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強弱電管道安裝專項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4412
2023-12-27
12頁
17.19KB
1、弱電系統施工方案一、弱電系統管線施工方案必須按圖紙進行敷設,施工質量應符合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電氣裝置安裝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等規范的要求。施工所需的儀器設備、工具及施工材料應提前準備就緒。施工現場有障礙物時應提前清除。1一般要求電纜(線)敷設前,應做外觀及導通檢查,并用直流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電阻值不應小于5M,當有特殊規定時,應符合其規定。線路應按最短途徑集中敷設,橫平豎直、整齊美觀、不宜交叉。線路不應敷設在易受機械損傷、有腐蝕性介質排放、潮濕以及有強磁場和強靜電場干擾的區域。必要時應采取保護或屏蔽措施。線路不應有盡敷設在影響操作,妨礙設備檢2、修理工、運輸和人行的位置當線路周圍環境溫度超過65時,應采取隔熱措施,處在有可能引起火災的火源場所時,應加強防火措施。線路不宜平行敷設在高溫工藝設備,管理的上方和具有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藝設備、管道的下方。線路與絕熱的工藝設備,管道絕熱層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0MM,與其他工藝設備、管道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50MM。架空敷設的線路從戶外進入室內時,應有防水措施。線路的終端處以及經過建筑物的伸縮和沉降縫處,應留有適當的余度。線路不應有中間接頭,當無法避免時,應在分線箱或接線盒內接線,接頭宜采用壓接;當采用焊接時應用無腐蝕的焊藥。補償導線宜采用壓接。同軸電纜及高頻電纜應采取專用接頭。敷設線路時,3、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鑿安裝孔。線路敷設完畢,應進行校線及編號,并按第1 條的規定,測量絕緣電體。測量線路絕緣時,必須將已連接上的設備及元件斷開。在線路的終端處和地下入井入,應加標志牌。其上的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2線槽敷設制作好的線槽應平整,內部光潔,無毛刺,加工尺寸準確。線槽采用焊接連接時應牢固,不應有顯著變形。線槽采用螺栓連接或固定時,宜用平滑的半圓頭螺栓,螺母應在線槽的外側,固定就牢固。線槽的安裝應橫平堅直,排列整齊,其上部與頂棚(或樓板)之間應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間。垂直排列的線槽拐彎時,其彎曲弧度應一致。槽與槽之間,槽與儀表盤(箱)之間、槽與蓋之間、蓋與蓋之間的連接處,應對接嚴密。線槽安4、裝在工藝管架上時,宜在工藝管道的側面或上方。線槽拐直角彎時,其最小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槽內最粗電纜外徑的10倍。當直接有線槽內引出電纜時,應用機械加工方法開孔,并采用合適的護圈來保護電纜。線槽應有排水孔。線槽的直線長度超過50M時,宜采取熱膨脹補償措施。3電線管敷設電線宜穿保護管敷設。保護管不應有變形及裂縫,其內部就清潔、無毛刺、管口應光滑,無銳邊。埋入混凝土內的保護管,管外不應涂漆。彎制保護管時,應符合下列規定:保護管的變成角度不應小于90。保護管的彎曲半徑:當穿鎧裝的電纜且明敷設時,不應小于保護管外徑的6倍;當穿鎧裝電纜以及埋設于地下與混凝土內時,不應小于保護管外徑的10倍。保護管變曲處不應5、有陷,裂縫和明顯的彎曲。單根保護管的直角變不宜超過兩個。當保護管的直線長度超過30M或彎曲角度的總和超過270時,應在其中間加裝接線盒。保護管的兩端管口應帶線箍或打成喇叭形。金屬保護管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明敷設時宜采用螺紋連接,管端螺形長度不應小于管接頭的1/2。