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施工升降機安裝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2741
2023-12-26
8頁
90KB
1、施工升降機安裝(拆卸)施 工 方 案施工地點: 安裝單位:編制單位: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使用單位(蓋章): 監理單位(蓋章):一、工程概況1、項目名稱: 2、工程地址: 3、使用單位: 4、監理單位: 5、結構/層數: 建筑總面積: 為了滿足工程物料垂直運輸需要,現擬在 處安裝壹臺高 60 米, 由 生產的SC200/200 型施工升降機,現特制定本施工方案如下:二、SC200/200型升降機主要技術參數額定起重量22000kg額定乘員(含司機)20人提升速度36m/min安裝高度 60m電機功率2311kw標準節尺寸0.650。651.5m附墻間距9m標準節自重170kg附著后自由端高度2、7.5m吊籠內空尺寸3。21.52。5m傳動系統形式齒輪齒條式傳動對重裝置不帶對重裝置三、編制依據1、 施工現場情況2、SC200/200型施工升降機使用說明書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5、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GB1005520076、建筑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215-2010四、安裝人員組成序號姓 名職 務職 責潘云濤項目負責人負責安裝過程中的指揮工作。包括人員調配,時間安排、車輛調配趙山計技術負責人負責安裝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包括安裝前各機構技術性能的檢查,安裝后各項性能試驗,施工過程出現的技術問題,根據現場情況3、制定安全措施等王分隊指揮員負責升降機安裝的實體指揮、調度工作羅世有安裝班班長負責安裝前、拆卸后各機構組裝,編號。機件、機構保存徐世家安裝工負責升降機安裝實體操作五、施工升降機的基礎(詳見附件一)1、施工升降機荷載計算G=(吊籠重+外籠重+導軌架總重+荷載)1。02(風荷載系數) =(20002+14802+15065+20002)1。02=(4000+2960+9750+4000)1.02=207101。02=21124kg2、基礎底面積:4。43。8=16。723、基礎砼自重:基礎板尺寸為4.43.8=16.72,板厚為30cm. 砼板重G=2500kg16.720。3=12540kg4、基4、礎板面承受的壓力計算P=21124+12540/16.72=2013Kg/=20。13KN/=0。02013Mpa5、承載力對比:0。020131.5(安全系數)=0.03302Mpa0。047 Mpa,滿足要求。六、安裝前準備工作1、施工升降機基礎已按設計要求施工完畢,且經有關人員驗收合格;2、基礎混凝土7天強度試壓件已送檢,且試壓合格;3、運輸通道、安裝場地平整完畢,并用警戒帶將作業區域圍擋封閉,禁止非工作人進入安裝場地內,現場各項準備措施已完善妥當,具備安裝作業條件;4、電源配置合理、安全、方便,與施工升降機安裝位置相距不超過10m;5、施工升降機各零配件已全部到場,并對所安裝起重機的各5、機構、部位、結構焊縫、重要部位螺栓、銷軸、卷揚機構和鋼絲繩、吊鉤、吊具以及電氣設備、線路等進行檢查,使隱患排除于安裝作業之前;6、升降機安裝前必須先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 及零件圖冊。7、施工升降機安裝人員須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8、全面檢查安裝人員所使用的工具、安全防護用品,不合格的立即更換;9、安裝前向所有安裝人員進行的安全技術交底,強調安裝人員須佩戴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品,且作業全過程須嚴格遵循安全操作規程的規定;10、安裝施工升降機所需的輔助設備及主要工具:名 稱數 量名 稱數 量80t.m塔式起重機或汽車吊1 臺經緯儀1 臺扭力扳手4 把錘子2 把11、安全設備:名 稱數 量名 稱數 量安6、全帽6頂安全帶4條七、安裝安全注意事項: 1.