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剪力外墻模板安裝與拆除方案1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3359
2023-12-26
7頁
1.34MB
1、現澆剪力外墻模板安裝與拆除方案1施工準備材料及主要機具:配套大模板、穿墻螺栓及套管錘子、斧子、打眼電鉆、活動扳子、手鋸、水平尺、線墜、撬棍、吊裝索具等2作業條件:按工程結構設計圖進行模板設計,確保強度、剛度及穩定性。彈好樓層的墻身線、墻身鋼筋綁扎完畢,水電箱盒、預埋件、預埋完畢,檢查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要求,辦完隱蔽工程驗收手續。安裝大模板前應把模板板面清理干凈。合模前檢查鋼筋、水電預埋管件、門窗洞口模板、穿墻套管是否遺漏,位置是否準確,安裝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斷面過多等,將墻內雜物清理干凈。3、操作工藝工藝流程:模板用塔吊按順序吊至安裝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墻位線固定模板位置,對稱調整模板的對拉螺2、栓。用托線板測垂直校正標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標高符合設計要求,經校正垂直后,立即擰緊螺栓。墻模配制要求達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故采用覆面竹膠板配模,內楞為豎向方木50mm80mm(=150),外楞為500的水平鋼管,用12的穿墻螺栓將48水平鋼管對拉以控制截面,螺桿起步間距150mm,橫向、豎向間距均等于600mm。地下室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墻體,采用防水對拉螺栓,一次性使用,其余對拉螺栓外套PVC 管,可重復利用。墻模定位,內側依靠頂撐鋼筋,防止內移。墻模的加固利用鋼管架,在墻兩側斜向對頂的方法固定。樓層內加固鋼管與滿堂腳手架結合,外墻外模加固鋼管則與雙排外腳手架結合,以保證整體剛度。墻體3、混凝土接槎部位,黏貼50mm 寬5mm 厚海棉條,防止上部混凝土澆筑時產生漏漿。底下室外墻豎向施工縫立面圖模板安裝完后,檢查角模與墻模,模板與樓板,墻面間隙必須嚴密,防止有漏漿、錯臺現象。檢查每道墻上口是否平直,模板上口固定。辦完模板工程預檢驗收,方準澆筑混凝土。拆除大模板在常溫條件下,外墻混凝土強度在7.5MP,才準拆模,拆模時應以同條件養護試塊抗壓強度為準。拆除模板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拆墻模板,后拆下穿墻螺栓,使模板與墻體脫開。如果模板與混凝土墻面吸附或粘結不能離開時,可用撬棍撬動模板下口,不得在墻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錘砸模板。應保證拆模時不晃動混凝土墻體。大模板吊至存放地點時,必須一4、次放穩,保持自穩角為7580,及時進行板面清理。大模板應定期進行檢查與維修,保證使用質量。4、質量標準模板安裝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I)模板安裝允許偏差預留洞中心線位置(mm)10尺寸(mm)+10,0軸線位置(mm)5經緯儀、水準儀、2m靠尺和塞尺、拉線和尺量檢查模上表面標高(mm)5柱、墻、梁+4,-5層高垂直度(mm)不大于5m6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mm)2表面平整度(mm)55、成品保護保持模板本身的整潔及配套設備零件的齊全,吊運應防止碰撞墻體,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變形。模板吊運就位時要平穩、準確,不得碰砸樓板及其他已施工完的部位,不得兜掛鋼筋。拆除模板時按程序進行,禁止用大錘敲擊,防止5、混凝土墻面出現裂紋。模板與墻面粘結時,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將墻面拉裂。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墻身超厚:墻身放線時誤差過大,模板就位調整不認真,穿墻螺栓沒有全部穿齊、擰緊。墻體上口過大:支模時上口卡具沒有按要求尺寸卡緊。混凝土墻體表面粘連:由于模板清理不好,拆模過早所造成。角模與大模板縫隙過大跑漿:模板拼裝時縫隙過大,連接固定措施不牢靠,應加強檢查,及時處理。角模入墻過深:支模時角模與大模板連接凹入過多或不牢固。應改進角模支模方法。嚴格控制模板上口標高。剪力墻結構大模板普通混凝土工程質量管理1.施工準備水泥:用52.5級普通硅酸鹽東岳水泥。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碎石,粒徑12cm,6、含泥量不大于1%。水:不含雜質的自來水外加劑:采用泵送緩凝劑,其摻量應根據施工要求,通過試驗確定。2.作業條件:辦完鋼筋隱檢手續,注意檢查支鐵、墊塊,以保證保護層厚度。核實墻內預埋件、預留孔洞、水電預埋管線、盒(槽)的位置、數量及固定情況。檢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處拼接是否嚴密,扶壁柱加固是否可靠,各種連接件是否牢固。檢查并清理模板內殘留雜物。檢查電源、線路,并做好夜間施工照明的準備。由試驗室進行試配,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劑用量,水泥:粉煤灰:砂:石子:水:泵送劑其配比為:1:0.17:2.26:2.74:0.4:.021滿足混凝土早期強度要求,拆模后墻面平整,爭取達到不抹灰的要求。3、操作7、工藝工藝流程:墻體澆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處先澆筑5cm厚與墻體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或減石子混凝土。用鐵鍬均勻入模,不應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內。第一層澆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以后每次澆筑高度不應超過1m;分層澆筑、振搗。混凝土下料點應分散布置。墻體連續進行澆筑,間隔時間不超過2h。墻體混凝土的施工縫宜設在后澆帶。墻應留垂直縫。接槎處應振搗密實。澆筑時隨時清理落地灰。振搗: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應小于50cm,不得漏振。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達到要求,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管、發現有變形、移位,各有關工種相互配合進行處理。墻上口找8、平:混凝土澆筑振搗完畢,將上口甩出的鋼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預定標高線,將表面找平。拆模養護:常溫時混凝土強度大于1MPa,墻體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縫,及時修整墻面、邊角。常溫及時噴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d,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濕潤。5、成品保護不得任意拆改大模板的連接件及螺栓,以保證大模板的外形尺寸準確。混凝土澆筑、振搗至最后完工時,要保持甩出鋼筋的位置正確。應保護預留洞口、預埋件及水電預埋管、盒等。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墻體爛根:預制樓板安裝后,支模前在每邊模板下口抹找平層,找平層嵌入模板不超過1cm,保證模板下口嚴密。墻體混凝土澆筑前,先均勻澆筑5cm厚砂漿或減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嚴格控制,防止混凝土離析,底部振搗應認真操作。墻面氣泡過多:采用高頻振搗棒,每層混凝土均要振搗至氣泡排除為止。混凝土與模板粘連:注意清理模板,拆模不能過早,隔離劑涂刷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