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地下綜合管廊支線工程鋼筋混凝土管片性能試驗檢測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1914
2023-12-26
11頁
127.85KB
1、-!xx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沿軌道交通十一號線)支線工程 鋼筋混凝土管片性能試驗檢測方案 編 制: 審 核: 目錄一、編制目的2二、編制依據2三、工程概況2四、性能試驗檢測機構的確認2五、管片性能試驗流程3六、管片性能試驗檢測頻次3七、管片性能試驗情況介紹37.1 管片制作37.2 試驗準備47.3 性能試驗方法制定依據4八、管片水平三環拼裝試驗方案48.1試驗目的48.2 檢測頻率48.3 試驗場地及器具48.4 試驗方法4九、管片抗滲檢漏試驗方案59.1試驗目的59.2 檢測頻率59.3試驗場地和儀器設備59.4.試驗方法6十、 管片抗彎性能試驗方案710.1.試驗目的710.2.檢測2、頻率710.3.試驗場地和儀器設備710.4 試驗方法7十一、管片抗拔性能試驗方案811.1試驗目的811.2 檢測頻率811.3試驗場地和儀器設備911.4 試驗方法9十二、管片性能試驗安全措施9一、編制目的 保證盾構隧道管片生產的質量; 保證盾構隧道管片出廠前的檢測滿足管片性能要求 。二、編制依據 xx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沿軌道交通十一號線)支線工程施工圖設計(第六冊 盾構管片設計圖); 預制混凝土襯砌管片(GB/T22082-2008); 盾構隧道管片質量檢測技術標準(CJJ/T164-2011)。三、工程概況xx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沿軌道交通十一號線)支線工程設計范圍包括支1號3、支4號工作井,全長約3.1km。區間主要沿科韻路、棠安路敷設,全部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包含4個工作井和3個區間。工作井均為獨立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區間采用盾構法施工。xx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沿軌道交通十一號線)支線工程,盾構區間所需管片總量約為1906環,混凝土總方量約15438.6m3,每環管片混凝土設計用量為8.10m3。本標段的盾構管片采用標準環、左轉彎環和右轉彎環三種組合設計,管片規格有:外徑6000mm、內徑5400mm、環寬1500mm、厚度300mm,每環由6塊管片組成,分別是1塊封頂塊、2塊鄰接塊、3塊標準塊。管片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50、抗滲等級為P12,鋼筋采用HPB3004、HRB400。四、性能試驗檢測機構的確認 根據盾構隧道管片質量檢測技術標準(CJJ/T164-2011)的第三章基本規定的3.0.2要求,從事盾構隧道管片質量檢測的機構,應符合國家規定的有關結構構件檢測資質條件要求,檢測人員應經過培訓并取得檢測資格。 進行本工程試驗檢測單位由業主及監督站指定為xx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檢測。所以xx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沿軌道交通十一號線)支線工程所需盾構管片相關性能檢測將委托具有資質條件的xx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檢測中心來現場進行管片性能的試驗檢測。