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總部大廈工程測量放線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2116
2023-12-26
14頁
116.65KB
1、xx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部大廈工程測量、放線方案一、測量依據: 1.工程測量定位成果,工程水準測量成果(西安市勘察測繪院提供)。2.xx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部大廈施工圖紙。3.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GB50026-93二、工程概況:xx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部大廈工程為高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框架柱、剪力墻結構;設計使用年限類別為三類50年;建筑類別屬一類高層辦公建筑;建筑物安全等級二級;建筑物耐火等級一級,地下室人防工程為甲類;地下防水等級級,屋面防水等級級。xx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部大廈工程地下一層、裙樓四層、總部辦公大廈地上二十三層。地下室層高為4.20m,地上一層層高主體及主體裙房2、部分4.50m,二層至五層層高主體部分為5.00m,六層至二十三層層高為4.20m,電梯機房層高4.00m,水箱間層高4.00m,室內外高差為-0.30m,建筑物總高度為99.60m;地下室建筑物總長為120.10m,寬度為103.10m;一層至四建筑物總長為162.875m,寬度為97.875m,五層至二十三建筑物總長為85.15m,寬度為29.15m。本工程設計標高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414.85m,基底標高分別為-5.40m 、-6.40 m、-7.40 m。三、施工部署: 1.施測程序: 業主提供原始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成果報告 熟悉及復核設計圖紙尺寸 現場查勘 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引3、測并建立控制網 自檢復核 成果繪圖、填表報驗 監理進行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復核驗收 工程測量投測 技術復核及質量驗收 專業工長復核施放作業線 技術交底 作業施工 質量驗收 資料填報 監理復核驗收 2.施工測量組織工作: 由項目技術部專業測量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根據西安市勘察測繪院給定的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工程定位、建立軸線控制網。按規定程序檢查驗收,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確分工,所有施測的工作進度及逐日安排,根據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進行安排。 3.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 3.1施測原則: 3.1.1 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4、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 3.1.2 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1.3 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 3.1.4 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 3.1.5 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 3.2準備工作: 3.2.1 全面了解設計意圖,認真熟悉與審核圖紙。 施測人員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周圍環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標,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座標與建筑物的關系,水5、準點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層0.000的絕對標高(414.85)。