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統設備及管道的安裝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3048
2023-12-26
5頁
27.50KB
1、制冷系統設備及管道的安裝方案一、壓縮機及蒸發冷的安裝(一)基礎制作在安裝設備前,應先檢查設備基礎的位置及尺寸是否符合技術要求。設備基礎應采用不低于 150 標號的水泥,與砂石和適量水拌合成混凝土,澆入事先預制好的基礎框架中。在混凝土基礎的澆制過程中應隨時搗實,以排除空氣,達到密實程度,以免運行中發生基礎沉降、傾斜和機器振動過大等現象。(二)定位安裝在基礎面上采用拉線的方法,找出縱、橫中心經,然后將設備就位在公共底座上,底面放置斜鐵,利用調整斜墊鐵的厚度來找正機架的水平。調整高度和水平時,可用撬棒或小千斤頂將機架抬起。找平后,固定牢固。二、管道安裝一)制冷裝置中的管道包括制冷劑管道、冷卻水管道等2、。管道的正確設計、布置和安裝直接關系到制冷系統的運轉穩定性和經濟性。各管道管徑大小應按產品說明書或設備要求規格配備,不應隨便更改。(1) 無縫鋼管安裝前必須進行管道內壁的除銹、清洗,干燥后封存備用。管道的連接采用電弧焊。鋼管對接時,管口應事先加工成適當坡口,然后采用低碳鋼焊條焊接,焊條直徑按管壁厚度選擇。在需要拆卸和檢修處的管道連接,可采用法蘭連接。用這種方式連接時,法蘭盤密封面與管道軸心的垂直偏差不允許超出 0.5mm,兩結合面用涂有黃油或石墨與機油混合密封劑的石棉橡膠墊加以密封,墊片厚度在 1.5-3mm 之間。具體要求如下:1. 各類焊條必須分類,分牌號,分直徑存放,以免混淆。2. 焊條3、必須存放在通風良好、干燥的倉庫內,焊條在倉庫內存放時必須墊高分垛堆放。使焊條離地面或墻壁的距離大于 0.3m 以保證焊條周圍空氣流通。3. 搬運及堆放時,不得亂摔、亂砸,注意輕拿輕放,分垛堆放時,如果是硬紙盒包裝的焊條,每垛不宜超過三層,以免損壞包裝及造成藥皮脫落。4. 焊縫的設置,應避開應力集中區。直管段上兩對接焊口中心面間的距離,當公稱直徑大于或等于 150 時,不應小于 150 ;公稱直徑小于 150 時,不應小于管子外徑。5.不易在管道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必須焊縫上開孔或開孔補強時,應先確認焊縫合格后方可進行開孔,不強覆蓋的焊縫應磨平。6. 由加固環的卷管,加固環的對接焊縫應于管子縱向4、焊縫錯開,其間距不應小于 100,加固環距管子的環焊縫不應小于 50 。7. 管道坡口加工宜采用機械方法,也可采用等離子弧、氧乙炔焰等熱加工方法,采用熱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應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溶渣及影響接頭質量的表面層,并將凹凸不平處處理。8. 焊接坡口應保持平整,不得有裂紋、分層、夾渣等現象,坡口型式和尺寸應符合工藝文件、圖樣規定及有關標準規定。管道組成件組對時,對坡口及其內外表面各20 范圍進行打磨,不得有水、銹、油及其它污物。9. 定位焊口時,一般使用與壓力管道焊接時相同牌號的焊條,并遵守相同的工藝條件, 定位焊縫不得有裂紋,否則應清除重焊。焊縫的起點和收尾應圓滑,定位焊接縫應當天焊5、完,一般不允隔夜再焊。10. 當焊件表面潮濕、覆蓋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季風期間,焊工及焊件無保護措施時,不應進行焊接。11. 應在坡口內引弧,禁止在非焊接部分引弧,并防止地線、電纜線、焊鉗等與焊件打弧,電弧擦傷處的弧坑需經修磨,修磨后的厚度應不小于該部位的設計厚度,否則應予補焊。12. 采用多層焊時,各焊層焊道的接頭應盡量錯開,打底焊道,保證根部焊透、熔合、成形良好,以防止根部裂紋,接弧處應保證焊透和熔合。每條焊縫應盡可能一次焊完。13. 為保證焊接質量,每一焊口的焊接次數最多不得超過兩次,超過兩次時應將焊口鋸掉另換管子焊接,管子堵頭用 3 倍于管壁厚度的 A3 鋼板。14. 燒焊接頭時,如6、另一端為絲口接頭,則兩端需保持 150200 的間距,以免一端燒焊時,高熱會影響另一端絲口上黃鉛粉的質量。如在靠近絲口 200 以內需焊接時,將絲口部分包布,并用冷水冷卻,勿使絲口上涂料受熱后變質,影響質量。15. 焊接質量按 GB50236-98 標準執行,焊縫外觀質量要求:15.1 管材母材厚度4 ,必須 V 型坡口處理,母材厚為 49 時坡口角度 65 75,間隙鈍邊 2 。母材厚度為 926 時坡口角度為 5565,間隙鈍邊 3 。15.2 不允許有裂紋。15.3 每 50 焊縫長度內允許表面氣孔直徑0.3 倍母材厚度,并且表面氣孔2 的氣孔不得超過 2 個,氣孔間間距需6 倍氣孔孔徑7、。