現場支模、現場澆注的,按規范砌筑.2。2 施工中木模制作、鋼筋綁扎、砼澆注一定要按規范施工,每道工序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2.3 井壁剛性防水套管在井室澆注時,注意安裝位置應正確。2。4 路面上井室應與路面平齊,高度允許差為5mm,無路面時井蓋離出地面不應超過50mm.2。5 閥門井井室施工前,應用紡織袋保護好閥門,以免損壞閥門.3。 土方回填埋地管道安裝完畢,經過監理、業主方確認后,應及時回填土,填土前排干積水,5、試壓管道經試壓合格后及時回填土。回填土要從管道兩側填,并用蛙式打夯機夯實,不得損壞管子及防腐層。分層夯實時,一次夯實厚度不大于0.3米,密實度不小于95。4. 管道施工4。1 管道安裝前準備4。1.1 管道應在溝底中心線、標高、基礎、坡度均符合質量要求后方可進行敷設,必要時進行局部回填,嚴防塌方或溝兩側土層擠翻基礎墊層和管道。4。1。2 防腐好的管道在運輸時要用草袋襯墊,以避免防腐層受傷(管道防腐另見防腐施工方案)。4.1.3 管道吊裝應在焊接吊耳后再進行吊裝,以保護防腐層吊裝時少受損傷.4.2 鋼管的安裝4。2.1 管子、管件組對時,接口應做到平整,錯邊量不得超過壁厚的20,且不大于2mm;6、4。2.2 管道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接鋼管、管件的坡口:采用“V”形坡口,單面焊,雙面成型.坡口尺寸如下圖所示:CTP T49mm1026mm607060+5C1.53mm24mmP1. 15mm12mm4。2。3 坡口加工采用氧乙炔焰加工,并用砂輪機打磨,焊前應將坡口表面及坡口邊緣內側不少于10mm范圍的油漆、污垢、銹、毛刺等清理干凈,并不得有裂紋、夾層等缺陷。4.2.4 若工作環境的風力大于5級、雨天或相對濕度大于90%時,應采取保護措施后才能施焊。4.2。5 點焊時,應對稱施焊,其厚度應與第一層焊接厚度一致。4.2.6 管道法蘭連接時,法蘭接口平行度允許偏差應為法蘭外徑的1。5%,且不7、大于2mm;螺孔中心允許偏差應為孔徑的5%。4.2。7 大管徑的管道在組對時應注意對已施工完的防腐層進行保護,可采取管端末防腐處墊枕木或使用龍門架組對,以便于組對施焊,保護防腐層不受損傷.4.3 鋼筋混凝土管施工4。3。1 管節安裝前應檢查外觀是否有裂縫,保護層脫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經檢查合格的管道方可使用。4。3.2 管座分層澆筑時,管座待混凝土抗壓強度應大于5N/mm2方可進行安管,管道安裝前應將管內外清掃干凈,安裝時應使管道內節內底高程符合圖紙要求,調整管道中心及高程時,必須墊穩,兩側設撐杠,不得發生滾動。4。3.3 管道中心、高程復驗合格后,應及時澆筑管座混凝土。混凝土管座的模板8、分兩次支設,先支設一次模板澆筑管底墊層,待管道鋪設好后,再支設模板澆筑管座砼;4.3。4 澆筑混凝土管座時,留混凝土抗壓強度試塊。每工作班3塊.4.3.5 圓形橡膠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使用前必須逐個檢查,不得有割裂、氣泡、大飛邊等缺陷。4.3.6 管道安裝時,承口內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應清洗干凈.4.3.7 非金屬管道基礎及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標準GB50268-97表4。5。22的規定.4。3。8 管道采用鋼絲網水泥砂漿接口,在抹帶前應將管口的外壁鑿毛、洗凈,抹帶應分兩層抹層,鋼絲網端頭應在澆向混凝土管座時插入砼內,插入深度為150mm;在混凝土初凝前,分層抹壓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抹9、帶完成后,應立即用平軟材料覆蓋,34h后灑水養護.