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園住宅工程基坑降排水專項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2037
2023-12-26
20頁
1.98MB
1、 xx桂花園工程 基坑降排水專項施工方案 工程效果圖 工程名稱: xx 桂花園1#-51#樓及地下車庫工程 項目經理: 編 制 人: 審 核 人: 審 批 人: 施工單位: 編制日期: 目 錄1.工程概況22.編制依據2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資料24.降水目的 75.降水方案86.降水緊急情況處理措施 10 7.突發事件應急措施11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29.擬投入施工機械設備1410.主要勞動力計劃1511.附圖15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 桂花園1#-51#樓及地下車庫工程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該工程位于xx市東部新區,北鄰東營路,西鄰青島路,東鄰海天四路。本2、工程由15幢6-18層住宅樓及35幢3層別墅組成。本工程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地下車庫基礎采用獨立基礎+防水底板,主樓基礎采用筏板基礎。2.編制依據2.1施工圖紙;2.2xx市城鄉建設勘察測繪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桂花園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3國家現行相關設計與施工標準及規范;2.4管井技術規范(GB502962014)2.5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2.6建筑施工手冊;2.7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2.8邊坡支護方案,土方開挖方案。2.9其它的現行國家、山東省、xx市規范、規程和標準。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資料3.1現場環境擬3、建場區地貌單元屬黃海陸域低山丘陵,為丘陵緩坡;地貌成因類型為構造剝蝕低級夷平面,成因形態為剝蝕緩坡,后經人工改造。xx市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擬建場地土的類型為中硬土,建筑場地類別為類場地,特征周期值0.45s。3.2地基土的分布和性質本場地各巖土層按照由新到老、自上而下的順序分述如下: 3.2.1第四系地層人工填土(Q4ml)場地鉆孔均有揭露,層厚2.3017.20m,平均層厚8.44m,層底高程(黃海高程,下同)-9.305.24m。整個場地回填物質成分非常復雜且分布不均勻,西北部以水運基地開挖的細砂、淤泥質粘土為主,黑灰色,軟塑;西4、南部以生活垃圾為主,局部地段鉆進過程中見氣體逸出;中東部以大塊石、碎磚塊等建筑垃圾為主,含軟塑的粉質粘土及生活垃圾。其中回填的大塊石直徑2cm50cm不等,呈次棱角狀,廣泛分布于整個場地。人工填土層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項目指標數值樣本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標貫實測擊數N(擊)213511.60.8620.5100.9401.5本層為近期人工回填,固結程度差,屬高壓縮性欠固結土,應清除,天然重度(下同)可按18.0 kN/m3取值,沖擊成孔灌注樁的負摩阻系數n采用0.40。1回填淤泥質粉質粘土(Q4al)場地僅南部水塘位置揭露該層,層厚3.706.40m,平均層厚5.025、m,層底高程(黃海高程,下同)-6.30-3.02m。灰黑色,呈軟流塑狀態,飽和。回填物質成分以水運基地開挖的淤泥質粉質粘土為主,含砂粒,具腥臭味,含腐植質及有機物。本層土野外共取原狀土樣6件,但因土樣呈軟流塑狀態,結構性較強,運至化驗室時已嚴重擾動,故僅按擾動樣進行了室內試驗工作。1淤泥質粉質粘土層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數值指標項目天然含水量(%) 液限L塑限p液性指數IL塑性指數Ip標貫實測擊數N樣本數6666679最大值39.835.924.61.3916.23最小值28.329.914.70.8911.30.5平均值35.933.118.21.1814.91.4標準差5.3452.35936、.4600.2141.8440.631變異系數0.1490.0710.1900.1810.1240.449修正系數1.1230.9410.8431.1500.8980.914標準值40.331.115.31.3613.41.2本層為近期人工回填,固結程度差,屬高壓縮性欠固結土,應清除,天然重度(下同)可按16.0 kN/m3取值,沖擊成孔灌注樁的負摩阻系數n采用0.30。