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消防安裝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4351
2023-12-27
11頁
52.50KB
1、消防安裝施工方案一、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1。 施工流程及施工準備1.1 施工準備 在廣州市流花展貿中心北區展館升級改造工程消防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前,應全面審閱圖紙,明確圖紙設計的要求、系統原理及管線布置。需到現場進行實地測量與了解,結合施工圖紙初步確認管線的敷設方向應及時與其他專業的施工單位協調好,如有暗敷線管,應做好安裝前的開槽工作,并對暗敷線管內穿線的質量做必要的測試,符合要求與規范后,才可進行系統的安裝。計劃先進行12號和14號樓的24層線管敷設并穿線,前端設備跟進安裝.其他樓層按整體施工進度依序進行。1。2 施工流程電線絕緣檢測系統布管、槽與布線施工準備探測器、手動按鈕、電話安裝控2、制箱、模塊端子箱、安裝及接線聯動設備安裝消防控制設備安裝火災報警控制器安裝調試運行1 金屬線管明裝敷設要求2.1 施工程序1) 明配管路的施工方法,一般為配管沿墻、支架、吊架敷設前應按設計圖紙或標準圖,加工好各種支架、吊架和大鋼管的預彎制。2) 支架、吊架制作一般采用角鋼,小型槽鋼與鋼板加工制作,下料應用鋼鋸和切割機切割,嚴禁用電氣焊切割,鉆孔應用手電鉆和臺鉆鉆孔,嚴禁用電、氣焊吹孔。支、吊架、管彎測量定位施工準備防火處理鋼管跨接地線箱盒測位敷設2.2 測量定位 明配管應在建筑物裝飾面完成后進行。在配管前應根據設計圖紙確定進出線位置,各種箱、盒及用電設備位置,并將箱、盒與建筑物固定牢固,水平線3、應橫平豎直的原則,順線路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進行彈線,并用筆標出安裝的間距和固定點的具體位置.支吊架固定點的距離應均勻,管卡應在與電氣器具或接線盒邊緣距離為150500.2。3 明配管彎曲半徑應不小于管外徑6倍,同時不應小于所穿入導線允許彎曲半徑。2.4 配管時要注意每根電纜管彎頭不宜超過3個,直角彎不宜超過2個。 2。5 當金屬線管采用明敷時,應符合下列要求:線盒及制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2.6 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應在便于接線處裝設接線盒,管子入盒時,盒外側應套鎖母,內側應裝護口,在吊頂內敷設時,盒的內外側均應套鎖母。1) 管子長度每超過45m,無彎曲時;2)4、 管子長度每超過30m,有1個一個彎曲時;3) 管子長度每超過20m,有2個彎曲時;4) 管子長度每超過12m,有3個彎曲時. 2。7 地線連接在線管與線管、線盒間采用接地線跨接。2.8 線管敷設完畢,經檢查無誤后,應刷金屬防火涂料保護。2 電線管暗裝敷設要求 3。1 施工程序變形縫處理管路連接測定盒箱位置預制加工隱蔽后復查隱蔽檢查驗收地線連接和油漆3.2 電線管暗敷隱蔽形式1)現澆混凝土樓板、墻、柱、梁內配管;2)砌磚配管;3)外地下埋管;3.3 暗敷設管路都須與土建主體工程密切配合施工并由土建主體工程施工中應給建筑物標高。3。4 配管要盡量減少轉彎,沿最短路徑,經綜合考慮確定合理管路敷設部5、位和走向,確定正確盒箱的正確位置。3。5 根據現場實際敷設施工圖,加工好各種管彎和盒箱。3.6 管、盒、箱之間的連接與明裝管相同。 3.7 測定盒、箱位置 根據施工圖要求,確定盒、箱軸線位置,根據土建標出的水平線為基準,連通器找平,標出盒箱的實際安裝位置。 3。8 固定盒箱 管路和鋼筋可用鐵線捆扎固定,盒、箱表面與建筑物、構筑物表面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5,盒、箱中要加填滿塑料泡沫或其他填充物,防止水泥落入。盒、箱要求放置平整牢固,坐標正確。3。9 地線連接在線管與線管、線盒間采用接地線跨接。3.10 暗敷的鍍鋅鋼管的鍍鋅層脫落處,絲扣處,各跨接線和焊縫處場均要刷防腐油漆。 3。11 暗敷管道安裝6、完畢,隱蔽前要會同業主或監理對其作全面的檢查驗收,辦理好書面隱蔽檢查驗收記錄,方可交付隱蔽。 3.12 在土建單位拆模后要對盒、箱位置和管道的通暢進行復查,可在穿引線鐵絲過程檢查管路的通暢。4金屬線槽安裝敷設要求4。