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制作與安裝施工技術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4277
2023-12-27
11頁
22.50KB
1、模板制作與安裝施工技術方案 模板制作與安裝施工技術方案提要:池內沒有柱子及其它障礙的水池底板、頂板和框架結構廠房樓板、屋面板混凝土,可采用塑料簿膜履蓋養護;因障礙過多不便于采用塑料簿膜 模板制作與安裝施工技術方案 1模板選型及材料質量檢驗 1、為保證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本工程各現澆鋼筋混凝土水池和外露鋼筋混凝土承重結構均采用大型木模板成型,扣件式鋼管與方木混合支撐結構。模板采用標準尺寸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材,模板龍骨采用松木。 2、模板用膠合板材應使用A級材,方木材質不得低于級材,木材進場后應作材質檢驗。膠合板檢驗樹種、產品合格證,規格、尺寸、外觀質量和力學性能指標。方木檢驗樹種、規格、尺寸、外2、觀質量。木材進場檢驗材質標準按下表: 木材進場檢驗表 2水池模板結構設計與構造 1、水池底板磚胎模 水池底板外邊界采用磚胎模.磚胎膜用水泥砂漿、mU10普通粘土磚砌筑,內面及頂面抹內摻5%防水劑的1:2防水砂漿。磚胎模高于底板設計厚度50mm,內釘20mm厚木板條保證底板厚度。具體作法見SZj-25水池模板構造圖 2、水平施工縫及其以下部池壁模板 (1)、按設計要求,水池壁下部沒有預埋套管時,池壁第一道水平施工縫設于底板頂面以上500mm處,池壁根部作腋角放大時,第一道水平施工縫設于坡角以上300mm處。當有預埋套管時,第一道水平施工縫除滿足以上要求外,水平施工縫應高于預埋套管頂450mm設置3、。 (2)、水平施工縫埋設厚3mm,寬300鍍鋅鋼板止水帶,止水帶分段預制,現場對接,對接處需滿焊,居中埋設。為保證止水帶安裝位置準確、固定牢靠,附加10mm支托鋼筋和斜撐鋼筋固定,作法見SZj25水池模板構造圖。 (3)、水平施工縫下池壁模板為懸模,支模方式見SZj25水池模板構造圖。 模板下部支托馬凳按不貫通馬凳、固定貫通式馬凳和加強型固定貫通式馬凳三種型式設置。不貫通馬凳以20鋼筋焊制,凳腿不加止水板,直接擺放于池底下層鋼筋網片上;固定貫通式馬凳用兩根25鋼筋和角鋼焊制,凳腿加焊止水板,馬凳下部焊接于墊層預埋鐵件上.加強型固定貫通式馬凳用4根25鋼筋和角鋼焊制,凳腿加焊止水板,馬凳下部焊4、接于墊層預埋鐵件上。 a、懸空模板高度小于時,馬凳間距1000mm,貫通式馬凳與固定式馬凳交叉放置; b、懸空模板高度大于時,馬凳間距1000mm,不貫通馬凳與加強型貫通固定式馬凳交叉布置; c、模板高度大于時應全部使用固定式馬凳,馬凳間距1000mm,固定貫通式馬凳與加強型固定馬凳交叉放置; d、池壁根部腋角放大時,腋角下部模板固定于固定貫通式馬凳上,以防止混凝土澆筑時上浮變形。 (4)、施工縫的防水施工 水平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鋪與防水混凝土相同水泥的1:2水泥砂漿30mm厚,并于1小時之內澆筑混凝土. 3、池壁模板 (1)、本工程池壁、導流墻、柱、梁、板等結構均5、按外露混凝土考慮。模板變形不得大于計算跨度的1/400,支架彈性擾度不大于1/1000。 (2)、池壁模板采用大型木模板成型,扣件式鋼管與方木混合支撐結構,內、外膜板以焊有止水鋼板的雙頭螺栓連系固定。具體作法見SZj25水池模板構造圖。 4、模板結構設計 模板結構設計按GB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附錄一”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標準值及分項系數”規定確定荷載標準值,現行鋼結構和木結構設計規范設計模板結構。 (1)、設計參數 新筑混凝土重力密度,澆筑速度V=,施工溫度,外加劑修正系數,混凝土坍落度修正系數,澆筑沖擊荷載取2kN/m2。 (2)、模板結構 a、選用18mm厚膠合板模6、板(2400mm1200mm),豎向龍骨用75mm100mm方木,橫向支架用248扣件鋼管,m14雙頭螺栓對拉連接內、外模板時:方木龍骨中心距不大于400mm,支架鋼管間距不大于600mm,連接螺栓橫向間距不大于600mm; b、選用12mm厚膠合板模板(2000mm1000mm),豎向龍骨50mm75mm方木,橫向支架用248扣件鋼管,m12mm雙頭螺栓對拉連接內、外模板時:方木龍骨中心距不大于200mm,支架鋼管間距不大于500mm,連接螺栓橫向間距不大于500mm; c、模板支撐采用48扣件鋼管兩面對稱斜撐,斜撐下端應可靠固定。