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筑工程基坑及相鄰建筑物第三方監測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1938
2023-12-26
26頁
1.46MB
1、。大廈工程基坑及相鄰建筑物第三方監測方案1目 錄1、工程概況11.1工程名稱11.2基坑概況11.3 地質概況11.4 周邊環境狀況31.5監測的目的和意義32監測依據43、監測內容與監測點布置53.1 基坑內容和監測點布置53.2 相鄰建筑物監測內容和監測點布置63.3 隧道監測內容和監測點布置63.4監測數量與方法24、監測頻率與報警24.1 監測頻率24.2 報警35、監測量控的報表45.1預警報告45.2周報表45.3月報表45.4總報告46、監測關鍵技術與實施方案46.1 監測基準網建立46.2 地面沉降與管線沉降56.3深層水平位移監測66.4土壓力與錨桿應力監測76.5洞內收斂變2、形監測86.6拱頂下沉與仰拱高程97 項目組成機構與人員108 安全、進度、質量保證措施118.1質量保證措施118.2進度保證措施118.3環境保護措施128.4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29 擬在本項目使用的主要監測儀器、設備一覽表1313。大廈工程基坑及相鄰建筑物監測方案1、工程概況1.1工程名稱工程名稱:。大廈工程深基坑、輕軌隧道、朝天門隧道監測工程地址:重慶1.2基坑概況重慶。?有限公司(下稱建設方或甲方)擬在重慶市修建。大廈項目。本項目北面緊鄰廣場項目,南面臨重慶商業交易市場區域,東側為陜西路, 西側為路,是具有得天獨厚的繁華商業成熟地段。項目地塊呈不規則“U”字形,場地高程南北向由南向北3、逐漸降低,南面為場地最高點,絕對標高約為244.0m,開挖深度約為49m;北側為場地最低點,絕對標高約為222.0m,開挖深度約為27m;東側最低點為陜西路,高程約222.0227.0m不等,開挖深度為2936m;西側沿新華路最高點高程約為237.0m,最低點標高約為224.0m,開挖深度從33米至39m不等。本次邊坡支護為場地西南范圍(范圍詳見總平面圖),其中除西南側227.0以上環境邊坡為邊坡外,其余為臨時邊坡。永久邊坡設計使用年限50年(本期工程按建筑與地鐵采取共建方案,軌道線從建筑體內架空結構中穿過,不存在軌道洞室的保護與支護問題),臨時邊坡設計使用年限2年。1.3 地質概況1.3.14、. 基坑邊坡AC該段地形較平坦,坡角一般小于10,局部經人工改造成陡坎,上覆土層主要為卵石土。平場后第四系土層厚度04.0m,局部較厚,約5m。卵石土多呈稍密中密狀,下伏基巖主要為泥巖,夾(泥質)砂巖和粉砂巖。該段邊坡開挖后,將形成長度約93.1m,高約30m的巖質邊坡,局部為巖土混合邊坡,傾向289,邊坡安全等級為一級。典型剖面可見45剖面。由赤平投影分析知:巖層產狀外傾,可能產生順層滑動,經地勘所做穩定性分析,邊坡穩定性系數為0.97,邊坡不穩定,需要進行支護。設計采用逆作法并跳槽施工鋼筋混凝土樁板錨桿擋墻支護。1.3.2 基坑邊坡CD該段基坑開挖后,將形成長度約61.1m,高約30m的巖5、質邊坡,邊坡巖性主要為泥巖和(泥質)砂巖,夾少量粉砂巖。傾向196,邊坡安全等級為一級。由赤平投影分析可知:邊坡巖層產狀及裂隙L2的交線傾向與邊坡同向,夾角約41 ,裂隙與巖層層間結構面組合形成的塊體對邊坡穩定性影響小。基坑邊坡距金海洋商城最近點9米。本工程基坑開抗后,金海洋商城位于邊坡的破裂角之外,對金海洋商城城的影響較小。典型剖面可見1314剖面。設計采用逆作法并跳槽施工鋼筋混凝土樁板錨桿擋墻支護。 1.3.3 基坑邊坡DG該段地形較平坦,坡角一般小于15,上覆土層主要為第四系雜填土和卵石土。平場后第四系土層厚度04.0m,局部為4.4m。雜填土多呈松散稍密狀,卵石土多呈稍密中密狀,下伏基6、巖主要為泥質砂巖、泥巖和砂巖。該段基坑開挖后,將形成長度約62. 2m,高約31m的巖質邊坡,局部為土質邊坡,傾向285,邊坡安全等級為一級。該段邊坡巖土界面傾角22度,開挖后會產生巖土界面滑動,經地勘所做穩定性分析,穩定性系數為1.22,邊坡基本穩定,需要進行支護。典型剖面可見68剖面。設計采用逆作法并跳槽施工鋼筋混凝土樁板錨桿擋墻支護。 1.3.4邊坡HS該段地形較平坦,坡角一般小于15,上覆土層主要為第四系雜填土和卵石土。平場后第四系土層厚度04m,局部土層為4.4m,雜填土多呈松散稍密狀,卵石土多呈稍密中密狀,下伏基巖主要為泥質砂巖、泥巖和砂巖。