在了解總圖后認真學習建筑施工圖,及時校對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狀、構造,它是整個工程放線的依據,在熟悉圖紙時,著重掌握軸線的尺寸、層高,對比基礎,樓層平面,建筑、結構幾者之間軸線的尺寸,查看其相關之間的軸線及標高是否吻合,有無矛盾存在。 四、組織機構與儀器配置:1.組織機構:序號職 務姓名工作范圍1項目經理賈少馳工作組織及協調2項目執行經理成一峰監督及落實3技術負責人高作延方案確定及監督4質量負責人蔣建恒復核檢查及驗收5技術員王波技術復核6質量員賈顯會檢驗評定7測量員楊平坐標測量、標高、軸線控制網建立8木工工長鄭新平模板6、標高、軸線引測及檢查9鋼筋工長李奇鋼筋標高、軸線檢查10混凝土工長張建青混凝土標高檢查11瓦工工長劉興華砌筑標高、軸線引測及檢查12電工工長李海插座、開關、燈位、預埋管標高、坐標引測及檢查13水、暖、通工長梁建新預埋、安裝坐標及引測、標高坡度檢查測量放線: 楊平高程及坐標引測復核技術負責人: 高作延質量負責人: 蔣建恒建立控制點監理檢查及復核填報技術復核質量檢查技術員:王波質量員:賈顯會波質員:顯木工工長:鄭新平鋼筋工工長:李奇混凝土工工長:張建青瓦工工長:劉興華安裝工長:李海、梁建新技術交底否標高及軸線測放工序施工是鋼筋工:李奇混凝土工工:張技術負責人: 高作延質量負責人: 恒技術員:王波量7、員:賈顯會否是質量檢查技術員:王波質量員:賈顯會2.工作流程 3.儀器配置:測量儀器的選用: 測量中所用的儀器和鋼尺等器具,根據有關規定,送具有西安市儀器校驗資質的檢測廠家進行校驗,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儀器配置明細表: 儀器名稱型號數量儀器編號檢定日期用途全站儀OTS23410516442007年7月15日測量平面控制經緯儀ET-021T346522007年7月13日測量平面控制激光鉛垂儀JC1001190691主軸線豎向投測水準儀DSJ1DSG5322007年11月20日標高測量鋼尺50m1軸線測量無線對講機2通訊聯洛五、建筑物平面控制網及高程引測:1.建筑物平面控制網測量的基本要求測量8、記錄必須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測量精度要滿足要求。根據現行測量規范和有關規程進行精度控制。 根據工程特點及工程測量規范,工程設置精度等級為二級,測角中誤差20秒,邊長相對誤差1/5000。 1.1工程定位與控制網測設 1.1.1工程定位 根據西安市勘察測繪院部門提供的定位樁、紅線樁和水準點,(詳見后附圖)。按照所計算的建筑物主軸線座標點進行軸線定位。 1.1.2平面控制網測設 1.1.2.1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 1.1.2.1.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 1.1.2.1.2平面控制網的坐標系統與工程設計所采用的坐標系統相一致,布設呈矩9、形。 1.1.2.1.3布設平面控制網首先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 1.1.2.1.4選點應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 1.1.2.1.5控制樁點周圍用混凝土加以保護,半徑1m范圍內禁止堆放施工材料,并用腳手管搭設bbh=1.2m1.2m1.2m的保護架,并間隔刷紅白油漆,便于控制、檢測、保護、施工。 1.1.2建筑平面控制網的布設 1.1.2.1本工程依據坐標原始點由西安市勘察測繪院負責提供平面布置與定位原則。1.1.3平面控制點的布置與施測.1根據本工程建筑物的布局和特點,依據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M2(X=1355.054,Y=6787.423),P1(X=126110、.888,Y=6897.128),P2(X=1294.690,Y=6940.574),P3(X=1245.481,Y=6911.709),P4(X=1366.901,Y=6959.403),建立建筑物南、北、東、西方向的控制點全部設在建筑物一側原有自然地面上。并在現場布設建筑物永久控制點三處(附圖),用永久控制點進行建筑物放線及室外工程豎向控制點復核校核工作。.2建筑物縱、橫向控制點:根據M2、P1、P2、P3、P4控制樁點放出建筑物地下室及主樓四角軸線。西側設建筑物縱向軸控3(X=1285.789、Y=6812.869),東側設建筑物縱向軸控12(X=1285.789、Y=6904.807)11、控4(X=1285.789、Y=6912.263);西側設建筑物縱向軸控2(X=1333.789、Y=6812.866),東側設建筑物縱向軸控5(X=1333.789、Y=6939.242);西側設建筑物縱向軸控1(X=1357.789、Y=6823.742),東側設建筑物縱向軸控6(X=1357.789、Y=6943.242)。南側設建筑物橫向軸控11(X=1265.054、Y=6849.742),北側設建筑物橫向軸控82(X=1365.413、Y=6849.742);南側設建筑物橫向軸控9(X=1287.833、Y=6913.742), 北側設建筑物橫向軸控7(X=1370.380、Y=12、6913.742)。