3.2.2基巖(53)勘察深度內揭露基巖主要以花崗閃長巖為主,是場區穩固的基底,自燕山晚期形成以來,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外營力地質作用的改造,從而使基巖自上而下形成不同程度的基巖風化帶,分述如下:強風化花崗閃長巖場地鉆孔均7、有揭露,局部厚度未揭穿。揭露層厚1.4016.20m,平均層厚8.32m;層底高程-15.85-2.73m。黃褐,密實。原巖風化強烈、風化裂隙很發育,結構大部分破壞,結構構造尚能辨認,具中粗粒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及暗色礦物為主,除石英外,長石風化嚴重,大多高嶺土化;暗色礦物以角閃石、黑云母為主,角閃石多綠泥石化、黑云母多蛭石化。巖體破碎,用鎬可挖,干鉆不易鉆進,巖芯采取率可達85%以上。上部巖芯手搓呈礫砂狀,下部巖芯手掰成碎塊狀;風化程度由上而下變弱;巖石強度由上至下逐漸提高。該巖體堅硬程度為極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為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強風化花崗閃長巖層物理力學指標8、統計表項目指標數值樣本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標貫實測擊數N(擊)261675056.54.3640.0770.99256.1結合本區工程實踐經驗:fak=600kPa;E0=40MPa;e=42;=23.0 kN/m3。沖擊成孔灌注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下同)qsk=160kPa,極限端阻力標準值(下同)qpk=3000kPa。1中風化花崗閃長巖場地僅3個鉆孔揭露該層,層厚1.204.40m,層底高程-10.51-8.20m。黃褐,密實。主要礦物成分以長石、石英為主,長石晶形完整個體大,部分長石有土化斑點,暗色礦物以角閃石、黑云母為主,具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不可用手9、掰碎,錘擊可碎,碎后呈塊狀。巖芯采取率可達90%以上。巖體完整程度為較破碎,巖石堅硬程度為較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該層取2組6塊巖芯進行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項目指標數值樣本數(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frk(MPa)626.3424.5525.500.7230.0280.97724.91根據GB50218-2014并依據原位測試及室內試驗結果,考慮節理發育程度,按最不利組合考慮巖石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可按1200kPa使用。依據GB50218-94并結合本區工程實踐經驗,提供以下經驗值: E0=0.30GPa,e=30;泊松比取0.3510、,可按照25.0kN/m3取值,qsk=200kPa,qpk=5000kPa。微風化花崗閃長巖場地部分鉆孔揭露該層,層厚未揭穿。該層最大鉆進深度3.90m,層頂高程-15.85-2.73m。灰白色,具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為主,長石晶形完整,個體大,礦物成分風化輕微,巖芯致密、新鮮、堅硬,錘擊不易碎裂,可視為不可壓縮、不可軟化的硬質巖。巖芯采取率達90%以上;巖芯呈圓柱狀,RQD屬好的。巖石屬堅硬巖,巖體完整程度為較完整完整。該層取9組27塊巖芯進行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項目指標數值樣本數(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frk(M11、Pa)2768.0260.0964.152.2600.0350.98863.39依照GB50007-2011第5.2.6條的公式:巖石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kPa);:折減系數,取0.2。根據GB50218-2014并依據原位測試及室內試驗結果,按GB50007-2011第5.2.6條的公式考慮節理發育程度,按最不利組合考慮,并結合本區工程實踐經驗,巖石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按10000kPa使用,可視為不可壓縮層,e=55。