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項目圍護工程超深基坑地連墻鋼筋籠吊裝專項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2034
2023-12-26
20頁
258.61KB
1、.超深基坑地連墻鋼筋籠吊裝專項方案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jù)1 工程相關文件和資料2 主要的現(xiàn)行相關國家、行業(yè)和地方規(guī)范、標準3 其它第二章 工程概況1 工程概況2 地下連續(xù)墻分類3 基坑周邊環(huán)境4 工程地質條件5 場內現(xiàn)狀第三章 工程重、難點及對策第四章 施工組織和部署1 實施目標(見表4.1-1)2 組織機構3 施工流程4 施工進度主要節(jié)點5 資源配置計劃6 施工總平面布置第五章 地連墻鋼筋籠吊裝施工1 鋼筋籠參數(shù)2 吊裝說明3 設備選用4 吊裝方案5 地鐵側鋼筋籠吊裝驗算6 吊機扒桿確定7 非地鐵側鋼筋籠吊裝驗算8 鋼筋籠吊裝技術措施9 起重設備的安全要求10 起重前必須要做的檢查第六章 安2、全管理與應急預案1 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2 安全風險管理及風險預案3 應急救援預案第七章 與相關單位的配合措施1 與監(jiān)理單位的配合2 與建設單位的配合3 與樁基承包單位的配合措施4 與施工總承包單位的配合措施5 與檢測單位的配合措施6 與基坑監(jiān)測單位的配合措施7 與周邊、在建工程的配合措施8 與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合措施(見表13.8-1)第一章 編制依據(jù)1 工程相關文件和資料2 主要的現(xiàn)行相關國家、行業(yè)和地方規(guī)范、標準3 其它第二章 工程概況1 工程概況1.1 項目簡介XX中心廣場項目基坑圍護工程一標段項目基坑面積約6.74萬m2, 位于XX園區(qū)XX街與XX路交叉口, 本工程地下3層,本工程外圍護3、總延長米約1.2km,地連墻共227幅。1.2 參建單位序號項 目內 容1建設單位XX工業(yè)園區(qū)XX城市發(fā)展有限公司(XXXX有限公司)2設計單位XXXX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3監(jiān)理單位XX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4勘察單位XXXX地質勘測院5施工單位XXXX有限公司2 地下連續(xù)墻分類本標段包括的主要施工為:地下連續(xù)墻、三軸水泥攪拌樁、高壓旋噴樁、降水排水、基坑土方開挖、鋼筋砼支撐、試樁及工程檢測樁截樁、分隔墻排樁、棧橋。本施工方案針對地下連續(xù)墻鋼筋籠吊裝,詳見2.2-1地連墻分類圖。圖2.2-1 地連墻分類地下連續(xù)墻分類表詳見表2.2.1。3 基坑周邊環(huán)境基坑東側為XX街,南側為XX路,西側為XX街及4、某施工辦公區(qū),均為城市主干道,道路行車流量屬于正常,北側為世紀廣場、在施的XX之門項目及運營中的XX一號線,如圖2.3-1所示。圖2.3-1 周邊環(huán)境3.1 基坑東側基坑最外圍三軸攪拌樁距東側XX主干道鄰XX街的人行道約5-7m,街對面為XX公園及XX別墅區(qū),再遠處為XXXX。3.2 基坑西側基坑西南側為占地約1萬的某施工項目臨時辦公區(qū),辦公區(qū)西側為XX街及XX銀行大廈;基坑西北側為世紀廣場(XX一號線上方)。3.3 基坑南側基坑南側為XX路,位于擬建場地南側,湖左岸商住區(qū),與擬建場地相隔XX路,距擬建場地最近距離約65m,現(xiàn)已建成投入使用。3.4 基坑北側如圖2.3.4-1所示,基坑東北側約5、36m處為在建的XX之門項目,建筑主體為278m的雙塔樓(其中北塔樓66層,南塔樓71層)。地下設5層地下室,埋深2022m。圖2.3.4-1XX之門與本工程關系基坑距離運營中的軌道XX一號線站房最近距離約6.5m,如圖圖2.3.4-2所示。