1.1.3.3主控軸線定位時,均布置引線設置定位樁(見附圖)。施測完成后報監理、建設單位確認后,加以妥善保護。按照工程測量規范要求,定位樁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 等級測角中誤差(”)邊長丈量相對中誤差一級71/30000待地下室頂板澆筑完畢將控制點引測至頂板面,并將其推測到永久建筑物上或易于保護的位置(具體位置詳見軸線樁平面布置圖)。在框架柱、剪力墻上用紅油漆做好標記,標明軸線。1.2高程控制網的布設1.2.1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 1.2.1.1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的首要條件。 1.2.1.2高程控制點引至現場內,13、根據測繪院提供的BM=415.265水準點(建設單位提供2007年4月19日建設項目高程測量單及指定工地東圍墻外高壓桿底部。)的標高,引測到擬定的水準點位置上(具體布置見高程控制網示意圖),并按閉合路線進行測量和校核,往返誤差1mm。1.2.1.3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據規劃局給定的路邊高程點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先用水準儀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高程豎向控制點,以此作為保證豎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 1.2.2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技術要求 1.2.2.1高程控制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 1.2.2.2半永久性水準點位處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14、律按測量規程規定的半永久. 1.2.2.3樁的方式埋設,并妥善加以保護。 1.2.2.4引測的水準控制點,需經由技術質量部門有關人員檢查,待檢查完畢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2.3高程控制網技術要求 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擬布設三等附合水準,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等級 高差全中誤差(mm/km) 路線長度(km) 與已知點聯測次數 附合或環線次數 平地閉合差(mm) 三等 6 50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12 1.2.4水準點的埋設及觀測技術要求 水準點的埋設: 水準點選取在土質堅硬,便于長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墻水準點應選設在穩定的建筑物上,點位應位于便于尋找、保存和引測。水準觀測的技術要求見15、下表: 等級水準儀型號前后長度(M)前后視距較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m)基輔分劃讀數差(mm)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三級DS375250.32.03.0檢查工具為水準儀。六、建筑物豎向軸線及標高控制:1.0.000以下施工測量:1.1基礎開挖控制:根據建筑物控制樁、樁間土開挖線,在開挖過程中首先投測出每步挖掘深度標高為-5.40m,以此標高為依據展開挖掘深度標高分別為-6.40m、-7.40m。最后一步土的開挖必須隨時檢測基底標高,防止超挖確保基底標高。檢查放坡坡度,保證基坑截面符合規范要求。1.2基礎施工控制:1.2.1防水保護層施工完畢以后,根據基坑邊上設的軸線控制16、樁,用經緯儀向基礎墊層上投測建筑物控制線,當測量長度超過50m時應增加輔助線,當分段施工放線時應增加輔助線,進行軸線投測;投測后用長邊線為基準,用經緯儀前視基準點轉角900投設短邊基準線,在用經緯儀進行閉合,并用鋼卷尺校核合格后,并在基坑壁邊進行投點作為二次校核線,確保分段放線連續性。根據設計圖紙尺寸用墨線詳細彈出各細部軸線,框架柱、暗柱、承臺、承臺梁、連梁、洞口必須在相應邊角,用紅油漆以三角形式標注清楚。 軸線允許偏差如下: L30m 允許偏差 5mm 30L60m允許偏差 10mm 6090m允許偏差 20mm 軸線的對角線尺寸,允許誤差為邊長誤差的2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誤差為1。1.217、.2驗線:首先用經緯儀檢查各軸線的投測位置,然后再實測四大角和各軸線的相對位置。同時驗線時檢查墊層頂面的標高(地下各施工層的高程控制點,可利用基坑內預留高程點或采用鋼尺懸吊法引測),保證基礎埋深。