15.4 表面夾渣深應0.1 倍母材厚度,長應0.3 倍母材厚度,并且要求母材厚度 33 時,表面夾渣應10 。15.5 母材厚度10 時,咬邊應0.05 倍母材厚度,母材厚度10 時,咬邊應0.5 ,咬邊連續長度應100 ,并且焊縫兩側咬邊總長10%焊縫全長。15.6 不加墊單面焊允許未焊透值0.15 倍母材厚,并且1.5 。焊縫長度在 6 倍母材厚度內未焊透長度應不超過母材厚度。15.7 根部收縮應0.2 +0.02 倍母材厚度,并且1 ,長度不限。15.8 角焊縫厚度不足最大不1 ,每 100 焊縫長度內缺陷總長度25 。15.9 焊肉在基板上部高度應2 +0.2 倍焊縫寬度,且最大為8、 5 。(2) 冷卻水管路一般采用鍍鋅鋼管。其連接方式可采用電焊連接、法蘭連接或絲扣連接。絲扣連接時,先將管子擠軋出管牙螺紋,除去油污等雜物,在絲上涂抹一層由甘油和氧化鋁配制而成的糊狀密封劑,再纏繞細麻絲或聚四氟乙烯薄膜,最后用活接頭將其擰緊。管道在383 以上時,一般不采用絲扣連接方法。所有管路安裝完畢后,用氮氣進行氣密性試驗。試驗壓力的大小應根據該管路實際工作時所要承受的壓力來確定,如發現泄漏,則應采取補焊等措施。補焊時應注意:不允許在管內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補焊部位需仔細清除焊渣及銹層等,并用砂紙將表面擦凈;鋼管不允許用銅焊補漏;原銅釬焊漏點可用銀釬焊補焊,但原銀釬焊漏點不允許用銅釬焊補9、焊;焊縫修補次數不得超過 2 次,否則應割去或換管重焊。二)管道安裝注意事項(1) 管道在安裝前,必須清除管內泥沙、鐵銹、焊渣、氧化皮等臟物,并保持干燥。(2) 管路的布置應符合制冷工藝流程的要求,并應考慮到施工安裝及運行管理的方便。管道的布置應不防礙壓縮機及其他設備的運行和操作管理,不防礙設備的檢修以及門窗的開啟。(3) 管道與墻面、天花板以及管道與管道之間應有合適的距離,以便安裝隔熱層、管道吊架和支架。在同一個立面上,如果既有低溫管道又有高溫管道,高溫管道應布置在低溫管道上方,并保持適當距離。(4) 管道穿過墻壁或天花板時應裝上套管,以便管道因溫度變化時有伸縮的余地。對于低溫管道,還應考慮10、留有足夠厚度的保溫層位置。(5) 壓縮機組的吸、排氣接管都應有一定的坡度。為了防止壓縮機組停車后,管道內的制冷劑蒸氣凝結成的液體和潤滑油倒流入壓縮機,造成第二次啟動時的液擊現象,排氣管的水平管段應有 0.01 的坡度,且傾向制冷劑的流動方向。對于水平段吸氣管段,壓縮機應有 0.010.02 傾向熱交換器 的坡度。(6) 制冷系統應設均壓管和均油管,保證潤滑油均勻地返回每臺壓縮機。(7) 從冷凝器(或貯液器)至節流閥之間的輸液管道,應盡量減少流動阻力和上升高度,避免因閃發現象而影響節流機構的正常工作及均勻供液。(8) 為了防止吸氣管道和排氣管道在制冷機工作時的振動,需設置一定數量的支架或吊架。在11、鋼制的支架或吊架上安裝吸氣管道時,應安置經過防腐處理的木墊塊,防止產生 “冷橋”現象。(9) 管道高空敷設時,應盡可能沿墻、柱、梁布置,裝在過道上方的管道,其安裝高度由室內地坪至管道不應低于 2m。如在室外架空敷設,管道能過行車道路時,管道與地面之間的凈距應取 44.5m。(10) 在安裝前要檢查設備及管道中的閥門,必要時應拆卸清洗,并重新進行氣密性試驗。安裝時,閥體不允許朝下,而且流體應從閥底的一端進入閥體。(11) 所有測量溫度、壓力、流量等儀表,均應安裝在光亮、清潔、干燥、便于觀察和操作的地方。安裝前須經過檢查、校正,保證其靈敏度和準確性。三)管道的保溫為了減少制冷系統中不必要的冷量損失12、,提高設備運行的經濟性能,低溫的管道和設備均應采取隔熱措施。理想的用作隔熱使用的材料應能符合下列要求。(1) 材料的換熱系數要小,一般要求不超過 0.23W/(mK)。(2) 吸濕性小,不腐蝕金屬。(3) 材料密度小,并且具有一定的孔隙率。(4) 抗凍性好,即材料在含水凍結后,應不降低其機械強度;在周期性的凍融循環后,能保持主要物理性質,不會出現裂縫和表面脫落現象。(5) 耐火性好,材料不會燃燒,即使能被引燃,在火源移去后應能立即停止燃燒。(6) 無氣味,不易霉爛,并能避免蟲蛀鼠咬。(7) 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易于加工成形。(8) 價格低廉,易于獲得并便于運輸。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材料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實際選用絕熱材料時,應根據隔熱對象的種類和要求,對各種絕熱材料的技術性能及貨源情況進行全面的比較和分析,最后我們確定選用聚氨酯保溫瓦和 PE 保溫板兩種材料,外纏藍色粘性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