當池壁支模高度大于3m時,模板兩側應設抗風攬繩,攬繩數量和強7、度應滿足按風荷載計算要求,以保證模板整體穩定. 5、伸縮縫模板構造及施工 (1)、伸縮縫模板構造 伸縮縫模板構造按施工方法可選擇以下兩種作法。 方案一 伸縮縫模板采用現場制作鋼模,將橡膠止水帶和泡沫乙稀填充料一次作好,伸縮縫兩側混凝土同時對稱澆筑。按此方案施工,單個水池可縮短工期30天左右,便于止水帶定位和保護。具體作法詳見SZL22水池模板構造圖 方案二 伸縮縫兩側混凝土分兩期澆筑.將水池分為兩個澆筑段流水施工,先施工一側,折模后安裝聚乙稀泡沫填充料,再施工另一側。此方案可減少現場制作鋼模,但工期較長,橡股止水帶安裝后有半邊外露較長時間,需加強現場保護。具體作法詳見SZL25水池模板構造圖 8、(2)、伸縮縫安裝施工 a、止水帶寬度和材質的物理性能均應符合設計要求,且無裂縫和氣泡;接頭應采用熱接,不得疊接,接縫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脫膠現象; b、止水帶中心線應和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不得穿孔或用鐵釘固定; c、混凝土澆筑前應校正止水帶位置,表面清理干凈,止水帶損壞處應修補;頂、底板止水帶的下側混凝土應振搗密實,邊墻止水帶內外側混凝土應對稱均勻澆筑,保持止水帶位置正確、平直,無卷曲現象; d、伸縮縫處增設的聚乙稀泡沫板和外表防水層按設計要求施工。 6、預埋套管安裝 (1)、預埋套管應按設計要求制作、防腐,并按設計位置埋設,埋設前清潔內外表面。 (2)、 模板制作與安裝施工技術方案9、提要:池內沒有柱子及其它障礙的水池底板、頂板和框架結構廠房樓板、屋面板混凝土,可采用塑料簿膜履蓋養護;因障礙過多不便于采用塑料簿膜套管埋設應確保位置準確、固定牢靠。 a、平面位置依校核后的控制點進行放線定位,用水準儀進行標高測定,模板封閉前由總包方、分包方責任工程師進行進行復測并作記錄。位于同一水池或相鄰兩水池的自流流程套管,在混凝澆筑前應以連通管作進一步核實校準。 b、預埋套管加工時長度應比墻厚大100mm,埋設時外墻面單面出墻,以備水池試水時焊接臨時堵板。 c、小于等于DN200的套管可用池壁設計鋼筋骨架定位,直接固定于模板上。大于DN200套管,可于上段混凝土澆筑時埋設兩根25鋼筋支架,10、套管焊接于支架上固定。 d、預埋套管處模板水平鋼管龍骨應適當加密調整,使套管上下各有一條水平鋼管龍骨壓緊模板,確保振搗不漏漿。套管出墻面處模板按套管外徑開孔,開孔位置及大寸應準確,模板開孔需切斷木龍骨時,應對模板開孔處進行補強,具體作法見SZj25模板構造圖。 (3)、當一條工藝管道同時穿過兩道或以上有防水要求的池壁時,應確保相應套管埋設的同心度不超2mm。可采用以穿墻的工藝鋼管焊接定位塊作支架,將幾個套管組裝起來一并埋設。 7、柱、梁、板模板 (1)、水池內柱、梁、頂板均采用大型木模板成型,扣件式鋼管與方木混合支撐結構.模板采用標準尺寸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材,模板龍骨采用松木。 (2)、柱模板11、 a、柱子澆筑分段原則和池壁同步。如水池壁因預埋套管需要,首段高度過大時,柱子可單獨分段,首段高度高出池底板頂面不小于300mm,首段懸模用固定式馬凳支托,以便準確定位。 b、柱模板支撐受力桿件應獨立設置,不能兼作梁、板支撐受力構件。柱模板構造詳見SZL-25水池模板構造圖 (3)、梁模板 梁模板構造詳見SZL-25水池模板構造圖。跨度大于4時,模板安裝時應起拱,非承重梁起拱高度為跨度的1/1000,承重梁起拱高度為跨度的3/1000。 (4)、池頂板模板 a、頂板模板結構強度應滿足施工荷載承載要求.設計荷載按以下取值。模板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24kN/板厚,鋼筋自重/,施工荷載/。 選用112、8mm厚膠合板模板,75mm100mm方木龍骨,水平支撐48扣件鋼管,龍骨方木中心距不大于500mm。支撐鋼管間距不大于1000mm。 選用12mm厚膠合板模板,50mm75mm方木龍骨,水平支撐48扣件鋼管,龍骨方木中心距不大于350mm。