3.3地表水和地下水3.3.1 地表水勘察期間,場地南部有水塘,勘察期間水面黃海高程約4.00m -4.24m,主要以大氣降水為主。3.12、3.2地下水水位及其運動性評價、變化幅度勘察期間,屬枯水期,在鉆進深度內見地下水,主要以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為主,賦存于人工填土和基巖裂隙中。其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排泄途徑強風化帶上部以上以蒸發為主,往下以滲透為主,緩慢滲流到水位較低的地段。24h后統一量測鉆孔穩定水位埋深0.007.60m,黃海高程0.004.34m。枯水期與豐水期之間地下水位變化幅度在1.02.0m之間,地下水(土)的腐蝕性評價如下:場地環境類型類,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受地層滲透性影響,按強透水層評價,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性;按弱透水層評價,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按干濕交替評價,地下水對鋼筋13、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中腐蝕性。根據同一場地土工試驗結果,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 3.3.3 巖土層滲透性評價根據本區工程實踐經驗,各主要巖土層的滲透系數(K)可采用如下建議值(經驗值):強風化花崗閃長巖610-3cm/s。水對建筑材料腐蝕的防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的規定。3.4氣候條件xx市屬華北暖溫帶沿海潮濕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因受海洋環境的影響,冬暖夏涼,春溫秋爽。根據xx市氣象資料:年平均氣溫12.6,平均最高氣溫為16.3,平均最低氣溫9.4,冬季平均氣溫0.5,夏季平均氣溫23.9,標準凍結深度為0.32m14、,無霜期213天,年頻率最高風向為北風,平均風速3.4m/s,極大風速29.0m/s(風向SW),年平均降雨量為921.1mm,一次連續最大降雨量為345.5mm,最大積雪厚度120mm,年均蒸發量為1470.5mm,年均相對濕度為77%,平均氣壓為1015.5毫巴。4.降排水目的及要求根據地質條件,工程的基坑開挖及基礎底板結構施工要求,本次降水的目的是:4.1 通過降水,及時降低基坑開挖范圍內土層的含水量,將基坑內潛水位始終降至基坑開挖面以下不小于500mm,滿足基坑干開挖及地下結構施工的要求.4.2對地下水影響基坑開挖進行估算,并做出評價,確保基坑開挖后基坑底的穩定,以保證基坑開挖的安全.15、主體施工期間的降排水要求:4.2.1車庫頂板施工完成前,沉降后澆帶封閉前,控制地下水位在基坑最低點底板墊層下500以下4.2.2車庫頂板施工完成且后澆帶封閉滿足強度要求,車庫頂覆土回填前以及主樓地上三層施工完前,水位不得超過地下室底板頂1.5m。4.2.3待車庫頂覆土完成后才能完全停止降水。5.降水方案5.1主要施工工藝及措施根據本工程基礎深度、基坑面積、水文地質情況、日降排水量和我們在xx地區各類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降水經驗,本工程擬采用盲溝+集水井方法進行基坑降水,降水要兼顧主樓基坑、電梯井基坑、獨立基礎基坑等。集水坑主要設在基坑四周轉角處,并沿盲溝每隔30米布置一個集水井。基坑四周外圍采用排16、水盲溝,以進一步降低地下水位,以及消除雨水對基礎施工的影響。采用潛水泵抽水,抽出的水排入集水井或邊坡排水溝,經集水坑沉淀后用污水泵排入現場臨時排水系統,最終排入指定的青島路、東營路及海天四路市政雨水管線。在開挖基坑過程中,預留出施工作業面的同時,沿基坑邊坡底根部開挖排水盲溝,約30米設置一個集水井,并在盲溝內預埋DN200PVC濾管,分層填充3-6cm石子。基坑邊坡土層中滲出的孔隙水及地下水將沿排水溝流向集水井(坑),再由集水井(坑)內水泵通過排水管最終排至市政管網。5.1.1排水盲溝的開挖排水盲溝按寬1400mm,深不小于1000mm,溝外壁距邊坡根部200mm,還要利用車庫后澆帶位置設置跨17、板排水盲溝,盲溝的間距需按地下水量大小來確定。采取機械開挖、人工配合的方法施工。排水溝上平為墊層底,底平取兩集水井距離中點為最高點,按0.5坡向集水井,保證排水溝排水通暢。(詳見排水溝大樣圖)5.1.2集水井、集水坑做法集水井底低于排水盲溝底500mm,以保證潛水泵能全部沒入水中。集水井底部鋪100mm厚3-6級配石子作為過濾層,將500混凝土濾管垂直安裝,周圍滿鋪石子。集水坑用直徑500mm長2000mm鋼筋混凝土管(電鉆布孔200)垂直安裝,比排水盲溝底500mm,井底鋪設一層200MM厚的礫石,作為反濾層,以免泥沙堵塞水泵的吸水龍頭,并防止井底土的擾動。