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鎂復合風管制作安裝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0602
2023-12-26
4頁
24KB
1、玻鎂復合風管制作安裝方案 1 簡介 玻鎂復合風管以聚苯乙烯泡沫板為芯材,雙面及四周復合氯氧 鎂水泥板材制作成一定厚度 1.1 (一般為 25mm,其中芯材為 19mm)的復合板材,并通過 膠粘技術和特殊的結構制作成符合要求的風管。 氯氧鎂水泥材料主要 成份為氧化鎂、氯化鎂、重質碳酸鈣、網絡玻纖布。 1.2 玻鎂復合風管直接復合了保溫材料,不需要二次保溫,風管導熱系數小,保溫性能極佳,減少了冷熱空氣輸送過程中熱量傳導 的損耗。 符合國家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規范標準 并因其表面光滑(風 管表面絕對粗糙度為 0.2mm),平整,摩擦系數小,風阻低。 1.3 玻鎂復合風管采用無冷橋施工工藝,不存在冷橋結2、點,玻鎂復合風管全部采用膠接結構制作而成,無法蘭連接,大大提高了風 管的密閉性,與鐵皮風管相比,減少了咬口和法蘭的漏風,降低了風 管的漏風率,提高了空氣輸送的效率,玻鎂復合風管的漏風率僅為鐵 皮風管的 1/10。 提高室內品質(IAQ)玻鎂復合風管不生銹,不發 霉,不積塵,不繁殖細菌,真菌,無粉塵及纖維,無臭味,不產生粒 狀,氣狀污染物及生物性氣膠,能提高室內空氣品質。 2 通用規定 2.1 風管的制作與安裝應按設計圖紙、合同和相關技術標準的規定執行,發生變更必須有設計或合同變更的通知書或技術核定簽 證。 2.2 風管系統施工前,施工單位應與建設單位、監理、總承包和設計等單位協調風管與其它管線3、管路位置走向, 核對安裝預留孔洞 等。施工中應與土建及其他專業工種相互配合。 2.3 風管制作與安裝所用板材、型材以及其他主要成品材料,應符合設計及相關產品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 并應有出廠檢驗合格證 明。材料進場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進行驗收。 2.4 以成品供貨的通風管道必須具有相應的合格證明, 包括主材的材質證明、風管的強度及嚴密性檢測報告(非金屬風管還需提供消 防及衛生檢測合格的報告) 。成品供貨風管的性能試驗方法應符合國 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 中的相關規 定。 2.5 風管制作宜優先選用節能、高效、機械化加工制作工藝。 2.6 風管制作與安裝所使用的計量器具4、及檢測儀器應處于合格 狀態并在有效檢定期內。 2.7 2.8 風管的膠合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專用膠膠合。 風管制作、 安裝各環節必須逐一檢驗合格再進入下道工序, 并做好相應的質量記錄。 2.9 施工場地、人員、設備必須按有關安全施工規定執行,確 保人員安全與產品質量。 2.10 環境溫度低于-5時不宜組合風管;必須組合時,應提高環境溫度。 3 施工技術要求 3.1 基本工藝流程風管安裝 風管制作 閥部件安裝 保溫 除銹刷漆 施工準備 支吊架制 支吊架安 調試 設備安裝 3.1.1 切割機設備要求:平臺切割機切割不同規格的風管板。手提式切割機切割變徑、三通、彎頭等異徑管件板材。 