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安裝拆除施工方案word文檔良心出品(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4583
2023-12-27
14頁
134.50KB
1、目 錄1編制依據12適用范圍13工程概況14塔吊選型布置15塔吊基礎設計26塔吊安裝27安裝程序38塔機拆卸510安全技術措施611維修及保養812塔吊基礎的計算書9塔吊安裝、拆除專項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2)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7)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8)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95)2適用范圍適用于X2、XX集團有限公司XXX客專XXXTJI標橋梁高墩(H30m)施工。3工程概況XXX客專XXXTJI標范圍內共有橋梁9座。其中XXX大橋設計為(40m+64m+40m)連續梁,XXX大橋8#11#設計為(48m+80m+48m)連續梁,高墩(H30m)主要集中在XXX大橋、XXX大橋、XXX大橋、XXX大橋和XXX大橋,全部為空心墩,最大墩高為XXX31#墩,高度為61m。4塔吊選型布置根據實際情況,連續梁塔吊需滿足邊墩施工、簡支梁塔吊需滿足3個墩的施工要求,故除XXX大橋連續梁主墩設置TC6012型塔吊外,其他所有橋梁均設置TC5613型塔吊。連續梁塔吊安裝在對應主墩位置,簡支梁塔吊(滿足3個3、墩施工)安裝在對應中間墩位置,塔吊中心距離橋墩最小距離為3.1m。5塔吊基礎設計根據廠家提供數據,塔吊基礎地基承載力200kPa,基礎尺寸為5.6m5.6m1.55m,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30。需設計塔吊的橋墩所處地質均滿足基礎地基承載力200kPa的要求,在施工承臺時,一并進行塔吊基礎的開挖,承臺施工完成后,立即進行塔吊基礎施工和地腳螺栓的預埋。6塔吊安裝塔吊在安裝與拆卸過程中,必須按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程序和塔吊有關技術規程執行。6.1基礎與底架應嚴格按照圖紙施工并計算基礎應力、底座螺栓強度并對螺栓應力校核及砼墩壓力穩定系數。塔身、塔架、塔帽、塔臂與拉桿,平衡臂與拉索、安全裝置、避雷設施,安裝人4、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了解塔機及上述配件部位、構造、性能和適用范圍。6.2塔吊機安裝順序:用起重設備為30噸汽機車起重機,嚴格按順序安裝,安裝順序共有12條,必須參照執行。 6.3塔吊安裝精度,底架裝在基礎上,四個主弦桿處的高差與其間距之比必須小于1/500。塔身的安裝偏斜量與其相應的高度之比必須小于1/1000,機身安裝好后,總的偏斜量與相應高度之比必須小于1/500,安裝過程應在5級風以下進行,頂升過程風速不能超過4級,塔身使用高度超過28m時,必須在規定范圍內進行附著。6.4現場安裝人員安全施工要求:安裝塔吊屬于垂直作業,安裝工人進入施工現場和指揮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好下頜帶佩戴安5、全帶,上架人員不得向下扔物件。6.5驗收使用規定:參照說明書與有關資料進行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調試運行,經驗收合格后方可允許使用。7安裝程序7.1在基礎上安裝基礎節、下固定節后,將已連接好的三個標準節一次吊裝在下固定節上(三個標準節在地面連好)。(注意各標準節爬升爪應在同一側,并保證其位置使頂升加節方便可行)。7.2裝上斜撐桿,將斜撐桿支座焊在地錨上。注:為無底架結構,當有底架時,安裝程序第一條應按如下順序進行:(1)底架安裝:用60450銷軸連接長短梁,用60230銷軸把底架與底座連接,用水平儀校正,使底架保持水平,并安裝上水平長短拉桿,然后用地腳螺栓固定整個底架。(2)在底架上安上一節標準6、節,再安裝下固定節,其余安裝程序相同。7.3在地面上將上固定節用40120的銷軸與外套架連接,同時將加接橫梁及小車,用螺栓固定在上固定在上固定節上,并把液壓系統的各零部件,完整的安裝在外架上,然后將此一套部件吊起套在標準節外,并M363350的螺栓連接上固定節和標準節(注意:外套架安裝油缸的一側應和標準節帶爬爪的一面處在同一側)。