該段基坑開挖后,將形成長度約123.8m7、,高約50m的巖質邊坡,局部有少量巖土混合邊坡,傾向19,邊坡安全等級為一級。典型剖面可見9、10、13和14剖面。由赤平投影分析可知:邊坡裂隙L2外傾,可能產生順層滑動。經地勘所做穩定性分析,穩定性系數為0.58(計算時已考慮基坑邊坡以上的環境邊坡),邊坡不穩定,需要進行支護。邊坡主要分為兩個臺階,標高227.00以下為臨時基坑邊坡,采用樁板錨桿擋墻進行支護;標高227.00以上為永久邊坡,采用樁板錨桿擋墻進行支護。1.3.5 基坑邊坡NW該段按設計方案開挖后,將形成約41m的巖質邊坡,邊坡巖性主要為泥質砂巖和泥巖。傾向111,邊坡安全等級為一級。典型剖面可見4、5、7和8剖面。由赤平投影分8、析可知:邊坡裂隙L1及L2的交線傾向與邊坡同向,夾角約22 ,組合面傾角約61 ,易產生楔形體滑動。由計算知邊坡穩定性系數為1.095,邊坡基本穩定,需要進行支護。設計采用逆作法并跳槽施工鋼筋混凝土樁板錨桿擋墻支護。1.3.6基坑邊坡WA為巖土質邊坡,表層土清除后,巖質邊坡按1:0.75放坡并用40厚M25砂漿封閉封閉處理。1.4 周邊環境狀況擬建成。大廈工程基坑,基坑項目位于本工程所在地,是繁華商業成熟地段。西側為正在修建的輕軌一號線隧道,其右線部分輕軌隧道穿越本工程建筑用地,且高程高于本基坑的基底高程,因此,需要對已建成右線隧道進行拆除處理,在基坑完成后進行恢復。南側與建成的朝天門隧道相距9、13.86m,且基坑基底高程低于朝天門隧道高程。1.5監測的目的和意義本項目基坑是高達50m的深基坑,周邊建筑物較多,且與兩座隧道相鄰,因此,基坑施工對不僅對基坑本身而且對周邊建筑物都有影響。通過基坑及周邊建筑物的監測,掌握在施工過程中地層和結構整體穩定性情況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為業主、設計、施工、監理等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用以評價通道工程在施工期間復合襯砌支護結構體系的力學狀態及支護體系對地層基礎缺陷加固穩定效果。基坑開挖過程中,由于地質條件、荷載條件、材料性質、施工條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復雜影響,很難單純從理論上預測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而且,理論預測值還不能全面而準確地反映工程的各10、種變化。所以,在理論指導下有計劃地進行現場工程監測十分必要。特別是對于類似本工程復雜的、規模較大的工程,就必須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制定和實施周密的監測計劃。本工程監測的目的主要有:(1) 通過將監測數據與預測值作比較,判斷上一步施工工藝和施工參數是否符合或達到預期要求,同時實現對下一步的施工工藝和施工進度控制,從而切實實現信息化施工;(2) 通過監測及時發現圍護施工過程中的環境變形發展趨勢,及時反饋信息,達到有效控制施工對建(構)筑物、道路、管線影響的目的;(3) 通過監測及時調整支撐系統的受力均衡問題,使得整個基坑開挖過程能始終處于安全、可控的范疇內;(4) 通過監測及早發現基坑安全穩定的問題,11、并提請施工單位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工作,防止施工中發生失穩現象;(5) 將現場監測結果反饋設計單位,使設計能根據現場工況發展,進一步優化方案,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6) 通過跟蹤監測,在換撐和支撐拆除階段,施工科學有序,保障基坑和隧道施工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的狀態。2監測依據本次監測計劃方案編寫依據:。大廈工程基坑總平面圖、圍護結構平面圖、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業主對于施工監測的要求。本次監測計劃方案執行標準:本次監測量控主要依據下列規范、工程設計圖紙和業主有關資料。