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吊安裝施工方案37219(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4110
2023-12-27
13頁
3.78MB
1、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工程內容3三、勞動力組織3四、施工機具設備和測試器具3五、工藝步序4六、整機調試8七、質量保證措施9八、技術交底及安全措施11九、施工進度11十、試運轉12十一、安全保證措施12龍門吊安裝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椒江二橋及接線工程位于臺州市東部臨海市和椒江區境內,其中椒江二橋是本項目的控制性工程,在椒江口老鼠嶼處跨越椒江,其橋位距上游椒江大橋約7 km,離下游的沿海高速公路(甬臺溫復線)“工可”橋位約3.8km,全長3702m,按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主跨為480m的雙塔組合梁斜拉橋.其中第2施工標段(K65+983K67+808)全長1。825km,分北岸引橋和主橋兩部2、分.主橋橋型為:(70+140+480+140+70)m雙塔雙索面組合梁斜拉橋。N01墩平臺采用2800mm鋼護筒作為主承重樁,龍門吊基礎采用1000mm鋼管作為承重樁,主承重梁采用HN60型鋼,分配梁采用I20a型鋼,面板采用10mm厚鋼板。龍門吊采用跨徑34m,高20m的DCS100t龍門吊.主墩N01墩平臺已經搭設完畢,平臺上的龍門吊安裝場地已經達到使用要求,龍門吊大車走行軌道已經鋪設完畢,場地及軌道的相關技術指標均滿足龍門吊的正常使用要求。100t龍門吊大樣圖二、工程內容龍門吊主梁及支腿鋼結構組件(系長大貨物)、各工作機構總成的運輸組織,裝卸與現場擺放,龍門吊主梁及支腿的現場螺栓(銷子3、)拼接,龍門吊各結構件的吊裝、各工作機構的安裝,供電系統的安裝及安全設施的裝設,龍門吊整機的運行調試,交接工作等。三、勞動力組織1、現場總指揮 1人2、電焊工 1人3、電工 1人4、安裝 2人5、其他輔助人員使用單位配備(注:以上人員不包括使用單位汽車起重機吊裝人員).四、施工機具設備和測試器具1、要求協助配置施工機具設備25t汽車起重機(吊裝部件) 2臺70t履帶起重機(吊裝支腿、主梁) 2臺 5t手拉葫蘆 5臺電焊機(17kw) 1臺氣割(氧氣、乙炔) 1套熔接機具 2套 2500mm160mm枕木 20根24mm鋼絲繩 4根2、測試器具水平尺 1根水準儀及5m塔尺 1套鋼卷尺50m 1個4、其他:萬用表、鉗形電流表等。五、工藝步序龍門吊安裝施工流程1、大車走行的鋼軌鋪設按國家標準,大車軌道安裝的技術要求:(1)軌道接頭間隙12mm;連接壓板必須用魚尾板,不允許借用鋼筋來代替壓板固定。(2)接頭處兩軌道的橫向位移或高差均不得超過1mm.(3)在同一截面上,兩軌道高低差均不得超過10mm;跨度大于40m的門式起重機,高低差不大于15mm。(4)同一軌道面的高低差不超過100mm.(5)軌道跨度30m時,跨度偏差不超過8mm;軌道跨度30m時,跨度偏差不超過10mm.(6)軌道固定必須要用壓板固定,壓板間距約600mm。(7)為了人身安全,軌道必須有接地裝置,接地體的截面,圓鋼不少于25、0mm,角鋼不少于40404mm,深度不少于2。5m,保證接地電阻不大于4.2、當設備運到安裝現場后,為便于安裝,在卸車時即要考慮各組件的擺放位置,合理安排卸車次序及擺放位置,盡量避免二次轉運發生。3、支腿拼裝(圖一)本龍門吊支腿為剛、柔性支腿,在工地現場事先擺放好拼裝位置,先將剛、柔支腿平放地面,底部用枕木墊平.然后將頂橫梁、底橫梁的法蘭與支腿法蘭對接,裝螺栓,上彈簧墊片及螺母,校正并擰緊螺栓。再將底部臺車平放按要求裝入底橫梁兩側,校正并打入銷軸,上好保險卡板。圖一4、豎立支腿(圖二)豎立支腿前,事先在支腿上方選好位置,扣上24鋼絲繩,然后用70t履帶吊吊立支腿,將大車跑輪落在軌道上,調整跑6、輪位置,跑輪外側輪緣必須緊靠軌道外側(注:兩軌道平行度及四輪對角線尺寸)。再將手拉葫蘆扣在鋼絲繩與地錨上,每邊各一只,拉緊調整支腿垂直度,調整完畢后,再吊主梁.圖二5、主梁拼裝(圖三)將一節主梁平放地面,底部墊枕木,再將另節主梁與第一節主梁對接校正,打入銷軸,上好保險銷(其余主梁拼裝同理)。6、吊裝主梁吊裝主梁前必須選好吊點,繞好吊裝鋼絲繩,采用兩臺70t履帶吊同時起吊,將一主梁按要求放在兩支腿一側并校正位置,用壓板固定牢固;然后吊裝另一主梁測量、校正好中心距及各要求,用壓板固定牢固。7、起重機構安裝起重小車在出廠前已裝好上部起重卷揚機繞好鋼絲繩,在小車的兩邊焊有四只吊環,吊裝前繞好鋼絲繩,采7、用一臺25t汽車起重機吊裝,然后將卷揚機里的鋼絲繩放出繞著下部動滑輪再繞上部起重小車里的定滑輪,從第一片滑輪順穿繞到最后一片滑輪,將繩頭鎖在天車定滑輪邊上的測力傳感器,接著拉鋼絞線和電纜線,接好電源,整機空載調試。8、起吊方案整體起吊,是為最關鍵環節。首先,應選用兩臺70t履帶吊,并對吊機操作人員及司索工進行技術交底,統一指揮信號.