7.4在地面上、下轉臺和回轉支撐,以及回轉機構安裝好,將此一套部件一次吊起,用M363350的螺栓連接下轉臺和上固定節。7.5安裝塔帽,將平衡臂拉桿的第一節上端和起重臂拉桿、(裝第一、二節連接在一起,裝第一節)的上端分別固定在塔帽的頂部拉板上用銷軸連接,并用鐵絲綁扎在7、塔帽上,然后將塔帽吊起,用55132的銷軸與上轉臺固定。7.6在地面拼裝好平衡臂,將平衡臂拉桿第二節末端與平衡臂吊點相連,再用鐵絲綁扎在平衡臂上,將起升機構和配電箱裝在平衡臂上,將安裝好的平衡臂吊起用55220的銷軸與上轉臺連接,然后將平衡臂另端抬高一點解開平衡臂及塔帽上綁扎的平衡臂拉桿,用40112的銷軸連接并固定,參見圖。7.7起重臂的安裝將起重臂各節拼裝好,同時裝上變幅小車,并將變幅小車用鐵絲綁扎固定在臂根、裝上變幅機構,穿過小車吊車引線,再將起重臂拉桿及拉板裝在臂架吊點上,并用鐵絲綁扎好,將此一套部件一次吊起,將臂架根部鉸點用55-22號的銷軸與上轉臺連接,然后再將起重臂稍稍抬高一點,8、起重臂吊上在起重臂拉桿和塔帽上的拉桿解開并用45127的銷軸起吊,放下起重臂使其處于水平。7.8配重的安裝:將配重分別吊起放到相應的配重固定槽內。7.9三個限位器的安裝:分別將高度限位器、變幅限位器和回轉限位器安裝在起升機構,變幅機構和上轉臺的固定座上。7.10在地面上將駕駛室內的一切電器設備安裝齊全,將駕駛室吊起懸掛在轉臺的托架上。7.11連接各機構的線路,備緊各連接螺栓和開口銷,塔身標準節連接螺栓的予緊力應達到150kg.m。7.12安裝完后要檢查各方面,各方向上的水平,垂直度及穩固程度,起重機安裝后,無風狀態下,塔身軸心對支撐面側向垂直度為4/1000,檢查各緊固件有無松動遺漏,各拉桿是9、否牢固可靠,電纜線是否完整,絕緣電阻是否符合要求,經檢查無誤后,方可接電試起重。8塔機拆卸8.1塔機的拆卸與安裝相同,只是工作程序與安裝相反,即后安裝的先拆卸,先安裝的后拆卸,在拆卸過程中以及吊運,裝卸、運輸過程中,落地就位要輕穩,盡量避免碰撞,以免造成變形損壞,對電氣操縱及運轉傳動機構要注意保護,同安裝過程一樣,在拆卸過程中同樣要加強組織領導,做好準備工作,不可馬虎大意,否則,容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和機械事故。8.2三根附著桿應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如發現傾斜現象應立即進行調整。8.3附著裝置與塔身緊固連接,在工作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各節點有無松動現象,如發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止操作。9塔機拆卸程序10、9.1塔吊擔負工程材料、設備等物件垂直運輸,等待橋墩或連續梁施工完成后,不需要吊運物件,進行塔吊拆除工作。9.2平整場地,拆除障礙物,墊平溝坑,碾壓地面準備汽車吊進入施工部位現場。9.3拆除工作要避開雨天和六級以上風天(事先聽天氣預報)。9.4塔吊拆除時選用的汽車吊起重為135T,臂長66M,小臂其重量5T,主機重量為3.5T。按本汽車吊使用說明規定操作施工。9.5拆卸塔吊時,按下列流程進行:(1)拆卸塔吊逢身附件部分;(2)拆卸塔吊前臂;(3)拆除第一塊配重; (4)拆卸第二節吊臂;(5)拆卸第二節配重;(6)拆卸最后一節吊臂(根部吊臂)(7)拆卸最后一塊配重;(8)拆卸塔吊傳動裝置;(9)11、拆卸標準節;(10)拆除塔吊基礎零件;(11)從地下室吊出塔吊零件。10安全技術措施10.1塔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嚴格培訓,了解塔機的構造、性能、使用范圍,熟悉塔機的保養和使用過程。還必須嚴格執行本機的操作規程。10.2嚴禁超載在作業,司機必須按照本塔機技術性能表和起重特性曲線圖的規定作業。10.3塔機不得拉吊鉤到最大幅度以外去吊重物,即在最大幅度內吊鉤也不得斜拉吊重,必須是吊鉤垂直起吊。10.4在有正反轉的機構中,要反向時必須使電機停止,慣性力消失后才能開動反向開關運轉。嚴禁突然開動正反轉開關。10.5嚴格操作順序,如有快慢檔位機構必須是從慢到快,停止時應由快到慢依次進行,每過度到下個檔位時間12、約2-4秒。10.6司機在進行正式作業之前,必須對各項安全裝置的可靠性進行檢查,停止不允許在安全裝置不可靠或失靈狀態下勉強作業。10.7塔機上的所有安全保護裝置,必須經常檢查保養,不得任意搬動和拆卸。機械設備逐級保護,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10.8司機應對塔機的電流、電壓進行檢查,在不滿足電流、電壓的情況下嚴禁作業。