圖2.3.4-2 地鐵站房與本工程相對關系運行軌道距離約16.8m,結構底板埋深約17.5m,如圖2.3.4-3所示。圖2.3.4-3 運行軌道與本工程相對關系3.5 周邊地下管線分布(如圖2.3.5-1)圖2.3.5-1 周邊管線分布基坑周圍重要管線綜合見下表。表2.3.5 基坑周邊管線一覽表4 工程地質條件4.1 地形地貌場區(qū)內地勢較為平坦,自然地面標6、高約3m。場地已全部硬化。4.2 地基土的構成及特征根據(jù)勘察資料10個工程地質層,各土層分布特征表述詳見表2.4.2。表2.4.2 主要地層特征 典型地質剖面示意如圖2.4.2-1所示。圖2.4.2-1地質剖面示意4.3 水文地質條件4.3.1 地表水常年平均水位為1.00m。場區(qū)周圍地表水水位主要受大氣降水和XX水位的影響。4.3.2 潛水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淺部土層中,富水性差,透水性不均,初見水位標高1.01-1.25m,穩(wěn)定水位標高1.211.55m。其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及地表水入滲補給,以大氣蒸發(fā)為主要排泄方式。XX地區(qū)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此期間地下水位一般最高;旱季為12月份至翌7、年3月份,此期間地下水位一般最低,年水位變幅為1.00m。潛水與地表水水力聯(lián)系:因勘察期間相門塘水位變幅不大,地下水(潛水)受其影響不明顯。當基坑工程降水時,巨大的水頭差會加速地表水對潛水的補給。4.3.3 微承壓水微承壓水主要賦存于層粉土夾粉砂,富水性中等,透水性較好。主要補給來源為淺部地下水的垂直入滲及地下水的側向逕流,以民井抽取及地下水側向逕流為主要排泄方式;勘察期間測得其穩(wěn)定水位標高0.901.00m。XX歷史最高微承壓水水位為1.74m,最低微承壓水水位為0.62m,近35年最高微承壓水水位為1.60m,年變幅0.80m左右。4.3.4 第承壓水上段本場地對基坑開挖有影響的承壓含水層8、主要為第承壓水上段,主要分布于第2層土中。XX地區(qū)第承壓水上段水位標高一般在-1.00m,年變幅1m左右,由于場地周邊對地下水進行了降水,該層水水位偏低;參考抽水試驗結果,4月份測承壓含水層初始水頭標高-4.86m,8月測承壓含水層初始水頭標高-3.50m。4.4 不良地質現(xiàn)象擬建場地內未見到巖溶、滑坡、泥石流、活動斷裂等不良地質作用。5 場內現(xiàn)狀如圖2.5-1所示,現(xiàn)階段場內主要為樁基礎工程作業(yè),整塊場地已全面進行混凝土硬化,且B-1區(qū)正樁基施工即將結束。整個場地已沿建筑紅線砌筑好封閉的臨時圍墻,東側已設置一處大門,正對大門的道路兩側為鋼筋加工及堆放區(qū)。圖2.5-1 場內現(xiàn)狀.第三章 工程重9、難點及對策序號工程重、難點概 述對 策1鋼筋籠重非地鐵側鋼筋籠重48t;地鐵側鋼筋籠重達61t。非地鐵側主吊采用200t履帶吊,副吊采用100t;地鐵側主吊采用300t履帶吊,副吊采用150t。詳見第五章2鋼筋籠長非地鐵側籠長35m;地鐵側籠長達49.9m非地鐵側鋼筋籠采用10點吊法;地鐵側鋼筋籠采用12點吊法。詳見第五章3地鐵側行走限制按照地鐵保護要求,距離地鐵隧道50m范圍不允許行走大型設備選用300t履帶吊作業(yè)半徑控制在14m以上,并且設置300mm厚15m寬的C30鋼筋混凝土道路,道路雙層雙向配筋(上層為14200,下層為16200)4異形槽段樣式多本工程有28幅L y T 型等不規(guī)10、則槽段優(yōu)化槽段盡可能轉化成一L和T型槽段施工5交叉作業(yè)多本工程同時作業(yè)有鉆孔灌注樁、三軸槽壁加固、超深三軸止水帷幕、高壓旋噴樁等工序分區(qū)分段流水穿插作業(yè),詳見第四章6大型設備管理本工程最大選用吊車高度約62m成立專門的設備管理機構,制定專門的使用制度,制定專項應急措施,詳見第六章7相關單位的協(xié)調配合實際情況,本標段施工與前期樁基及后續(xù)總包施工均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叉搭接。