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方涵安裝施工方案樣本(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2940
2023-12-26
6頁
703.50KB
1、預制方涵安裝施工方案 本章是關于在道路下鋪設方涵時候,在施工上應當注意所有基本領項有關規定。若有本章規定以外狀況另行研討。研討時,以有關規范為基準和指針。(一)、準備工作1、 暫時鋪設道路、暫時設立水渠及砂土運送等,作為全體施工過程一某些,要制定施工籌劃。2、 此外,關于煤氣管、水道管、通訊電纜、電線等地下埋設物,要仔細調查埋設物位置、規范、構造等,要與本地治安管理部門協商好,并制定相應政策。3、 開挖時,土方應于一側堆積,未堆積土方一側應預留吊車站位寬度為7米(25t)(二)、路塹施工1、施工前,做好前期地勘,仔細查明地質狀況和地上、地下有無管線,提前解決。2、開挖前,測量放線;按永臨結合原2、則,做好塹頂防排水設施。 3、在路塹施工前,依照設計圖紙、有關文獻、施工調查資料及此段路塹特點編制詳細且有針對性路塹施工作業指引書或技術交底書。注意事項:(1) 土質、軟質巖及強風化硬質巖路塹開挖前,一方面完畢排水系統,作好塹頂截、排水。暫時排水設施應與原有排水系統及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避免積水沖刷邊坡、浸泡邊坡坡腳和雨季對已成邊坡沖刷,并于路塹開挖施工前完畢所有暫時截、排水設施施工,保持邊坡穩定。(2) 路塹開挖、基床解決、排水系統和棄土等,應依照地形、地質、氣象、水文實際狀況合理安排施工。(3) 開挖前應檢查坡頂、裂縫、陷穴和其她不穩定狀況并妥善解決。(4) 黃土路塹宜在旱季施工,當在雨3、季施工時,應集中力量迅速施工,工作面應隨時保持不不大于4%坡度,路塹邊坡不得受水浸泡、沖刷。(5) 基床換填、邊坡防護封閉應與開挖緊密銜接。(6) 設有支擋構造路塹邊坡應分段開挖、分段施工。設計規定分層開挖、分層穩定路塹邊坡,應自上至下分層開挖、分層施工支擋工程。(7) 路塹開挖施工,除需考慮本地地形條件,采用機具等因素外,還需考慮土層分布及運用。(8) 挖掘深度超過1.5m時候,要設立防護柵欄。但是,施工辦法要考慮到挖掘溝深度、寬度、方涵長度,地下水位和涌出來水狀況和周邊環境,來采用適合辦法。(三)、構架支撐(視詳細現場狀況而定)安裝防護支撐通慣用木支撐和鋼支撐(格柵支撐、型鋼支撐等),要考4、慮到地基條件、地下水位、挖掘深度和對周邊環境影響來決定施工辦法。另一方面,要建立詳細對策以防止塌方。構架支撐應符合設計規定。架設時,應滿足下列規定: 1) 牢固可靠,各排之間應用剪刀撐、水平撐及拉條連接; 2) 每排支撐應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在平洞中應與洞軸線相垂直。 3) 支撐柱基應放在平整巖面上。4) 支撐應定期檢查,發現桿件破裂、傾斜、扭曲、變形及其他異常征狀時,應及時加固。5) 預測難以拆除支撐,宜采用鋼支撐,其位置應在襯砌斷面外,需侵占襯砌斷面時,應與設計、監理商定; (四)、鋪設墊層1、鋪設前應做地耐力測試。2、基本砼厚度為15cm。3、強度級別C20。4、如特殊狀況宜采用速凝混凝土5、,以便盡快進入下一環節。5、鋪設時調節基本坡度,使其與施工坡度一致。6、盡量不要破壞原狀土。7、下設方涵前應在基本砼表面鋪設一層3cm厚細沙。8、特殊墊層解決:對淤泥地質,滿足基底承載力規定必要超挖換填。在基底標高-0.8-1.5m范圍內采用拋石擠淤,換填毛石。換填后人工平整基本底面,采用0.52cm粒徑碎石人工找平,基本頂面用00.5cm石屑找平。連接處采用預制混凝土板過渡對接。底槽開挖寬度為方涵外徑左右各增長200mm.(五)、產品下設u 擬定基本砼強度達到C20。u 產品輕放在墊層之上,避免激烈碰撞。u 產品盡量對正,以便張拉。(六)、張拉連接張拉前準備:一、 清理連接面(承口、插口)并6、在預留槽內粘貼密封膠條。二、 檢查使用張拉器材與否恰當。三、 檢查密封膠條與否填充充分四、 檢查張拉和灌漿所用器材。五、 確認PC件和固定工具,以及螺栓完好性。六、 清理張拉槽,并檢查有無異物。七、 固定并且確認錨具與否鎖牢。操作順序如下:一、 下設方涵,插入鋼絞線后,鋼絞線兩端安裝固定工具(鋼板墊、墊圈,錨具)。二、 在鋼絞線一端(鋪進方向)安裝張拉器。三、 安裝張拉器,用固定數值張拉力后,用錨具把PC件鎖牢。四、 放松張拉器張拉力,拆掉張拉器,切斷剩余鋼絞線。五、 下設第二組方涵后插入鋼絞線。并在連接此組方涵鋼絞線張拉槽處,安裝鋼板墊和錨具。六、 重復上述環節。(七)、連接處防水解決u 承口和插口連接部縫隙約2mm,以保證膠條壓實。u 連接后向接縫溝內填入灰漿,并且用器材把接縫密實。做到方涵內面平滑。u 張拉槽部位用灰漿填滿,表面光滑。u 依照規定對鋼絞線連接處孔隙進行灌漿解決,以防鋼絞線氧化。如使用防腐鋼絞線則不需要灌漿。(八)、土料回填u 拆除防護支撐。u 土料回填,平整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