3.2 切割線平直5、,風管板對角線長度誤差應小于 5mm。梯階線深度:25mm 厚的保溫板 1821mm,18mm 厚的非保溫板 11 14mm。切割線與板面必須成 90角,為風管轉角拼成 90角創 造條件。 異徑風管板材的切割,先在風管板上劃出切割線,然后用手提切 割機切割,如小于或大于 90角的截面切割,其角度要正確,以保 證拼接質量。 3.3 風管制作方法專用膠一般由粒劑與液劑兩部分組成,在現場配制,要嚴格按說 明書要求的配比配制,并充分攪拌成稍有流動性為宜。攪拌應采用電 動攪拌機拌和,不得采用棒、手拌和。專用膠配制后要及時使用,如 發現膠體過稠沒有流動時,不能使用,更不能加液劑再次稀釋使用。 3.4 直管6、制作首先用工具刀將側面板的梯階形保溫層剖去, 保證梯階位置平整。 風管上下、左右板拼裝樣式圖 刮去左右板余料形成臺階型粘接面 3.5 在左右板階梯處敷上專用膠,膠要均勻、飽滿、適量。 3.6 先將風管底面板放于組裝架上,再將左右面板插在底面板 邊沿,左右板與下上下板對口縱向粘接方向錯位 120mm,然后將上 面板合入左右面板間。用捆扎帶將組合的風管捆扎緊,捆扎帶間距 900mm 左右。捆扎帶與風管四轉角接合處用 90硬角保護。 將風管底板放于組裝架上 將左右板梯面涂膠后定位在底板兩邊,對 口縱向粘接方向與底板錯位 100mm 將風管上面板合于左右板間,并用扎帶緊固 3.7 捆扎好的風管周長小于7、 2000mm 時,對角線誤差不大于 3mm,周長大于 2000mm 以上對角線誤差不大于 5mm。必要時在 風管內角處臨時支撐定位,保證風管四轉角 90。并清除擠壓出 來的余膠和填補空隙,風管內外壁無殘膠。 3.8 風管上下板與左右板 100mm 錯位處不得留殘膠,否則影響風管連接質量。 3.9 變徑風管制作與直管制作方法相同,其中一面或三面風管板是斜面。 變徑風管拼裝示意圖 3.10 三通風管的制作(蝴蝶三通) 3.10.1 相同截面截面的三通制作按圖紙尺寸切割風管板,順風方向設置 45導流角。側面板切割 成梯階形,在梯階位置敷上專用膠,然后用捆扎帶固定。清理余膠, 填補空隙,放在平整處固8、化。 蝴蝶三通制作式樣圖 等截面三通制作樣圖 3.10.2 相同截面的蝴蝶三通制作按圖切割風管板,側面板用多塊小板拼接而成。 3.10.3 四通見客參照三通風管制作方法。 3.11 切割產生的小板可用專用膠拼接,用于邊長小于 600mm 的風管。 3.12 風管連接方法 風管連接工藝圖 3.12.1 風管連接采用專用膠粘接。用鋼絲刷將風管對口縱向粘接面上的泡沫材料刮去 12mm, 然 后將用膠填滿風管連接面(略有盈余)。 3.12.2 將兩段連接的風管靠緊,上下左右平直,定位正確。在定位時,不能多次移動,防止連接面的膠被擠掉,造成缺膠。 3.12.3 除去風管連接處的余膠,風管連接面的殘膠厚度9、不得大于 2mm,并填充空隙。 3.12.4 設置伸縮節。 當風管直段長度達到 30m 時可設置伸縮節。風管直段長度大于 40m 時,每隔 30m 設置一個伸縮節。在伸 縮節兩端 500mm 左右,應設防擺支架。 3.13 風管支架的設置 3.13.1 水平安裝時,風管長邊小于 400mm,吊桿間距不超過 4000mm,風管長邊大于 400mm,小于等于 1250mm,吊桿間距不 超過 3000mm;風管長邊大于 1250mm 小于等于 1600mm 時,吊 桿間距不超過 2500mm;風管長邊大于 1600mm 小于 2000mm 時, 吊桿間距不超過 2000mm,風管長邊大于 2200m10、m 小于 2500mm 時,吊桿間距 15001800mm 之間,橫擔可用角鐵或槽鋼制作。 