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右側扶壁式擋土墻基坑鋼板樁支護專項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2216
2023-12-26
22頁
574.04KB
1、扶壁式擋土墻基坑鋼板樁支護專項施工方案 *工程項目經理部目 錄1、編制依據及規范?2、工程施工概況?3、基坑支護設計?4、基坑支護施工方案?5、基坑監測?6、施工質量保證措施?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附:基坑支護計算結果一、編制依據及規范1、相關設計施工圖紙2、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程(GB500072002)5、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設計規程(JGJ79-2002、J2202002)6、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二、工程施工概況1、工程概況在樁號K2+72、20K2+980路段,道路右側為泄洪通道,泄洪道外側為廠房,本次改造工程實施后需占用泄洪渠,為避免占用泄洪通道,道路右側設置薄壁式擋土墻,沿線道路右側邊緣設計高程位置距泄洪道床底約為7.1米,考慮擋土墻基礎埋深不小于1米,擋土墻高度取為8.5米,為滿足結構抗滑移穩定性要求,基底下設置有高0.4米的榫塊。此段扶壁擋土墻處在現有泄洪溝中間,泄洪溝左側為老路路基,目前加之基坑開挖較深,屬于深基坑開挖,開挖且不能擾動原路路基,擬采用鋼板樁+樁錨桿支護基坑方案。2、周邊環境概況1、支護范圍內無重要的建筑物和構筑物。2、本次方案擬定路面以下2.5m開始打入錨桿,經管線單位確認和現場實際調查,2.5m以下無3、管線。3、工程地質概況該建筑場地位于位于中山大道(原206國道),呈東低西高,黃海高程在12.515.5米之間,地貌單元屬長江II級階地。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資料揭示,在基坑支護范圍內地層共分3層,對各層結構及特征描述如下表: 層號巖土名稱承 載 力特 征 值fak(KPa)天然容重(KN/m3)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度)壓縮模量Es(MPa)變形模量Eo(MPa)基底摩擦系數滲透系數k(cm/s)2填 土7018.4*7.0*10.0*3.0/粉質粘土26020.337.613.17.570.307.5*10-6礫 石35021.5/36.00.351.8*10-14、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概況4、擬建場地在勘察期間測得地下水位埋深1.01.2米,高程在11.1012.10米之間。第1層填土和第2層填土含少量上層滯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為主,水量較小。承壓水主要賦存于第層礫石中,埋深11.8012.30米,高程0.401.10米,補給方式以大氣降水和地下逕流為主,該層透水性強,富水性中等,水量中等。根據臨近場取地表水水樣水質資料分析測試報告,該場地地下水和土對建筑材料微腐蝕性,水位年變化幅度為0.501.00米左右。三、基坑支護設計1、設計原則(1)、滿足基坑安全使用功能的要求。(2)、可操作性強,切實能指導施工。(3)、確保周邊環境(地下管線、周邊建筑物)的安全。(4)、施工速度快,5、節約工期,降低造價。2、基坑支護設計方案施工主要材料及設計技術參數本工程設計方案采用鋼板樁排樁+錨桿支護形式,主要施工材料及設計技術參數如下:(1)、拉森式鋼板樁:規格為 400x360x14.8x10,每延米板樁截面面積為236cm2,為每延米板樁壁慣性矩39600cm4,每延米板樁抗彎模量2200cm3,樁長10.5m,打樁全線長度為260m。(2)、錨桿:錨桿直徑150,錨桿體鋼絞線強度為1860級,直徑15.20,預應力鋼筋彈性模量2.0x105MPa,土與錨固體粘結強度分項系數1.3,錨索材料彈性模量為1.95 x 105MPa,灌漿砼為C30,灌漿砼的彈性模量3.0 x 104MP6、a。錨桿設置表如下:錨桿編號水平距離(m)豎向間距(m)入射角()總長(m)錨固段長(m)12.02.51514.58.022.02.51518.012.0(3)、錨桿腰梁:2根I16#工字鋼。(4)、橫檁支撐鋼板:規格為槽鋼30a,水平布置兩排。3、結構計算內容(1)、整體穩定計算(2)、錨桿錨固長度計算(3)、抗傾覆穩定計算(4)、抗隆起穩定計算(5)、嵌固及樁長計算計算簡圖如下:4、結構計算軟件及施工工況(1)、計算軟件采用理正深基坑7.0版本。