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機附著安裝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1757
2023-12-26
8頁
48.50KB
1、塔式起重機附著安裝施工方案 工程名稱:華新新城3.2期1#樓 施工單位:四處紅葉建設有限公司編制日期:2014年7月6日塔式起重機附著安裝施工方案1、編制說明本方案用于指導工程項目部QTZ50 塔式起重機附著安裝工作,以保證塔機附著安裝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的完成。本方案主要依據QTZ50 自升式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安裝方案、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塔式起重機操作使用規程、塔式起重機安裝與拆卸規則等法規標準編制。方案主要內容包括對安裝單位安裝工作的具體要求,同時提出了對工程承建單位有關協作工作的基本要求,提請工程承建單位予以落實。2、工程概況工程項目部工程位于泰安高2、新技術開發區,由公司組織施工。本工程CL剪力墻結構,建筑22層。3、本塔機附著安裝概況:本塔機為QTZ50 塔機1臺,塔機獨立高度為30米,最上一道附著自由高度不超過29.6米,建筑物高度為67.9米。3.1附著裝置安裝后,最高附著點以下的塔身軸心線的垂直度不大于高度的2/1000。 3.2附著設置高度,按說明書規定,當使用高度超過30米,應進行附著。附著的設置最大高度技術參數參閱下表。(注:具體次數應根據樓層具體情況和施工進度調整確定,但間距和自由高度不應超出技術參數要求。)附著工塔機使用高度設置表塔機型號QTZ50塔機形式附著次數附著高度(m) 附著間距12.5(m) 說明:1、最大獨立起3、升高度組成:基礎底座(4.6m)+2節基礎節+11節標準節;2、標準節計數時塔機基礎底座1.615*1.615*2.50(長寬高m);4、以上參數為技術設置參數,具體次數根據樓層具體情況和施工進度確定,可增加加調整。塔機附著設備和頂升加節應滿足以下兩條要求:最后一道附著以上的塔身標準節數:9節;兩道附著間的塔身標準節數:5節。4.3附著布置形式布置形式根據塔機使用說明書所提供的附著方式,按正常方式布置時,使用附著框架(兩個環梁組裝訂和三根附著撐桿以及頂塊裝置級成附著架結構,附著架與建筑物水平附著。通常,在建筑物的梁(柱)上或剪力墻腳安裝預埋件,附著撐桿與預埋件鉸接。2、應標注尺寸需在墻上鉆孔安4、裝后測量核實。布置要求a)撐桿布置角度a:a45o,要求保持范圍:30o45o,此時撐桿受力較為理想。b)撐桿長度L:以安全、經濟、便于安裝為出發點,控制尺寸不塔身標準節附著框附著撐桿建筑物長度方向。連接方式采用焊連接,焊縫長度8-10cm。c)錨固裝置應盡保持水平,必要時,附著桿系可向上或向下傾斜10,以適應建筑結構需要。d)通常在建筑物的梁(柱)上或剪力墻腳安裝預埋件,預埋件在附著樓層澆筑前預埋。e)附著錨固點由工程承建單位和建設設計單位負責提供。建筑物附著點處應牢固、可靠,鋼筋混凝土強度滿足承載能力要求(按正常方式布置的附著撐桿軸向作用力最大約300KN)。f)建筑物附著點處鋼筋混凝土強5、度達標后,再行通知安裝單位進行附著安裝工作。g)塔機附著的安裝需要工程承建單位提供安全的作業平臺,承載能力不得小于2t,周邊塔機圍欄并掛立網防護。4.4附著裝置配置依照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附著裝置應由原廠制造。5、附著設置實施方案5.1附著設置高度現根據建筑物和現場具體情況,塔機后期計劃安裝總高度約82米,計劃安裝6道附著,確定各附著點高度分別為第6道附著后總起升高度為82米(具體次數根據樓層具體情況和施工進度確定,可增加調整)。5.2附著裝置配置5.2.1附著撐桿根據布置長度按附著撐桿選用規格表選用。現撐桿布置長度在22m,計劃選用F型撐桿安裝,撐桿簡圖附后。6、5.2.2由于附著裝置由生產廠家設計提供,按其適用范圍所與置的附著撐桿由于與設計要求相符,因而無需進行穩定校核,滿足附著要求。6、安裝工藝6.1在塔身上裝附墻框的位置架設臨時性安裝平臺,作好安裝準備。6.2吊裝附著框架:1)將一側的附著框架吊至塔身的附著點處(應使附著框架水平吊起),先用鐵絲將其固定在塔身上。2)將另一側附著框架吊起就位,然后將兩外側框架聯接在一體。3)附著框架在塔身軸向固定使用6*19的鋼絲繩吊在塔身上,側向固定靠每個框架自身的固定裝置,在確定框架處于水平位置之后再進行固定。若未處于水平位置,應作適當調整后再固定。6.3吊裝附著桿:1)將附著桿在地面上裝配到所需長度。2)將附7、著桿吊至附著點處,對準附著框架的銷軸孔,打入連接銷軸,然后再調整至建筑物預埋支座處。6.4調整塔身垂直度:1)可起吊與重量適當的重物,移動起重小車至前后邊矩處于平衡位置。2)用經緯儀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檢查塔身的垂直情況,并用撐桿調整垂直高,與建筑物附著端待塔機垂直度調節正確(千分之一)后連接。