1 工藝流程橋架固定橋架跨接下步工序安裝支吊架彈線定位放線檢測防火處理4.2 根據設計圖紙確定管線、接線箱(盒)的安裝位置,確定起始點,找出水平線和垂直線,在線路的中心進行彈線,并按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確定支架的具體位置. 4。3 根據定位線安裝支吊架,支吊架根據施工規范選擇相應規格的型鋼(角鐵、圓鋼),支架主要各部分采用焊接連接,要求焊接牢固,無明顯變形,質量符合要求。支架開孔7、須用臺鉆,嚴禁風電焊開孔,安裝前需做好防腐處理。 4。4 槽架安裝應平整,無扭曲變形,接縫處應緊密平直,槽蓋裝好后應保證平整,無翹角等現象. 4。5 槽架直線段連接應采用連接板,用機絲(帶彈簧墊)緊固,保證嚴密平整。 4.6 槽架交叉、轉彎、分叉時應用相應的配件連接,導線接頭出設置相應的接線盒,嚴禁在槽架內直接接線. 4.7 槽架與箱、盒、柜連接時,進出線口處應做抱角連接,并用螺絲緊固,末端應加裝封頭。 4。8 線槽敷設完畢后應涂防火涂料保護。5. 系統穿線與接線帶護口清掃管選擇導線線路檢查絕緣測量恢復絕緣導線連接穿線引線與導線綁扎放線準備工作穿引線 5.1 施工程序 5.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8、的布線施工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 5。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線路導線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額定工作電壓不超過50伏時,導線的電壓等級不應低于交流250伏;額定工作電壓超過50伏時,導線的電壓等級不應低于交流500伏. 5。4 在管路較長或彎頭較多時,可以在敷設管路的同時將引線一并穿好。 5。5 管道內有泥砂等雜物時,應用布條綁扎在引線上來回拉動,將管內雜物清凈。 5。6 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 5。7 放線1) 放線前應根據施工圖對穿入的導線的規格、型號進行核對,發現規格不符或絕緣層質量不好,導線應及時9、退換;2) 放線時為使導線不扭結,最好使用放先架。5。8 引線與導線綁扎 如導線數量較多和截面較大,要把導線端部剝出線芯,用綁線纏繞綁扎牢固,使綁扎端接頭處形成一個平滑的錐行過度部位,然后再穿入管。5。9 管口帶護口 導線穿入鋼管前,應給管口帶塑料護線套,穿入PVC硬塑制管前,應先檢查并清除管口留有毛刺和刃口,以防穿線時損壞導線的絕緣層.5.10 穿線導線在管內或槽內不得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總截面不應超過線管或線槽內截面的40%,其接頭在接線盒內用焊接或端子連接.5.11 導線連接的質量要求1) 割開導線的絕緣層時,不應損傷線芯。2) 截面超過2.5mm2的多股銅芯線的終端應焊接或壓接端子后再與10、電器的端子連接(設備自帶插接式的端子除外).3) 使用錫焊法連接銅導線時,焊錫應灌得飽滿,不應使用酸性焊劑。5。12 銅導線的直接連接與分支連接可采用閉壓端子連接.5。13 管線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包括沉降縫、伸縮縫、抗震縫等)處,應采用補償措施,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并留有適當余量。5。14 絕緣測量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絕緣測量選用500V,0500M兆歐表。5.15 在完成電線管敷設及辦理好隱蔽驗收后,由專人對實際施工圖進行描繪,用于日后的竣工圖繪制以及找盒時參考,同時方便業主的維修管理。 5。111、6 由于消防報警系統線路的線路比較多,必須進行線路的標識。在布線時就要對各回路用號碼管進行標識,并在圖紙上進行相應的記錄。 5.17 在完成配線后,各種過線盒及線槽均及時封閉,特別是安裝在天花內的線盒、線槽,在天花安裝前檢查各種封閉情況是否達到要求,防止漏封而導致鼠患. 5.18 豎井內的樓層預留孔在敷線完成后對其進行防火封閉,采用防火泥或其他不燃材料進行。 5.19 對于由走廊引入弱電管井、機房等重要位置的線槽等,必須在隔墻處的槽內用防火泥進行封堵嚴密,防止鼠患或者火災蔓延。6點型探測器及底座的安裝6。1 探測器安裝前應逐個模擬試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2 根據設計要求與施工平面圖,在現12、場定位劃線、彈線,確保探測器的位置,定位后按有關規定安裝探測器。在天花吊頂上安裝時,要求縱橫成排對稱安裝。 