(2)、本次計算采用5種施工工況,工況表如下:工況名稱工況內容工況1從路面標高開始,向下開挖2.5m。工況2加橫檁支撐1、加錨桿1。工況3繼續向7、下開挖2.5 m。工況4加橫檁支撐2、加錨桿2。工況5繼續向下開挖3.5 m,至基坑底部。四、基坑支護施工方案1、鋼板樁施工技術質量保證措施(1)、場地平整,清除障礙物進入施工現場,首先配備鉤機將場地平整,在施工范圍內清除地下及地上障礙物;(2)、放線定位按設計要求,基坑開挖邊線,以確保點位準確。(3)、拉森式鋼板樁施工1)、施工準備完成以后,機械液壓振動打拔樁機(設備型號:坤行350)進入現場,按預先定好的樁位將鋼板樁振動壓入,保證鋼板樁垂直度。2)、打樁前,在鋼板樁的鎖口涂抹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3)、打樁時,嚴格控制支護樁打入的垂直度在打樁過程中,為保證鋼板樁的垂直度,用兩臺水準儀在兩個8、方向上進行控制;為防止鎖口中心線平面位移。4)、水平位置的控制,采用雙向控制,施工前將支護樁位置撒灰線,然后每間隔10米左右打1根支護樁,在支護樁上掛線,確保支護樁前后位移不超過5。在插打過程中隨時測量監控每塊樁的斜度不超過2,當偏斜過大不能用拉齊方法調正時,拔起重打。5)、鋼板樁施打采用屏風式打入法施工。屏風式打入法不易使板樁發生屈曲、扭轉、傾斜和墻面凹凸,打入精度高。施工時,將1020根鋼板樁成排插入導架內,使他呈屏風狀,然后再施打。通常將屏風墻兩端的一組鋼板樁打至設計標高或一定深度,并嚴格控制垂直度。屏風式打入法的施工順序有正向順序、逆向順序、往復順序、中分順序、中和順序和復合順序。施打9、順序對板樁垂直度、位移、軸線方向的伸縮、板樁墻的凹凸及打樁效率有直接影響。因此施打順序是板樁施工工藝的關鍵之一。其選擇原則是:當屏風墻兩端已打設的板樁呈逆向傾斜時,應采用正向順序施打;反之,用逆向順序施打;當屏風墻兩端板樁保持垂直狀況時,可采用往復順序施打;當板樁墻長度很長時,可用復合順序施打。總之,現場應根據實際情況變化施打順序,采用一種或多種施打順序,逐步將板樁打至設計標高。6)、打完樁后,按設計工況開挖地面,逐一施加橫檁支撐鋼板,采用角鐵焊接在拉森鋼板樁鋼板上,要保證焊接長度。7)、基坑回填后,要拔除鋼板樁,以便重復使用。拔除鋼板樁前,應仔細研究拔樁方法順序和拔樁時間及土孔處理。否則由于10、拔樁的振動影響,拔樁帶土過多會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并影響路基、地下管線的安全。1)、拔樁方法本工程采用振動錘拔樁:利用振動錘產生的強迫振動,擾動土質,破壞鋼板樁周圍土的粘聚力已克服拔樁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將樁拔除。2)、拔樁注意事項:根據情況確定拔樁起點,必要時用跳拔的方法,拔樁的順序最好與打樁時相反。振打與振拔:拔樁時可先用振動錘將板樁鎖口振活以減少土的粘附,然后邊振邊拔。供振動錘使用的電源為振動錘本身額定功率的1.2-2倍。對引拔阻力較大的鋼板樁,采用間歇振動的方法,每次振動15分鐘,振動錘連續不超過1.5小時。8)、對拔樁后留下的樁孔,必須及時回填處理。回填的方法采用填入法,材料為11、石屑。2、鋼板樁質量控制措施(1)、原材料具有出廠合格證(2)、鋼板樁的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下表規定鋼板樁施工質量檢測標準 單位:mm項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主控方法1鋼板樁間距50用尺量2長度100用尺量一般項目1鋼板樁材質檢驗抽樣送檢2垂直度L%用尺量3、錨桿施工技術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工藝錨頭制作 鋼絞線下料錨桿體制作鉆機就位準備鉆進注漿錨桿體跟進反循環注漿退出鉆桿腰梁安裝鎖定張拉。(2)、施工技術措施1)、錨頭制作錨頭采用鋼板焊接制作,錨頭長350,直徑150錨桿,錨頭葉片展開直徑不小于1202)、鋼絞線下料根據施工設計進行下料,鋼絞線長度L = L0 + 1.0m-12、0.35m,L-鋼絞線下料長度; L0-施工設計長度施工時鋼絞線外漏1.0米;下料如下圖:錨桿設計長度錨桿1:14.5m;錨桿2:18.0m錨桿下料長度錨桿1:15.15m;錨桿2:18.65m3)、錨桿體制作、組裝待錨頭制作、鋼絞線下料完成后,鋼絞線穿過錨盤,錨頭用冷擠壓對錨盤進行固定,錨桿體制作、組裝完成。4)、鉆機就位,施工準備、施工作業前,根據設計要求和土層條件,定出孔位,做出標記。、作業面場地要平坦、堅實、有排水溝,場地寬度大于4m。、鉆機就位后,應保持平穩,導桿或立軸與鉆桿傾角一致,并在同一軸線上,錨桿傾角應為150。