此外,在保護地鐵方面,也必須緊密配合地鐵運營方、業(yè)主、監(jiān)測、監(jiān)理等諸多單位。施工過程中受內外影響較大,交叉施工工序較多,為保障工程施工順利進行。詳見第七章。第四章 施工組織和部署1 實施目標(見表4.1-1)表4.1-1 施工11、管理控制目標一覽表序號類別管理目標備注1質量管理目標滿足國家現(xiàn)行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及招標文件要求,一次性驗收合格。2工期管理目標開工日期:具體開工日期以實際開工報告注明的時間為準。圍護工程完工日期:2013年1月26日;詳見本章第4節(jié)節(jié)點工期 。3文明施工目標達到“XX省建筑施工文明工地”標準。4安全生產目標確保無傷亡事故、無工程安全事故。5綠色建筑目標配合相關方獲得綠色建筑LEED認證。2 組織機構本著科學管理、精干高效、結構合理的原則,在XXXX有限公司的內部,選派有豐富相關工程施工經驗的人員組成強有力的項目管理團隊,直接負責指揮,協(xié)調,做到周密部署,嚴格執(zhí)行,預防為主,快速反應。圖4.12、2-1 項目管理機構圖3 施工流程根據(jù)合同文件中里程碑工期的要求,對地連墻施工分為2個平行施工區(qū)域,分為3個階段,從遠離地鐵側B-1區(qū)向地鐵側組織施工,通過遠離地鐵側的實施經驗積累,為地鐵側的施工做指導。主要施工流程見下圖。4 施工進度主要節(jié)點階段主要施工內容完成時間備注第一階段B-1東北區(qū)地下連續(xù)墻2012.12.7B-1東南區(qū)地下連續(xù)墻2012.12.10B-1西南區(qū)地下連續(xù)墻2012.12.12第二階段B-4/B-2區(qū)東北側地下連續(xù)墻2012.12.15B-2/B-4區(qū)西南側地下連續(xù)墻2012.12.15第三階段B-2a/B-2b地鐵側地連墻2013.1.26B-2a/B-2b非地鐵側地13、連墻2013.1.305 資源配置計劃5.1 鋼筋籠吊裝施工機械選擇序號機械名稱型號單位數(shù)量功率備注1300t吊車QUY300臺1柴油主吊地鐵側鋼筋籠2150t吊車QUY150臺1柴油副吊地鐵側鋼籠3200t吊車SCC2000C臺1柴油主吊非地鐵側鋼筋籠4100t吊車QUY100臺1柴油副吊非地鐵側鋼筋籠5.2 勞動力配置及管理措施每臺吊車配置2名司機,2名指揮。配置2名班組長,2名主管工程師和2名安全工程師。1)發(fā)揮“勞務基地”儲備作用,考慮南北地區(qū)結合,避免農忙季節(jié)出現(xiàn)用工緊缺情況。根據(jù)總工期及施工組織部署情況,設置兩個施工隊伍,結合工作內容配置相應的專業(yè)班組。并建立獎懲制度,加強其施工競14、爭性;2)所有勞務班組必須持有效的“三證一照”副本到公司辦理注冊登記,登記時要填寫“外協(xié)隊伍情況一覽表”;3)使用的勞務班組均是公司的合格合作方,并未在XX園區(qū)有不良記錄;4)勞務班組在同項目部簽訂施工合同的同時必須簽訂廉政承諾書和施工安全協(xié)議書;5)所以施工班組在進場前都進行“三級”教育;6)給施工班組創(chuàng)造干凈整潔的生活環(huán)境和文明清爽的施工環(huán)境,確保施工作業(yè)人員無反感情緒;7)成立以項目書記為組長,安全總監(jiān)為副組長,各部門經理為組員的勞務工人協(xié)調組;8)按照國家及園區(qū)的有關規(guī)定和每個勞務班組簽訂合同,按合同約定支付農民工工資,并建立發(fā)放臺賬;9)嚴格執(zhí)行園區(qū)的“三項制度”(保證金制度、權益告15、知制度、勞動計酬手冊制度) 6 施工總平面布置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本工程地連墻施工共分為三個施工階段根據(jù)各階段施工區(qū)域及施工內容需要場地的不同,分別進行現(xiàn)場平面布置,詳見本節(jié)附圖。