3)將起重小車所吊重物卸下,使塔機進入正常狀態。6.5對附著裝置進行檢查,確認牢固可靠。6.6加節準備:頂升前必須檢查液壓頂升系統各部件的連接情況,進行頂升試驗,并調整套架與塔身的間隙,必須注意電纜長度略大于頂升高度。6.7按正常頂升工藝程序頂升加節,頂升時,必須使起重臂和平衡臂處于平衡狀態,并鎖住回轉8、,嚴禁回轉及其他作業。頂升中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止頂升進行檢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繼續頂升。6.8對塔機進行檢查驗收。7、附墻安裝程序: 7.、在第一附著點1m處搭設工作平臺。工作平臺必須有欄桿,并圍好安全網。7.2、將所需的工具、螺栓、銷軸吊到工作平臺上。7.3、將附著的U形框吊到附著點的位置,按規定的位置將套到塔身上,并用鐵線固定牢靠。7.4、用附著的另一個U形框吊到附著點位置并套到與塔身上,用螺栓將兩塊U形連接起來,調好附著框的水平度后,上緊螺栓,使其緊箍在塔身上。7.5、依次將三根拉桿吊到附著點位置,用銷軸將其與附著框鉸接。7.6 、調整塔身垂直度,塔身側向垂直度必須在以內。7.7、用電9、焊依次將三根拉桿的另一端用相應預埋板燒焊連接,焊好底面的焊縫后再加兩塊斜底鐵板。7.8、檢查所有的連接銷軸開口銷是否牢固,連接螺栓是否上緊,焊縫是否符合要求。7.9、將平臺上的工具及剩余部件調到地面,附墻安裝完畢。8、塔機的附著架與頂升: (一)安裝附著架8.1、將環梁提升到附著點的位置包在塔身外,然后用32件M20的螺栓連接成附著框架,調整附著框對角上的螺桿將附著框貼緊在塔身上;并在三邊打入;再吊裝三個撐桿將附著框與墻面處鉸接點連接在一起。8.2、用經緯儀檢查塔機軸心的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過4/1000,垂直度的調整可通過調整三根附著用撐桿與建筑物的附著位置而獲得,必要時用鋼絲繩將附著架掛在塔10、身上。8.3、附墻安裝完畢后、塔吊的頂升、加節也是安裝中的重要環節,如不注意安全技術要求,就可能出危險。因此作業中應特別注意。8.4、在頂升做業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看管電源電纜、專人操作液壓頂升系統,專人照看頂升橫梁,專人負責封塔螺栓的拆、安。8.5、頂升加節作業時風力不得大于四級,如遇下雨、大霧、煙霧熏嗆的時候應停止作業。8.6、在頂升前,應將吊臂旋轉至套架開口方向,用小車或吊上重物,8.7 配平塔機,使頂升的上部荷載重心與頂升缸軸心線重合。8.8、頂升作業前,液壓系統要充分排氣,油箱液位要達到規定標準。液壓油要清潔。8.8、必須試頂升三四次,檢查塔機配平情況,油缸工作情況,油泵站壓力表11、顯示值,如果不正常,應停止作業。待處理正常后,方可正式開始頂升作業。(二)、頂升; 吊起一個標準節,將載重小車開至標準節引進平臺處,在將標準節置于引進平臺上,應將引進滾輪安裝在標準節的四角,再將標準節安放在引進平臺上,調整滾輪位置處于引進平臺的軌道上。再吊起一節標準節調整小車位置,使得塔機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梁的位置上,(49米臂長,小車停在越14.5米幅度處;實際操作中,觀察到爬升架四周8個導輪基本上與塔身標準節主桿脫開時,即為理想位置) 。最后卸下塔身與下支座的8個M30的連接螺栓。將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踏步上,一定要掛實。開動液壓系統使得活塞桿全部伸出,再稍縮活塞桿,使得爬爪擱在塔身的踏12、步上。然后,油缸全部縮回, 重新使頂升橫梁掛在塔身踏步上,再次全部伸出油缸此時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裝入一個標準節的空間,拉動掛在引進梁上的標準節,把標準節引至塔身的正上方,對準標準節的螺栓連接孔,縮回油缸。至上下標準節接觸時,取下引進滾輪,用8只M30高強度螺栓將上下標準節連接牢靠。螺栓預緊力距為1800N.M。將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牢固即完成一節標準節的加節工作,若連續加幾節標準節,則可按照以上步驟連續幾次即可。8 8、在頂升作業時,嚴禁轉動塔吊. 9、塔吊升高完畢后檢查、調整,驗收工作:9.1、檢查各部機械、電器、繩輪系統是否符合說明書的要求。9.2、檢查個部螺栓、銷子是否到位、緊固,開口銷是否符合規定要求。9.3、檢查各部份的零部件、平臺、欄桿是否齊全,牢固可靠。主卷揚卷筒上至少還剩有三圈以上的鋼絲繩。9.4、設定吊鉤上、下限位器并使之達到說明書規定的范圍和要求。并且動作靈敏可靠。9.5、檢查塔吊自由狀態下,垂直度誤差必須小于2/1000。9.6、驗收合格后,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