1.2.30.000以下結構施工控制:1.2.3.1由于筏板澆筑完畢,所以筏板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建筑物四角和主要軸線需重新投測,然后根據圖紙放出框架柱、剪力墻、洞口、樓梯位置的軸線及500mm建筑標高控制線進行模板控制線。1.2.3.2框架柱、剪力墻體鋼筋綁扎完成后,在豎向主筋上測設建筑地面500mm標高點,并用紅油漆標注,作為支模預留預埋與澆灌混凝土標高的依據。1.2.3.3地下室頂板模板搭設之前在18、框架柱、剪力墻身上抄測建筑500mm線標高,作為頂板標高的依據。2.0.000以上豎向軸線控制:當結構施工至首層底板時,應將各主軸控制線由建筑物外部引測至內部,投點誤差限制在1.5以內,使用激光鉛直儀采用內控法施測。2.1選用DJJ2激光鉛垂儀: 技術指標如下:豎向掃描精度20角秒,豎向激光束射出距離:白天500米 、夜間3000米。 內控點做法是:在首層0.00m主軸控制線交點位置預先埋置100100厚810的鋼板并與底板鋼筋焊接,每個施工段設四個控制點,底板施工完成點位經復測確定后在預埋鋼板上用手持式電鉆鉆孔(直徑2)鑲嵌銅絲。以后每層樓板施工時在內控點豎向相應位置留置200200或直徑219、00的孔洞,預留洞四周宜設50高水泥砂漿的阻水圈,以防施工用水濺落至儀器上以及浸泡測量標識。投測時轉動激光鉛直儀照準部,在接收靶上取激光斑點軌跡圓的圓心作為傳遞上來的內控點位。要保證激光鉛垂儀的豎向掃描的精度,激光器射出的光束與儀器的視準軸同軸,激光束光斑與須望遠鏡同心,激光束出射至工作面的距離與望遠鏡調焦系統同焦(光斑最小),簡稱“三同”。 2.2基準線豎向投測方法及技術要求: 2.2.1 基本要求: 2.2.1.1豎向投測精度取決于測量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設備的技術的狀態。從這兩方面著手控制投測精度。 2.2.1.2測量人員經技術培訓,持證上崗。 2.2.1.3測量人員施測前認真理解方案。 220、.1.4儀器需有檢定合格證。 2.3 豎向投測程序: 2.3.1將激光經緯儀架設在一層樓面基準點,調平后,接通電源射出激光束。 2.3.2通過調焦,使激光束打在作業層激光靶上的激光點最小,最清晰。 2.3.3通過順時針轉動望遠鏡360度,檢查激光束的誤差軌跡。如軌跡在允許限差內,如有誤差應分別連續開啟三次調焦,使激光束豎向投測激光靶上,取三點連線交點,則軌跡圓心為所投軸線點。 2.3.4通過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圓心與軌跡圓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進行控制點傳遞時,用對講機通信聯絡。 2.3.5軸線點投測到樓層后,用光學經緯儀放在激光靶控制點上,在用光學經緯儀進行前視軸線點(控制點)后,轉角90021、前視軸線點(控制點)進行復核放線。 2.3.6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細部放線。應把建筑物輪廓軸線和電梯井軸線的投測作為關鍵部位,為了有效控制各層軸線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并達到在裝修階段仍能以結構控制線為依據測定,要求在施工層的放線中彈放下列控制線,所有細部軸線,墻體邊線、門窗洞口邊線。為確保建筑物豎向垂直度主體施工至1/2 48.90m (十二層)時,將控制線投點至該層,并校核無誤后,作為上投基準點。軸線控制:在0.00m地下室及99.60m屋面板施工完畢后,應及時測放出結構外廓軸線控制線并告知建設單位,經建設單位上報規劃部門驗建筑物位置線。并將主軸控制線投測至結構22、外框柱并用墨線彈出,作為豎向軸線傳遞、結構大角監測、結構外裝修使用。2.4測量精度要求: 距離測量精度 : 1/5000 ; 測角允許偏差 : 20 ; 2.4.1垂直度控制: 結構施工中每層施工完畢,應檢測外墻偏差并記錄,并每層檢查門窗洞口凈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層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層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彈外墻窗口邊線豎直通線。 2.4.2豎向測量允許誤差: 層 間 : 2.5mm ; 全 高 : 3H/10000,且不應大于10mm ;3.0.000以上施工標高控制:室內地坪以上結構的標高測法:用鋼尺沿外框架柱、剪力墻、樓梯間、電梯井向上豎直丈量。各樓引測點詳見水準點平面布置圖。具體23、引測步驟如下:3.1先用水準儀根據已校核的水準點,將標高建筑+500mm控制線引測至結構外框架柱、剪力墻,并以墨線連接形成閉合圖形,作為標高向上傳遞的基準線。3.2始標高線設置完畢后,用鋼尺(傳遞高程所用鋼尺應尺身鉛直,并應按檢定值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沿垂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層,并劃出施工層建筑+500mm標高水平線。各層的標高線均由0.00起始標高線向上直接量取,不得按樓層傳遞。