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范(GBJ50009-2001)(2012、06版)3)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4)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2007)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6)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 F60-2009)7)鐵路隧道施工規范(TB10204-2002)8)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9)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10)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1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200812)重慶市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50-047-200613)設計單位對監測報警等有關要求14)重慶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辦法(市人民政府令17613、號)15)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3、監測內容與監測點布置3.1 基坑內容和監測點布置3.1.1 監測內容依據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要求,并根據本基坑的具體情況,選擇基坑頂部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錨索力以及支護樁內力監測等4項內容作為本基坑的監測內容。3.1.2監測點布置的數量依據規范要求,水平位移和沉降監測點間距不應大于20m,因此,水平位移和沉降監測點的布置如圖3-1和3-2所示,共設計監測點34個(編號D1D34)。此外,在基坑外圍設置3個監測基準點。錨索力共布置在5根支護樁上,每邊各設一根監測樁,在監測樁上按科設計4個到9個錨索計,以14、監測錨索力,共設置35個錨索和錨桿計,滿足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要求對錨索力監測數量不低于1%錨索總數且每層不小于3個監測點的要求。支護樁內力監測與錨索樁監測樁同體,樁的位置和傳感器的布置如圖3-3。同一高度布置2個鋼筋計,分別布置在基坑外側和內側的主筋上。3.2 相鄰建筑物監測內容和監測點布置相鄰建筑物以測試建筑物沉降為主要內容。相鄰建筑物主要有金海洋商城、天門商場和中正大廈3座建筑物與本基坑相鄰,根據規范要求,在金海洋商城周邊設置9個沉降觀測點(測點編號S34S40)(圖3-4),沿天門商場和中正大廈周邊原設計設置9個沉降觀測點(測點編號FS11S29)(圖315、-4),但由于該段坡陡,因此實際設置的監測點遠多于此數,共設19個測點。周邊道路設置10個沉降觀測點。共設置40個沉降觀測點。3.3 隧道監測內容和監測點布置隧道監測主要包括拱頂沉降和仰拱沉降、靠基坑側水平位移和洞周收斂變形等4基內容。在輕軌1號線隧道和朝天門隧道各設計6個測試斷面,每個斷面均進行上述4項監測內容,測試斷面的布置如圖3-5和圖3-6。共設置沉降監測點24個、水平位移監測點12個、收斂監測點12個。此外,在每個隧道內設置3個監測基準點。主要已經建成的隧道,另一項需要實施監測內容是隧道內裂縫的監測,此項內容需要現場進行實施。圖3-1 ABC段、CD段和DEFG段坡頂監測點布置圖圖316、-2 ABC段、CD段和DEFG段坡頂監測點布置圖圖3-3 支護樁錨索(桿)力和支護樁內力監測布置圖圖3-4 相鄰建筑物監測平面布置圖圖3-5 朝天門隧道監測布置圖圖3-6 地鐵1號線隧道監測布置圖3.4監測數量與方法表3-1為本項目監測數量與監測方法。表3-1 監測數量與監測方法序號監測項目測點數量監測方法1地面基坑監測項目平面控制監測基準網點3點全站儀和高精度水準儀2水準控制監測基準網點3點3坡頂沉降監測34點4坡頂水平位移位移監測34點5錨索(桿)力35點鋼弦式傳感器與測試儀6支護樁內力70點7相鄰建筑物與隧道監測項目隧道內平面控制監測基準網點6點全站儀和高精度水準儀8隧道內水準控制監測17、基準網點6點9隧道拱頂與仰拱沉降24點10隧道水平位移監測12點11隧道洞周收斂12點收斂計12相鄰建筑物和周邊道路沉降監測40點高精度水準儀注:以上各監測點的具體位置可見監測點平面布置圖。