、鉆進用的鉆具,采用地質部門使用的普通巖芯鉆探的鉆頭和管材系列。13、為了配合跟管鉆進,應配備足夠數量的長度為0.5-1.0m的短套管。5)、鉆進注漿錨桿體跟進錨桿的施工應采取鉆進、注漿、攪拌錨桿體跟進一次完成的方法。送漿泵的壓力應為1.5MPA;注漿材料選用P.O32.5R水泥,水灰比為0.7水泥漿液應攪拌均勻,并在出凝前注漿完畢,為加快施工速度,加入早強減水劑(HSM),摻量為水泥用量2%。使強度3天達70%。施工時使錨桿體跟進,并保證鋼絞線不纏繞在鉆桿上,防止反循環退出鉆桿時帶出鋼絞線。邊退出鉆桿邊注漿,直至水泥漿從孔口溢出,退出鉆桿,錨桿施工完成。6)、腰梁安裝 施工錨桿時現場制作腰梁,采用2根I16#工字鋼鋼焊接為一體如下圖:7)、鎖定張拉 、錨頭臺座14、的承壓面應平整, 并與錨桿軸線方向垂直;、錨桿張拉前應對張拉設備進行標定;、錨桿張拉時應有序進行,張拉順序應考慮臨近錨桿的相互影響,所以在砼樁側應從一端開始隔根張拉后再返回重新在隔根張拉.、錨桿正式張拉前, 應取0.1-0.2軸向拉力設計值NT對錨桿預張拉1-2次, 使桿體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觸緊密.、錨桿張拉至1.0設計值NT保持2min,然后卸荷至鎖定設計值0.8NT,張拉荷載和位移觀測時間見下表:錨桿張拉荷載分級和位移觀測時間設計長度張拉荷載設計值(KN)張拉荷載鎖定值(KN)荷載分級位移觀測時間(min)荷載加速率(KN/min)錨桿1為14.5m120960.1-0.2Nt2不大于1015、00.8Nt2不大于1001.1 Nt2不大于50錨桿2為18m1701360.1-0.2Nt2不大于1000.8Nt2不大于1001.1 Nt2不大于504、施工質量控制措施1)、原材料具有出廠合格證2)、材料現場抽檢試驗報告滿足要求3)、施工完成后,應做錨桿拉拔實驗,不同錨桿設計值各抽檢一根。4)、錨桿的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下表規定錨桿工程質量檢驗標準:項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驗方法主控項目1錨桿桿體長度()+100-30用鋼尺量2錨桿拉力設計值設計要求現場抗拉實驗一般項目1錨桿位置()100用鋼尺量2鉆孔傾角(0)1測斜儀等3漿體強度設計要求檢測4注漿量大于理論計算漿量檢查設計數16、量5錨桿體插入長度不小于設計長度98%用鋼尺量五、基坑監測(1)、 本基坑監測項目包括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周圍地下管線的變形、地下水位、樁內力、支撐軸力、土體分層位移等。 (2) 、監測點的位置及數量 、 在基坑頂部各轉角處應設置沉降、傾斜及水平位移觀測點; 、地下水位的觀測宜在基坑四周設四個觀測井。、基坑底部回彈及隆起觀測視現場情況確定。(3)、 監測與測試的控制指標、支護樁頂水平位移累計不大于30mm,位移速率不大于3mm/d。 、周圍道路及管線水平位移總量不大于30mm; 、地下水位應低于設計指標。(4)、監測要求、在圍護結構施工前精確測定初始值。、施工中應加強對測試點及測試設備的保護,17、防止損壞;、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測試基準點的可靠性及測試設備的完好,以確保測試數據的準確性。、應及時向設計人員提供監測數據及最終測試評價成果,以便進行分析及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5)、監測周期 從基坑土方開挖至基坑回填土。、在圍護施工時,正常情況下,臨近監測對象每2天觀測1次,當日變化量或累計變化量超警戒值時,監測頻率適當加密,每天觀測1次。特殊情況如監測數據有異常或突變,變化速率偏大等,適當加密監測頻率,直至跟蹤監測。 、在地下結構施工階段,各監測項目觀測頻率為23次/周,支撐拆除階段1次/天。六、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遵守和執行有關施工質量規范。2、嚴格執行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實行“三檢制”18、。3、配專業質檢員,具體負責質量管理工作,嚴格按照公司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施工管理。4、使用拼接接長的鋼板樁時,拼接接頭不能在同一斷面上,相鄰的兩根樁要錯開至少2米。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不擅離職守。2、機械設備發生故障后及時搶修,絕不帶故障運行,不違規操作,杜絕一切機械事故。3、進入施工場地必須佩帶安全帽。