參加安裝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熟悉本機的主要性能和特點。 2.安裝人員需要身體健康,無高血壓、心臟病、恐高癥等疾病,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3。安裝人員必須配戴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等,而且必須正確使用。 4。所有作業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嚴禁酒后作業,應各守其職,不得擅自離開或互相調換崗位。 5。風速四級以上或雨天禁止作業.八、安裝步驟1、底盤、護欄安裝1) 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強度要求后,才進行底盤、護欄的安裝。2) 清掃基礎表面,清除預留孔中積水、雜物。3) 將底盤與外橫梁連接,放在基礎平面上,在底盤上安裝三節標準節,將地腳螺栓放入預7、留孔,使其鉤住基礎鋼筋,與底盤適當緊固。4) 高速盤與附著墻面相對位置,使導軌架中心位置與附墻預埋件中心對正,且使底盤對稱中心與附著墻面平行。5) 用自動安平水準儀將底盤校平,四角的水平誤差不得大于1mm,同時用經緯儀測量導軌架與水平面的垂直度,誤差不得超過1/1500,不符合要求時可用鋼墊片進行調整。6) 調整符合要求后,用高標號水泥漿進行二次灌漿,將地腳螺栓固定,同時將底盤與基礎之間的縫隙抹平。在底盤中間易積水處留排水口.7) 安裝護欄、護網。8) 將吊籠緩沖裝置與底盤連接。2、吊籠安裝1)將吊籠內所有用于運輸的鐵絲、螺栓、墊板等包裝捆扎物全部清運。2)檢查所有齒輪、滾輪是否轉動靈活,特別8、是安全器的齒輪一定要轉動靈活,不靈活的要求廠家馬上進行更換。3)所有齒輪、滾輪檢查合格后,將吊籠及驅動機構上的壓輪及側滾輪調整到最大偏心位置,以便順利套入導軌架。4)用楔形木塊撬動制動器松閘拉手,松開電機制動器。5)用升降機吊起吊籠,從已安裝好的導軌架上方將吊籠平穩套入,使其準確就位,停放在合適高度的墊木上.6)起吊吊籠時一定要吊平,沿導軌架下移時應輕緩。在齒輪與齒條進入嚙合前先穩一下,避免形成較大沖擊而導致設備損傷。7)再吊起驅動機構,從標準節上方準確就位,沿標準節導軌將驅動機構放在吊籠上方的連接孔中,用銷軸緊固連接。可根據需要安裝超載限制器,此時將超載限制器連接安裝在上掛支架與吊籠的中間,9、用銷軸緊固連接。8)安裝籠頂安全欄桿。9)檢查所有的門,保證開啟靈活。10)安裝緩沖彈簧。11)松開楔形木塊,使電機制動器復位:用擰緊制動器松閘拉手上的兩個螺母的方法松開制動器,必須將這兩個螺母退至開口銷處。12)檢查吊籠的調整情況:用一根撬棒插入聯軸節孔內向上撬動,撬動時,應同時松開電機剎車。每向上撬一次后,應松手合閘一次,反復撬動,使吊籠上升1米左右。此時可對原調整情況進行檢查,如調整符合要求,將墊木拆去,用手輕拉松閘把手,使吊籠緩緩下降,停靠在緩沖簧上。3、導軌架的安裝(加節)1)在地面將47節標準節拼裝好(拼裝前標準節接頭處及齒條銷子應涂上少量潤滑脂)。2)吊起拼裝好的標準節,帶錐套的10、一端向下,將標準節吊運至吊籠頂部,并放穩。3)啟動升降機,當吊籠升至接近導軌架頂部時,應點動行駛,直至吊籠頂部(上傳動機構上滾輪)距導軌架頂部大約300mm左右時停止。4)對準下面標準節立管和齒條上的銷孔放下吊鉤,用螺栓緊固。5)放下吊鉤,用300Nm的擰緊力矩緊固全部標準節連接螺栓.6)加節的同時,按“附墻架安裝”要求進行附墻安裝,每加高10米用經緯儀在平行和垂直于吊籠長度的方向上檢查導軌架的垂直度.7)如發現垂直度偏差過大時,應及時加以調整,可用千斤頂、手動葫蘆、絲杠、鋼絲繩、鐵絲等,借助于建筑物對導軌架進行推拉,調整到位。8)標準節必須用M24230的8。8級高強度螺栓連接,對角上,且螺11、栓安裝方向應由下朝上,螺母強度等級不低于9級.9)連接標準節時,必須保證各立柱管對接對接處的錯位階差不大于0。