4、監測頻率與報警4.1 監測頻率根據本項目特點,確定監測頻率如表4-1。若基坑監測數據穩定,可適當高速監測頻率至2天1次或3天1次。若基坑監測數據不穩定,或超過監測基準變化速率應加密監測次數。根據工期進度安排,監測總次數為90次。表4-1 基坑監測頻率表施工進程監測頻率開挖期間與底板澆筑1次/1d底板澆筑后時間(d)72次/1d7141次/1d14281次/2d281次/3d4.2 報警在施工過程中,由于18、施工擾動和荷載的變化,基坑開挖和邊坡開挖均會導致相應基坑和隧道位置的土體產生變形,同時也會引起相關構件如錨桿、防護樁受力產生應變,因此,為了保證工程安全,就要設定相關監測指標的基準值,并根據監測數據與基準值關系判斷施工是否安全、是否需要增強安全措施、是否需要停工等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參考相關規范并根據本項目的特點,制定本項目的監測控制基準值如表4-2所示。表4-2監控量測控制基準值序號監測項目累積基準值變化率基準值1支護樁沉降與地表沉降30mm3mm/d2道路沉降20mm(沉降),10mm(抬升)3mm/d3地中管線沉降20mm(有壓),10mm(無壓)4拱頂下沉30mm5洞周收斂25mm3mm19、/d6樁頂水平位移30mm3mm/d7錨桿(索)內力70%的設計限值為了正確利用監測數據進行動態設計,確保通道施工及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各項目制定施工監控量測的管理基準值、施工管理等級及對策。根據指標實測值U0與監控量測基準值Un的比值劃分管理等級實施相應對策。本工程按三級管理考慮對策,見表4-3。表4-3 監控管理等級表管理等級管理位移報警等級施工狀態U0Un/3預警可正常施工Un/3U02Un/3報警應加強支護和安全措施,U02Un/3警戒應采取特殊措施(變更施工方法、停工,加密監測) 注:U0-實測值 Un-監控量測基準值5、監測量控的報表5.1預警報告當監測數據出現異常,超過相應管理等級20、并經過復測后,根據監測數據進行預測分析,及時向業主、施工、監理及設計等參建各方提交預警報告。預警值由通道設計方會同業主、監理、施工、監測方等根據有關規范和通道實際情況確定。5.2周報表每星期以“監控量測報表”形式,書面提交周監測數據,及簡要的結果分析。5.3月報表月報表是提交給業主的重要監測成果表,每月提交一次。月報表給出本階段內所測測點的所有監測結果,并進行分析給出階段性結論。5.4總報告對監測成果進行全面分析、評價,給出基于監測成果所做出的本工程安全性的最終評估結論。總報告在現場工作結束后一個月內提交。6、監測關鍵技術與實施方案6.1 監測基準網建立建立監測基準網主要分準備階段、安裝與初測21、階段、復測階段等3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工作和要求如下。6.1.1 準備階段1) 收集工程附近的水文地質和巖土工程資料。2) 對工程周圍環境進行勘察,比對周圍地質條件,根據本次監測的工程具體情況,在變形監測范圍之外的裸露基巖或穩定的原狀土層,選取若干個點(1.2倍于基準點和工作基點數量之和)作為監測基準點和監測工作基點的候選點。3) 對測量儀器進行檢驗和校核。測量儀器的選取必須滿足二等水平位移和二等垂直位移基準網精度的要求(參見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4) 準備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的標石及相關材料。基準點和基點必須有強制歸心裝置。6.1.2 安裝與初測階段對所有候選點進行一次測量,22、通過比選各候選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的要求,確定基準網的基準點和工作基點。埋設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的標石。測量確定各基準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建立基準網,校核基準網的精度。