第五章 地連墻鋼筋籠吊裝施工1 鋼筋籠參數(shù)基坑圍護結構為地下連續(xù)墻形式,厚度為:1m和0.8m兩種形式,采用柔性接口,地鐵側一地連墻鋼筋籠長度為49.9m(57延米,10幅)和46.1m(96延米,17幅)兩種,其他段面地連墻鋼筋籠長度為2935.9m(200幅);選擇幾幅有代表性的地連墻鋼筋籠進行吊裝驗算。地下連續(xù)墻鋼筋籠重量參數(shù)見表5.1-1、2。本工程鋼筋籠分別有“”、“L”、“T”、“y”、 “”等形式,鋼筋籠16、厚度為860mm和660mm兩種。表5.1-1非地鐵側鋼筋籠重量明細表序號名稱規(guī)格重量(Kg)備注1主筋32341512水平筋28/20/1848103構造筋16/2011374桁架筋2817265加固筋282126接駁器32/2517207插筋1617688聲測管60x3.26289保護塊-3x150x4007510總重48000表5.1-1地鐵側鋼筋籠重量明細表序號名稱規(guī)格重量(Kg)備注1主筋28/32256302水平筋32/20/1856163構造筋16/205564桁架筋3276525加固筋407246埋板800x800x247237錨筋325558聲測管60x3.29339保護塊-17、3x150x40017310H型鋼885x550x12x121843511總重610002 吊裝說明地鐵側:槽段分幅處采用H型鋼,單幅鋼筋籠最大噸位61.0T(兩端加型鋼,長49.9m)。非地鐵側:槽段分幅處采用鎖口管,單幅籠重量在3348T之間(長36m左右)。為節(jié)省施工時間并減少因分節(jié)制作帶來的不利影響,本工程對鋼筋籠采用一次吊裝入槽。在鋼筋籠吊放時,采用兩臺大型起重設備分別作為主吊、副吊,同時作業(yè),每一榀鋼筋籠吊裝時,先將鋼筋籠水平吊起300500mm高,進行試吊后,再在空中通過吊索收放,使鋼筋籠沿縱向保持豎直后,撤出副吊,利用主吊吊裝鋼筋籠入槽。本工程地墻鋼筋籠整體吊裝,對鋼筋籠整體剛18、度有較高的要求。對“一”字型鋼筋籠需設置好桁架鋼筋,吊點為桁架;按照設計圖紙,地墻鋼筋籠分成以下幾種形式,“一”字型、“T”“L” “y” “63.5T(包含扁擔和鋼絲繩2.5t)。起重量滿足要求。150T吊車:需要配合主吊將鋼筋籠吊至離地17m以上,在12米半徑,通過吊點布置。在起吊、翻轉的整個過程中,副吊吊點所承受的重量約為35.54,150T吊車扁擔和鋼絲繩約2t,查性能表得吊臂43m,12m半徑時,起重量51t。根據(jù)起吊時鋼筋籠平衡得:2T1+2T2=61t 2T15.55+2T233.3=6124.95 由以上、式得:T112.73t T2=17.77t 則T12 T125.46t 19、T2=2 T235.54t平抬鋼筋籠時副吊起吊重量為2T2=35.54t故副吊機型號滿足吊裝要求。5.2 吊機扒桿確定選擇計算主吊機垂直高度時,不僅要考慮主吊臂架最大仰角75和最大尺寸、重量的鋼筋籠為標準,而且要考慮鋼筋籠吊起后能旋轉180,不碰撞主吊臂架(見圖一),滿足BC距離大于3m的條件。由于加工制作的吊具尺寸為h1=2.5m,h0=1.0m,因此:AC=BCtg75=11.20m(BC=3m)h2=AC-h1-b=11.2-2.5-5.0=3.7m 故 H=h2+h1+h3+h4+h0=3.7+2.5+49.9+0.5+1.0=57.6mb起重滑輪組定滑輪到吊鉤中心距離,取5mh0起吊20、扁擔凈高h1扁擔吊索鋼絲繩高度h2鋼筋籠吊索高度h3鋼筋籠長度h4起吊時鋼筋籠距地面高度1、主吊機起重臂長度L L=(HbC)/sina=(57.653.04)/sin75=61.66(m)C為起重臂下軸距地面的高度3.04 m。5.3 地基承載力驗算根據(jù)集中受力情況和實際施工經驗,地面承受壓力最大時為主吊下放整幅連續(xù)墻時。此時最大鋼筋籠重量為61t,吊具重量為2.5t,吊車自重為385t,地面最大承重為F合=61+2.5+385=448.5t單履帶受力面積為S=8.71m1.21m=10.5391m2地面單位負荷=448.5t/(2*10.5391m2)=213KPa施工場地吊車行走范圍內鋪21、筑碎石后采用挖機碾壓,且吊車運行區(qū)域場地均使用C30鋼筋混凝土進行硬化,C30鋼筋混凝土7天抗壓強度可以達到1800021000KPa;道路做法節(jié)點見圖5.5.3-1.