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定位安裝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3739
2023-12-27
8頁
23.50KB
1、兗礦新疆礦業公司硫磺溝煤礦分公司KJ251人員定位系統安裝方案煤科總院重慶研究院硫磺溝煤礦2009年4月1日審 批 表通防科:生產科:安監科:調度室:總工程師:經理: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兗礦新疆礦業公司硫磺溝分公司井下實際情況,確定KJ251人員定位系統安裝方案。一、 安裝的基本方案KJ251人員定位系統采用TCP/IP協議通訊方式。主通訊光纜從地面監控室中心機房經聯合建筑、暖氣管溝再經副井、925大巷、軌道下山至井下變電所。井下變電所安置一臺井下交換機。井下交換機往各個分站安置點間經屏蔽信號電纜線連接,分站與讀卡器之間通過信號電纜線連接。從而實現信號從井下各監測點往地面中心機房傳輸。二、 2、人員定位系統安裝方案(一)、2#分站安裝在主扇風機房,用于監測主井口、副井口和風井口的人員流動情況。讀卡器和分站通過信號電纜連接,傳輸實時監測信號。各讀卡器的安裝位置如下:1、主井2臺:1臺安裝在主井口距離地面5-10米處,用人監測主井井口人員流動情況和出井考勤。1臺安裝在主井口距離地面不小于110米處,用人監測主井人員流動情況和入井考勤。2、副井2臺:1臺安裝在副井口距離地面5-10米處,用人監測副井井口人員流動情況和出井考勤。1臺安裝在副井口距離地面不小于110米處,用人監測副井人員流動情況和入井考勤。3、風井2臺:1臺安裝在風井口距離地面5-10米處,用人監測風井井口人員流動情況和出井考3、勤。1臺安裝在風井口距離地面不小于110米處,用人監測風井人員流動情況和入井考勤。(二)、3#分站安裝在風井與925聯絡巷,用于監測副井、井底車場、925大巷及其附近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讀卡器和分站通過信號電纜連接,傳輸實時監測信號。各讀卡器的安裝位置如下:1、925大巷2臺:1臺安裝在925大巷往里距離風井與925聯絡巷30左右米處。1臺安裝在925大巷距離副井井底10米左右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2、風井與925聯絡巷1臺:安裝在風井與925聯絡巷距離主井與風井聯絡巷風門處20米左右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3、風井與回風下山聯絡巷1臺:安裝在風井與回風下山聯絡巷距離回風4、下山10米左右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4、軌道下山與925聯絡巷1臺:安裝在軌道下山與925聯絡巷距離軌道下山10米左右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5、副井井底車場1臺:安裝在副井井底車場。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6、軌道下山與回風下山聯絡巷1臺:安裝在軌道下山與回風下山聯絡巷風門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三)、4#分站安裝在主井煤倉上口,用于監測煤倉上口與主暗斜井掘進頭人員流動情況。讀卡器和分站通過信號電纜連接,傳輸實時監測信號。各讀卡器的安裝位置如下:1、主井煤倉上口1臺:安裝在主井煤倉上口。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2、主暗斜井2臺:1臺安裝在主暗斜井5、往里10米左右處。1臺安裝在主暗斜井掘進頭。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四)、5#分站安裝在變電所,用于監測W(9-15)102皮帶順槽、變電所軌道下山、回風下山及其附近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讀卡器和分站通過信號電纜連接,傳輸實時監測信號。各讀卡器的安裝位置如下:1、回風下山2臺:1臺安裝在回風下山,煤倉與回風下山聯絡巷與主井井底車場與回風下山聯絡巷中部。