8mm,否則應進行修磨校正。10)每次加節到使用高度后,應及時安裝并調整好上限位、極限限位、防冒頂限位的碰塊位置。任何情況下,防冒頂限位碰塊均應在最上一節標準節上安裝好,否則不準開動降機。4、附墻架的安裝(見附件三)1)附墻架作用于附著墻面上力的計算:F:附墻架作用于附著墻面的力;L:附著墻面與導軌架中心間距,L=2900mm-3600mm;2)用四只U型螺栓將兩根方聯接桿對稱固定在標準節上下框架角鋼上,先不必將U型螺栓擰得態緊,以便與前聯接桿連接后調整位置.3)用M20100的螺栓及12、扣件,將前聯接桿、可調中聯掃桿、圓聯接桿、可調長聯接桿連接成一體,吊運到附墻位置,用M2070螺栓與方聯接桿連接后,再用M3080螺栓把附墻架聯接座架連接。4)校正導軌架垂直度,采用伸縮二圓聯接桿方法,使導軌架回轉或單邊位移。如果要使導軌架側向位移,須移動附墻架聯接座架.5)旋緊所有聯接螺栓,調整桿必須旋至撐緊,并用螺母鎖住,確保吊籠不與附墻架相碰。6)安裝附墻架時應注意:附墻架的最大水平傾角不得大于8.5、電氣控制系統安裝1)把已盤好電纜的電纜筒吊放至護欄后側部位,使電纜筒護圈中心對正吊籠電纜臂臂頭。2)將電纜筒底部的電纜端頭穿過后護欄,接到下電箱。3)將電纜筒上部的電纜端頭穿過吊籠電纜臂,13、引向驅動板極限限位開關并接線,同時用電纜臂將電纜固定.4)從升降機專用電源箱引出供電電纜,接至下電箱。5)接通下電箱內的主電源開關,接通電鎖、急停按鈕,合上電箱內單極開關,通過開啟欄門、吊籠雙開門、吊籠翻板門,扳動上下限位、極限限位等,檢查交流接觸器是否吸合,以此來判定各限位開關是否工作正常。6)驗證各限位開關工作正常后,扳動操作面板上升降手柄,點動升降機,使其頂尖指在“上升”位置,檢查吊籠的移動方向是否與指向一致.如一致,則說明接入的相序正確;反之,相序接反,應從新調整,即將極限開關上的兩根電纜芯線交換位置。或從相序保護器指示情況判斷接入的相序是否正確。7)連接電纜和交換電纜芯線位置時,注意14、必須將主電源切斷.8)升起吊籠,按下急停按鈕,根據驅動板限位開關實際位置,安裝調整好下限位碰塊和極限限位碰塊,并用聯接螺栓緊固。具體調整要求如下:保證吊籠額定載荷卜降時,下限位碰塊觸發該開關,使吊籠制停,此時極限限位離極限碰塊還有30mm左右的距離。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吊籠碰到緩沖簧前,極限限位應首先動作。9)測量升降機結構、電動機和電氣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電阻,應不大于4歐:電氣及電氣設備外殼的對地絕緣電阻不小于0。5兆歐,電氣線路的對地絕緣電阻不小于1兆歐。10)電動升降試車A、電氣控制系統接通,并檢查無誤后,用升降機將升降機塔身加高至15m,同時在9m處安裝第一道附著,并裝上降、冒頂安全裝置15、后,方可電動升降試車.B、接通電源,由專職駕駛員謹慎地操作升降機,使吊籠上下運行數次,每次行程高度不得超過3米。C、檢查運行是否平長穩,有無跳動、異響,制動器工作是否正常停機后,對齒輪齒條嚙合情況、滾輪與導軌架立柱管的接觸情況重新檢查、調整,直到符合要求。D、空籠試車完成后,再進行安裝載重試驗。在空籠中裝入額定裝載后,按電機所用工作制,工作1小時,減速器溫升不超過50.E、完成以上的試車,確認升降機各部工作正常后再對兩個吊籠各做一次防墜落試驗的有關安全技術數據符合要求后,方可試運行。6、護欄門限位開關安裝1)安裝吊籠之前,先安裝籠底緩沖彈簧座.2)安裝底層護欄門限位開關之前,先調整門支撐,使底16、層護欄門上端與吊籠門立柱的距離約為185mm左右.3)將限位安裝角鋼在吊籠單開門內側的上門輪處.4)將底層護欄門限位開關安裝在限位角鋼上,調整限位開關位置,使限位開關的滾輪與底層護欄門的垂直方管對正。5)檢查底層護欄門限位開關是否工作正常.九、整機調試升降機主機就位后,此時導軌架高度安裝至6m時,應進行通電試運轉檢查,首先確認施工現場電源功率是否充足,電箱內的漏電保護開關應為沖擊波無動作型,然后檢查電機旋轉方向及開啟與制動是否正常,錯相保護、急停、極限、上下限位、各門限位開關是否正常。升降機的導軌架加高完畢,立即進行整機檢測及調試,調試內容如下:1、腰滾輪側隙調試調整傳動小車及吊籠的腰滾輪偏心17、軸,使兩吊籠立柱及傳動機構相對于標準節對稱,各腰滾輪與標準節立管間隙為0。