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機安裝方案全(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4708
2023-12-27
15頁
21.06KB
1、塔式起重機安裝方案塔 式 起 重 機 安 裝 方 案編制:審核:批準:編制單位:使用單位:工程名稱:目 錄一、編制依據二、作業概況三、塔機平面布置及基礎深度四、安裝作業人員組織及分工五、安裝作業安全交底六、安裝作業技術交底七、立塔工序及操作八、頂升工序及操作九、電氣安裝與調試十、安裝后的試車一、編制依據1、工程施工圖2 、工程場地巖土工程勘探報告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4、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規程(GB51442006)5、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187T2010)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2、安全技術規程(JGJ462005)8、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二、作業概況1、工程概況:,位于。建筑類別:三類。設計使用年限:70年(以主體結構確定)。耐火等級:一級。地下室防水等級:二級。結構類型: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7級。工程名稱:安裝單位:2、塔式起重機概況:本工程所安裝的塔式起重機QTZ型,該機為水平起重臂、小車變幅、上回轉自升式多用途塔式起重機,該機經進場驗收符合安裝要求。三、塔機平面位置布置及基礎深度確定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地下室及基礎筏板結構圖、使用方施工過程中的使用需求以及塔機基礎設置的要求,同時考慮到操作者的視野、大臂工作范圍、附著點的位置、汽車吊的進出及站3、位吊裝以及用后的拆除等因素,塔機的基礎平面中心位置由施工方提供,塔機基礎配筋立面祥圖由安裝單位提供。四、塔機進場準備1、支腿固定式塔機基礎:該基礎須采取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之形式施工。相關施工工藝、質量技術要求須符合原設計(見出租方提供的基礎圖)及相關規范。2、基礎節(支腿式)的安裝:根據施工方便性,當鋼筋綁扎到一定程度時,將基礎節整體吊入鋼筋網內;基礎節周圍的鋼筋數量不得減少和切斷;主筋通過基礎節有困難時,允許主筋避讓;吊起裝配好的基礎節與過渡節整體,澆筑混凝土。在過渡節的兩個方向上保證預埋后塔身的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垂直度為1.01000。3、現場供電:要保證該塔機的正常安裝使用,須保證安裝現4、場不小于50KW的供電容量,同時須在塔機安裝位置附近(小于5m處)須配置專用開關箱(內置160A漏電保護器)。4、汽車式起重機(25t)及安裝所需各種工量具、吊具、索具、儀器、輔助材料、安全防護用品的落實及相關安全檢查。五、安裝作業安全交底1、所有安裝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后,必須遵守工地安全文明生產的有關規定,服從安裝隊長的指揮。2、安裝區域內應設置安全警戒線,有明顯標志,并派專人監護。3、作業人員在安裝作業時,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工作鞋、衣著應緊身。4、所有安裝人員在安裝前須先熟悉塔機使用說明書,并結合安裝方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所規定的工序和要求進行。5、安裝前所有安裝人員對所使用的工具、5、安全帶、安全帽、吊具、吊索進行安全檢查,不合格必須立即更換。6、檢查安裝作業中配備的起重機、運輸車輛等輔助機械,要求其須狀況良好,技術性能須保證安裝作業的需要。7、升降頂升作業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看電源,專人操作液壓系統,專人安裝螺栓。非作業人員不得登上頂升套架的操作平臺。