1臺安裝在回風下山距離變電所5米左右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2、主井井底車場與回風下山聯絡巷1臺:安裝在主井井底車場與回風下山聯絡巷風門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3、軌道下山1臺:安裝在軌道下山往里距離軌道下山與W(9-16、5)102皮帶順槽聯絡巷10米左右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4、軌道下山與主井井底車場聯絡巷1臺。安裝在巷道中部。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5、主井井底車場1臺。安裝在巷道中部。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6、W(9-15)102皮帶順槽1臺:安裝在W(9-15)102皮帶順槽往里距離W(9-15)102皮帶順槽與軌道下山聯絡巷不小于100米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五)、6#分站安裝在水泵房,用于監測軌道下山掘進頭和回風下山掘進頭的人員流動情況。讀卡器和分站通過信號電纜連接,傳輸實時監測信號。各讀卡器的安裝位置如下:1、軌道下山掘進頭1臺:安裝在軌道下山掘進頭。用于監7、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2、回風下山掘進頭1臺:安裝在回風下山掘進頭。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3、水泵房1臺;安裝在水泵房的回風下山出口處。用于監視通過水泵房到回風下山的人員流動情況。(六)、7#分站安裝在101車場風門,用于監測W(9-15)102軌道順槽的人員流動情況。讀卡器和分站通過信號電纜連接,傳輸實時監測信號。各讀卡器的安裝位置如下:1、W(9-15)102軌道順槽1臺:安裝在巷道內100米左右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2、101車場處1臺:安裝在101車場風門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3、軌道下山1臺:安裝在軌道下山與101回風專用巷聯絡巷和軌道下山與主井井底8、車場聯絡巷中部。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4、軌道下山與主井聯絡巷1臺:安裝在軌道下山與主井聯絡巷風門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5、101車場與煤倉聯絡巷1臺:安裝在101車場與煤倉聯絡巷風門處。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6、軌道下山與101回風專用巷聯絡巷1臺:安裝在軌道下山與101回風專用巷聯絡巷中部。(安裝在軌道下山與101回風專用巷聯絡巷風門與101車場風門聯絡巷中部)。用于監測該巷道的人員流動情況。(七)、有關技術要求1、從地面中心機房經聯合建筑、暖氣管溝、副井至井下變電所交換機的光纜布置過程中,光纜應避免用力拉扯,以波浪形掛接為佳,同時應避免大于90度的彎曲,如遇轉9、彎處,在拐彎處光纜應盤遺不小于10米以上,半徑不宜過小。2、從井下變電所交換機往各人員定位分站之間的通訊線用屏蔽電纜相連,屏蔽線與動力線纜分開鋪設,避免信號干擾,如因特殊原因與動力電纜一起,就必須保證與動力線纜間距不小于30CM以上。若遇有變頻設備,通訊電纜必須與所有動力電纜及電話線分開.且保持屏蔽層的接地良好。安裝完畢后,一定要檢查屏蔽是否與通訊線短路。井下通訊線纜須懸掛牢固、美觀,同時布置的過程中也應避免用來力拉扯,以防電纜線短路或斷路。若電纜線長度不及巷道長度,電纜線應用防爆接線盒按線的相同顏色兩兩對連。(屏蔽電纜線是紅、藍、白、綠四芯線。)3、從人員定位分站往各讀卡器之間的信號線用傳感10、器信號電纜線相連,電纜線須懸掛牢固、美觀,同時布置的過程中也應避免用來力拉扯,以防電纜線短路或斷路。若電纜線長度不及巷道長度,電纜線應用防爆接線盒按線顏色兩兩對連。(信號電纜線是紅、藍白、綠四芯線。)切記在分站至各傳感器的每根電纜線的兩頭都作上記號,同一根電纜線兩頭作上相同的記號,不同的電纜線之間作上不同記號,以便區分。 4、井下交換機、人員定位分站、讀卡器下井前線調試好,并帶電正常工作不小于24小時后,方可下井。5、井下交換機和人員定位分站安裝在支撐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進風巷道或硐室中,安設時墊支架使其距巷道頂板不小于300MM,或吊掛在巷道中并可靠接地。6、讀卡器應牢固在巷道壁上,并使其正面正對對面巷壁。7、未盡事宜請參照國家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