5.1.3底板上獨立集水坑降水做法18、:電梯集水井底標高加深500mm,并用石子回填作滲水井,采用300mm的鍍鋅鋼管,吸水管采用直徑50-100mm的膠皮管,其底部裝有逆止閥。吸水管插入集水井管內,長度應大于抽水機械的抽吸高度,同時應沉入集水井內抽水時的最低水位以下。鉆孔插入集水井內,上面設法蘭盤,便于下道工序的防水施工。降水用鐵管的封堵:A做法:用水泵將水抽至最低水位后,用高標號抗滲水泥干粉倒入鐵管內并搗實,然后用同直徑鐵板周圍滿焊封閉;B做法:用水泵將水抽至最低水位后,將級配砂石填至鐵管內1/2處,隨后用C30抗滲混凝土封堵剩余1/2鐵管并振搗密實至管頂平,然后用同直徑鐵板周圍滿焊封閉5.1.4排水溝內石子的回填在排水溝挖完19、,經監理方確認后,立即采用3-6cm石子進行分層填充,防止溝壁坍塌,石子上平與盲溝上平一齊,后期砌磚胎模回填土時,可鋪一層廢舊密目網,防止土堵塞排水溝,也利于上部水滲入盲溝內。5.1.5排水用潛水泵的確定由于集水井內水量有限,抽水采取間斷式抽水,即水滿則抽,無水則停的原則,盡量選用出水量大揚程高的水泵,以便滿足使用要求。根據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狀及水泵排水能力,在布設的集水井內加減水泵數量。擬在四周轉角處集水坑內各置150WQ70-40-18.5污水泵一臺正常抽水,一臺150WQ100-40-22備用。對于地表水,采取“堵”和“疏”結合的辦法:在車庫西、東側護坡壓頂砌筑400mm高擋水墻,擋水20、墻外側設置截水溝,截水溝底寬 300mm,溝深 400mm,溝壁使用水泥砂漿抹面,以防地表水進入基坑;對于由于降水時間短、土方開挖速度較快而出現的上層滯水滯留現象,采取就地挖設土層集水坑導流措施,以減小降水速度對土方開挖速度的影響。5.2基坑排水設施的啟用原則5.2.1無雨期間,集水井內集水水位超過排水溝水位,應立即啟動潛水泵將井內積水抽出,一起并入降水干管內,直至井內水位低于排水溝溝底,方可停止抽水,防止水井內水位過高而侵浸地基及墊層。5.2.2下雨期間,由于邊坡上雨水匯集流入集水井內的水量較大,應不間斷的進行抽水,保證井內水位始終低于排水溝水位,若排水不及時,可采用更換較大出水量的水泵。521、.3基坑排水注意事項5.3.1排水設施完成后,應安排專人管理排水設施。每天不間斷定時檢查各個集水井內水位情況,一旦水位超過規定限位,應立即開泵抽水,特別是下雨時,應全天巡查井內水位情況,及時開停水泵。5.3.2排水設施管理人員,也應定期對集水井內沉淀物進行清挖,保證水泵沉入水中的深度,避免因井內水位過淺而燒毀水泵。5.3.3集水井四周也應做防護設施,防止人員不慎墜入井中受傷。5.3.4排水設施在基坑回填前,應保證良好運行,確保基礎筏板、地下室結構正常施工。6.降水緊急情況處理措施6.1局部異常水處理措施6.1.1當遇到地下不明構筑物時不進行盲目破壞,先查明構筑物性質,然后探明是否含水;6.1.22、2當確定地下構筑物含水時,先查明是否有補給水源,斷其補給源(引排或封堵),然后將其中的水抽出排走;6.1.3當以上工作需在基坑內進行時,事先準備好臨時支護設施(安放腳手架等方式)和緊急排水設施(利用污水泵使用明排方式等)后再進行。6.2潛水、殘留水處理措施由于上部土層厚度較大,可能在局部粘性土夾層或潛水含水層底板處會出現滲水線,為了防止坑壁塌方,施工時放慢挖槽速度,在坑壁設盲管導流,并在槽邊挖盲溝集水,再將集水排走。導流管采用長0.5m的25mm塑料管。盲溝貼坑壁挖。為了防止水流將基坑底細顆粒物質帶走造成基底土擾動,在盲溝中填3-6mm礫石。6.3局部加深部分降水處理措施如當地下結構出現局部加23、深段時,針對此部分地下水的影響進行專項分析,若設計的周邊降水井能力已無法滿足加深部分的降水要求時,在加深的部位專門設計降水井,抽水結束后對加深段的降水井進行封堵處理。局部加深段排水采用塑料支管匯到排水主管的方式解決。坑壁漏水處理措施如果坑壁滲漏比較嚴重或者采用泄水孔無法滿足泄水要求時,要對泄水點進行探查,查明滲漏位置及滲漏水類型,采取封堵措施進行。7.突發事件應急措施7.1項目部設置值班人員全天24小時輪流值班,手機必須處于開機狀態,在第一時間迅速了解突發事件情況。值班表如下:日期姓名聯系電話星期一丁明田 唐永收 丁明田:18606337790 唐永收:18769370899星期二戰堂仁 楊 24、峰 戰堂仁:15953390073 楊峰:13806336633星期三張守森 唐永收 張守森:18063301851 唐永收:18769370899星期四南夫君 侯汝浩 南夫君:15163325675 侯汝浩:13561902717星期五戰堂仁 楊 峰 戰堂仁:15953390073 楊峰:13806336633星期六南夫君 侯汝浩 南夫君:15163325675 侯汝浩:13561902717星期日丁明坤 崔 兵 崔兵:13562448868 丁明坤:18763378183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突發事件處理領導小組組長,事件發生后五分鐘內突發事件事故處理專員必須將事故類型、發生原因、發生地點等上報25、到公司和項目經理。