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設備及管道安裝施工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4734
2023-12-27
9頁
18.86KB
1、太陽能熱水設備及管道安裝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有限公司項目部*年*月*日1、編制依據12、施工準備12.1、材料要求12.2、主要機具12.3、作業條件13、操作工藝13.1、工藝流程13.2、安裝準備23.3、支座架制作安裝23.4、熱水器設備組裝24、質量標準35、成品保護66、注意事項61、編制依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21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22、施工準備2.1、材料要求太陽能熱水器的類型應符合設計要求。成器應有出廠合格證。集熱器的材料要求:2.1.2、1透明罩要求對短波太陽輻射的透過率高,對長波熱輻射的反射和吸收率2、高,耐氣侯性、耐久、耐熱性好,質輕并有一定強度。宜采用35mm厚的含鐵量少的鋼化玻璃。集熱板和集熱管表面應為黑色涂料,應具有耐氣候性,附著力大,強度高。集熱管要求導熱系數高,內壁光滑,水流摩阻小,不易銹蝕,不污染水質,強度高,耐久性好,易加工的材料,宜采用銅管和不銹鋼管;一般采用鍍鋅碳素鋼管或合金鋁管。筒式集熱器可采用厚度23mm的塑料管(硬聚氯乙烯)等。集熱板應有良好的導熱性和耐久性,不易銹蝕,宜采用鋁合金板,鋁板、不銹鋼板或經防腐處理的鋼板。集熱器應有保溫層和外殼,保溫層可采用礦棉、玻璃棉、泡沫塑料等,外殼可采用木材、鋼板、玻璃鋼等。熱水系統的管材與管件宜采用鍍鋅碳素鋼管及管件,要求見第二3、章。2.2、主要機具機械:垂直吊運機、套絲機、砂輪鋸、電錘、電鉆、電焊機、電動試壓泵等。工具:套絲板、管鉗、活扳手、鋼鋸、壓力鉗、手錘、煨彎器、電氣焊工具等。其它用具:鋼卷尺、盒尺、直角尺、水平尺、線墜、量角器等。2.3、作業條件設置在屋面上的太陽能熱水器,應在屋面做完保護層后安裝。屋面結構應能承受新增加太陽能熱水器設備的荷載。屋面結構應能承受新增加太陽能熱水器設備的荷載。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的位置,應保證充分的日照強度。3、操作工藝3.1、工藝流程安裝準備T支座架安裝T熱水器設備組裝T配水管路安裝T管路系統試壓T管路系統沖洗或吹洗T溫控儀表安裝T管道防腐T系統調試運行3.2、安裝準備根據設計要求4、開箱核對熱水器的規格型號是否正確,配件是否齊全。清理現場,畫線定位。3.3、支座架制作安裝支座架制作安裝,應根據設計詳圖配制,一般為成品現場組裝。其支座架地腳盤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3.4、熱水器設備組裝管板式集熱器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集熱器,與貯熱水箱配合使用,傾斜安裝。集熱器玻璃安裝宜順水搭接或框式連接。集熱器安裝方位:在北半球,集熱器的最佳方位是朝向正南,最大偏移角度不得大于15C。集熱器安裝傾角:最佳傾角應根據使用季節和當地緯度確定。在春、夏、秋三季使用時,傾角設備采用當地緯度。僅在夏季使用時,傾角設置比當地緯度小10。全年使用或僅在冬季使用時,傾角比當地緯度大10。直接加熱的貯熱水箱制做安5、裝:給水應引至水箱底部,可采用補給水箱或漏斗配水方式。熱水應從水箱上部流出,接管高度一般比上循環管進低50至1mm,為保證水箱內的水能全部使用,應從水箱底部接出管與上部熱水管并聯。上循環管接至水箱上部,一般比水箱頂低2mm左右,但要保證正常循環時淹沒在水面以下,并使浮球閥安裝后工作正常。下循環管接自水箱下部,為防止水箱沉積物進入集熱器,出水宜高出水箱底50mm以上。由集熱器上、下集管接往熱水箱的循環管道,應有不小于0.5的坡度。水箱應設有泄水管、透氣管、溢流管和需要的儀表裝置。貯熱水箱安裝要保證正常循環,貯熱水箱底部必須高出集熱器最高點2mm以上,上下集管設在集熱器以外時應高出6mm以上。配水6、管路安裝自然循環系統管道安裝:a為減少循環水頭損失,應盡量縮短上、下循環管道的長度和減少彎頭數量,應采用大于4倍曲率半徑、內壁光滑的彎頭和順流三通。b管路上不宜設置閥門。c在設置幾臺集熱器時,集熱器可以并聯、串聯或混聯,但要保證循環流量均勻分布,為防止短路和滯流,循環管路要對稱安裝,各回路的循環水頭損失平衡。d為防止氣阻和滯流,循環管路(包括上下集管)安裝應不小于0.01的坡度,以便于排氣。管路最高點應設通氣管或自動排氣閥。e循環管路系統最低點應加泄水閥,使系統存水能全部泄凈。每臺集熱器出應加溫度計。機構循環系統適合大型熱水器設備使用。安裝要求與自然循環基本相同,還應注意以下幾點:a水泵安裝應7、能滿足1C高溫下正常運行。b間接加熱系統高點應加膨脹管或膨脹水箱。熱水供應管路系統安裝同1 2。管路系統試壓:應在未做保溫前進行水壓試驗,其壓力值應為管道系統工作壓力的1.5倍。最小不低于0.5Mpa。系統試壓完畢后應做沖洗或吹洗工作,直至將污物沖凈為止。熱水器系統安裝完畢,在交工前按設計要求安裝溫控儀表。按設計要求做好防腐和保溫工作。太陽能熱水器系統交工前進行調試運行,系統上滿水,排除空氣,檢查循環管路有無氣阻和滯流,機械循環檢查水泵運行情況及各回路溫升是否均衡,做好溫升記錄,水通過集熱器一般應溫升35C。符合要求后辦理交工驗收手續。4、質量標準4.1 一般規定本章適用于工作壓力不大于1.08、MPa,熱水溫度不超過75C的室內熱水供應管道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熱水供應系統的管道應采用塑料管、復合管、鍍鋅鋼管和銅管。