埋設時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的對口處應該處于套管的中心位置;焊接應牢固,焊口應嚴密,并作防腐處理。鍍鋅管及薄壁管應采用螺紋連接。在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以及可能有粉塵、液體、蒸汽、腐蝕性或潮濕氣體進入管內的地方加裝保護管,其兩端管口應密封。保護管連接后應保證整個系統的電氣連續性。保護管連接與檢測元件或接地設備之間,應用金屬軟管連接,6、并有防水彎,與就地儀表箱、分線箱、接線盒等連接時應密封,并用鎖緊螺母將管固定牢固。埋設的保護管應選最短途徑敷設,埋入墻或混凝土內時,離表面的凈距離不應小于15MM。保護管應排列整齊、固定牢固。用管卡固定時,管卡間距應均勻。保護管有可能受到雨水或潮濕氣體浸入時,應在其可能積水的位置安裝排水設施。穿墻保護管段兩端延伸出墻面的長度,不應大于30MM。穿過樓板(或平臺)繼續向前明敷設電纜的保護管段宜高出樓板(或平臺)1M。埋設的保護管引出地面時,管口宜高出地面200CM,當從地下引入落地式儀表盤(箱)時,宜高出盤(箱)內地面50MM。敷設在電纜溝道內的保護管,不應緊靠溝壁。在戶外和潮濕場所敷設的保護管7、,引入分線箱或儀表箱時,宜從底部進入。接線盒和分線箱均應密封,分線箱應標明編號。4電纜敷設設電纜時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7。設電纜應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設時就防止電纜之間及電纜與其他硬物體之間的磨擦;固定時,松緊應適度。多芯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其外徑的6倍。信號電纜(線)與電力電纜(線)交叉敷設時,宜成直角,當平行敷設時,其相互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在同一線槽內的不同信號、不同電壓等級的電纜,應分類布置;對于交流電源線路和連鎖線路,應用隔板與無屏蔽的信號線路隔開。電纜沿支架或在線槽內敷設時應在下列各處固定牢固:當電纜斜坡度超過45或垂直排列時,在每一個支架上;當電纜坡度不超過45或垂直排列8、時,在每隔兩個支架上;在線路拐彎處的補償余度兩側以及保護管兩端的第一、二兩個支架上;在引入儀表盤(箱)前300400處。在引入接線盒以及分線箱前150300MM處。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選配電纜,盡量避免電纜的接續。必須接續時應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專用接插件。電源電纜與信號、控制電纜應分槽、分管敷設。敷設電纜時盡量避開惡劣環境。如高溫熱源和化學腐蝕區域等。遠離高壓線或大電流電纜,不易避開時應各自穿配金屬管,以防干擾。有強電磁場干擾環境(如電臺、電視臺附近)應將電纜穿入金屬管,并心可能埋入地下。電纜穿管前應將管內積水、雜物清除干凈,穿線時宜涂抹黃油或滑石粉,進入管口的電纜應保持平直,管內電纜不能有接頭9、和扭結,穿好后應做防潮、防腐等處理。在電纜端作好標志和編號。屏蔽電纜的屏蔽層必須一點接地。計算機、控制器、采集器等電子設備的工作地應連在弱電工程共用的單獨的接地干線上,應防止混接在強電接地干線上。屏蔽電纜的屏蔽層必須一點接地。5施工配合線槽架的施工與土建工程的配合弱電系統線槽架的安裝施工,應在土建工程同步進行,并與其他管道(風管、給排水管)的安裝同步進行,但必須解決好弱電線槽架與管道在空間位置上的合理安置和配合。管線施工與裝飾工程的配合在吊頂內敷設管線與裝飾工程須配合進行,裝修好主龍骨后,可在主龍骨上配制管線,鋼管應卡固在龍骨上,以最近直線距離敷設,在吊頂上面安裝接線盒,接線盒不能高出吊頂平面10、,鋼管配好后,應將電纜電線穿放,做好吊頂上面的工作,再由裝修人員安裝次龍骨和上面板,這時要配合裝修在吊頂面板上開孔,留出接線盒,開孔的面積應小于接線盒口面。另一種做法是先將管子配好,將引線鋼絲打入管子,待吊頂安裝完畢后,再穿線接線和安裝弱電設備。