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公司機組脫硫增容改造工程吸收塔配制安裝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2225
2023-12-26
15頁
287.54KB
1、xx發電有限公司2#機組脫硫增容改造工程 吸收塔配制安裝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目 錄第1章 .編制依據 第2章 .工程概況及施工范圍第3章 .施工條件 第4章 .施工人員 第5章 .施工進度第6章 .施工方案 第7章 .安裝技術要求 第8章 .職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措施 第1章 編制依據本施工作業指導書根據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組織設計導則、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鍋爐機組篇、焊接篇、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鍋爐機組篇、焊接篇、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定、火力發電廠部分、設計技術數據、施工圖紙、吸收塔制作與安裝技術規范書0607等進行編制。第2章 工程概2、況及工程范圍xxxx電廠(21000MW)工程超超臨界機組煙氣脫硫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按一爐一塔脫硫裝置配置。因煤源、煤質變化及國家環保排放標準的變化,原有脫硫裝置的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GB13233-2011)提出的最新SO2 排放限值要求,需對#2機組進行增容改造。吸收系統改造內容主要有:1、原吸收塔漿池高度不變,吸收塔頂部改為錐形頂蓋樣式, 吸收塔出口煙道順時針旋轉90度。2、第一、二層噴淋層利舊,和吸收塔接口的FRP法蘭更換;吸收塔漿液噴淋頭校正、疏通或修復。3、更換原吸收塔第3、4層噴淋層(含支撐梁)及對應循環泵及配套管路、更換原#2塔漿液循環3、泵A、B(電機及減速箱利舊,泵出口循環管重新襯膠,橡膠補償器利舊,原有管路系統根據新換泵的結構形式做適當調整)。4、吸收塔內部加裝一層雙相整流裝置,在第二、三層噴淋層下方各加裝一層壁環。5、新增一級屋脊式除霧器(吸收塔需加高約4m(在噴林層上部加高2m,在除霧器上部加高2m),新增除霧器支撐梁)。原2層除霧器利舊,考慮吸收塔頂更換時的防護防火要求,需要拆除該2層除霧器及重新安裝。第3章 施工條件應具備的施工條件:3.1.施工圖紙全部到達施工現場并經過圖紙會審;3.2.施工作業指導書及技術交底已編制并完成所有報批手續;3.3.各類施工人員已全部到達施工現場;3.4.施工用的材料和設備已經全部運抵4、現場,并有材質證明書和設備使用說明書;3.5.吸收塔板材下料、卷制及制作基本完畢,并按照標準驗收基本結束;3.6.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已進行完畢;3.7.吊裝工具制作完畢; 3.8.吸收塔基礎已經驗收合格,并辦理移交手續。3.9.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保持良好狀態; 2.5卷板機 1臺 280t塔式履帶吊 1臺 25t汽車吊 1輛 空氣壓縮機 6m3/min 1臺 手拉葫蘆10t 16臺 手拉葫蘆5t 4臺 手拉葫蘆2t 4臺 電焊機 10臺 電動試壓泵 20Mpa 1臺 焊條烘干箱 60 1臺 電焊條保溫筒 5 10個 水平儀 1臺 真空檢漏箱 1臺 角向砂輪機 10臺 探傷設備 一套第4章 施工人5、員吸收塔安裝必須具有下列人員:4.1.安裝工地主任 1名4.2.安裝工藝工程師 1名4.3.質量檢驗員 1名4.4.兼職安全員 1名4.5.安裝工人 12名4.6.起重工人 4名4.7.防腐工人 2名4.8.焊接工人 10名4.9.無損探傷人員 2名4.10.電氣專業維護人員 5名第5章 工程進度開工日期預定在2014年9月12日,預定在2014年10月8日,達到交付內部防腐的條件。 