鋼筋混凝土盾構管片性能檢測試驗項目主要有:水平三環拼裝試驗、抗滲檢漏試驗、抗彎性能和吊裝孔螺栓抗拔性能試5、驗。五、管片性能試驗流程 接 受 委 托 調 查 制定檢測方案 確認儀器設備狀況 現 場 檢 測 擴 大 抽 檢 初檢結果不合格 計算分析和結果評價 檢 測 報 告 圖5-1 管片性能試驗流程六、管片性能試驗檢測頻次 根據盾構隧道管片質量檢測技術標準(CJJ/T164-2011)的第六章驗收標準6.1檢驗數量6.1.2規定要求,混凝土管片水平拼裝、滲漏、抗彎性能和抗拔性能等抽樣檢驗數量應符合表6.1.2混凝土管片質量驗收檢驗數量 規定,特制定混凝土管片性能試驗頻次和數量,見表6-1。 表6-1 混凝土管片性能試驗頻次和數量 序號檢測項目檢測次數抽樣檢驗數量1水平拼裝2次每1000環抽檢1次,不6、足1000環時按1000環計,每次抽3環進行水平拼裝。2抗滲檢漏2塊每1000環抽檢1塊,不足1000環時按1000環計。3抗彎性能2塊4抗拔性能2塊七、管片性能試驗情況介紹 7.1 管片制作模具清理噴涂脫模劑滑線槽安裝鋼筋骨架入模組模預埋件安裝混凝土澆筑成型管片混凝土光面蒸養窯式蒸汽養護脫模水池養護7.2 試驗準備 進行水平三環拼裝試驗、抗滲檢漏試驗、抗彎性能和抗拔性能試驗的管片生產齡期必須達到28天以上,符合鋼筋混凝土管片性能檢測要求的試件條件。其中水平三環拼裝實行混拼,即所用的管片同一規格不同一套模具,生產日期不同。管片生產制作所用材料、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其他各項性能試驗必須在監理見證下取7、樣、送檢,并經過xx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檢測,檢測結果必須合格。7.3 性能試驗方法制定依據 鋼筋混凝土管片性能試驗方法依據預制混凝土襯砌管片(GB/T22082-2008)制定。八、管片水平三環拼裝試驗方案8.1試驗目的 管片水平拼裝試驗是管片成環后整體精度配合檢驗,檢驗構件的環與環、片與片之間的配合精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8.2 檢測頻率 根據盾構隧道管片質量檢測技術標準(CJJ/T164-2011)的第六章驗收標準6.1檢驗數量6.1.2規定要求,每生產1000環委托具有檢測資質條件的檢測機構抽檢1次水平三環拼裝試驗,不足1000環時按1000環計。8.3 試驗場地及器具 管片拼裝平8、臺、水平拼裝架、水平支座、翻片機、橋式吊車、叉車、水平尺、塞尺、30鋼卷尺、管片吊具、連接螺栓、緊固板手。8.4 試驗方法 在根據管片環內徑管片水平拼裝平臺中心劃一直徑為5400mm的圓,把水平支座沿圓周放置。 確定好要拼裝環的位置,確定拼裝順序,相應定位水平調節支作,每片3個。 底環為標準環,吊放一標準塊管片于兩支座上,用水平尺測水平,用調節支座調水平;放垂線,測調垂直度;調整好后,吊第二塊拼到其旁,測調水平,用直板尺觀察兩管片內弧是否為一弧線,并測縫寬是否符合標準,調整后裝上橫向螺栓,依次擺放、調整,最后放下封頂塊。 拼好底環后安裝第一層拼裝架,接著拼裝第二環,與底環的位置相對應,錯縫拼裝9、,并依首環拼裝步驟進行。 拼好第二環后安裝第二層拼裝架;拼裝時注意測水平和測調垂直度,三環管片中須有一環轉彎環,位置不限,試拼裝管片不裝止水膠條及緩沖膠片。 拼成環后用鋼卷尺檢測成環后內徑和外徑,采用鋼卷尺在同一水平測量斷面上選擇間隔約45度的四個方面進行測量,精確至1mm。 管片的環向和縱向縫間隙應全數檢驗,先目測管片拼接處,選擇較不貼合的接縫,然后用塞尺進行測量,兩環之間的環向縫間隙應測量不少于6點,縱向縫間隙應每條縫測量不少于3點,精確至0.1mm。 三環水平拼裝試驗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的檢測允許偏差值,見表7-1。