當配管的位置與接線盒位置不能準確對應時,可以采用金屬波紋管(蛇皮管)在吊頂內作軟接續,將導線至設備安裝位置。在輕型復合墻或輕型壁板中配管,先要測量好接線盒的準確位置,計劃好管子走向,與裝修人員配合挖孔挖洞。總之,弱電系統的配線和穿線工作,在土建工程完全結束以后,與裝飾工程同步進行,進度安排應避免在裝飾工程結束以后,造成穿線敷設的困難。V弱電系統施工方案11、一、弱電系統管線施工方案必須按圖紙進行敷設,施工質量應符合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電氣裝置安裝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等規范的要求。施工所需的儀器設備、工具及施工材料應提前準備就緒。施工現場有障礙物時應提前清除。1一般要求電纜(線)敷設前,應做外觀及導通檢查,并用直流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電阻值不應小于5M,當有特殊規定時,應符合其規定。線路應按最短途徑集中敷設,橫平豎直、整齊美觀、不宜交叉。線路不應敷設在易受機械損傷、有腐蝕性介質排放、潮濕以及有強磁場和強靜電場干擾的區域。必要時應采取保護或屏蔽措施。線路不應有盡敷設在影響操作,妨礙設備檢修理工、運輸和人12、行的位置當線路周圍環境溫度超過65時,應采取隔熱措施,處在有可能引起火災的火源場所時,應加強防火措施。線路不宜平行敷設在高溫工藝設備,管理的上方和具有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藝設備、管道的下方。線路與絕熱的工藝設備,管道絕熱層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0MM,與其他工藝設備、管道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50MM。架空敷設的線路從戶外進入室內時,應有防水措施。線路的終端處以及經過建筑物的伸縮和沉降縫處,應留有適當的余度。線路不應有中間接頭,當無法避免時,應在分線箱或接線盒內接線,接頭宜采用壓接;當采用焊接時應用無腐蝕的焊藥。補償導線宜采用壓接。同軸電纜及高頻電纜應采取專用接頭。敷設線路時,不宜在混凝土梁,13、柱上鑿安裝孔。線路敷設完畢,應進行校線及編號,并按第1 條的規定,測量絕緣電體。測量線路絕緣時,必須將已連接上的設備及元件斷開。在線路的終端處和地下入井入,應加標志牌。其上的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2線槽敷設制作好的線槽應平整,內部光潔,無毛刺,加工尺寸準確。線槽采用焊接連接時應牢固,不應有顯著變形。線槽采用螺栓連接或固定時,宜用平滑的半圓頭螺栓,螺母應在線槽的外側,固定就牢固。線槽的安裝應橫平堅直,排列整齊,其上部與頂棚(或樓板)之間應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間。垂直排列的線槽拐彎時,其彎曲弧度應一致。槽與槽之間,槽與儀表盤(箱)之間、槽與蓋之間、蓋與蓋之間的連接處,應對接嚴密。線槽安裝在工藝管架上時14、,宜在工藝管道的側面或上方。線槽拐直角彎時,其最小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槽內最粗電纜外徑的10倍。當直接有線槽內引出電纜時,應用機械加工方法開孔,并采用合適的護圈來保護電纜。線槽應有排水孔。線槽的直線長度超過50M時,宜采取熱膨脹補償措施。3電線管敷設電線宜穿保護管敷設。保護管不應有變形及裂縫,其內部就清潔、無毛刺、管口應光滑,無銳邊。埋入混凝土內的保護管,管外不應涂漆。彎制保護管時,應符合下列規定:保護管的變成角度不應小于90。保護管的彎曲半徑:當穿鎧裝的電纜且明敷設時,不應小于保護管外徑的6倍;當穿鎧裝電纜以及埋設于地下與混凝土內時,不應小于保護管外徑的10倍。保護管變曲處不應有陷,裂縫和明顯15、的彎曲。單根保護管的直角變不宜超過兩個。當保護管的直線長度超過30M或彎曲角度的總和超過270時,應在其中間加裝接線盒。保護管的兩端管口應帶線箍或打成喇叭形。金屬保護管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明敷設時宜采用螺紋連接,管端螺形長度不應小于管接頭的1/2。