6.3 探測器上的信號確認燈,應對向門口或對向容易被人覺察的方向。6。4 遇到送風口、照明燈具等各種障礙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有關規范要求,對探測器的位置做必要的移動或取消,如果取消探測器或經過移位已超出了探測器的保護范圍,則和設計單位聯系,進行設計修改變更. 6.5 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6。6 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小于0.5m.6.7 寬度小于3m的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13、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6。8 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6.9 探測器安裝后,先蓋上保護罩,以防止污染,在系統調試開通時,方取下保護罩。 6.10 探測器的底座應牢靠固定,底座與外接導線的連接必須采用可靠壓接或焊接。 6。11 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應有緩沖余量,在其入端處應有明確標記. 6。12 探測器底座穿線采取封堵措施,防止潮氣進管,影響絕緣。7手動報警按鈕的安裝7。1 手動報警按鈕應安裝在墻壁上,且從手動報警按鈕的中心地(樓)面高度為1.5m處。 7。2 手動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14、不得傾斜。 7.3 手動報警按鈕的外接導線應有100余量,在其端部應有明確標記.8接口模塊安裝與消防接線箱(或端子箱)安裝 8.1 安裝方法1)平面消防設備線路先引線到接線端子箱,按照計劃分別統一接線后,再連線到功能模塊上對應的輸入或輸出端口,方便安裝、方便維護管理;2)報警回路線直接引線到功能模塊;3)系統中所有線路兩端都具有唯一的端子標簽. 8.2 消防接線箱1) 采用拉緊式接線端子,每個消防接線箱配備接線端子表;2) 設置在專用豎井內的接線箱,底邊離地面/樓面1.5m處.采用金屬膨脹螺栓將箱體固定在墻壁上,且要在箱體上焊接接地線;3) 配電(或接線)箱內采用端子板匯接各種導線,并按不同用15、途、不同電壓、不同電流等類別需要 分別設置不同的端子板。并將交、直流不同電壓的端子板加保護罩進行隔離,以保護人身和設備的安全;4) 箱內端子板接線時,使用對線耳機,分別在線路兩端逐根核對導線編碼是否正確.將箱內流有余量的導線綁扎成束,分開放在端子板的兩側,左側為控制中心引來的干線,右側為火災探測器及其他設備的控制線路,在連接前再次測試電線的絕緣電阻。每一回路的絕緣電阻值不小于20M。5) 箱內的結線做到整潔有序。結線后再核對是否有漏線、錯線,如無誤則在端子箱的門背貼上端子號與對應回路功能的明細對照表,以利于系統調試及日后業主的維護.9消防控制安裝9.1 在安裝前對消防控制設備進行功能檢查,不合16、格者進行檢修或更換.9。2 消防控制設備的外線若采用金屬軟管連接時,金屬軟管在條件許可時控制在1m以內,最長不大于2m,且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間距不大于0。5m。 9。3 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接線盒(箱)用鎖母固定,并跨接接地線. 9.4 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的標志. 9。5 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1.5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有明顯的標志。 9.6 引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1) 配線整齊、清晰、美觀、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固,端子板不應承受外界機械壓力;2) 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其回路編號,編號應與設計圖紙符合,字跡要清晰,并不易退色;3) 17、端子板的每個接線部,接線不得超過兩根;4) 電纜芯和導線應有余量;5) 導線應綁扎成捆,防止導線接錯;6) 導線引入線穿線后要塞住,防止灰塵、水滴進入;7)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供電電源應采用“消防電源”,并有紅色標志,字跡應清晰,并不易抹掉;8) 火災報警控制器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標志.10聯動設備的接線 與消防報警設備相聯動的設備主要有消防水泵、排煙風機、防排煙閥等.