10.9對塔機的各運轉部件要經常檢查,如螺栓有無松動,卷筒排繩的好壞,鋼絲繩頭的壓緊情況,各潤滑部位是否缺油等,若有問題應得到相應的處理后才進行作業。10.10塔機應設專門人員與司機聯系或指揮吊裝工作。10.11夜間作業,現場必須備有充分的照明設施。10.12塔機應避開高壓電線安裝。吊13、臂、吊鉤與一般動力線或照明線有干涉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后才作業。10.13塔機應避開高壓電線安裝。吊臂、吊鉤與一般動力線或照明線有干涉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后才作業。10.14司機下班前,吊鉤必須升起并超過周圍建筑物的高度或者吊鉤避開這個幅度,最后切斷地面總電源。10.15如得知天氣預報超過10級大風時,塔機用風纜繩加固。10.16如遇雷雨、大暴雨、濃霧或5級以上的風力時,停止作業。10.17塔機出現臨時故障需要修理或保養,都必須切斷地面總電源,不許帶電檢修。10.18防雷接地體采用4*40mm鍍鋅扁鐵與底座主筋焊接,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 10.19以塔身為避雷引下體,避雷針采用直徑20鍍鋅鋼管,焊14、于塔吊頂端,針尖采用直徑16鍍鋅圓鋼磨尖,安裝長度高于塔帽1米。10.20防雷接地做法:用L404角鋼埋于基礎旁邊間距500mm,用L404鍍鋅扁鐵與塔基基礎節連接。11維修及保養11.1各減速機的油量在工作時要經常補充損耗,工作600小時后應全部更換一次,并清洗內部,所用油和油量,都按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每工作2400小時對所有減速機大修一次,更換油封和軸承。11.2液力偶合器內的工作油不宜灌注太滿,一般保持油量為80%-90%,用油標號及用油量按使用說明書規定。11.3鋼絲繩斷股超過5%或名義上直徑磨損超過5%,均應更換新的鋼絲繩。11.4頂升機構采用液壓系統頂升,而油缸與活塞桿的支承銷上有15、黃油嘴,應常注入黃油。11.5塔帽上的起升滑輪,吊臂上的變幅滑輪,變幅小車滑輪及車輪,吊鉤組的滑輪等都應每月注油一次。11.6有的是封閉滾動軸承,沒有黃滑嘴,如變幅卷筒軸承、吊鉤平面球軸承、各電動機軸承等,應在每個工程結束后注油一次。11.7起升機色制動器等使用中有磨損,應隨時調整,當磨損后不滿足性能時要更換。11.8起升鋼絲繩和變幅鋼絲繩使用后被拉長,所以起升鋼絲繩應調整高度限位器,變幅鋼絲繩應重新收緊。11.9所有電氣開關或觸點應經常檢查,是否有接觸不良,開關失靈等現象,若有問題應及時修復或更換,特別是限位開關決不允許有失靈情況發生。11.10當塔機使用兩周以后,必須對各零部件聯接螺栓、鋼16、絲繩的壓板或繩夾等螺栓或螺母緊固一次。11.11塔機在使用過程中應經常對受力較大的鉸點支耳,進行檢查是否出現裂紋等現象。如吊臂根部、平衡臂根部損臂拉桿及平衡臂拉桿的鉸點,滑輪座等處如有裂紋出現,應停止工作進行修復。11.12凡是運轉件,由于長期使用或保養不當而磨損超差者都應重新更換零件。11.13各用電或輸電設備的絕緣性能必須可靠,不得漏電。11.14塔機在轉移現場后應嚴格檢查是否在搬運中有碰傷、碰裂、碰彎等現象,若有未修復者不得使用。11.15塔機使用一個工程后各零部件應除銹油漆一次。11.16塔機的現場保養應有專門人員負責。12塔吊基礎的計算書(以XXX大橋主墩塔吊為例)12.1參數信息塔17、吊型號:TC6012,自重(包括壓重)F1=450.80kN,最大起重荷載F2=60.00kN,塔吊傾覆力距,塔吊起重高度=70.00m,塔身寬度B=2.31m,混凝土強度等級:C30,基礎頂面與承臺頂面等高程,故埋深為承臺埋深D=0.5m,基礎最小厚度h=1.55m,基礎最小寬度Bc=5.60m。12.2基礎最小尺寸計算基礎的最小厚度取:H=1.55m基礎的最小寬度取:Bc=5.60m12.3塔吊基礎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2條承載力計算。