第6章 施工方案針對本工程脫硫吸收塔改造的安裝工程,包括機務、熱控和電氣專業安裝和原有煙道及其附屬設備的拆除。按施工流程總體分為兩大部分、拆除及安裝。6.1本工程拆除內容主要有:鱗片鏟除、打磨,吸收塔出口煙道拆除6、,吸收塔內除霧器和沖洗管道拆除。鱗片鏟除、打磨襯膠層鏟除是本次改造項目中重要施工環節,對改造中所有的火焰切割部位鱗片進行徹底清除,是確保動火作業的重要安全措施。吸收塔加高切割部位鱗片清除,是本次施工中鱗片清除最大部位,以罐體切割線為準上下清除高1.5米,合計清除面積73。清除前搭設好腳手架操作平臺,罐壁水沖洗干凈劃定清除區域后,先用鏟刀敲鏟鱗片層,對敲鏟不干凈的部位用角磨機進行打磨干凈。搭設腳手架 脫硫塔改造、脫硫塔區域設備安裝以及防腐腳手架搭設的主要類型有:.滿堂腳手架;.吊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特殊組合腳手架。拆開塔外連接.1除了漿液再循環管外,其余管道尺寸較小、重量不大,可依附在吸收7、塔上與塔體一起提升,拆除上下連接部分的法蘭螺栓即可。 .2樓梯平臺連接的拆除:除需作改造的平臺樓梯外,其余平臺在升塔過程中與周圍建構筑物有足夠空間、不影響塔的提升,均不作拆除,隨塔體提升。.3塔頂凈煙道連接拆除:拆除煙氣出口處補償器。.4熱工電纜連接拆除:在拆除管道前,需先將管道上的電動門及熱控儀表的電纜接線拆除,再將電動門、熱控儀表逐一拆除并妥善保管。除霧器拆除.1除霧器屬于易燃物,塔頂動火施工之前必須先將其拆除。.2拆除順序從下層到上層,打開除霧器層人孔門,依次拆除各層除霧器片、塔內除霧器沖洗水管、除霧器支架,從人孔門運出,吊車吊下。6.2本工程安裝內容主要有:吸收塔上部中段整體提升及罐壁8、空中組對、漿液循環泵及設備連接管路安裝、電氣和熱控安裝。吸收塔上部中段整體提升及罐壁空中組對A、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前準備拆開塔外連接除霧器拆除塔體加固提升裝置布置塔體切割、提升組裝塔壁板。B、操作要點施工準備1、將塔縱橫中心線引出到吸收塔基礎環上,以備新增管座和結構的定位。2、根據提升的需要在吸收塔內、外搭設腳手架。塔體加固.1吸收塔壁切割部位鋼板厚度為14mm,為避免提升時筒壁失穩變形,需對改造處上下部分的筒體進行加固處理。.2塔上部沿內壁設置脹圈,并焊接傳力筋板來保證脹圈向塔體傳力。脹圈強度按簡支梁來計算。.3塔下部按提升支架的尺寸用鋼板制作鋼牛腿支座用于安放提升架和千斤頂。牛腿強度按鋼結構9、設計規范(GB50017)計算。.4在牛腿標高位置沿塔內壁設置一圈水平加強環板,環板上間距2m設一塊豎向加強板,加強下部塔壁的剛度。加強環處塔體剛度簡化為按T型梁弱軸受力來計算整體穩定性,T型梁的翼板寬度按加強環到切割處的2倍,腹板寬度按加強環寬度。6.2.3壁板配制6.2.3.1壁板經檢查合格后在卷板機上進行卷制,輥的軸線與壁板長邊相互垂直,并且隨時用樣板檢查,壁板卷制后用內弧樣板檢查,其間隙不得大于4mm,垂直方向用直線樣板檢查,其間隙不得大于1mm。6.2.3.2滾圓后的壁板經嚴格檢查后,作好標識。應存放在同壁板弧度的胎具上,以防止變形。6.2.3.3吸收塔壁板的配制應與安裝同步進行,且10、為了保證吸收塔的高度必須每安裝一種厚度的最高一層壁板時應檢查其高度并予以調整。6.2.3.4在現場完成設備外表面油漆工作,根據相應的國家標準進行油漆和包裝。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首先刷一層底漆防腐,待安裝結束后再進行吸收塔的外表面油漆工作。一層底漆,底漆為灰色酚醛底漆(F068),每層漆膜厚度為35m;6.2.4吸收塔塔體組合安裝 塔體采用倒裝的方案,倒裝方案具體如下:6.2.4.1在吸收塔25米層的平臺上,以吸收塔中心畫圓,半徑為9300mm。均布12根2198的桅桿。抱桿長度為3.5m。每根桅桿上布置一臺10t手拉葫蘆。用來起吊吸收塔塔體。根據計算,吸收塔倒裝壁板重量約40t,加強圈重量約1811、t,塔體是完全對稱的,荷載均勻平均作用在手拉葫蘆上,12個10t的手拉葫蘆完全可以滿足吊裝需要。6.2.4.3在吸收塔底板上制作外徑為19000mm的胎具,胎具是保證塔體短節的組合尺寸和塔體吊裝的重要工具。胎具的高度以200-300mm為宜,在胎具上均布12個吊點,供吊裝塔體短節使用。.4用280噸履帶吊將增加的殼體壁板吊,立放在外部支承板上,使用手拉葫蘆移到排版安裝位置,按常規方法進行組對。.5按照塔體排板圖,組合塔體短節,組合時必須按照排版圖的要求和標記組合,組合成塔體。