4、在基坑周邊設置連續封閉的安全護欄,防止人員墜落。5、在主要路口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基坑支護計算結果1、各施工工況內力及位移結果:2、地表沉降量結果:3、錨桿內力計算結果錨桿名稱錨桿最大內力錨桿最大內力錨桿內力錨桿內力彈性法(kN19、)經典法(kN)設計值(kN)實用值(kN)錨桿178.3356.54107.70107.70錨桿2120.0636.11165.09165.09錨桿名稱鋼絞線計算面積(mm)2鋼絞線選用型號鋼絞線使用面積(mm)2是否滿足錨桿13603根1x715.2420滿足錨桿25514根1x715.2560滿足4、整體穩定驗算計算方法:瑞典條分法應力狀態:總應力法條分法中的土條寬度: 0.40m滑裂面數據整體穩定安全系數 Ks = 1.270圓弧半徑(m) R = 15.305圓心坐標X(m) X = 0.096圓心坐標Y(m) Y = 8.7025、抗傾覆穩定性驗算 抗傾覆安全系數:Mp被動土壓力及20、支點力對樁底的抗傾覆彎矩, 對于內支撐支點力由內支撐抗壓力 決定;對于錨桿或錨索,支點力為錨桿或錨索的錨固力和抗拉力的較小值。Ma主動土壓力對樁底的傾覆彎矩。注意:錨固力計算依據錨桿實際錨固長度計算。 工況1: 注意:錨固力計算依據錨桿實際錨固長度計算。 序號支錨類型材料抗力(kN/m)錨固力(kN/m) 1 錨桿 0.000 0.000 2 錨桿 0.000 0.000 Ks = 12.156 = 1.200, 滿足規范要求。 工況2: 注意:錨固力計算依據錨桿實際錨固長度計算。 序號支錨類型材料抗力(kN/m)錨固力(kN/m) 1 錨桿 152.053 150.796 2 錨桿 0.0021、0 0.000 Ks = 15.006 = 1.200, 滿足規范要求。 工況3: 注意:錨固力計算依據錨桿實際錨固長度計算。 序號支錨類型材料抗力(kN/m)錨固力(kN/m) 1 錨桿 152.053 150.796 2 錨桿 0.000 0.000 Ks = 6.664 = 1.200, 滿足規范要求。 工況4: 注意:錨固力計算依據錨桿實際錨固長度計算。 序號支錨類型材料抗力(kN/m)錨固力(kN/m) 1 錨桿 152.053 150.796 2 錨桿 246.301 226.195 Ks = 8.959 = 1.200, 滿足規范要求。 工況5: 注意:錨固力計算依據錨桿實際錨固22、長度計算。 序號支錨類型材料抗力(kN/m)錨固力(kN/m) 1 錨桿 152.053 150.796 2 錨桿 246.301 226.195 Ks = 3.016 = 1.200, 滿足規范要求。 安全系數最小的工況號:工況5。 最小安全Ks = 3.016 = 1.200, 滿足規范要求。6、抗隆起驗算Prandtl(普朗德爾)公式(Ks = 1.11.2),注:安全系數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 9258-97(冶金部):Ks = 1.343 = 1.1, 滿足規范要求。Terzaghi(太沙基)公式(Ks = 1.151.25),注:安全系數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 925823、-97(冶金部):Ks = 1.515 = 1.15, 滿足規范要求。式中基坑底面向上位移(mm);n從基坑頂面到基坑底面處的土層層數;ri第i層土的重度(kN/m3); 地下水位以上取土的天然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土的飽和重度(kN/m3);hi第i層土的厚度(m);q基坑頂面的地面超載(kPa);D樁(墻)的嵌入長度(m);H基坑的開挖深度(m);c樁(墻)底面處土層的粘聚力(kPa);樁(墻)底面處土層的內摩擦角(度);r樁(墻)頂面到底處各土層的加權平均重度(kN/m3); = 51(mm)7、嵌固深度及樁長計算 按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圓弧滑動簡單條分法計算嵌固深度: 圓心(-1.161,4.887),半徑=5.511m,對應的安全系數Ks = 1.685 1.3 嵌固深度計算值 h0 = 0.5m 嵌固深度設計值 hd = 0h0 = 1.11.10.5 = 0.605m 當前嵌固深度為:0.605m。 依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多點支護結構嵌固深度設計值小于0.2h時,宜取hd = 0.2h=1.7m。 本次設計嵌固深度取為:2.0m。開挖高度為8.5m,因此樁長為10.5m。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