計算簡圖:當不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當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當考慮偏心距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18、計算公式: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礎的豎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壓重和最大起重荷載,F=1.2510.8=612.96kN; G基礎自重與基礎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 =1834.6kN; Bc基礎底面的寬度,取Bc=5.60m; W基礎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29.3m3; M傾覆力矩,包括風荷載產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A合力作用點至基礎底面最大壓力邊緣距離(m),按下式計算: a=5.00/2-882.00/(612.96+4012.50)=2.31m。經過計算得到:無附著的最大壓力設計值 Pmax=(612.96+183419、.6)/5.602+882.00/29.3=108.15kPa無附著的最小壓力設計值Pmin=(612.96+1834.6)/5.602-882.00/29.3=47.95kPa有附著的壓力設計值 P=(612.96+1834.6)/5.602=78.05kPa偏心距較大時壓力設計值 Pkmax=2(612.96+1834.6)/(35.602.31)=119.42kPa12.4地基基礎承載力驗算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為:fa=200.00k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大于最大壓力設計值Pmax=108.15kPa,滿足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距較大時的壓力設計值Pkmax=119.4220、kPa,滿足要求!12.5塔吊穩定性驗算塔吊有荷載時穩定性驗算塔吊有荷載時,計算簡圖:塔吊有荷載時,穩定安全系數可按下式驗算:式中K1塔吊有荷載時穩定安全系數,允許穩定安全系數最小取1.15; G起重機自重力(包括配重,壓重),G=450.80(kN);C起重機重心至旋轉中心的距離,c=5.50(m); h0起重機重心至支承平面距離, h0=6.00(m); b起重機旋轉中心至傾覆邊緣的距離,b=1.50(m); Q最大工作荷載,Q=100.00(kN);G重力加速度(m/s2),取9.81;V起升速度,v=0.50(m/s);T制動時間,t=2(s);A起重機旋轉中心至懸掛物重心的水平距離,21、a=50.00(m); W1作用在起重機上的風力,W1=2.00(kN); W2作用在荷載上的風力,W2=2.00(kN); P1自W1作用線至傾覆點的垂直距離,P1=8.00(m); P2自W2作用線至傾覆點的垂直距離,P2=2.50(m);H吊桿端部至支承平面的垂直距離,h=65.00(m);N起重機的旋轉速度,n=1.0(r/min); H吊桿端部到重物最低位置時的重心距離,H63.00(m);起重機的傾斜角,=0.00(度)。經過計算得到K1=2.033由于K1=1.15,所以當塔吊有荷載時,穩定安全系數滿足要求!12.6承臺配筋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22、條。1、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邊緣的距離,取 a1=1.75m; P截面I-I處的基底反力: P=119.42(32.31-1.75)/(32.31)=89.26kPa;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取 a=2.31m。經過計算得 M=1.752(25.60+2.31)(119.42+89.26-21834.6/5.602)+(119.42-89.26)5.60/12 =557.47kN.m。2、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7.2條。式中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h0承臺的計算高度。經過計算得s=557.47106/(1.0016.705.6010315002)=0.003=1-(1-20.003)0.5=0.003s=1-0.003/2=0.998 As=557.42106/(0.9981500300.00)=1241.2mm2。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10125mm2。故取 As=10125mm2,實際選用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