符合要求收緊連接螺栓,否則須進一步微調管片位置姿態,直至滿足要求。 填寫原10、始數據,做好相應的檢驗記錄。 表8-1 鋼筋混凝土管片水平拼裝檢驗允許偏差值測量項目檢測要求檢測方法允許偏差環向縫間隙每環測6個點插片2mm縱向縫間隙每條縱縫測3個點插片2mm成環后內徑測4條(不放襯墊)用鋼卷尺2mm成環后外徑測4條(不放襯墊)用鋼卷尺-2mm+6mm九、管片抗滲檢漏試驗方案9.1試驗目的檢驗成品管片抵抗滲透的能力能否達到設計要求。加壓至1.2MPa后恒壓120分鐘,滲水最大深度不得超過管片厚度的1/5。9.2 檢測頻率根據盾構隧道管片質量檢測技術標準(CJJ/T164-2011)的第六章驗收標準6.1檢驗數量6.1.2規定要求,每生產1000環委托具有檢測資質條件的檢測機構11、抽檢1塊進行抗滲檢漏試驗,不足1000環時按1000環計。9.3試驗場地和儀器設備檢漏試驗架、翻片機、橋式吊車、叉車、緊固板手、壓力表、加壓泵和電子秒表, 滲漏檢驗儀器符合表9-1要求。 9.4.試驗方法 將管片平穩安放在試驗架上,檢查密封橡膠墊是否緊貼在管片外弧面上,密封面積為管片外弧面中部三分之一面區域。 在內弧面上沿軸線上墊上三條橡皮條,中間一條,邊沿各一條,管片密封膠墊距管片邊沿距離為50mm。 在管片內弧面寬度方向壓上緊固螺桿,用螺栓和下支承座上緊固橫桿連接,從中間向兩邊對稱擰緊。 打開排氣閥,然后接通進水閥,注入自來水,當兩端排氣孔排出水后,關閉排氣閥,啟動加壓泵,按0.05MPa12、/min加壓速度加壓到0.2MPa,恒壓10min,檢查管片是否有滲漏水現象,觀察側面滲透速度。 加壓至0.4MPa時,恒壓10min,檢查管片是否有滲漏水現象,觀察側面滲透高度。 加壓至0.6MPa時,恒壓10min,檢查管片是否有滲漏水現象,觀察側面滲透高度。 加壓至0.8MPa時,恒壓10min,檢查管片是否有滲漏水現象,觀察側面滲透高度。 加壓至1.0MPa時,恒壓10min,檢查管片是否有滲漏水現象,觀察側面滲透高度。 加壓至1.2MPa時,恒壓120min,檢查管片是否有滲漏水現象,觀察側面滲透高度。 穩壓時間內,應保證水壓穩定,出現水壓回落應及時補壓,保證水壓在規定壓力值。 在設13、計檢漏壓力的條件下,恒壓2h,不得出現漏水現象,滲水深度不超過50mm。 混凝土管片滲漏檢驗過程中,若因橡膠密封墊不密實出現滲漏水時,應判定試驗失敗,重新檢驗。 填寫原始數據,做好檢驗記錄和管片滲漏情況。 表9-1 滲漏檢驗儀器技術指標儀 器名 稱技術指標量程分度值精度壓力表2.5MPa0.05MPa1.6級電子秒表3h1s1級加壓水泵能保證連續加壓十、 管片抗彎性能試驗方案 10.1.試驗目的 測定裂縫荷載和破壞荷載值。并在荷重下對管片的撓度和水平位移進行測試,要求達到管片抗彎試驗設計荷載200KN時,觀察裂紋出現情況;同時確定管片達到破壞荷載時,裂紋最大寬度。 10.2.檢測頻率根據盾構隧14、道管片質量檢測技術標準(CJJ/T164-2011)的第六章驗收標準6.1檢驗數量6.1.2規定要求,每生產1000環委托具有檢測資質條件的檢測機構抽檢1塊進行抗彎性能試驗,不足1000環時按1000環計。10.3.試驗場地和儀器設備 試驗反力架(100t);50t 穿心千斤頂,示值0100MPa壓力表,精度1.5級(經檢定),量程050mm百分表(經檢定)。 試驗儀器應該按規定要求進行檢定,其技術指標見表10-1。10.4 試驗方法 將管片平穩安放在試驗架上,在加荷點上墊上厚度不少于20mm橡膠墊。 加荷方法采用千斤頂分配梁系統加荷,加荷點標距900mm或者設計而定,支承管片兩端的小車可沿地15、面軌道滑動。 荷載分級和持續時間采取分級加荷法:每次加荷10kN,加荷完成后,靜停1min記錄測試儀顯示數據及中心點和加荷點及水平位置變量。 裂縫荷載當第一次裂縫出現后,靜停10min,觀察裂縫的開展,并取本級荷載值為開裂荷載實測值,并記錄。 