若條件允許,與國家坐標系統聯測。6.2 地面沉降與管線沉降地面沉降與管線沉降采用數字水準儀配銦鋼條碼尺進行觀測。可以分為準備、安裝、觀測及數據處理與報告4個階段。6.2.1 準備階段1) 監測準備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和要求如下:2) 勘察現場,熟悉監測的設計要求,收集和了解監測地區的巖土工程資料和條件。3) 對測量設備(水準儀、全站儀、標尺等)進行校驗,所采用的測量儀器必須達到監測精度要求。23、4) 準備測量標石及相關材料。5) 準備觀測點的平面布置圖。6.2.2 安裝階段1) 根據監測設計要求,依據監測基準網,對監測位置進行定位測量。在設計圖紙確定觀測位置埋設測量標。2) 以監測基準網為參考系,測量各測點的高程初值。3) 本項目地面變形位于繁忙道路,在路面進行水準觀測點布置時,需考慮路面的特點,主要車輛多,對觀測點的損傷大,同時又不能對路面損壞,因此,本項目設置測量標采用大的測量觀測釘。安裝時,先在路面用手鉆鉆出一個直徑小于觀測釘的孔,在孔內填滿環氧樹脂,在環氧樹脂未凝固前將觀測釘打入孔內,并使觀測釘的峰面高于路面12mm。環氧樹脂凝固后能夠將觀測釘固定。6.2.3 觀測階段按照監24、測頻度要求,定時進行測量。測量按固定測量儀器的安裝位置和線路進行。本項目擬采用高精度的數字水準儀,采用數字水準儀有兩大優勢,一是準確,二是較光學水準儀快速。一是安全問題突出,二是車輛通行對測量精度影響較大。因此,采用數字水準儀可以提高觀測精度和速度,按目前的操作方法,采用光學水準儀,1 個點的觀測時間需要12min,而數字水準儀僅需要1030s即可,提高觀測速度5倍以上。由于觀測時間的縮短,可以對道路進行短暫的禁行(58min),對觀測人員的安全和觀測精度都有了保證。繪制每個測點的沉降時間曲線、水平位移時間曲線,對沉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對異常的觀測結果及時進行分析和校核。若變形超過變形穩定標準25、,及時報業主與施工方,并建議調整施工速度。6.2.4 數據處理與報告階段1) 根據每個測點的沉降時間曲線、水平位移時間曲線。2) 根據觀測結果對安全進行評價。6.3深層水平位移監測深層水平位移監測采用測斜管,監測分準備、安裝、觀測及數據處理與報告4個階段。6.3.1 準備階段監測準備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和要求如下:1) 熟悉監測的設計要求,勘察現場,了解監測地區的地質條件。2) 對測斜儀進行校驗,所采用的觀測儀器必須達到監測精度的要求。3) 準備測斜管及相關材料,并對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檢查。4) 本次監測選用CX-04型測斜儀,配合相應的PVC測斜管。6.3.2 安裝階段1) 根據監測設計要求,26、對監測位置進行定位。2) 測斜管埋設時,對鉆孔內底部的碎渣清洗;然后將測斜管置人鉆孔中。3) 測斜管內有兩組導槽,將其中一組調整為垂直基坑,另一組平行于基坑文向,然后膨潤土加砂混合物倒入測斜管周圍,使測斜管與孔壁結合緊密。4) 測斜管連接時,要避免碴土及碎片進入管內;端部暫時封死。在埋設及量測過程中要保持管內清潔,以免影響量測。5) 固定好測斜管,盡量保持管的垂直。6) 對測斜管管口進行固定和防護。7) 在開挖前的5日內重復測量3次,待判明測斜管己處于穩定狀態后,將其作為初始值,開始正式測試工作。6.3.3 觀測階段1) 按照監測頻度要求,定時進行測量。觀測時,每隔1m距離1次,繪制每次測試的27、變形距離曲線、不同距離測點的大管棚變形時間曲線。2) 繪制測斜管所在平面位置的沉降大管棚水平變形曲線。3) 對異常的觀測結果及時進行分析和校核,并加密觀測頻度。若變形速率超過水平位移穩定標準,及時報業主,并建議調整施工速率。6.3.4 數據處理與報告根據變形速率、變形沉降曲線、變形沿距離曲線,對水平位移進行安全評價。6.4土壓力與錨桿應力監測監測分準備、安裝、觀測及數據處理與報告4個階段。6.4.1 準備階段監測準備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和要求如下:1) 對鋼弦測振儀進行校驗,所采用的觀測儀器必須達到監測精度的要求。2) 對土壓力盒和應變計進行逐個檢查。3) 準備安裝封密的材料、工具和導線保護箱。28、安裝土壓力盒需要的安裝懷和安裝應變計所有的安裝螺釘。