短節組合時,筒體半徑允許誤差10mm;水平方向用長度1.5m的弧形樣板檢查,間隙不大于3mm;并焊接縱縫。縱縫焊接時應采12、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減少焊接變形。內部封底焊時,必須進行清根。6.2.4.6塔體安裝垂直度允許誤差,在塔體圓周方向等分點測量垂直度允許誤差為測量高度H(mm)的3,且15mm。6.2.4.7在塔體短節組合好后,進行整體驗收。確認符合標準后,將其提升到需要的高度。然后,進行次高層的短節組裝。6.2.4.8次高層短節組合結束,經過驗收符合要求后,進行環縫的焊接。環縫焊接應采用多人分段倒退焊接方法,防止焊接變形。6.2.4.9按照上述的工序,進行其余短節的組合和安裝。6.2.4.10安裝過程中,要經常測量塔體的垂直度和直線度,保證在允許范圍內,并認真作好檢測記錄。測量方法可采用吊垂線法或經緯儀法。6.13、2.5吸收塔塔頂組合安裝吸收塔塔頂部分總噸位為93噸,最大直徑為19800mm,高度為8700mm的錐形罐體。由于本次吊裝受到現場場地的限制,使用280噸的履帶吊的塔式工況進行吊裝(履帶吊的站位距離罐體的中心距離為36米,塔式工況的最大起重量為21噸),本塔頂部分先在地面進行預拼裝,局部焊接后拆成6大部分,采用分塊吊裝的方法,具體的吊裝步驟如下:6.2.5.1 BH400200102019800 +煙道地板445510000200為一個整體,重約11384Kg先把該H型鋼圈及煙道地板按照圖紙尺寸吊裝就位,位置根據煙道方向找正水平后與直筒體進行組合、焊接。6.2.5.2 把1900010007814、00的8mm鋼板錐形筒體總重約18600Kg,在地面制作完成后在煙道開口處采用3根H型鋼另時鋼性固定支撐(筒體支撐后直徑應略小于第一框架的內部直徑),采用280噸履帶吊把該筒體先吊放在直筒體中待組裝。6.2.5.3 第一段框架19800106648150 總重約18060Kg,使用280噸履帶吊吊裝至BH400200102019800H型鋼上按照圖紙位置、尺寸找正中心水平后進行點焊固定,復核尺寸符合圖紙要求后進行焊接、清理、整形。6.2.5.4 使用280噸履帶吊把已放人筒體中的第一段錐形筒體按照圖紙要求與第一段框架進行組裝,固定,測量組合尺寸符合圖紙要求后進行焊接、清理、整形。6.2.5.515、 第二段框架10000570 在地面制作時框架與8mm的鋼板應組合焊接成一個整體,該部件總重約10100Kg,使用280噸履帶吊吊裝就位,復核尺寸符合圖紙要求后進行焊接,清理、整形。6.2.5.6 煙道兩面側面板分兩次吊裝130007800250,總重約11050Kg ,按圖使用280噸履帶吊吊裝就位,臨時固定調整尺寸符合圖紙要求后進行焊接。6.2.5.7 最后吊裝煙道的上部面板1300010000250 總重約11350Kg,按圖吊裝就位,固定、測量、焊接、清理、整形。按圖依次組裝煙道內部的1144、1806、2197鋼管支撐,按圖紙及工藝規范要求進行焊接。6.2.6除霧器支撐梁、噴淋層支撐16、梁和氧化空氣管道安裝6.2.6.1除霧器支撐梁、噴淋層支撐梁和氧化空氣管道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隨塔體安裝或臨時寄存,最后安裝。6.2.6.2除霧器支撐梁、噴淋層支撐梁和氧化空氣管道安裝時,必須先劃線,經過有關人員核對,確認無誤后,再進行正式安裝。6.2.7噴淋層支撐梁安裝6.2.7.1噴淋層支撐梁的標高允許誤差3mm。6.2.7.2噴淋層支撐梁的位置中心角誤差按線性量計10mm。6.噴淋層支撐梁的水平度為L/1000,“L”是指兩支承端之間的距離。6.各層支撐梁之間垂直距離允許誤差2mm,水平距離允許誤差5mm。6.2.8除霧器支撐梁安裝6.2.8.1除霧器支撐梁的標高允許誤差3mm,水平距離17、允許誤差+5/-0mm。6.2.8.2除霧器支撐梁的水平度為L/1500,“L”是指兩支承端之間的距離6.2.9 梯子平臺6.2.9.1梯子平臺安裝位置允許誤差10mm。6.2.9.2梯子平臺安裝標高允許誤差10mm。6.2.9.3平臺接口平整、無突起,連接牢固可靠。6.2.9.4鋼格柵要水平排列,方向一致,而且在任何方向看都是統一的形式,每塊鋼格柵由4個螺釘安全牢固地焊在結構上。不允許采用螺釘夾。