破壞荷載 當加荷至測試儀顯示數據不再上升時,說明在荷重狀態下鋼筋達到屈服強度。以此級荷載值為最終破壞荷載,并記錄最大裂縫寬度。 試驗記錄及位移變量計算 錄每一級加荷后的位移變量,并按下列計算:中心點位移D1(D5+D7)/2 載荷點位移(D2+D3)/2 (D5+D7)/2 水平點位移(D4+D6)/2 根據位移變量繪制各中心點、載荷點、水平點變量曲線圖16、。 記錄在不同荷重情況下裂縫出現的位置、裂縫寬度和管片破壞情況。 表10-1 抗彎性能試驗儀器技術要求儀器設備單位技術指標量程分度值精度荷載測試儀KN5000.11級讀數顯微鏡mm100.010.01百分表mm300.011級電子秒表min1201S1級加壓千斤頂500KN能保證均加壓十一、管片抗拔性能試驗方案 11.1試驗目的對預埋在管片中央的吊裝孔螺栓進行破壞性抗拔試驗,檢測其在外力作用下承受的最大抗拔能力,要求達到抗拔力設計值250KN時,吊裝孔螺栓位移變化和周圍破壞情況。11.2 檢測頻率根據盾構隧道管片質量檢測技術標準(CJJ/T164-2011)的第六章驗收標準6.1檢驗數量6.117、.2規定要求,每生產1000環委托具有檢測資質條件的檢測機構抽檢1塊進行吊裝孔螺栓抗拔試驗,不足1000環時按1000環計。11.3試驗場地和儀器設備 試驗反力架、拉力螺桿、穿心千斤頂、鋼絞線、荷載測試儀、讀數顯微鏡和電子秒表。 試驗用儀器按規定的期限進行檢定,其技術指標見表11-1。 11.4 試驗方法 將管片平穩放置在平地上,將拉力螺桿旋入灌漿孔中。 將拉力螺栓桿用鋼絞線與千斤頂連接。 安裝測力傳感器,開始加載測試。 荷載分級和持續時間: 采用分級加荷的方式,當荷載小于正常使用短期荷載檢驗值時,每級荷載為該荷載值的20%;當荷載大于短期荷載值的時,每級荷載為該荷載值的10%;當荷載接近承載18、力荷載檢驗值的時,每級荷載為承載力檢驗荷載設計值的5%,每級恒載時間不少于3min。 破壞荷載: 當位移突然增大傳感器讀數不再增加,螺栓周圍混凝 土破壞時荷載即為最大抗拔力。 記錄在不同抗拔力下管片灌漿孔螺栓位移量情況。 表11-1 抗拔性能試驗儀器技術要求儀器設備單位技術指標量程分度值精度荷載測試儀KN5000.11級讀數顯微鏡mm100.010.01電子秒表min1201S1級加壓千斤頂500KN能保證均加壓十二、管片性能試驗安全措施 在進行管片性能檢測前,要檢查叉車、吊車、吊具、鋼絲索、翻片機、千斤頂、檢漏試驗架、抗彎反力架和水平拼裝支架等設備的安全性能,如有破損、脫焊和嚴重銹蝕等故障,19、必須及時更換或維修后才允許使用。 車間內進行管片拼裝、拆卸和回收時,要指定對設備操作熟練的工人進行操作,起吊、運輸管片過程中,管片下面嚴重站人。 日常拆卸連接螺栓、螺絲和壓棒要定點放好,嚴禁亂丟亂放。 試驗場地保持干凈、整潔。 吊運管片時要正確使用吊具,吊架要正對管片中央,吊架的四點插銷要完全插入彎曲螺栓孔,插銷前圓頂板緊壓管片,起吊時密切監視每個孔位的插銷,如發現有松動、走位,立即調整。 檢漏試驗前要全面對鋼模型及加壓泵進行檢查,特別是焊接部位和密封膠圈應完好無損。 管片在高壓試漏期間,不宜靠近管片,與管片試驗設備保持1.5米以上距離,更不能在管片和膠圈聯接部位同一水平線察看試驗情況,發現有異常情況,立即走開。 在整個檢漏試驗過程中,隨時注意檢查檢漏架的密封膠圈是否發生破壞,檢漏架的緊固螺桿及鋼板是否變形,如果異常應立即終止試驗,確保安全。 試驗過程中,保持試驗周圍環境的安靜,避免大型設備運行造成震動,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試件應輕吊輕放,吊運和安裝過程應保持平穩,避免損傷。 試驗過程中,檢測人員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1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