起重機的安裝作業應在白天進行,當遇大風、濃霧和雷雪、四級風以上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作業。8、在安裝作業過程中,當遇天氣劇變、突然停電、機械故障等意外情況,短時間不能繼續作業時,必須使已安裝的部位達到穩定狀態并固定牢靠,經檢查確認無隱患后,方可停止作業。9、安裝作業人員高空作業時,大小件物品和工具不得隨意亂放,須放在6、工具袋和擺放在平臺上,嚴禁高空互投工具,嚴禁酒后作業。10、安裝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或疑難問題時,須及時上報,嚴禁自行其是。11、安裝完畢后,安全員須對各安全限位裝置,接地保護等進行全面檢查及測試。六、安裝作業技術交底1、所有安裝人員在安裝前必須熟悉產品使用說明書,全面了解并掌握所安裝塔機的性能參數。2、安裝前須按照基礎施工的相關技術要求并結合基礎隱蔽驗收報告對基礎進行全面檢查。3、對所安裝塔機的各系統(金屬結構、電氣系統、液壓頂升系統、起升、變幅、回轉系統等)各連接件,吊鉤、吊具進行全面檢查,須符合相關技術要求。4、連接螺栓時,應采用扭矩扳手或專用扳手,并應按裝配技術要求擰緊,開口銷須按規定7、標準撬開。5、安裝過程中,必須分階段進行技術試驗,整機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整機技術檢驗和調整,各機構動作應正確、平穩、無異響、制動可靠,各安全裝置靈敏有效,在無載荷之情況下,塔具和基礎平面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4/1000。6、塔機在頂升作業時,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及相關規定進行。7、升降應在白天進行,特殊情況需在夜間作業時,應有充分的照明。8、升降時,必須調整好頂升套架滾輪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的間隙,并應按規定使起重臂和平衡臂處于平衡狀態,并將回轉機構制動住。9、裝設附著框架和附著構件,應采用經緯儀測量塔身垂直度,并應采用附著桿進行調整,在最高錨固定以下,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1000。10、在附著框架8、和附著支座布設時,附著桿傾斜角不得超過1011、塔機的獨立安裝高度,附著間距,自由端高須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規定。12、塔機一次性安裝高度必須超過周圍障礙物,否則收工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固定大臂,禁止隨意轉動。七、立塔工序及操作安裝基礎節后,支腿固定式塔機立塔順序如下:1、安裝1節過渡節2節標準節 將吊具掛在過渡節上,將其吊起,安裝到已埋好的基礎節上,用8件10.9級高強螺栓連接牢靠。再將兩節標準節安裝在過渡節上,每節標準節用8件10.9級高強螺栓連接牢靠。確保每一節上有踏步的一面應在同一平面,以便于塔機的頂升與下降,且考慮到塔機拆卸。2、安裝套架 用吊具將按圖要求組裝完畢后的套架吊起,緩慢套裝在標準9、節外側;將套架上的活動爬爪放在第二節標準節(從上往下數)上部的踏步上;安裝好頂升油缸,將液壓泵站吊裝到平臺一角,接好油管檢查液壓系統的運轉情況,應保證油泵電機風扇葉片旋向與外殼箭頭標示方向一致。3、安裝回轉總成 將吊具掛在上支座四個支腿上,將已組裝好的回轉支承總成吊起。將下支座的八個連接套對準標準節四根主弦桿的八個連接套,緩慢落下,將回轉支承總成放在塔身頂部。切記,爬架與套架引進平臺在同一方向;(將下支座、回轉支承、上支座用64 件10.9級的M24高強度螺栓連為整體每個螺栓的預緊力矩為640N.m,防松螺母預緊力矩同之)。后用8件10.9級的M33高強度螺栓將下支座與標準節連接牢固;操作頂升10、系統,將液壓油缸伸長至第2節標準節(從上往下數)的下踏步上,將套架頂升至與下支座連接耳接觸,用4件銷軸與下支座連接牢固。4、安裝回轉塔身 吊裝回轉塔身(吊裝回轉塔身時,注意用于安裝平衡臂和起重臂耳板的方向),使靠近起重量限制器一邊的耳板與安裝起重臂的方向一致,用4件銷軸將回轉塔身與支座連接牢固。5、安裝塔帽 將拼裝好的塔帽(包括平臺、欄桿、扶梯、力矩限制器及平衡臂拉桿)吊到回轉塔身上,應注意將塔帽垂直的一側應對準回轉塔身的起重臂的方向;用4件銷軸將塔帽與回轉塔身連接,穿好并充分張開開口銷。