6.2.9.5鋼格柵是不可逆焊接型式,5mm厚的承重鋼條中心距3cm,橫向鋼條的中心距不超過10cm,格柵偏移量限制1/500間距內。6.2.9.6所有格柵邊緣和切邊用與格柵材料同樣尺寸的鋼條包圍。18、6.2.9.8所有平臺和樓梯平臺都提供有至少高于樓面100mm的踢腳板,踢腳板最小厚度是3mm。6.2.10欄桿6.2.10.1用于平臺欄桿的支桿底腳是平的或一邊是扁形,用于鋼梯的是平底腳。6.欄桿支桿間的距離不超過1000mm。6.2.10.3支桿不能固定在踢腳板上。6.欄桿是連續管狀軟鋼材料,表面平整光滑無毛刺,最小外徑33.5mm。6.2.10.5在不能固定在墻上或支桿上的樓梯欄桿端頭,將在欄桿頂部和底部伸長形成環狀。這些環內沒有結點。6.2.11加強圈安裝6.2.11.1加強圈必須驗收,符合標準后,方能進行安裝。6.2.11.2加強圈安裝前必須符合好標高和方位,畫出安裝線,經有關人員核19、對無誤后點焊,經項目部和中機公司檢查并確認后,再進行焊接。6.2.11.3加固圈安裝時,首先將焊接工字鋼的翼板點焊到塔體上,再安裝工字鋼的腹板,最后安裝工字鋼外層翼板。6.2.11.4加強圈與塔體焊接時,必須符合圖紙要求。6.2.11.5加強圈焊接完畢后,要復核短節的橢圓度和垂直度。超過標準時,要及時校正。6.2.12短管法蘭和人孔門安裝6.2.12.1吸收塔短管法蘭和人孔門在吸收塔塔體安裝結束后進行。6.2.12.2吸收塔短管和人孔門安裝必須在塔內外搭設滿足施工的腳手架,腳手架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能使用。6.2.12.3短管法蘭和人孔門安裝前吸收塔梯子平臺安裝必須結束。6.2.12.4在吸收塔20、內外分別做出1m標高線。6.2.12.5短管、人孔依據1m標高線確定標高。依據方位線確定方位。6.2.12.6根據短管法蘭、人孔門安裝圖紙,在吸收塔塔體上畫出安裝位置,經有關人員核對無誤后,經項目部和中機公司檢查并確認后。將短管點焊在塔體上,再對塔體進行火焰切割,最后按照圖紙要求進行焊接。6.2.13煙氣進出口的安裝程序與上述程序相同。第7章 安裝技術要求7.1.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組合安裝、焊接。7.2.各部件應嚴格按照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和中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吸收塔制作與安裝技術規范書0607及安裝圖紙的要求組合、安裝,焊縫平整,外觀工藝美觀。7.3.運輸、存放過程中各零部件的變21、形安裝前必須校正。7.4.各組件組合或安裝焊接時,要采取措施防止焊接變形,如采取對稱焊接或采用間斷焊接的方法。7.5.正式焊接前要求點焊牢固,檢查各項幾何尺寸,確定無誤后方可開始正式焊接。7.6.組件安裝后,設備上的臨時鐵件、臨時吊耳等要切割掉并用砂輪打磨干凈。7.7.施工所用計量器具必須校驗合格并在檢測有效期內。7.8.電焊條使用前必須按規定進行烘锫。7.9.塔體與基礎環板的角焊必須最少焊兩遍,不允許一遍成型。7.10.焊縫高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7.11.多層焊接時,焊接接頭必須錯開,弧坑必須填滿,防止弧坑裂紋產生。焊縫兩邊咬總長度不超過焊縫總長的10%,且深度0.5mm。7.12.塔體任一22、截面的直徑必須控制在19000周長6D/100012范圍內,圓周上的局部偏差應平緩變化,不得有突變。7.13. 塔體安裝垂直度,在塔體圓周方向等分點測量垂直度允許誤差為測量高度H(mm)的3,且15mm。7.14.管口軸線偏差為0.25;管口安裝位置尺寸允許誤差10mm;外伸長度允許偏差為5mm;管口安裝標高允許誤差10mm。 7.15.管口法蘭面水平和垂直偏差不超過0.25,氧化空氣管、除霧器支撐梁噴淋層支撐梁的安裝偏差不大于3mm;水平距離允許誤差+5/-0mm。7.16.管口法蘭面到吸收塔中心線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7.17.塔內部支撐梁中心線到吸收塔中心線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內部23、支撐梁之間的偏差不得大于5mm。7.18.吸收塔內部管道支撐與相關管口之間的偏差不超過5mm。7.19.