7.2突發事件補救措施:7.2.1因氣候原因造成的突發事件補救措施由于暴雨、汛期勢必造成地表水流量增大或地下水位升高,增大排水量,為了避免因暴雨、汛期造成的內澇,與市政等部門聯系可緊急排入市政排水管線。7.2.2機械設備故障的補救措施機械設備故障主要是排水機械設備,包括水泵、排水管線、電纜等。為了避免因機械設備故障而引起的工程安全和質量事故,公司物資供應部門配備備用的施工機械和排水設備,其數量是各種機械不得少于一套,排水機械(含水泵)不少于總用量的5%。7.2.3對于工期延誤的保證措施由于突發事件或其它因素的影響,可能會造成主體施工工期延誤,進而造成降水施工工期延長,因此在施26、工過程中應加強動態管理,積極與土方運輸單位進行溝通,根據土方運輸單位的進度實時調整降水進度計劃,落實臨時占地延期、水電設備延長使用時間、排水管線使用時間延長、計劃用工使用時間延長等諸多因工期延誤引起的具體問題。7.2.4突發工程事故的應急措施當出現突發工程事故(如坍塌、基坑倒塌等),勢必影響降水、排水施工,有時甚至會影響到排水管線的連接,為了應對此類突發事件,應備足井管材料、降水設備,做到小數量險情本公司庫存隨時提供,大數量險情5小時內廠家及時供給。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8.1安全措施:8.1.1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施工規程,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遵守工地安全生產六大紀律,堅守崗位,不擅自離崗27、,認真操作,加強防范,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匯報處理。8.1.2簽訂好安全協議,進場伊始即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三級教育,實行標準化作業,杜絕違章、野蠻施工。8.1.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電工必須持證上崗,水中操作人員必須穿防水、絕緣膠褲。嚴禁無關人員亂動亂開水泵用電開關。8.1.4施工配電箱前必須設漏電保護開關,注意防水防潮,及時檢測靈敏度,輸出線敷設在安全位置,一旦發現裸線露電及時處理或更換。8.1.5進場設備整齊堆放,保持水泵等設備完好、整潔。8.1.6抽出水應有組織地經兩極沉淀后排放。控制好揚塵和施工噪音等。8.1.7教育員工遵紀守法,自覺維護社會治安。做好防盜、防火、防破壞的安全保為工28、作。嚴禁灑后上崗,嚴禁賭博和打架斗毆。8.2文明施工措施 8.2.1 從項目經理到各級管理人員必須將文明施工、治安、衛生等工作列為重要的工作職責,協調好與外界各有關單位的關系,共同做好工地文明施工。 8.2.2 由項目經理、施工負責人督促檢查工地文明施工工作,保持施工場地清潔。設場地管理員,做好現場文明施工的實施及檢查工作。8.2.3貫徹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現代化管理方法,科學組織施工,做好現場的各項管理工作。 8.2.4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圖設置各項臨時設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機具設備,不得侵占場內道路及安全防護等措施。 8.2.5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29、操作規程,并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架設,嚴禁任意拉線接電,同時設置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間照明、危險潮濕場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燈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電壓。 8.2.6施工機械按照施工總平面圖的位置和線路布置,不任意侵占場內道路,施工機械進場必須經過安全檢查,經檢查合格的方可使用。施工機械操作人員建立機組責任制,并依照有關規定持證上崗,禁止無證人員操作。8.2.7保證施工現場道路暢通,排水系統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嚴禁將水直接排放到道路上。保持場容場貌的整潔,隨時清理建筑垃圾,在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設置施工標志。