6、安裝平衡臂總成 將拼裝好的平衡臂總成吊起,用鎖緊板將平衡臂與回轉塔身固定聯,后緩慢地將平衡臂放下,再吊11、裝一塊2.8噸重的平衡重在平衡臂最前面的安裝位置上。7、安裝司機室 將電氣設備安裝齊全后的司機室吊到上支座平臺的前端,對準耳板上孔的位置,然后用三根銷軸聯接并穿好開口銷。8、安裝起重臂總成。起重臂安裝時,必須嚴格按照每節臂上的序號標記安裝,不得錯位或隨意組裝。在臨時支架上,按照起重臂上的序號標記拼裝好起重臂,支架高度約0.6米,將變幅小車按要求裝在起重臂根部最小幅度處,并按說明書要求穿繞變幅鋼絲繩,然后收緊變幅小車鋼絲繩,以小車在載重情況下不松弛為宜(出廠時,變幅機構已經裝在起重臂根部節上),再將起重臂拉桿銷軸鉸接,穿好開口銷,把拉桿分別用鐵絲捆綁在主弦桿上。試吊起重臂是否平衡,否則可適當移動12、掛繩位置,將起吊起重臂總成吊至安裝高度,起重臂根部與旋轉塔身上的鉸孔用銷軸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用汽車吊逐漸提高起重臂,直至起重臂拉桿漸近塔帽,將起重臂長短拉桿與塔帽上的拉桿用銷軸鉸接,并穿好開口銷,緩慢放下起重臂,剪斷鋼絲,使拉桿處于拉緊狀態。9、安裝平衡重。用汽車吊將配重塊吊裝到后臂上所示位置,并按圖示穿繞鋼絲繩,最后用繩夾將鋼絲繩固定在起重臂頭部。10、接通電源及試運轉整機。安裝完畢后,應檢查塔身垂直度,不得大于3/1000,檢查開口銷是否張開、高強度螺栓頂緊力是否滿足,主要焊縫是否完整。再按電路圖的要求,接通所有電路的電源,試分別開動各機構進行試運轉。檢查各機構是否運轉正常,同時檢查各處鋼13、絲繩是否處于準確工作狀態,所有不正常情況均應予以排除。11、安全保護裝置。主要包括:起升高度限位器、回轉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起重力矩限位器和起重量限位器。高度限位器安裝在起升機構上,回轉限位器安裝在回轉機構上。幅度限位器安裝在變幅機構上,起重力矩限位器安裝在塔帽上,起重量限位器安裝在起重臂根部。塔機在安裝完畢后,頂升加節和投入使用前必須將上述安全保護裝置調試合格。八、頂升工序及操作1、頂升前的準備1)按規定的泵站用油給液壓站油箱加油。2)清理好各個標準節,在標準節連接處涂上黃油,將待頂升加節用的標準節,在頂升位置的起重臂下排成一排,這樣能使塔機在整個頂升過程中不用回轉機構,能使頂升加節過程中所14、用到的時間最短。3)放松電纜長度,略大于總的頂升高度,并緊固好電纜。4)將起重臂旋轉至頂升套架的前方,平衡臂處于套架的后方(頂升油缸正好位于平衡臂正下方)。5) 在引進平臺上準備好引進滾輪,套架平臺上準備好高強度螺栓。2、頂升前塔機的的配平1)塔機配平前,載重小車必須先吊起一節標準節或其他重物,并運行到說明書中所示的參考位置(參考位置是個近似值,頂升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進行調整)。然后拆除下支座與標準節的連接螺栓。2)將液壓頂升系統操縱桿推至頂升方向,使套架頂升至下支座支腳剛剛脫離塔身的主弦桿的位置。3)檢驗下支座與標準節相連的支腳與塔身主弦桿是否在一條垂直線上,并觀察套架上8個導輪與塔身15、主弦桿間隙是否基本相同,以檢查塔基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則調整載重小車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使得塔基上部重心落在落在頂升油缸梁的位置上。4)記錄下配重小車的配平位置。操縱液壓系統使套架下降,連接好下支座和塔身標準節間的連接螺栓。3、頂升工序1)將一節標準節吊至套架引進橫梁的正上方,在標準節下端裝上四只引進滾輪,緩慢落下吊鉤,使裝在標準節上的引進滾輪比較合適地落在引進橫梁上,然后摘下吊鉤。2)再吊一節標準節,將載重小車開至頂升平衡位置。3)使用回轉機構上的回轉制動器,將塔機上部結構處于回轉制動狀態,不允許有回轉運動。4)卸下塔身頂部與下支座連接的8個連接螺栓。5)開動液壓系統,使油缸活塞桿伸出,將16、頂升橫梁兩端的銷軸放入距頂升橫梁最近的標準節踏步的圓弧槽內并頂緊要設專人負責觀察頂升橫梁兩端銷軸都必須放在踏步園弧槽內),確認無誤后繼續頂升,將套架及其以上部分頂起1050mm時停止,檢查頂升橫梁等傳力部件是否有異常、變形,油缸活塞桿是否有自動回縮等異常現象,確認正常后,繼續頂升,頂起略超過半個標準節高度并使套架上的活動爬爪滑過一對踏步并自動復位后,停止頂升,并回縮油缸,是活動爬爪擱在頂升橫梁所頂踏步的上一對踏步上。