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35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5481
2023-12-28
35頁
4.35MB
1、常用分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大家在談到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時就不得不談一 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了,這三個不 同階段的管理詮釋著施工管理的好壞,簡單說就 是事前計劃、事中管理、事后處理,事后是無奈 的被動的,就是這種很多的事后或無奈,為事前控制提供了依據,那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建筑工程質量通病與防治,他告訴我們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去阻止或減少質量通報的出現,這就是我今天 要講的幾個分項工程質量通病的目的,本次,我和大家一起重溫主體工程中模板工程、鋼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三個主要分項工程質量通病與防治,今后將根據項目進展情況逐步推進類同培訓活動。以下我將結合各分項工程工藝做法來解析如何阻止或減少工2、程質量通病,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理解,第三部分,混凝土工程,砼主要問題麻面蜂窩,露筋,空洞,漏漿夾渣板面不平整,開裂混凝土各種裂縫混凝土結構尺寸偏差強度達不到要求同條件試件擱置錯誤,砼養護不到位施工縫留置不合理,砼麻面蜂窩,露筋,空洞,漏漿原因分析 模板表面粗糙未濕潤,拼縫不嚴,砼振搗不密實。鋼筋保護層墊塊太小,間距過大甚至漏安。砼結構斷面較小,鋼筋過密。砼離析,澆筑部位缺漿,振搗半徑過大或漏振。振搗棒碰撞鋼筋位移。拆膜過早,砼表面拉傷。,砼麻面蜂窩,露筋,空洞,漏漿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凈,刷隔離劑,充分濕潤,砼澆筑應分層均勻振搗至氣泡排除為止,插入式振搗棒移動間距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3、,振搗棒至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振搗棒有效作用半徑的1/2,振搗應插入下層砼不得少于50。澆筑砼前應嚴格辦理隱蔽手續(墊塊的數量、間距、固定的方式、厚度)。鋼筋較密集的部位采用插扦或直徑30振搗。澆筑砼前模板充分濕潤,砼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用串筒進行下料。拆模時間應根據3天或7天的試塊試驗結果正確掌握,防止過早拆模,拆模砼強度要求應達到規范主控項目規定。加強砼澆筑過程管理和砼拆模報驗的申報管理。,短支墻根部漏振、爛根、露筋,框架柱根部漏振、爛根、露筋,現 場 實 例,混凝土漏振引起蜂窩麻面,混凝土漏振引起的孔洞,混凝土漏振引起蜂窩麻面,混凝土漏振引起蜂窩麻面,板面露筋嚴重,砼夾渣原因分析 澆筑4、砼前柱根部、梁、板底部殘留雜物未干凈。施工縫處理不當。防治措施 梁、板中的雜物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水沖洗至柱內根部,柱或短肢墻根部模板開清渣口。施工縫是砼接觸處,應先將施工縫處的殘留的松散砼鑿掉,沖洗干凈,保持濕潤,然后將同標號的水泥漿刷面再澆筑砼。監理在簽署砼澆灌許可證前,必須作全面的檢查。,梯板根部局部夾渣,現 場 實 例,剪力墻混凝土夾渣,砼板面不平整,開裂原因分析 板面未采取二次趕壓收光。砼強度未達到1.2Mpa,板面上人、上料產生沖擊荷載、搭設支撐。模板支撐未支承在堅硬的基土上,墊板支承面不足,澆筑砼時或早期養護時發生下沉。防治措施 預拌砼澆筑樓板應采用2m4m長木枋(60X160木枋5、)趕平、壓實,砼初凝前板面應進行二遍壓實收光,嚴格控制標高和板的澆筑厚度。砼初凝后12小時以內應進行覆蓋澆水養護(如氣溫低于50C不得澆水),砼強度達到1.2Mpa后方上人施工,卸料時嚴禁沖擊模板。模板、支撐應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支撐應支承在堅實的基土并有足夠的支承面積,支撐應有鎖腳桿、水平桿及剪刀撐,使支撐形成整體。