4) 本次監測選用CDGL-1振弦測試儀,智能型土壓力盒和表面應變計。6.4.2 安裝階段1) 根據監測設計要求,對監測位置進行定位。2) 安裝土壓力盒時,首先將土壓力盒固定在安裝杯中,將土壓力盒的含砂的一面貼緊洞內開挖面,焊上安裝杯與鋼架梁。對導線進行固定和防護。3) 安裝應變計時,首先將采用安裝模板將應變計安裝螺母焊接在鋼架相應位置。在鋼架安裝完成后,將應變計與安裝螺母相連,完成應變計的安裝。對導線進行固定和防護。4) 土壓力盒和應變計的安裝在鋼架安裝完成后及時安裝。5) 測土壓力盒和應變計的初始值。6.4.3 觀測階段1) 按照監測頻度29、要求,定時進行測量。2) 繪制每次測試的土壓力時間曲線和應變時間曲線。3) 對異常的觀測結果及時進行分析和校核,并報業主。4) 當土壓力和應變計的監測數據基本穩定時,說明共同溝的收斂變形基本穩定,可以進行二次襯砌的施工。6.4.4 數據處理與報告根據土壓力和應變時間、土壓力和應變收斂(或拱頂沉降)曲線,從土壓力和應變角度提出二次襯砌施工的合理時間。6.5洞內收斂變形監測監測分準備、安裝、觀測及數據處理與報告4個階段。6.5.1 準備階段1) 對全站儀和收斂計進行校驗,所采用的觀測儀器必須達到監測精度的要求。2) 準備收斂計用的拉環,并逐個檢查。6.5.2 安裝階段1) 根據監測設計要求,對監測30、位置進行定位。2) 安裝收斂計用拉環時,盡量與開挖面垂直。若圍巖堅硬采用預挖孔,將砂漿填滿后將拉環放入。若圍巖不堅硬,直接將拉環打入圍巖內即可。3) 安裝沉降標時可與收斂拉環相同的方式。采用全站儀時,可在特定位置反光片,反光片的安裝采用與拉環相同的方式。4) 做好測點的保護工作,避免破壞,特別是要與施工人員進行良好的溝通,使之能夠主動加以保護和重視。6.5.3 觀測階段1) 按照監測頻度要求,定時進行測量。2) 繪制每次測試的位移時間曲線和收斂值時間曲線。3) 對異常的觀測結果及時進行分析和校核,并報業主。4) 當收斂值和沉降基本穩定時,說明共同溝的變形基本穩定,可以進行二次襯砌的施工。6.531、.4 數據處理與報告根據位移時間、土壓力和應變收斂(或拱頂沉降)曲線,從變形角度提出二次襯砌施工的合理時間。6.6拱頂下沉與仰拱高程監測分準備、安裝、觀測及數據處理與報告4個階段。6.6.1準備階段在洞外合適的地方設置固定的觀測基準點,距離洞口應在30m以上。6.6.2 安裝階段由于朝天門隧道和地鐵隧道為已經建成的隧道,因此,在安裝監測標示物時,應采用不損傷的方式,因此,所有的監測標示物均采用環氧樹脂貼的方式。6.6.3 觀測階段1) 按照監測頻度要求,定時進行測量。測量按固定測量儀器的安裝位置和線路進行。2) 繪制每個測點的沉降時間曲線,對沉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3) 對異常的觀測結果及時進行32、分析和校核。若變形超過變形穩定標準,及時報業主與施工方,并建議調整施工速度。6.6.4 數據處理與報告階段1) 根據每個測點的沉降時間曲線、水平位移時間曲線。2) 根據觀測結果對安全進行評價。7 項目組成機構與人員我單位中標后將組建圖7-1所示的監測組織機構。我單位已通過質量管理認證,從管理體制上將質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單位的監測項目均由質量部進行質量監督。監測儀器的由設備部負責保障,現場人員安排和調配,生產部會根據項目的要求合理配備,并根據現場監測的要求適時增加監測人員。在進場之前,設備部要對全部設備儀器進行標定和校核。工程檢測咨詢有限公司。大廈工程基坑及相鄰建筑物第三方監測工程項目33、部生產部質量部設備部進度控制設備保障質量控制項目負責人技術顧問組質量安全監督組內業試驗組外業試驗組后勤保障組技術負責人圖7-1 組織機構圖我單位將成立項目部,設立項目經理1人,下設技術負責人和多個小組。技術負責人負責現場監測過程的技術問題,各小組根據各自的作用完成各自的工作,如外業試驗組主要進行野外現場測量、數據采集,內業試驗組主要是完成監測數據分析,質量監督組主要是對監測過程和數據的質量進行監督,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通告并督促改正。后勤保證組主要完成交通和儀器設備的現場校核和標定。表7-1項目班子人員配備情況一覽表序號姓名性別擬派崗位技術職稱專業年齡1男項目負責人副教授鐵道工程482男技術負責34、人副教授地質工程413男測量負責人講師測量工程365女測量員助工土木工程226男測量員研究生土木工程247男測量員研究生土木工程228男測量員研究生土木工程228 安全、進度、質量保證措施8.1質量保證措施1) 組織項目成員學習本監測項目有關技術文件,確定本次監測的相關標準。