5mm,然后緊固腰滾輪螺栓。2、齒輪與齒條嚙合間隙調試 用壓鉛法檢查所有齒輪與齒條的嚙合間隙,要求間隙0.20。5mm,否則應采用楔鐵調整大小板位置,以調整齒輪與齒條的嚙合間隙,然后緊固所有大小板螺栓。3、導輪與齒條的間隙調試用塞尺檢查所有導輪與齒條背面的間隙,要求間隙約為0。5mm,否則應調整導輪偏心套,以調整導論與齒條的間隙,然后緊固導輪螺栓.4、上、下限位器碰鐵1)上限位碰鐵:用籠頂操作,將升降機運行到最上部腰滾輪離導軌架頂部約500mm,按下急停按鈕。安裝上限位碰鐵,使碰鐵與上限位接觸,上限位轉柄轉到與水平面約818、589的位置,碰鐵下端面與上限位滾輪(滾輪朝下)約400mm,上限位碰鐵與標準節立管平行,用鉤頭螺栓固定碰鐵,旋開急停按鈕,檢查上限位是否正常.2)下限位碰鐵:用籠內操作,將升降機開到吊籠底與外籠門檻齊平(滿載),按下急停按鈕,安裝下限位碰鐵.下限位碰鐵安裝時,要求下限位碰鐵與下限位接觸,下限位轉柄轉到與水平面約8589的位置,下限位碰鐵上端面與下限位滾輪(滾輪向上)約400mm,下限位碰鐵與標準節立管平行,用鉤頭螺栓固定碰鐵,旋開急停按鈕,檢查下限位是否正常。注意:在吊籠底安裝調整等作業時,必須先斷開主電源,籠底用剛性支撐頂在靠導軌側的工型梁上,以免吊籠下滑發生安全事故。十、安裝質量標準1、19、主控項目1)安全裝置 A、吊籠在每層停放時必須有靈敏可靠的制動裝置。 B、墜落限速器應靈敏可靠。 C、上、下限位裝置必須位置正確及裝置應靈敏可靠。 D、箱籠門、底籠門各電氣機械連鎖開關應齊全,靈敏可靠門欄開啟正常。 E、電磁摩擦片間隙磨損符合規定要求。2)附墻架 A、附墻埋件規格、間距應按說明書要求. B、導軌架與建筑物之間的附墻距離應符合說明書要求。 C、導軌架頂部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7.5m,上、下附墻架的垂直距離不得大于10.5米,最低點附墻架距離地面的高度不得大于6m。 D、附墻埋件焊接或連接螺栓及導軌架與附墻架連接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E、附墻架的水平傾角應8。2、一般項目1)架體 A、20、地基應澆筑鋼筋砼基礎,其承載能力應符合要求,地基上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不應大于5mm,并應設置相應的排水措施.B、各結構防腐好,受力桿件無嚴重腐蝕。C、各連接件必須緊固連接,各連接螺栓擰緊力矩均不得小于300Nm。 D、架體的垂直度偏差應符合以下要求: 架設高度(m)7070100100150150200垂直度允許偏差(mm)1/10007090110E、標準節立管的對接階差應0.5mm。2)鋼絲繩A、鋼絲繩必須符合安全使用規定.雞心環,滑鞍放置正確。B、繩卡的數量、間距應符合以下要求:鋼絲繩直徑(mm)61617272837最少繩卡數(個)345繩卡間距(mm)1201802303)傳動機構A21、各傳動機構應傳動平穩,無異響,升溫不應過高.B、齒輪與齒條的齒側間隙為0.20.5mm,嚙合長度沿齒高不得小于40,沿齒長不得小于50%;C、背輪與齒條背面間隙為0.5mm;D、各滾輪與導軌架立柱管的間隙不大于0.5mm;E、齒輪、齒條的齒線必須平行.4)電氣系統A、電纜不得出現破損老化的現象,吊籠起升下降不得有死卡現象。B、操作盤儀表信號裝置須齊全完好。C、電氣設備與金屬結構作保護接零,重復接地電阻小于4。D、電氣系統的各電氣設備應能夠正確動作,無異常升溫.E、電纜不得纏繞打結。十一、施工升降機的拆卸施工升降機的拆卸方法與安裝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工作程序與安裝時相反,即“后裝先拆、先裝后拆”。進行拆卸作業前,必須先對升降機進行全面的檢查,在確認各部件功能正常、動作無誤后才能投入拆卸.在拆卸標準節時,必須用吊鉤鉤住上方標準節,然后才能松開上、下標準節間的連接螺栓。附件:(一) 施工升降機基礎圖(二) 施工升降機平面布置圖(三) 施工升降機安裝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