3.13.2 風管長邊小于等于 500mm 時,吊桿用10mm 全螺紋 鋼筋,橫擔用 303 角鐵,吊桿孔洞10.5mm;風管長邊大于 2500mm 以上,吊桿用1012 圓鋼,橫擔用 505 角鐵或#5 #8 槽鋼制作。按國家行業標準通風管道施工技術規程 JGJ141-2004 伸縮節二端的防擺支架作為固定支架使用。 3.13.3 垂直安裝的風管支架間距不應大于 3000mm。支架能承受 3000mm 風管的重量。 垂直風管在樓層墻面安裝結構圖 垂直風管在樓層懸吊結構圖 3.14 大型風管的加強措施 11、3.14.1 25mm 厚保溫風管,邊長大于 1500mm 為大型風管,在制作和安裝過程中必須采用加強措施:A 風管板的長度可以拼接, 在拼接處刮去泡沫 12mm,專用膠粘接。固化后在接縫兩端 100mm 處用砂布打毛,二面都用專用膠粘貼三層寬度 200mm、厚 0.2mm 玻布。 在風管轉角粘接轉角條, B 加強尺寸 2540mm。 在 C 風管上下板或左右板間連接加強柱。保溫風管的加強柱為 50mm 圓柱體,中間穿10mm 螺桿,用螺帽固定。風管板內外側均 用 80807mm 的玻鎂板作墊片, 為加強受力面積。 玻鎂板用 7 層 坡纖布增強,鎂質膠凝襯料為粘接劑制作。(加強柱設置數量見表)12、 保溫型(厚度 25mm)管口寬度(b) 1600b2400 2400b3400 3400b4400 4400b5400 加強柱數量 1 2 3 4 大風管加強截面示意圖 3.14.2 18mm 的非保溫風管的邊長大于 1200mm 就要加強。風管板長拼接工藝與保溫風管工藝相同。在風管四轉角貼加強條,加 強條尺寸為 1840mm。在風管上下板或左右板間設置加強柱,加強 柱數量見表: 非保溫型(厚度 18mm)管口寬度(b) 1200b1650 1650b2000 2000b2800 2800b3500 加強柱數量 1 2 3 4 大風管截面加強示意圖 3.15 伸縮節制作方法設置伸縮節是科學的13、解決風管濕脹干縮產生的物理現象。采用同 樣厚度的風管板制作伸縮節。 伸縮節的內徑尺寸等于風管的外徑加風 管板的厚度。設置伸縮節處的二相連風管留縫隙 510mm。伸縮節 與風管的粘接位置必須用粗砂布打毛,否則影響粘接強度。伸縮節的 寬度 260mm,其中 160mm 粘接在迎風方向,90mm 壓在風管的來 風方向,作為伸縮滑動面。與風管接合處粘貼 3mm 厚的聚乙烯泡沫 帶(起密封作用)。用捆扎帶將伸縮節捆緊。固化后將捆扎帶去除。 3.16 風管安裝遇到大型建筑的沉降(伸縮)縫時,應在沉降縫處設備設置 250mm 長度軟接。 風管伸縮節剖面圖 3.17 風管與風閥連接將風閥兩端制作成插入式,風閥14、承插口的外徑等于風管內徑,插入長度 50mm,采用自攻螺絲固定。臨時解決 辦法也可用法蘭連接,將專用法蘭一面套入風管壁,另一面與閥門的 法蘭連接。制作方法如圖。 3.18 風管與風機的連接采用帆布連接連接。用風管板制作一只矩形箱體。 與風機連接一面切割一個圓口, 用帆 布軟節與風機連接。另一面制作成與風管對應尺寸的接口,與風管粘 接。 風管與風機軟接連接 如果要制作天圓地方,根據風機直徑和被連接風管的長寬尺寸先 制作變徑管。再將變徑管與風機連接的一端風管四角割去,用多塊風 管板拼接成圓。再用風管板切割成與風機相對應的圓法蘭作模板, 然后用玻布、專用膠在圓口制作法蘭。固化后,脫去模板即成天圓地 15、方。 天圓地方安裝圖 3.18 風口的連接方法根據風口尺寸在風管壁上開口,將喉管粘接在開口處(喉管長度根 據設計需要)。