熱水供應系統管道及配件安裝應按本規范第4.2節的相關規定執行。4.2管道及配件安裝主控項目熱水供應系統安裝完畢,管道保溫之前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熱水供應系統水壓試驗壓力應為系統頂點的工作壓力加0.1MPa,同時在系統頂點的試驗壓力不小于0.3MPa。檢驗方法:鋼管或復合管道系統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壓力檢查,壓力應不降,且不滲不漏;塑料管道系統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h,壓力降不得超過0.05MPa9、,然后在工作壓力1.15倍狀態下穩壓2h,壓力降不得超過0.03MPa,連接處不得滲漏。熱水供應管道應盡量利用自然彎補償熱伸縮,直線段過長則應設置補償器。補償器型式、規格、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按有關規定進行預拉伸。檢驗方法:對照設計圖紙檢查。熱水供應系統竣工后必須進行沖洗。檢驗方法:現場觀察檢查。一般項目管道安裝坡度應符合設計規定。檢驗方法:水平尺、拉線尺量檢查。溫度控制器及閥門應安裝在便于觀察和維護的位置。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熱水供應管道和閥門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范表的規定。熱水供應系統管道應保溫(浴室內明裝管道除外),保溫材料、厚度、保護殼等應符合設計規定。保溫層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許偏10、差應符合本規范表的規定。4.3輔助設備安裝主控項目在安裝太陽能集熱器玻璃前,應對集熱排管和上、下集管作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檢驗方法: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不降,不滲不漏。熱交換器應以工作壓力的1.5倍作水壓試驗。蒸汽部分應不低于蒸汽供汽壓力加0.3MPa;熱水部分應不低于0.4MPa。檢驗方法: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不降,不滲不漏。水泵就位前的基礎混凝土強度、坐標、標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對照圖紙用儀器和尺量檢查。水泵試運轉的軸承溫升必須符合設備說明書的規定。檢驗方法:溫度計實測檢查。敞水箱的滿水試驗和密閉水箱(罐)的水壓試驗必須符合設計與11、本規范的規定。檢驗方法:滿水試驗靜置24h,觀察不滲不漏;水壓試驗在試驗壓力下10min壓力不降,不滲不漏。一般項目安裝固定式太陽能熱水器,朝向應正南。如受條件限制時,其偏移角不得大于15。集熱器的傾角,對于春、夏、秋三個季節使用的,應采用當地緯度為傾角;若以夏季為主,可比當地緯度減少10。檢驗方法:觀察和分度儀檢查。由集熱器上、下集管接往熱水箱的循環管道,應有不小于5%的坡度。檢驗方法:尺量檢查。自然循環的熱水箱底部與集熱器上集管之間的距離為0.31.0m。檢驗方法:尺量檢查。制作吸熱鋼板凹槽時,其圓度應準確,間距應一致。安裝集熱排管時,應用卡箍和鋼絲緊固在鋼板凹槽內。檢驗方法:手扳和尺量檢12、查。太陽能熱水器的最低處應安裝泄水裝置。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熱水箱及上、下集管等循環管道均應保溫。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凡以水作介質的太陽能熱水器,在0C以下地區使用,應采取防凍措施。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熱水供應輔助設備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GB5024222表的規定。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的規定。表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板式直管太陽標高中心線距地(mm)20尺量5能熱水器固定安裝朝向最大偏移角不大于15分度儀檢查5、成品保護5.1集熱器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應加以保護,防止破璃破碎。5.2溫控儀表應在交工前安裝,防止丟失和損壞。5.3太陽能熱水器冬季不使用時應把系統水泄凈。6、注意事項6.1正確調整集熱器的安裝方位和傾角,使其保證最佳日照強度。6.2調整上下循環管的坡度和縮短管路,防止氣阻滯流和減小阻力損失。6.3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位置應避開其它建筑物的陰影,保證充分的日照強度。6.4太陽能熱水器安裝時,就避免設在煙囪和其它產生煙塵設施的下風向,以防煙塵污染透明罩影響透光。6.5太陽能熱水器應避開風,以減少熱損失。6.6質量記錄應有材料及設備的出廠合格證。材料及設備進場檢驗記錄。管路系統的預檢記錄。管路系統的隱蔽檢查記錄。管路系統的試壓記錄。系統的沖洗記錄。貯熱水箱滿水試驗記錄。系統的調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