8.2.8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法規,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規范化管理,30、進行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傳、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方案。各種安全設施和勞動保護器具,必須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消除隱患保證其安全有效。 8.2.9設置各類必要的職工生活設施,并符合衛生、通風照明等要求,職工的膳食、飲水供應符合衛生要求。8.2.10做好現場安全保衛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盜措施,在現場周邊設立圍擋等維護設施,非施工人員不得擅自進入施工現場。8.3安全防護8.3.1嚴禁向基坑下拋擲任何物品,防止砸傷下方人員。8.3.2夜間施工現場周圍必須設示警標志。8.3.3特殊工程人員作業時必須穿戴安全防護用品。8.4臨時用電安全措施本供電系統低壓線路采用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二級保護、工作零、保31、護零分別使用,在分配電箱、電纜漏電,漏電時間保護系數不大于0.1s,分配箱和流動電箱、漏電不大于30mA,漏電時間保護系數不大于0.1S。根據施工現場用電設備布置情況,采用多元配電線路法,將各分配箱分別接于總配電室,分成多回路分布整現場,從三級配電箱分支電路,應當配電合理,互不干擾,防止箱內電氣故障,影響施工。8.4.1保護方式的確定8.4.1.1現場臨時供電系統采用保護接零方式;8.4.1.2重復接地:根據臨時用電規范要求,在配電室、總配電柜和分配電箱均做一組重復接地,R地4;8.4.1.3防雷接地:設備必須做防雷接地,接地板利用建筑物防雷接地。8.4.2現場電路的敷設根據工程施工專業化的特32、點,不需要拖動、移動的電纜線采取暗埋的方式置于基坑四周;對于施工需要需經常移動的電纜沿不妨礙機械、人工、材料為原則擺放,并進行警示。8.4.2.1接各降水井的電纜與排水支管合槽鋪設,要求穿塑料管加以保護并排列整齊。電纜應留有適量的長度,但不能將太多剩余電纜盤絞在溝槽內。8.4.2.2電纜敷設如遇過路口或穿越堆放材料場區時,必須穿厚度為2mm以上的鋼管加以保護,保護鋼管內徑大于電纜外徑的1.52倍以上為宜。8.4.2.3配電系統所用的開關柜、配電箱必須要墊高、固定,并按施工用電規范要求設防雨、防護圍欄,在圍欄上掛警示標志。8.4.2.4配電系統設有三級保護裝置。電力開關柜中設有過流、短路、過熱保33、護的自動開關。動力配電箱中設有過流、漏電保護的自動開關。9.擬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擬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額定功率/kW生產能力備注1潛 水 泵50臺完好2污水泵150WQ70-40-18.58臺完好3水管50800米完好4水管110500米完好5電纜線1200米1m3完好10.施工人員及勞動力配備按項目法施工管理原則,并結合本工程的特點,為實現優質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本施工任務,建立強有力的施工現場管理項目部。序號崗位人數備注1項目經理12施工隊長43施工員44安全員85水電工46降水普工811.附圖11.1現場排水示意圖集水坑示意圖排水管封堵示意圖:注:降水34、井封堵施工方法: 因降水井井管壁厚較薄,考慮封井時無法焊接性能不佳,因此在結構底板施工時于井管周邊原留了套管道,封井前需封閉套管與井管周邊間隙。方法如下: 11.1.1封閉套管前應確保套管內無壓力水,如有壓力水應開啟周邊降水井減壓。 11.1.2采用自吸泵抽出套管內污水后注入清水攪動,再用自吸泵抽出,如此循環直至抽出清水為止,雜物采用鉗子取出。 11.1.3在套管與井管間隙內填筑C30砼,采用振動棒振搗密實。砼澆筑至底板頂面以下10cm。11.1.4套管砼澆筑養護7d后,采用4mm厚鋼板將套管與井管間隙封閉焊接嚴密。11.1.5將防水卷材將井管封閉后采用C30混凝土澆筑至底板頂面。(詳見封堵詳圖)11.2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1.2.1套管道內砼應填筑密實,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現場把關。并確保澆筑過程中套管內無承壓水,底板墊層完好。如有承壓力水出現,應開啟周邊降水井降壓后進行。 11.2.2封閉鋼板焊接應嚴密,應選擇技術過硬的焊工焊接,焊縫高度、外觀質量均應滿足規范要求,無漏焊、假焊,焊縫高度不小于6mm。封閉鋼板上方覆蓋砼前應由質檢工程師檢查滿足要求后方可回填砼。 本工程地基基礎設計西高東低,降水情況由各區域負責人每天定時檢查并匯報降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