抹帶水泥砂漿的厚度、寬度、鋼絲網的寬度、水泥管接口的間隙見下圖。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接口應平整,不得有裂縫,空鼓等現象,抹帶寬度、厚度的允許偏差為0+5。管線全部安裝后做閉水實驗。4。4 鑄鐵管安裝4。4.1 鑄鐵管、球墨鑄鐵管及管件的外觀質量應符合規定:表面不得有裂紋;橡膠圈接口的管節,承口的內工作面和插口的外工作面應光滑、輪廓清晰,不得有影響接口密封性的缺陷。4.4.2 管及管件下溝前,應清除承口內部的油污、飛刺、鑄砂及鑄瘤;有裂紋的管及管件不得使用。4.4.3 鑄鐵管應在溝底中心線、標高、坡度均符合質量要求后方可進行安裝。4。4。4 鑄鐵管10、安裝配合土方開挖,分段施工,分段驗收。4。4.5 鑄鐵管連接采用承插連接,石棉水泥接口。接口應符合下列規定:4.4。5.1 水泥宜采用32。5級水泥;4。4.5。2 石棉選用機選取4F級溫石棉;4.4。5.3 油麻采用纖維較長、無皮質、清潔、松軟、富有韌性的油麻;4.4。5。4 石棉水泥應在填打前拌和,石棉水泥的重量配合比為:石棉30,水泥70%,水灰比宜小于或等于0。2,拌和好的石棉水泥應在初凝前用完。填打后的接口應及時潮濕養護。4.4.5。5 鑄鐵、球墨鑄鐵管安裝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項目允許偏差(mm)無壓力管道壓力管道軸線位置1530高程10205。 管道試壓5.1 管道試壓的條件5。111、.1 以下施工資料必須齊全:材料質量證明書;管道組成件,焊接材料的檢驗性檢查或試驗記錄;設計變更及材料代用文件。5。1.2 管道系統全部按設計文件安裝完畢。5.1。3 管道支架的形式、材質、安裝位置正確,數量齊全,牢固程度、焊接質量合格。5.1。4 焊接工作全部完成,焊縫質量檢查合格.5。1.5 焊縫及其它應檢查的部位不應隱藏.5。1.6 試壓用的臨時加固措施安全可靠,例如:臨時支架要牢固,能承受試壓水重。臨時盲板加置正確,并應標識明顯,同時在單線圖上作出標記,記錄應完整,高低排放點設置完畢且正確。 不能參與試壓的流量孔板、流量計等應拆除,用臨時短管連接。 有經過批準的施工方案,并對試壓小組進12、行交底。5.2 液壓試驗:按設計要求,壓力管道做壓力試驗,試驗壓力不小于0。9MPa.無壓管道做漏水試驗。5。3 試驗時應利用高排點排盡系統內的空氣,升壓應分級緩慢,到達試驗壓力后停壓10min,然后降至設計壓力穩壓30 min,以無壓降、無泄漏,目測無變形為合格。試壓時如有泄漏,不得帶壓修復,缺陷消除后應重新試壓,直至合格為止.5.4 管道系統試壓合格后,應緩慢降壓,試驗介質宜在合適地點排放,盡量將試壓用水排入附近的污水溝或雨排管中.試壓完畢后的管道系統如果吹掃不用的臨時盲板、短管、支架應拆除,及時復位,并填寫管道系統試壓記錄。6. 管道沖洗6.1 沖洗前的準備工作6.1。1 壓力試驗完成后13、,方可進行管道系統的沖洗。 應有經過審批的沖洗方案,繪制沖洗系統詳圖。6。1。3 準備臨時沖洗管,臨時過濾器,旁通管或隔離盲板,并在單線圖上作出標記. 準備好吹掃檢測用工具。 沖洗方法:采用清潔水進行水沖洗;6.2 水沖洗6.2。1 沖洗水應是潔凈水。 水沖洗的壓力不應超過管道的工作壓力,采用最大的流速進行沖洗.6.2。3 支管沖洗應在主管沖洗干凈后,才能進行沖洗.6.2。4 用玻璃杯取沖洗管線出口處的水,檢查水質顏色和透明度是否同入口處一致為合格。合格后的管線,應將水排盡。6.3 沖洗合格后的管線,應進行恢復,恢復程序同拆除步驟相反,同時盲板拆除后,應換上正式墊片,恢復完成后,由項目組進行現場確認,填寫沖洗記錄。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