待粘接處固化后,將風口插入喉管內,用自攻螺絲固 定。根據規定設置獨立支吊架。 帶閥門的風口連接示意圖 平面風口連接示圖 兩面風口連接:根據風口尺寸在風管壁上開口,在開口處二邊的 保溫層內形鐵件。 形鐵件采 0.5mm 的鍍鋅薄板制作。 然后插入風口, 用自攻螺絲將風口固定在形鐵件上 。有喉管的風口安裝,將平面風 口插入喉管內用自攻螺釘固定。 3.19 帶軟接頭的風口連接 帶軟接風口連接示圖 根據風口尺寸,在風管上切割開口,粘接上喉管。將軟接套在喉 管外側,用不銹鋼薄板壓住,自16、攻螺絲固定。 3.20 喉徑長度大于 500mm 時,應設置獨立吊架。 3.21 在主風管上連接支風管 3.21.1 用手提切割機在主風管壁上開口,開口尺寸為支風管內壁尺寸加 6mm。 3.21.2 按設計尺寸制作支風管,將連接處切割成梯階形。 4 在安裝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4.1 安全操作要求風管不得上人作業,上人作業時,不能用腳直接踩風管,應使用 1000200mm 左右的二塊木板墊腳(增加受力面積),交替前進,保 證安全。 4.2 風管連接縫開裂及修補辦法風管專用膠的粘接強度很高,能承受 1 萬 pa 風壓時,風管粘接 面不開裂。在安裝使用中,如果發現部分開裂現象,屬于缺膠或膠體 過稠,17、伸縮節布置不合理所造成。可以采用修補膠修補。修補方法: 首先在開裂線 50mm 周圍用砂皮打磨,并除去塵粒;接著將修補膠 壓入開裂縫;再后在開裂處貼上玻布。用修補膠修理平整、美觀。 4.3 在潔凈空調系統使用。管道內壁涂刷專用涂料,可潔凈空調系統使用,可防止細菌滋生、防 塵埃吸附的能力。涂料應在壁板已干燥并清除灰塵后才可實施。 4.4 超低溫送風時(10以下),風管保溫層按設計要求加厚。 4.5 防火排煙風管的厚度為 18mm,適用于通風溫度 600、 480、280,通風時間 30 分鐘、60 分鐘、180 分鐘的設計要求。 施工方法與暖通風管相同。 風管截面跨度大于等于 1200mm 的風18、管, 開始采用加強措施。內壁四轉角粘貼加強條,中間設置支撐柱,按風 管板力距分散成 600mm 左右計算加強柱的數量。 4.6 長期濕度大于 80環境使用的通風管道, 如紡織廠房風管內壁要進行防水處理。 主風管應該有一定坡度, 能讓積水流入水噴淋房。 防止風管底面積水。 4.7 邊角小板拼接方法為:拼接面的泡沫板用鋼絲刷刷去 1 2mm;在拼接接面上涂上專用膠;將拼接面靠緊,在保證拼接板平整 的條件下固化。 5 復合風管安裝質量驗收要求 5.1 風管外觀尺寸驗收要求拼裝好的風管,對角線差不應大于 5mm,風管內外壁應無高于 2mm 殘漿,平整美觀,風管與風管連接口平面高差應小于 5mm。 5.19、2 加強柱的驗收要求加強柱是保證大型風管,強度的主要措施,必須嚴格驗收。25mm 厚的暖通風管,連長達到 1600mm 的上下板或左右板之間設立加強 柱。加強柱的數量按 的力臂長度 1000mm 計算設置。風管邊長 16002400mm,中間設置一根加強計算。18mm 厚的防排煙風管, 風管邊長達到 1600mm 的上下板或左右風管板間設立加強柱。加強 柱的數量按風管板的力臂 60010mm 計算設置。風管邊長 1200 1400mm,中間設置一根加強柱。 加強柱在風管吊裝前設置。 25mm 厚的保溫風管采用50mm 的保溫套為加強柱保溫,防止 加強柱的冷橋點。 18mm 厚的保溫風管就不設保20、溫套。 用10mm 全 螺紋鍍鋅圓鋼,在風管板內外都有螺母堅固。