由于該部分設備工作電壓AC380V,控制線要經過 該部分設備的二次控制回路調試后,方可進行接入。11系統的接地11。1 不準將系統接地與保護接地或電源中中性線連接在一起,否則有可能造成系統中設備的永久損壞。11.2 消防控制室專設18、工作接地裝置時,接地電阻不大于4,采用共同接地時,接地電阻不大于1。 11。3 當采用共同接地時,用專用接地干線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極引至接地體,專用接地干線選用截面積不小于25mm2的塑料絕緣銅芯電線或電纜兩根。 11。4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設備的接地線,選用銅芯絕緣軟線,其線芯截面積不小于4mm2. 11。5 工作接地與保護接地應嚴格分開,不準利用金屬軟管作為保護接地導體。 11.6 各種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電子設備的接線及外露可導電部分的接地,均符合接地及安全的有關規定。 11。7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接地干線在通過墻壁時,穿入鋼管或其他堅固的保護管,確保接地裝置的可19、靠性. 11。8 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后應及時作隱蔽工程驗收。二、消防水(噴淋、消火栓)系統1、工藝流程:安裝準備預留孔、洞、預埋鐵件管材、管件、設備及附件清點檢查支、吊架制作、安裝管道預制管道安裝單項及系統試壓管道沖洗設備安裝裝配設備附件及壓力開關、水流指示器管道刷油噴頭安裝調試。2、安裝準備:計劃先進行12號和14號樓的立管安裝,24層平面管網布置,噴淋頭、消防箱隨裝修進度分段安裝。其他樓層按整體施工進度依序進行.2-1、認真熟悉圖紙、領會設計意圖、確定施工方案。2-2、復核預留、預埋的位置、尺寸、標高。23、根據設計圖紙畫出管路分部的位置、管徑、異變徑、預留口的坐標、標高、坡向及支、吊架、卡20、件的位置草圖、并將測量的尺寸做好記錄,并注意并列交叉排列管道的最小間隔尺寸。2-4、按照草圖進行管道預制加工,加工后核對尺寸、編號、堆放整齊。按編號就位,清掃管膛.按照要求安裝支、吊、卡架.預留孔、洞及預埋鐵件.25、在鋼筋混凝土樓板、梁、墻上預留孔、洞時,應設專業人員按照設計圖紙將管道及設備的位置、坐標、標高尺寸測量準確。2-6、配合土建進度,解決施工相互矛盾的問題,對閘閥應在安裝前進行耐壓試驗。2-7、支、吊架應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選用材料制作,其加工尺寸、型號、精度及焊接均應符合設計要求。3、支、吊架的安裝:31、管道支架安裝時應及時進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調整。3-2、安裝支、吊架的位置、標高21、應準確、間距應合理.應按圖紙要求,有關標準規定進行安裝。33、管道為允許位移時,應設置固定支架,必須安裝在設計規定的位置上,并應使管子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上.34、埋入墻內的支架、焊接到預埋件上的支架,用膨脹螺栓固定安裝的支架,都應遵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安裝。3-5、在沒有預留孔、洞和預埋件的混凝土構件上,可選用膨脹螺栓安裝支架,在管道轉彎處及立管底部位置,都必須安裝防晃支架。4、預制加工:4-1、管道切斷:根據現場實際測量的管段尺寸,在管段上畫出所需的分段尺寸后,使工具與管道軸線成直角,將管道垂直切斷。42、管道切口的處理:所有管道的切口處必須用銼刀銼成平滑平面、除去管道內外的卷邊、毛刺等。4-322、管道內的檢查、清掃、配管的保護:1)管道切口在接合前一定要清掃管口內的存留物及管口內外的鐵屑等.2)安裝管道前一定要清掃管膛內及管口邊外的絲扣處.3)將預制加工好的管段配好零件、編號放到適當的位置調直待安裝.4)管道安裝一般包括主干管、支干管、分支管安裝,安裝時由主管道開始,其它分支可依次進行。