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工業場地生產系統圓筒倉工程緩沖煤倉上人通道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2129
2023-12-26
18頁
10.03MB
1、第一章 工程概況xxxx能源xx有限公司xx二號煤礦工業場地生產系統圓筒倉工程由3座單體筒倉組成,筒倉由筏板基礎、筒壁、漏斗、錐殼及上部倉頂房組成。筒倉間橫向間距5m,單倉內直徑30m、壁厚500mm、高度60m,單倉容量3萬噸。本工程主體結構采用滑模施工工藝,現已完成地面以下施工,隨著工程的進度,高空作業已不斷開始出現,對作業區域和平臺進行有效監控勢在必行。在施工過程中,為便于施工人員上下通行,在1#與2#倉間、2#與3#倉間各搭設一座上人通道。每座通道基礎部分土須夯實,角部用四根鋼架管砸入地下,再用C15素混凝土澆筑墊層,鋼架管下部加墊木板。在搭設通道時,角部鋼管均用雙立管。為了保證整體通2、道的穩定垂直方向每隔4米在倉壁設置一層預埋鐵件,通過焊接與通道周邊連接加固,總高度范圍內設置兩處卸載,第一處在建筑標高25.0米處,第二次卸載標高在建筑標高45.0米處,卸載鋼絲繩直徑不小于18,鋼絲繩鎖死在倉壁預埋好的預埋吊環上。上人通道兩側通設剪刀撐,保證通道的整體穩定性。上人通道搭設如圖示:通道內梯段制作如圖所示:上人通道與倉壁埋件連接方式: 上人通道加固桿件與通道角部的連接方式:卸載鋼絲繩與倉壁的連接第二章 編制依據2.1主要法規類別名 稱編 號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護法建筑安全生產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施3、工現場管理規定建設部15號令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9號2.2.主要規范規范規程國標及行業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P-2011建筑地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第三章 上人通道施工1.施工流程通道搭設自下而上進行,立桿墊板鋪完后在墊板上用粉筆畫出立桿軸心線,然后在墊板上擺放標準底座及掃地桿4、豎立桿(隨即立桿與掃地桿用直角扣件扣緊)裝掃地小橫桿安第一步大橫桿安裝第一步小橫桿校正立桿設第一排拉結點安第二步大橫桿第二步小橫桿.以此類推,搭設高度步大橫桿時安裝剪刀和橫向支撐桿。2.通道類型通道采用全封閉鋼管腳手架,由橫桿、豎向立桿、安全欄桿、斜桿、擋腳板、剪刀撐、安全網組成。通道結構尺寸為:休息平臺9002600,立桿橫向間距1500,縱向間距1500,大橫桿間距1500,小橫桿間距1500。梯段的腳手板設置在3根小橫桿上,要鋪滿、鋪嚴密楊木板,均設防滑木條,防滑木條厚度33cm,間距不大于30cm。梯段及平臺設兩道護身欄,上部護身欄桿1.2米高,下部護身欄桿0.6米高,下部設18cm高5、度的擋腳板。上人通道平面示意圖上人通道立面圖3.搭設方法按設計放線、鋪墊板,設置底座或標定立桿位置,立桿下面墊502003000的通常木板。按定位依次立起豎桿,將立桿與縱橫向掃地桿依次連接固定,然后裝設第一步縱橫向水平桿,隨校正立桿垂直后予以固定,并按要求繼續向上搭設。腳手桿各桿件相交的外漏尺寸均大于100,防止桿件滑脫。4 .技術要求 (1)腳手架搭設前基礎要平整夯實,架基及周圍不得積水,以保證架基的承載能力,基槽回填土步步夯實。(2)回填土夯實后,在基礎素土上澆筑C20混凝土200mm厚,在墊層上面鋪設厚度50mm的0.2m3.0m松木腳手板,在腳手板上放置立桿,之后按設計的立桿間距進行放6、線定位,鋪設木腳手板要平穩,以防懸空。(3)上人馬道的架體鋼管與倉壁混凝土中的預埋件連結,拉結點的設置為垂直高度4米設置兩個拉接點,設置時盡量靠近桿件主節點,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30cm。 (4)剪刀撐采用6米的鋼管搭設,沿架體四個立面與地面成45度角連續設置滿設,斜桿除兩端用回轉扣件與立桿、大橫桿扣緊外,在中間增加2個扣件牢固相連,斜桿兩端扣件與立桿結點的距離不大于150mm,最下邊斜桿與立桿的連結點距離不大于200mm,剪刀撐桿件的搭接長度為1000mm,用三個扣件扣牢,扣件扣在鋼管端頭處不小于10cm處。剪刀撐下端落地。(5)腳手板鋪設時鋪滿、鋪穩、鋪嚴,排處空隙和控頭板,對頭鋪設的腳7、手板,接頭下面設兩根小橫桿,板端距小橫桿150mm,腳手板上釘防滑條,防滑條斜長間距為300mm。(6)密目網用系繩將密目網綁扎至立桿或大橫桿上,使網與馬道架體牢固的連接在一起,系繩的材質應符合GB16909的規定。(7)搭設過程中,避免同步同跨內接頭,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小于500cm,并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5 .材質要求 腳手架各種桿件采用外徑48mm、壁厚3.0mm的焊接鋼管,使用生產廠家合格的產品并持有合格證,其力學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鋼的規定,用于立桿、大橫桿、斜桿的鋼管長度為4-6米,使用的鋼管不得彎曲、變形、開焊、裂紋等缺陷,并涂防銹漆作防8、腐處理,不合格的鋼管決不使用。扣件使用生產廠家合格的產品,并持有產品合格證,扣件鍛鑄鐵的技術性能符合鋼管腳手架GB15831-1995規定的要求,對使用的扣件要全數進行檢查,不得有氣孔、砂眼、裂紋、滑絲等缺陷。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要嚴格整形,保證與鋼管扣緊的接觸良好,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動部位轉動靈活,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要小于1mm,扣件螺栓的擰緊力距達60N*M時扣件不得破壞。第四章 上人通道荷載計算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9、 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規范。一、參數信息: 1.腳手架參數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50米,立桿的橫距為1. 5米,立桿的步距為1.50 米;上人通道四角立桿采用雙立管;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6;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0;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 0.80;連墻件豎向間距 4.0 米,埋件水平間距4.0 米,采用扣件與通道連接;連墻件與埋件采用焊接連接方式。