2) 建立崗位責任制,進行崗位分工,使工作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保證專人專職。3) 嚴格按有關規范規程進行監測結果的記錄工作。4) 監測使用的儀器經過檢校合格,儀器的精度滿足監測精度的要求。5) 每一次觀測前,所有儀器設備均應進行檢查效驗。如無特殊原因,整個監測過程不得更換儀器,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儀器誤差。如需更換儀表時,應35、先檢驗是否有互換性,并進行對比檢測,以保持監測數據的延續性。6) 監測讀數應準確、迅速,記錄要清楚、真實。切實履行記錄和檢查制度,發現疑點或異常的數據應及時檢查,保證測試數據的準確可靠。7) 整個監測過程中,使用儀器須專人保管,以保證儀器正常工作。8) 外業觀測資料在內業計算前均要進行檢查與復檢,在保證采集數據正確的前提下方可進行計算。8.2進度保證措施1) 根據工程特點、現場施工條件和施工進度計劃,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和資源。2) 保證資源供應,做好人員及設備儀器的調配工作,提前做好材料準備工作。3) 做好監測準備,加大前期投入,避免出現工作拖延的不利局面。4) 搞好與業主、合作單位的協調工作36、,及時處理監測過程中出現的干擾和技術問題,避免不必要的延誤。5) 建立崗位責任制度,搞好安全和質量控制。6) 強化內部管理,及時反饋信息,及時協調各種工序交接及人員調配。8.3環境保護措施環境保護是工程建設要著重考慮的問題,是百年大計,應貫徹“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執行業主和施工單位制定的環境保護的各項規章制度。8.4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 在項目準備階段,組織項目成員學習安全生產的有關文件和規定,做好安全施工的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2) 建立安全工作崗位責任制,認真貫徹“預防為主”和“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實施“誰主管,誰管安全”的37、制度。3) 制定嚴格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對違反安全規程的人員,按其情節輕重做出相應的處罰,對安全事故苗頭及時做出處理,防微杜漸。4) 嚴格按照安全用電規程作業。施工所用的電器、電纜必須有良好的絕緣效果,電動工具要有漏電保護開關。5) 嚴格執行文明施工相關管理規定。6) 根據有關方面提供的水情和氣象預報,做好洪水和氣象災害的防護工作。一旦有危及工程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洪水和氣象災害的預兆時,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洪和防災措施,以確保工程和人員、財產的安全。7) 在道路上作業時,必須穿戴具有反射的背心,并設立安全防護員。8) 在進行水渠上作業時,必須穿戴具有反射的救生衣和系安全繩,并配備相應的急救設施。9 38、擬在本項目使用的主要監測儀器、設備一覽表在本項目配備的主要儀器、設備如表9-1,本表是基本配置,若項目進行中,需要增加儀器設備,公司將及時配備。表9-1 配備的主要儀器、設備一覽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自有或委托檢測或租借1全站儀Leica TPS12001自有2全站儀OTS 6121自有3電子水準儀ZL17001自有4自動安平水準儀NAL1322自有5銦鋼尺2自有6測斜儀CX-032自有7振弦測試儀CDGL-12自有8自動化綜合測試系統GX-32J1自有9計算機聯想筆記本10自有10數碼照相機佳能2現購11隧道周邊收斂計QJ-812自有12打印機兼傳真機MFC-74501自有13汽車哈弗H61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