塔體內側的焊縫必須打磨光滑,并且符合圖紙要求。7.20.塔體整體安裝結束后 ,對焊縫進行無損探傷,試驗合格應及時辦理驗收簽證。7.21.吸收塔移交內部防腐前,要辦理臨時交接簽證。第8章 職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措施8.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8.2.施工項目開工前,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都必須認真學習安全知識,認真查看圖紙和本作業指導書并完成技術交底記錄,掌握本施工項目如設備重量、所處位置、吊裝方案等各種技術參數,熟悉設備周圍的安全狀況,了解是否有交叉施工的狀況及危險程度。8.324、.從事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進行體檢,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不宜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嚴禁從事高空作業。高空作業時,必須按規定穿防滑鞋、戴好安全帶。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對不熟悉施工現場安全狀況或危險作業未采取足夠的安全措施的作業項目,施工人員可以拒絕進入施工現場。8.4.進入施工現場前,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試合格。8.5.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如打磨必須戴防護眼鏡、使用大錘時不得戴手套等。8.6.設備、組件在吊裝前必須了解該部件的重量,禁止超負荷使用起重工具。8.7.施工用的腳手架搭設完畢,必須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8.8.夜間施工要有良好的照明。8.9.起吊重物時,下面不25、得站人,非專業起重人員嚴禁從事起重作業。8.10.使用手拉葫蘆、滑輪、鋼絲繩等起重設備前,必須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手拉葫蘆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8.11.手拉葫蘆使用時,必須嚴格遵守使用規定,嚴禁兩人同時拉動一個手拉葫蘆。8.12.高空作業時嚴禁上下拋擲物品,工具和器械必須系有安全繩,小工具必須裝在隨身配備的工具袋里。8.13.冬季施工,應采取相應的防滑、防凍措施。嚴格執行項目部關于加強施工安全防護措施的有關規定。8.14.遇有五級及以上大風或在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里,嚴禁進行安裝作業,并將塔體與基礎固定在一起,同時檢查防風繩,保證塔體的安全和施工安全。8.15.焊接場所必須采取有效的防風26、防雨措施,遇有五級大風時,應停止焊接工作。8.16.堅持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邊角廢料等及時回收到指定地點。8.17.焊接操作時,焊工要穿專用工作服、絕緣鞋皮手套、圍裙。8.18.焊條頭必須收集到專用小鐵桶內,放到指定位置,嚴禁隨地亂扔。8.19.重物不得長時間在空中停留,確需吊起處理的設備吊起后應采取可靠的支撐措施,并有專人監護。8.20.高空作業時嚴禁雙手使用撬杠。8.21.禁止焚燒廢紙箱、枕木、塑料、廢油等,以免造成大氣污染或造成火災。8.22.施工用破布,用后應回收到指定垃圾點。8.23.焊接人員施工時應注意施工現場通風情況,采取必要的通風措施。8.24.在塔體內、管道內或潮濕場所焊接時照明應采用12V安全電壓。8.25.未經同意,閑雜人員不得進入施工區域。8.26.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指揮,相互之間要有專人負責協調、指揮。8.27.腳手架必須經過驗收后方可正式使用。8.28.酒后人員禁止進入施工現場和高空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