故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5.4 吊點設置驗算若吊點位置不準確,鋼筋籠會產生較大撓曲變形,使焊縫開裂,整體散架,無法起吊,因此吊點的位置確定是吊裝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根據(jù)彎矩平衡原理,正負彎矩相等是所受彎矩變形影響最小的原理,鋼筋籠吊點位置計算如下,鋼筋籠橫向受力彎矩見圖5.5.4-1如示:圖5.5.4-1 鋼筋籠縱向受力彎矩圖+M=M其中+M=(1/2)ql12;M=(1/8)ql22-(1/2)ql12;q為分布荷載,M為彎矩22、。故,又2L1+5L2=49.9;得L1=3.05m,L2=8.76m。因此選取B、C、D、E、F、G五點,鋼筋籠起吊時彎矩最小,但實際過程中B、C中心為主吊位置,AB距離影響吊裝鋼筋籠。根據(jù)實際吊裝經驗以及本工程鋼筋籠鋼筋分布以及預埋件等特點,對各吊點位置進行調整:籠頂下0.8m+9.5m+9m+9m+9m+9+3.1m起吊過程中B、C中間為主吊位置,D、E、F、G之間為副吊位置。橫向吊點驗算鋼筋籠橫向受力彎矩見圖5-5如示:圖5-5 鋼筋籠橫向受力彎矩圖+M=M其中+M=(1/2)ql12;M=(1/8)ql22-(1/2)ql12;q為分布荷載,M為彎矩。故,又2L1+L2=5.5m;得23、L1=1.14米,L2=3.22米??紤]到H型鋼在邊上的作用大,因此橫向吊點位置布置為1.0m+4.0m+1.0m。(3)轉角幅吊點設置由于轉角幅鋼筋籠橫向吊點與平籠布置有區(qū)別,轉角籠垂心計算如下:最大轉角籠尺寸為:3.9米+3.9米設置直角坐標系,AB,BC為鋼筋籠水平筋所以它們的坐標是F(0+0)/2,(3.9+0)/2 =(0,1.95) E(0+3.9)/2,(3.9+0)/2=(1.95,1.95) D(3.9+0)/2,(0+0)/2,=(1.95,0)由于中心的連線交與一點,設該點為P(X,Y),由于P是三角形的重心,則有AP:PD=2 BP:PE=2 CP:PF=2由此可得:=24、2所以三角形的重心坐標為:X=【0+2(1.95+1.95)/2】/(1+2)=(0+1.95+1.95)/3=1.3Y=【1.95+2(1.95+0)/2】/(1+2)=(1.95+0+1.95)/3=1.3則吊點布置必須成45度穿過該點5.5 鋼絲繩強度驗算鋼絲繩采用72.0mm(661+1),公稱抗拉強度為1400MPa(最?。?,安全系數(shù)K取6。1)主吊扁擔上掛鉤下鋼絲繩驗算:鋼絲繩直徑為72.0mm,查得破斷拉力總和p=2715.0KN,鋼絲繩破斷拉力換算系數(shù)a0.80。那么換算強度SAP/K0.802715/6362KNP=635KN/sin70/2=337.9KNS結論:所以72.25、0mm鋼絲繩滿足要求。2)主吊扁擔下掛鋼絲繩驗算:鋼絲繩采用47.5mm(637+1),公稱抗拉強度為1400MPa(最?。踩禂?shù)K取6,鋼絲繩破斷拉力換算系數(shù)a0.82。破斷拉力總和:P=1180kN換算強度:S =0.82*P/6 = 161.3kN 本鋼絲繩在鋼筋籠立起時受力最大,受力示意圖如下圖所示。P=635KN/4=158.75KNS結論:所以此部位鋼絲繩滿足要求。3)副吊扁擔上掛鉤下鋼絲繩驗算:副吊最大起重力計算:經過分析鋼筋籠平放時副吊受力最大。 通過扭矩受力平衡計算副吊P=374.4KN(包含20KN吊具重量),鋼絲繩使用直徑為47.5mm的,S=161.3KN,P=374.4KN/sin60/2=108.1KNS結論:所以此部位鋼絲繩滿足要求。4)副吊扁擔下鋼絲繩驗算:根據(jù)計算分析及經驗,副吊鋼絲繩在鋼筋籠平抬時受力最大。本部位使用6x19+1直徑為31mm細絲繩抗拉強度1400N/mm2的鋼絲繩查得:破斷拉力總和P=501.0KN鋼絲繩破斷拉力換算系數(shù)a0.85。 換算:那么換算強度SAP/K0.85501/670.98KN根據(jù)鋼絲繩的纏繞方式,設鋼絲繩受拉力為P,據(jù)力的平衡:P=187.2KN/sin45/4=66.2KNS。結論:此部位鋼絲繩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