埋設時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的對口處應該處于套管的中心位置;焊接應牢固,焊口應嚴密,并作防腐處理。鍍鋅管及薄壁管應采用螺紋連接。在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以及可能有粉塵、液體、蒸汽、腐蝕性或潮濕氣體進入管內的地方加裝保護管,其兩端管口應密封。保護管連接后應保證整個系統的電氣連續性。保護管連接與檢測元件或接地設備之間,應用金屬軟管連接,并有防水彎,與就16、地儀表箱、分線箱、接線盒等連接時應密封,并用鎖緊螺母將管固定牢固。埋設的保護管應選最短途徑敷設,埋入墻或混凝土內時,離表面的凈距離不應小于15MM。保護管應排列整齊、固定牢固。用管卡固定時,管卡間距應均勻。保護管有可能受到雨水或潮濕氣體浸入時,應在其可能積水的位置安裝排水設施。穿墻保護管段兩端延伸出墻面的長度,不應大于30MM。穿過樓板(或平臺)繼續向前明敷設電纜的保護管段宜高出樓板(或平臺)1M。埋設的保護管引出地面時,管口宜高出地面200CM,當從地下引入落地式儀表盤(箱)時,宜高出盤(箱)內地面50MM。敷設在電纜溝道內的保護管,不應緊靠溝壁。在戶外和潮濕場所敷設的保護管,引入分線箱或儀17、表箱時,宜從底部進入。接線盒和分線箱均應密封,分線箱應標明編號。4電纜敷設設電纜時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7。設電纜應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設時就防止電纜之間及電纜與其他硬物體之間的磨擦;固定時,松緊應適度。多芯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其外徑的6倍。信號電纜(線)與電力電纜(線)交叉敷設時,宜成直角,當平行敷設時,其相互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在同一線槽內的不同信號、不同電壓等級的電纜,應分類布置;對于交流電源線路和連鎖線路,應用隔板與無屏蔽的信號線路隔開。電纜沿支架或在線槽內敷設時應在下列各處固定牢固:當電纜斜坡度超過45或垂直排列時,在每一個支架上;當電纜坡度不超過45或垂直排列時,在每隔兩個支18、架上;在線路拐彎處的補償余度兩側以及保護管兩端的第一、二兩個支架上;在引入儀表盤(箱)前300400處。在引入接線盒以及分線箱前150300MM處。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選配電纜,盡量避免電纜的接續。必須接續時應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專用接插件。電源電纜與信號、控制電纜應分槽、分管敷設。敷設電纜時盡量避開惡劣環境。如高溫熱源和化學腐蝕區域等。遠離高壓線或大電流電纜,不易避開時應各自穿配金屬管,以防干擾。有強電磁場干擾環境(如電臺、電視臺附近)應將電纜穿入金屬管,并心可能埋入地下。電纜穿管前應將管內積水、雜物清除干凈,穿線時宜涂抹黃油或滑石粉,進入管口的電纜應保持平直,管內電纜不能有接頭和扭結,穿好后應19、做防潮、防腐等處理。在電纜端作好標志和編號。屏蔽電纜的屏蔽層必須一點接地。計算機、控制器、采集器等電子設備的工作地應連在弱電工程共用的單獨的接地干線上,應防止混接在強電接地干線上。屏蔽電纜的屏蔽層必須一點接地。5施工配合線槽架的施工與土建工程的配合弱電系統線槽架的安裝施工,應在土建工程同步進行,并與其他管道(風管、給排水管)的安裝同步進行,但必須解決好弱電線槽架與管道在空間位置上的合理安置和配合。管線施工與裝飾工程的配合在吊頂內敷設管線與裝飾工程須配合進行,裝修好主龍骨后,可在主龍骨上配制管線,鋼管應卡固在龍骨上,以最近直線距離敷設,在吊頂上面安裝接線盒,接線盒不能高出吊頂平面,鋼管配好后,應20、將電纜電線穿放,做好吊頂上面的工作,再由裝修人員安裝次龍骨和上面板,這時要配合裝修在吊頂面板上開孔,留出接線盒,開孔的面積應小于接線盒口面。另一種做法是先將管子配好,將引線鋼絲打入管子,待吊頂安裝完畢后,再穿線接線和安裝弱電設備。當配管的位置與接線盒位置不能準確對應時,可以采用金屬波紋管(蛇皮管)在吊頂內作軟接續,將導線至設備安裝位置。