內螺母的定位是風管通 風尺寸,外螺母拼緊。為了增加加強柱受力點的受力面積,風管板在 內外固定處,必須墊有 90905mm 的硅鎂板。包括用保溫套的加 強柱必須墊上 90905mm 的硅鎂板。 5.3 伸縮節的驗收要求濕脹干縮是無機材料的物理性能,與金屬材料的熱脹冷縮的原理 一樣。 為了解決復合風管濕漲干帶來的尺寸變化而設置伸縮節。 所以, 合理設置伸縮節是防止風管連接縫開裂的主要手段。必須嚴格驗收。 風管安裝直線長度達到 30m 時,可設置伸縮節,超過 40m 時,每 隔 30m 設置一個伸縮節,伸縮節兩端必須設置防擺支架。 5.21、4 風管安裝的位置、標志、走向應符合設計要求。現場制作的風管不得縮小其有效通風截面。 5.5 風管連接應平直,水平度允許偏差 3/1000,總偏差不應大于 20mm,垂直安裝允許偏差 2/1000,總偏差不應大于 20mm。 5.6 風口與風管的連接應嚴密、牢固,與裝飾面相緊貼,表面平整,風口靈活。條形風口的安裝,接縫處應銜接自然,無明顯縫隙。 同一廳室、房間內的相同風口的安裝高度應一致,排列整齊。無吊頂 的明裝風管,安裝位置與標高不應大于 10mm。風口水平安裝,水平 的偏差不應大于 3/1000;風口垂直安裝,垂直度的偏差不應大于 2/1000,特殊的帶閥門風口應設置獨立支吊架。 5.7 22、柔性短管的安裝,應松緊適度。 5.8 安裝在室外的風管應設防雨裝置。 5.9 水 平 安 裝 的 風 管 的 吊 桿 間 距 , 直 徑 或 長 邊 尺 寸 大 于 等 于 400mm,間距不應大于 4000mm;風管長邊大于 400mm 小于等于 1250mm,不應大于 3000mm;大于 1250mm,不應超過 2500mm。 大于大于等于 2500mm,不超過 1500mm1800mm。 5.10 風管垂直安裝,固定架間距不應大于 3000mm,并設有橡皮墊,每根直管至少應有 2 個固定點。 5.11 支吊架不應設在風口、閥門、檢查門及自控處,離風口或插管距離不宜小于 200mm。 5.23、12 吊架的螺孔應采用機械中國式,吊桿應平直,螺紋完整、光潔。安裝后各列支、吊架的受力無明顯變形。 5.13 拒箍支架折角應平直,拒箍應緊貼并箍緊風管,并設有橡皮墊。 5.14 防火閥、排煙閥(口)安裝方向、位置應正確,防火區隔墻兩側的防火閥,距墻表面不應大于 200mm。 5.15 與設備連接法蘭的螺栓應均勻擰緊,其螺母宜在同一側。 5.16 法蘭孔距離應小于 150mm,且分布均勻。 5.17 支吊架、橫擔必須進行嚴格的防銹處理。 6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6.1 施工現場地內道路排水暢通, 設施布置有序, 材料堆放整齊,并有防雨、防潮措施。水電設施布置管理規范,消防設施齊備。 6.2 建筑垃圾集中堆放、適時外運。現場合理設置公廁,污水處理排放,嚴禁在建筑內外隨地大小便,違者罰款。 6.3 服從建設單位環境保護等管理規定。 6.4 因施工動火,按有關規定辦理報批,并嚴格監護和管理。施 工期間,工程部配備專職維修電工和專職安全員,全面負責施工用電 管理,制定用電制度,設置規范用電線路及設施,日常檢查施工用電 設備的完好及設置可靠的漏電保護器。 6.5 嚴格施工管理,對可燃性、助燃性、可爆性材料做到封閉式 管理,防護可靠。及時收集包裝紙板,隨拆隨清,做到每道工序工完 場清。 6.6 施工全過程認真做好產品保護,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