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索吊設計安裝施工方案(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4040
2023-12-27
3頁
11.25KB
1、纜索吊設計、安裝施工方案一、纜索吊設計、安裝 根據施工圖紙及現場條件,13#墩、6#墩位于較陡的山坡上,施工便道難以到達具體墩臺位置,為解決施工中材料、機具運輸問題,需設置纜 索吊車。考慮到周家灣隧道為無軌運輸,出口里程為DK249+720,距離0 臺前19. 0m,假設在0#臺1#墩之間設纜索吊車的塔架基礎,距離周家灣隧道 出口達30m,不影響隧道施工;同時該基礎位置原地面標高(890.5)與連 續剛構頂面(898.8)及7#8* (874. 5)相差不大,因此,在0#臺前與7# 8#墩之間設纜索吊,5#4#墩之間場地較平,可開辟一塊起吊場地,并通 過便道通往外界。二、纜索吊技術參數根據施工2、需要,纜索吊設計起吊能力8t,設1組承重索,其主要技術 參數如下:最大吊裝重量:8t;跨度:兩塔架頂部索鞍跨度為400叱兩塔架高度:宜昌側43m,萬州側59m,采用萬能桿件拼裝而成,上部 斷面4X2m,下部斷面為6X4m;最大工作垂度:20m,保證吊鉤下的有效作業空間不小于10m。分別位于0#臺前和7#8#墩之間。各索規格:承重索:2根6X19 45纖維芯鋼索,平安系數大于3;牽 引索:6X19 23纖維芯鋼索,平安系數大于3;起重索:6X19 28纖維 芯鋼索,平安系數大于5;纜風索:6X19 37纖維芯鋼索,平安系數大于2o地錨:采用重力式片石混凝土地錨,并在地錨內埋設鋼絲繩作為索頭, 預3、埋鋼絲繩的角度與主索邊跨和地面的夾角相同。對地錨的抗拔、抗滑、 抗傾覆能力根據現場實際地質情況進行嚴格的檢算。三、纜索吊安裝(一)塔架采用蘇式萬能桿件,立柱由4m長桿件組成,每節間為長2m。安裝前 依據設計資料配齊拼裝桿件,并對支架基礎進行處理,塔架頂部放置縱橫 梁以安放鞍索。為了減小塔頂吊重時向跨中位移量,在設置后纜風繩時, 適當加大后纜的拉力,使后錨方向產生一定位移量,以抵消纜索吊重時的 前移量,減小塔架本身的懸臂受力。塔架置于C20混凝土基礎上,施工中將萬能桿件下部支撐靴置于鋼軌 上,并與基礎中頂埋螺栓連接,控制塔底縱橫向位移,塔底部不承受彎矩,塔 身按承受局部彎矩考慮,塔身的穩定依靠風4、纜繩來維持。(二)纜索系統安裝先將承重索按設計長度下料,一端與主地錨連接(宜昌側),另一端與 對面(萬州側)牽引鋼絲繩連接,通過萬州側的卷揚機牽引,承重索越過 宜昌側塔架頂部索鞍,當索頭到達萬州側時,穿天車,將天車連同承重索 一起吊到萬州側塔頂,再將承重索牽引至萬州側地錨錨固,完成第1根承 重索架設。在已完成的承重索上套上吊環,另一根承重索通過吊環吊起由 萬州側卷揚機牽引到萬州側。纜索系統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安裝:轉向設備一塔架纜風一承重索一搬 運小車及牽引索一起重索。(三)調試塔架及纜索系統安裝完畢后,對纜索及轉向運輸系統進行調試和試吊:用導鏈調整前后兩側纜風索,使其到達初始張力狀態;用儀器檢查承重索索鞍中心是否與塔架中心一致,如有偏移,調整兩 側纜風索糾偏;調整主索的初始安裝垂度;空載運行,檢查塔架、地壟、起重、牽引各系統的安裝情況;按設計吊重的1.25倍分級進行試吊,在加載到最大時在索道上運行, 全程往返一次;纜索吊通過調試、試吊,各項檢查結果滿足要求后,可進入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