在輕型復合墻或輕型壁板中配管,先要測量好接線盒的準確位置,計劃好管子走向,與裝修人員配合挖孔挖洞。總之,弱電系統的配線和穿線工作,在土建工程完全結束以后,與裝飾工程同步進行,進度安排應避免在裝飾工程結束以后,造成穿線敷設的困難。V衛生潔具安裝施工方案1、材料要求21、:1)、衛生器具的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出廠合格證。衛生器具外觀應規矩、造型周正、表面光滑、美觀無裂紋,邊緣平滑,色澤一致。2)、衛生器具配件規格應標準,質量應可靠,外表光滑,螺紋清晰,鎖母松緊適度,無砂眼、裂紋等缺陷。3)、各連接管件、截止閥、角閥、水嘴、絲扣反水彎、排水口、螺絲等均應符合材料標準要求。2、衛生器具應在室內裝修基本完成后再進行安裝。3、衛生潔具安裝必須平、穩、牢、準、不漏,使用方便,性能良好。平:所有衛生器具的上口邊緣要水平,同一房間成排的器具標高應一致,允許偏差小于5mm,安裝垂直度允許偏差小于3mm。穩:器具安裝好后應無搖動現象。牢:安裝應牢固,防止使用一段時間22、后產生松動。準:衛生器具的坐標位置、標高尺寸、排水口與排水管口要求準確。不漏:衛生器具上的給、排水管口連接處必須嚴密不漏。使用方便:衛生器具的安裝應根據不同對象,合理安排。閥門手柄的位置要朝向合理,整套設施力求美觀。性能良好:閥門、水嘴開關靈活。4、確定各種衛生潔具的位置,復核各種給水、排水附件器具位置,安裝各種衛生潔具,衛生潔具的排出口與排水管承口的連接必須嚴密不漏,排水管徑和最小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器具放置平穩,其允許偏差,標高15mm,器具水平度2mm。5、衛生器具支、托架的安裝必須平整、牢固,與器具接觸應緊密。6、衛生間配管及衛生器具安裝之前,必須做樣板衛生間以形象示23、范,明確安裝質量標準,經認可后用以指導其余衛生間的施工。7、衛生潔具配件按裝飾設計要求安裝,各種進出水配件接頭處均應鎖緊,配件安裝完畢應作蓄水試驗,不得有滲漏現象。8、地漏安裝時應和土建積極配合,嚴格按照確定的標高進行地漏的安裝,地漏應安裝在房間地面最低處,地漏比地面低5-10mm。9、衛生器具的固定應采用預埋固定件或膨脹螺栓,并用橡膠墊和平光墊壓緊。衛生潔具安裝施工方案1、材料要求:1)、衛生器具的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出廠合格證。衛生器具外觀應規矩、造型周正、表面光滑、美觀無裂紋,邊緣平滑,色澤一致。2)、衛生器具配件規格應標準,質量應可靠,外表光滑,螺紋清晰,鎖母松緊適度,無砂24、眼、裂紋等缺陷。3)、各連接管件、截止閥、角閥、水嘴、絲扣反水彎、排水口、螺絲等均應符合材料標準要求。2、衛生器具應在室內裝修基本完成后再進行安裝。3、衛生潔具安裝必須平、穩、牢、準、不漏,使用方便,性能良好。平:所有衛生器具的上口邊緣要水平,同一房間成排的器具標高應一致,允許偏差小于5mm,安裝垂直度允許偏差小于3mm。穩:器具安裝好后應無搖動現象。牢:安裝應牢固,防止使用一段時間后產生松動。準:衛生器具的坐標位置、標高尺寸、排水口與排水管口要求準確。不漏:衛生器具上的給、排水管口連接處必須嚴密不漏。使用方便:衛生器具的安裝應根據不同對象,合理安排。閥門手柄的位置要朝向合理,整套設施力求美觀25、。性能良好:閥門、水嘴開關靈活。4、確定各種衛生潔具的位置,復核各種給水、排水附件器具位置,安裝各種衛生潔具,衛生潔具的排出口與排水管承口的連接必須嚴密不漏,排水管徑和最小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器具放置平穩,其允許偏差,標高15mm,器具水平度2mm。5、衛生器具支、托架的安裝必須平整、牢固,與器具接觸應緊密。6、衛生間配管及衛生器具安裝之前,必須做樣板衛生間以形象示范,明確安裝質量標準,經認可后用以指導其余衛生間的施工。7、衛生潔具配件按裝飾設計要求安裝,各種進出水配件接頭處均應鎖緊,配件安裝完畢應作蓄水試驗,不得有滲漏現象。8、地漏安裝時應和土建積極配合,嚴格按照確定的標高進行地漏的安裝,地漏應安裝在房間地面最低處,地漏比地面低5-10mm。9、衛生器具的固定應采用預埋固定件或膨脹螺栓,并用橡膠墊和平光墊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