支撐鋼管間距不大于1000mm。 b、池頂板模板采用扣件式鋼管支架支撐,柱、梁一并考慮,滿堂布置。支架底部應設掃地鋼管,頂部和支架中間設兩道雙向連系鋼管,每排支撐立管均需設剪刀撐. 3模板安裝及質量控制 1、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2、柱、墻支模高度大于時,模板下部應留清掃孔,模板安裝完畢對己筑混凝土面清13、掃,混凝土澆筑前經檢查合格后封堵。 3、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套管、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固定,混凝土澆筑前總包方技術負責人組織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組織設計代表聯合檢查確認。其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 項目允許偏差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 插筋中心線位置5 外露長度+ 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 外露長度+ 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 尺寸+ 注:檢查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較大值。 4、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 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 底模上表面14、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鋼尺檢查 柱、墻、梁+4,5鋼尺檢查 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大于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 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 注:檢查軸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方面量測,并取其中的較大值。 4模板拆除 1、防滲混凝土結構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100%以后拆模,混凝土強度以現場同條件養生試塊強度試驗報告為準,且拆模時間不得早于14天。 2、非防滲混凝土結構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檢查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混凝土強度應符合下表規定,且拆模時間不得早于7天. 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構件類15、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 板250 2,875 8100 梁、拱、殼875 8100 懸臂構件-100 3、其它混凝土構件的模板及支架拆除時,混凝土強度原則不低于設計強度的50%,且拆模時間不得早于7天。 4、分兩段澆筑施工的柱子和墻板,為保證接茬處的平整,下澆筑段模板可不拆,侍上澆筑段施工后一并拆模。 5混凝土養護 1、池內沒有柱子及其它障礙的水池底板、頂板和框架結構廠房樓板、屋面板混凝土,可采用塑料簿膜履蓋養護;因障礙過多不便于采用塑料簿膜履蓋養護的水池底板、頂板、廠房樓板、屋面板混凝土,采用履蓋草袋或麻袋灑水養護.水池池壁、混凝土墻和柱、梁等構件,拆模前在木模板外澆水養護,拆模后掛草袋或麻袋灑水養護。 2、混凝土澆筑后12小時應履蓋草袋或麻袋并開始澆水養護,灑水次數以保持混凝土濕潤狀態為準。防滲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其它混凝土結構件養護不少于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