2.活荷載參數施工荷載均布參數(kN/m2):2.5; 3.風荷載參數按最大考慮,取基本風壓為W0=0.5,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為1.7110、,風荷載體型系數s為0.55; 4.靜荷載參數每米立桿數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kN/m2):0.1248;楊木板(含擋腳板在內)自重4.5KN/m3;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 ):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2;腳手板類別:木腳手板; 5.地基參數 地基土類型:砂石土(壓實系數0.95)上澆筑C20混凝土墊層;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N/m2):200.00; 基礎底面擴展面積(m2):0.09; 二、大橫桿的計算: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按照橫桿將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傳遞給立桿,計算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 kN/m 11、; 楊木板的荷載標準值:P2=4.503.50.05/(2+1)=0.26 kN/m ; 活荷載標準值: Q=2.53.5/(2+1)=2.92kN/m; 靜荷載的設計值: q1=1.20.038+1.20.26=0.36 kN/m;活荷載的設計值: q2=1.42.92=4.09 kN/m; 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圖1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單位1代表1.17米)圖2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單位1代表1.17米)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x=0.080.361.172+0.112、04.091.172 =0.60kN.m;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0.100.361.172-0.1174.091.172 =-0.70 kN.m;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Max(0.60106,0.70106)/4490.0=155.9 N/mm2;橫桿的抗彎強度:= 155.9 N/mm2 小于 f=205.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8+0.26=0.0.298 kN/m;活荷載標準值: q2= Q =2.92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13、= 0.6770.29811704/(1002.06105107800.0)+0.9902.92 1170.04/(1002.06105107800.0) =2.39 mm;橫桿的最大撓度為2.39mm,小于受彎構件的容許撓度為 L/150=7.67mm與10 mm中的任何一個值,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按規范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14、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81.15=0.044 kN; 楊木板的荷載標準值: P2 =4.51.1501.170.05/2=0.15 kN; 活荷載標準值: Q =2.51.1501.17 /2 = 1.68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44+0.15)+1.41.68=2.58kN; R 6.40 kN ,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四、腳手架立桿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為0.116 NG1=0.11653.1000 =15、6.16 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工程采用楊木板標準值為0.225 NG2=0.225(23.51.15+2.60.9)17(層) = 39.74 kN; (3)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工程擋腳板采用膠合板0.03 NG3=0.0317(43.50.18+2.60.18+0.920.18) = 1.69 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72(3+6)= 1.53 kN; 經計算得到,每根立桿的靜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NG3+NG4 =(6.16+39.74+1.69+1.53)/216、1=2.34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按照最長梯段面考慮3.5*1.15) NQ=2.51.153.5= 10.06kN;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Wk=zUs Uz Wo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1.541.710.550.5 = 0.72kN/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N = 1.2NG+0.851.4NQ = 1.22.34+ 0.851.410.06=14.78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85 1.4WkLah2/117、0 =0.850 1.40.721.51.52/10 = 0.29 kN.m;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14.78kN;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cm;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 K = 1.167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得:U = 1.381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 kuh 確定:lo = 2.42m; Lo/i = 152.2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26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24 cm2;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18、 4.49cm3;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 14.78103/(0.26424.000)+0.29106/4490.000 =198.66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得 =198.66小于 f = 205.000 N/mm2 滿足要求。六、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 140 kN/m2;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350kN/m2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0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p = N/A =134.07 kN/m2 ;19、 p=134.07 fg=140kN/m2 。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 第五章 上人通道搭設安全技術措施 1、定期檢查腳手架,發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 2、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 3、嚴禁腳手板存在探頭板,鋪設腳手板以及多層作業時,應盡量使施工荷載內、外傳遞平衡。 4、保證腳手架體的整體性,不得截斷架體;在垂直吊裝物體時,避免吊鉤與架體中的橫桿接觸,以免帶動架體,影響架體的整體穩定性。 5、結構腳手架搭設完畢后,經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組長和個人,未經項目部管理人員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腳手架20、部件。 6、作業層之間設置可靠的防護欄桿,防止作業人員墜落傷害。 第六章 上人通道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1、拆架前,全面檢查擬拆腳手架,根據檢查結果,擬訂出作業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工作。作業計劃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驟和方法(按照技術交底要求)、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點、勞動組織安排等。 2、拆架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 3、拆架的高處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扎裹腿、穿軟底防滑鞋。 4、拆架程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拉桿、腳手板、剪刀撐、斜撐,而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則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同21、時進行拆架作業。 5、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 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 6、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 7、在拆架時,作業班組人員固定,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 8、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鐵絲要集中回收處理。 9、輸送至地面的桿件,應及時按類堆放,整理保養。 10、當天離崗時,應及時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隱患造成復崗后的人為事故。第七章 施工中的危險源辨識及防范22、根據神華寧煤集團公司煤制油卸儲煤項目煤貯運裝置緩沖煤倉工程實際情況我們對施工現場的危險源,按照施工人員在不同的施工作業區進行了辨識及風險評價。評價出以下重大風險:1、施工機具的機械傷害風險2、起重吊裝作業風險3、高空作業中的高空墜落風險。根據以上重大風險的特征,我們特制定如下控制管理方案:(一)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對于個別需要調整高度的鋼架管需要切割時,使用刃具的機具,要保持刃磨鋒利,完好無損,安裝正確,牢固可靠;使用砂輪機具,應檢查砂輪與接盤間的軟墊并安裝穩固,螺帽不得過緊,凡受潮,變形、裂紋、破碎,磕邊缺口或接觸過油,堿類的砂輪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將受潮的砂輪片自行烘干使用。(二)起重吊23、裝作業風險在本項施工中,吊裝作業風險即為物料的垂直運輸工作。滑模施工中,作業平臺以上的器械、機具及材料,都是通過塔吊吊運的,在吊運過程中,避免吊物與倉體以及模具的碰撞,尤其是滑模作業在滑升至標高為20.28米時,處于空滑階段,碰撞極易導致模具的整體傾斜,從而嚴重影響滑模質量的,且影響到作業平臺上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在施工中塔吊指揮及操作者嚴格執行“十不吊”原則,確保每一吊的安全可靠。(三)高空作業中的高空墜落風險。 為施工作業人員跌落受到傷害,操作平臺采用滿鋪腳手板的硬防護措施,在局部高出的作業區域,應搭設防護欄桿,防止作業人員臨邊墜落。在施工的過程中,作業平臺上下的所有作業人員,一律嚴禁隨意將工具、剩余材料,甚至其他物件丟棄或拋落,作業平臺上的物料及時清除,以免影響工人行走。在平臺臨邊作業人人員必須佩帶和系掛安全帶。在漏斗施工過程中,嚴禁一切閑雜人員進入作業區,如需靠近,在相關人員的安排指揮下,確保上部無人施工且安全的前提下進入作業區,隨后及時撤離,以防墜物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