確認兩個活動爬爪全部準確的壓在踏步并承受住套架以上部分的重量,且無局部變形、異響等異常情況后,將油缸活塞全部縮回,提起頂升橫梁,重新使頂升油缸在爬爪所擱的圓弧槽內,再次伸出油缸,將17、塔機上部結構再次頂起略超過半個標準節高度,此時塔身上方恰好有能裝入一個標準節的空間,將套架引進橫梁上的標準節拉進至塔身正上方,稍微縮回油缸,將新引進的標準節落在塔身頂部并對正,卸下引進滾輪,用8件M33的高強螺栓(每根螺栓必須有兩個螺母、兩個墊圈)將上、下標準節連接牢靠。再次縮回油缸,將下支座在新的塔身頂部上并對正,用8件M33高強螺栓將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牢靠,至此完成一節標準節的加節工作,若連續加節,則可按以上步驟重復幾次即可。為使下支座順利地落在塔身頂部,并對準連接螺栓孔,在縮回油缸之前,可在下支座四角的螺栓孔內從上往下插入4根(每角一根)導向桿,然后再縮回油缸,將下支座落下。6)塔機加節完18、畢,須旋轉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檢驗塔身各連接處螺栓的預緊情況。九、電氣安裝與調試1、塔機電氣安裝1)電氣安裝應在塔機安裝完后(塔機處于安裝高度時)進行。連接各控制及動力電纜、控制器、電纜及安全裝置障礙燈。2)送電之前應對電器系統驚醒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通電。3)所有線路連接必須準確無誤,該固定的電纜應有可靠的固定,預防塔機在運行時損傷電纜。4)在通電之前應對電氣進行絕緣檢查,主電路控制回路對地絕緣電阻不小于0.5兆歐,塔身對接地電纜不大于4歐姆。5)主電纜(地面連接到司機室的電纜)在進入司機室前應穿入電纜保護圈后進入司機室并留適當長度。保證塔機在左右一圈半的旋轉時不致損壞電纜,且保證爬升時不損壞電19、纜。6)將司機室所有操作機構放置在安全位置,主開關放在斷電位置,最后連接好地面電源電纜。2、通電調試1)將地面電源開關合上,送電到司機室檢查三相電源是否平衡,電壓應為380V10%,地面電網應提供足夠的容量以保證電機正常啟動和運轉。2)松開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配合機械安裝,裝好起升變幅小車的鋼絲繩。十、安裝后的試車1、試車準備 須對塔機各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符合相關要求后,方可進行試車,并準備相應的試車荷載。2、空載試驗 起升吊鉤在全高范圍內上、下2-3次,變幅小車,全幅度范圍來回跑2-3次;回轉左、右共3圈范圍運行,觀察運轉是否平穩,有無沖擊現象,有無不正常聲響。各限位開關是否起作用。減速20、機有沒有漏油、滲漏現象。起升制動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解決。3、負荷試驗1) 先按最大幅度額定負載吊重,吊起來后,從內向外變幅,直到最大幅度,觀察臂架和塔身變形情況,有無不正常現象。2) 按最大起重量的70%吊重,吊起來后,上、下幾次,同時在相應的幅度范圍內來回幾次,左右回轉幾次。看運行是否正常,結構變形正常否,起升機構減速機溫升是否過快。3) 吊最大額度起重量,在容許范圍內運行,看運行情況。再略微超幅度,看力矩限制器是否起保護作用。再在5%范圍內超載,看起重量限制器是否動作,報警斷電。如一切正常,證明安全裝置已調試好。如安全機構不起作用,必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4) 靜態超負荷試21、驗。小車開到最大起重量的最大幅度范圍內,將起重量限制器短路,不起作用。將載荷加到1.25倍額定最大負荷值,提起約0.5-0.8m高,靜態在空中停20分鐘,測量是否有下溜現象。觀察結構件是否有永久變形現象(只限新塔)。4、附著設置:根據各樓號的建筑高度不同及相關技術參數和在建工程結構, 各樓號初步確定安裝N道附著,安裝位置在N層上、如在實際操作中需要變更,須符合說明書中附著間距的規定。附著的安裝采用在結構柱、橫梁預埋鐵和打孔固定之形式,詳見各樓號的附著安裝位置示意圖5、安全保證:須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6、根據對安裝后塔機的全面檢查及試車結果,填寫檢測報告。為確保塔式起重機的正確安裝,各相關作業人員須嚴格按照塔機使用說明書及該方案的要求進行。 相關資質、證件、資格證書、驗收報告、混凝土試塊報告、地質勘探報告相關內容等見后面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