干管安裝:將預制加工好的管道就位,按圖紙確定干管的管徑、水平位置、標高、固定好支吊架.6、架空管道安裝,可先在地面分段組裝,長度以便于吊裝為宜。起吊后,放落在支、吊架上、用卡環固定,防止滾落傷人。7、焊接管道安裝管件可全部吊裝完畢后再焊接,但焊口位置應在地面組裝時就安排好,選定適當部位,以便焊工操作。23、施焊前,須加熱干燥焊條后方可使用,不能使用已經潮濕的焊條。注意清除管端污物。焊接按規范操作.根據不同的管道材質和管道的管壁厚度選用焊條或焊接用金屬絲的種類.并采用適當的電流、電壓、焊接速度實施焊接。管子與管子連接應正確地采用坡口角度,不能有錯位焊接。在管子焊接部位及管子和法蘭的焊接部位的內外面上,涂上與管道材質相符的防腐劑。管道焊接時表面焊肉不得有咬邊、夾渣、凹陷現象,如有應該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進行補焊。管道焊接后應退火,以消除殘余應力。用以拉緊焊件的冷拉工具,必須等焊口焊完并且進行熱處理冷卻之后,方可拆除.安裝、焊接后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撐架或腳手架,不得踏壓。焊接管道經檢測后在焊縫處應涂上防銹24、漆。8、采用螺紋連接的管道,預制絲扣應進行保養、管道螺紋應無亂牙、亂扣現象,管道連接時填料應均勻。9、干管安裝后,還應調正調直,從管端看上去,整根管道應在一條直線上。用水平尺在管段上復驗,防止局部管段有“下垂”或“拱起”等現象。10、立支管道安裝1)干管安裝后即可準備安裝立支管,立管安裝前,必須先清理預留孔洞,然后拉線、定位、固定支架,逐層安裝,同時要利用工具進行垂直度及同軸度的檢驗,管道焊接前必須先進行點焊校正,待準確無誤后再施焊。立管安裝時還應考慮水平支管的預留接口。2)管道安裝完畢后,所有的預留口都要焊堵頭或用塞頭旋緊,待單項試壓。11、管道的試壓管道系統的試壓必須在施工完畢,支、吊架安25、裝固定后,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有關規定的要求后進行。所有應檢查部位在檢查前不得涂漆及保溫。埋地管溝的管道坐標、標高、坡度及管基、墊層等經復查合格,試驗用的臨時加固措施經檢查確認安全可靠。試驗用壓力表已經校驗,精度不低于1。5級,表的滿刻值為最大被測壓力的1.5倍,壓力表不少于2塊。管子、管道附件有制造廠的合格證明書。管子校驗性檢查或試驗記錄。閥門試驗記錄。焊接檢驗記錄。設計修改及材料代用文件。試驗前應將不能參與試驗的系統、設備、儀表及管道附件等加以隔離.安全閥、濕式報警閥、水流指示器等應拆卸。加置盲板的部位應有明顯的標記。有冷脆傾向的的管道應根據管材的冷脆溫度,確定試驗介質的最低溫度,以26、防脆裂。11)管道的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并不低于1.4Mpa,當系統壓力大于1.0Mpa時,試驗壓力應為該工作壓力加0.4Mpa。12)水壓強度試驗的測試點應放在系統管網的最低點,對管網注水時,應將管網內的空氣排盡,并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30min,目測無變形,且壓力降不大于0。05Mpa,水壓嚴密性試驗壓力既為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h,應無泄漏。13)試壓過程中如遇泄露,不得帶壓修理,缺陷消除后應重新試驗。14)系統試驗合格后,試驗介質持宜在室外合適地點排放,并注意安全.15)試驗完畢后,應及時拆除所有臨時盲板,核對紀錄,并填寫管道系統試驗紀錄。三、防排煙系統防排煙系統先27、考慮12和14樓的24層現場情況,依據裝修平面布置進行設計并施工.1、通風風管(包括新風管)的連接應根據設計圖紙及安裝要求。2、通風機組設備的安裝,均按說明要求進行安裝,風管系統都要進行試壓和調試.3、風管的制作要求翻邊應平整,不應遮住螺孔,四角應鏟平,不應出現豁口,以免漏風.4、風管外觀質量應達到折角平直,圓弧均勻兩端面平行,無翹角,表面凹凸不大于5mm;風管與法蘭連接牢固,翻邊平整,寬度不小于6mm,緊貼法蘭。檢驗方法:拉線、尺量和觀察檢查。5、風管法蘭孔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焊接應牢固,焊接口不設置螺孔,螺孔具備互換性。檢驗方法:尺量和觀察檢查。6、風管加固應牢固可靠,整齊,間距適宜,均勻對稱。檢驗方法:觀察和手板方法檢查。7、鐵皮插條法蘭寬窄要一致插入兩管端后應牢固可靠。檢驗方法:觀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