當施工高度超過尺段長時應設計出高程傳遞接力層,在該層精測出“建筑+500mm線”,作為下一步向上高程傳遞的基準線。當測量高度大于尺長時,應重新布設水準點。3.3將水準儀架設在施工層,校測由下面各水準點傳遞上來的水平線24、,誤差應在3mm以內。如誤差過大須重新測設,在各層抄平時后視兩條水平線以作校核。3.4在框架柱、剪力墻體、現澆板澆灌混凝土之前,在主筋上(框架柱、剪力墻體、現澆板上“建筑+500mm線”。)測設出標高點,并用紅油漆做標記,作為澆灌混凝土高度依據。4.門窗洞口控制:4.1主要軸線校核以后,根據圖紙測放框架柱、剪力墻軸線、邊皮線、模板控制線及門窗洞口位置線。4.2門窗洞口的標高控制。框架柱、剪力墻體鋼筋綁扎完成后在門窗洞口邊暗柱主筋上投測出建筑+500mm線,作為門窗洞口標高基準線。5.電梯井的控制采用橫豎控制法:5.1橫控:保證電梯井四邊尺寸,用經緯儀根據軸線放出電梯井尺寸,并放出框架柱、剪力墻25、體控制線,以便下一層校對及框架柱、剪力墻體控制。5.2豎控:在底層墻設內中心控制線,使用吊線墜法直接向各施工層懸吊引測軸線,懸吊時要上端固定牢固,線中間沒有障礙,線下端的投測人,視線要垂直結構面。6.裝修施工測量:在結構施工測量中,按裝修工程要求將裝飾施工所需要的控制點、線及時彈在墻、板上,作為裝飾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據。6.1地面面層測量:在四周墻身與柱身上投測出建筑+500mm水平線,作為地面面層施工標高控制線。根據每層結構施工軸線放出各分隔墻線及門窗洞口的位置線。6.2吊頂和屋面施工測量:以建筑+500mm線為依據,用鋼尺量至吊頂設計標高,并在四周墻上彈出水平控制線。對于裝飾物比較復雜的吊頂26、,應在頂板上彈出十字分格線,十字線應將頂板均勻分格,以此為依據向四周擴展等距方格網來控制裝飾物的位置。屋面測量首先要檢查各方向流水實際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實測偏差,在屋面四周彈出水平控制線及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線。6.3墻面裝飾施工測量:內墻面裝飾控制線,豎直線的精度不應低于1/3000,水平線精度每3m兩端高差小于1mm,同一條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3mm。外墻面裝飾用鉛直線法在建筑物四周吊出鉛直線以控制墻面豎直度、平整度及板塊出墻面的位置。6.4電梯安裝測量:在結構施工中,從電梯井底層開始,以結構施工控制線為準,及時測量電梯井凈空尺寸,并測定電梯井中心控制線。測設軌道中心位置,并確定鉛垂27、線,并分別丈量鉛垂線間距,其相互偏差(全高)不應超過1mm。每層門套兩邊彈豎直線,并保證電梯門坎與門前地面水平度一致。6.5幕墻的安裝測量 結構完工后,安裝幕墻時,用鉛垂鋼絲的測法來控制豎直龍骨的豎直度,幕墻分格軸線的測量放線應以主體結構的測量放線相配合,對其誤差應在分段分塊內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積累。幕墻與主體連接的預埋件,應按設計要求埋設,其測量放線偏差高差不大于3mm,埋件軸線左右與前后偏差不大于10mm。七、沉降觀測:1.沉降觀測由建設單位委托,承接沉降觀測的單位必須具有測量資質乙級以上且經營范圍包含沉降觀測。2.沉降觀測點的布設要求:沉降觀測點的布設位置由設計或測量單位確定,由施28、工單位埋設。八、對測量放線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遵守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測法要科學、簡捷,精度要合格,符合規范要求,嚴格審查測量原始依據的正確性,堅持測量工作與計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經自檢、互檢合格后,由有關主管部門驗線的制度。九、建立測量放線管理制度:1.建立崗位責任制2.測量成果和資料管理制度3.資料報驗及驗線制度4.交接樁及護樁制度5.儀器定期檢校及保養制度十、安全管理: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調動作業人員積極性,不斷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意識。2.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作業。3.高空作業傳遞儀器設備嚴禁投擲,特別是儀器必須有絕對把握時方可上下傳遞。作業時儀器有專人負責,不得隨意離開;當高溫和雨天時必須打傘,進行作業安置儀器時要遠離振動區和危險地帶,確保測量成果的正確性,作業人員和儀器的安全。4.作業前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每周召開一次安全會,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學習、加強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