起吊前,仔細檢查吊機停放位置是否滿足要求,索具是否完好,指揮人員先進行空車演練,直至信號明了,動作協調一致方可進入正式起吊作業.每臺吊機的吊點均選擇在端橫梁附近,距端橫梁中線距離大約5m左右,每臺吊機用兩根等長的鋼絲繩,直徑不小于20,且要求無死彎、打結現象。正式起8、吊前,先單臺進行預緊,正式起吊開始后,要注意兩端拉好四根纜風繩,起升速度要加以控制,以1.5-2m/min為宜,不可過快.吊機的技術狀態應為:大臂仰角750,此時吊機的回轉半徑約為5。7m,吊機一律采用正后方作業模式。當主梁吊放到支腿上時要注意擺放銷軸孔位即可.六、整機調試全部安裝作業完成后,進行整機調試工作應先小后大,先上后下,運行機構的試運轉,再進行大車運行機構的試運轉,先空載運行,以檢驗各機構的電氣接線是否正常。進行重載,超載實驗,以檢驗各機構以及主要鋼結構是否滿足設計及使用要求。七、質量保證措施龍門吊是主橋基礎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部對龍門吊安裝方案進行了反復的討論、論證,確保施工的可9、靠性。建立以項目經理為工程質量第一責任人的工程質量管理機構(見下圖),和以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的工程技術、質檢、試驗、測量監控四位一體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質量管理框圖1、質量管理機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工作方式開展質量檢查工作。項目部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每旬組織一次質量檢查和評比活動,每分項工程施工完畢召開一次質量分析會;作業班組實行上、下工序交接檢查制度。2、質量要求1、現場拼裝,要求同廠內制作安裝標準同樣.2、主梁軸線與大車運行軌道的垂直度誤差不大于100mm。3、兩端大車走行輪踏面輪緣要緊靠軌道兩端外側。八、技術交底及安全措施1、主梁軸線與大車運行軌道的10、垂直度誤差。2、吊裝作業程序技術交底,主要包括索具的具體要求,吊重的準確重量及起吊的高度,吊點位置的確定,吊機站位要求等。3、供電系統的技術交底:主要包括供電系統的容量是否滿足要求.主電纜線徑及長度是否符合標準以及是否完好無損。供電電壓是否穩定等.4、試車技術交底:向所有參試人員分發試車程序大綱并逐條解釋。安全技術措施:要求各主要施工人員必須有相應資質;用于支撐大梁的枕木垛按標準搭設并用扒釘固定;手拉葫蘆狀況良好能正常使用;清理施工現場,做好防護并設立警戒線標志及警示標牌,阻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各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防護用具用品(如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帶等),指揮用的色旗、口哨等齊全、醒目11、。九、施工進度卸車1、卸車并根據需要收各組件定位. 1天2、大梁對位、拼裝、銷子或螺栓定位。 1天3、拼裝支腿。 1天4、整體抬升大梁并安裝支腿下橫梁及大車走行機構。 1天5、吊裝起重小車,安裝供電系統。 1天6、試運轉并交工驗收。 1天十、試運轉1、起升機構試運轉,起升、下降各作三遍,并要求每次都上升到最高位置,檢驗起升高度限制器是否正常。小車運行在主梁全行程范圍內往返三次,檢驗小車行走行程限位開關的動作情況,以及運行過程中是否平穩.2、大車走行系統試運轉:在大車運行軌道的全程范圍內往返兩次,觀察機構動作是否正常,并隨時停車、啟動,檢查有無爬行、打滑、啃軌現象的發生。以上空載試驗過程中,隨時12、糾正供電系統接線錯誤,適時調整各行程開關,使各機構動作正確,行程開關動作靈敏,各自鎖、互鎖、聯動機構動作正常、有效.3、輕載、重載、超載試運轉。加載程序為:額定載荷的50%、75、100%、115,逐級加載,每種載荷在試驗過程中至少重復兩次,起升機構三次以上并做上升、下降制動,觀察有無爬升、溜鉤現象,75、100%、115載荷情況下,懸空停留5分鐘以上,測量重量有無下滑現象。對于鋼結構,要求在75、100、115%的載荷下用水準儀精確測量主梁跨中的垂直撓度,用經緯儀測量主梁軸線的旁彎值,并與設計相對照,是否正確。十一、安全保證措施1、建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生產”是一切施工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我們必須始終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配備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各作業隊選配責任心強的人員任本作業隊的兼職安全員,在經理部的領導下,隨時隨地在工地進行檢查,充分發揮監督管理作用.2、龍門吊安裝施工安全措施龍門吊安裝施工安全措施見龍門吊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