,樓 板 開 裂,現 場 實 例,混凝土樓面養護較好,現 場 實 例,砼各類裂縫原因分析1)砼澆筑后,表面沒有及時覆蓋,受風吹日曬,表面游離水分蒸發過快,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而此時混凝土早期強度低,不能抵抗這種變形應力而導致開裂。2)使用收縮率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過多或使用過量6、的粉砂;3)砼水灰比過大,模板過于干燥。防治措施1)在氣溫高、溫度低或風速大的天氣下施工,砼澆筑后,應加強表面的抹壓和養護工作當表面發現微細裂縫時,應及時抹壓一次,再覆蓋養護;2)配制砼時,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種類及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減小空隙率和砂率要振搗密實,以減少收縮量,提高砼抗裂強度;3)砼澆筑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砼澆筑后,表面沒有及時覆蓋養護,導致產生裂縫,砼澆筑后,表面沒有及時覆蓋養護,導致產生裂縫,水電預埋管錯誤,事后亂剔亂鑿,造成現澆板裂縫,地下室混凝土墻接茬處澆注時未接漿處理,出現明顯冷縫,形成滲水通道,容易滲水,砼結構尺寸偏差原因分析1)砼澆筑后沒有找平壓光2)7、砼沒有達到強度就上人操作或運料;3)模板支設不牢固,支撐結構差;4)放線誤差較大5)砼澆筑順序不對,致使模板發生偏移等。防治措施1)依據施工措施進行施工2)支設的模板要有足夠的剛度及強度;3)復核施工放線;4)砼澆筑時,要有一定的順序,混凝土結構外形尺寸偏差由于漏漿導致表面不平整、柱子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模板接縫不嚴導致混凝土面不平整,尺寸偏差大,地下室板墻鋼筋保護層尺寸不夠,砼沒有達到強度就上人操作或運料,砼強度達不到要求原因分析1.水泥過期或受潮,活性降低導致強度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當,計量不準;3.冬季低溫施工未采取保溫措施,拆模過早,混凝土受凍影響強度;4.混凝土拌合物攪拌完至澆筑完畢8、持續時間過長,振搗過度,養護差,導致強度降低。防治措施1.水泥應有出廠質量合格證,并加強水泥保管工作,對水泥質量有疑問應進行復查實驗,并按實驗結果的強度等級使用;2.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3.冬季施工應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4.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受凍,影響混凝土強度,混凝土放置時間過長,影響強度,現 場 實 例,砼同條件試件擱置錯誤,砼養護不到位原因分析 同條件養護試件未隨主體結構上升擱置在樓層上,只養護試件不養護砼構件。施工用水管未隨主體上升安裝在樓層上。防治措施 同條件養護試件應放置在自制的鋼筋盒,二把鎖(監理見證取樣人員,施工單位時間工各一把),9、隨主體上升擱置在樓層上;養護構件時養護試件,等效養護齡期按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Cd送檢(等效養護齡期不應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施工用水管采用DN50水管隨結構上升各層設置二個取水點。砼構件養護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劑或抗摻要求的砼,養護不得少于14d,砼表面應保持濕潤。現場檢查到位。,符合要求的試件放置方式,試件放置方式不符合要求,現 場 實 例,砼施工縫留置不合理原因分析 施工方案編制時未針對工程特點明確施工縫位置。因施工問題留設施工縫的方案未經設計同意。施工時因突發情況未能按設計和施工方案要求留設施工縫。防治措施 在施工方案中應明確施工縫留設的位置。確定施工縫位置的原則為:盡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應便于施工。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原則上不應留置施工縫;當必須留置時,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當施工原因需留設施工縫時,其留設位置應經設計同意。在施工前編制施工技術方案考慮突發情況施工縫留設處理的措施,施工時做好相關交底和準備。,施工縫留置位置不合理,且鋼筋此處應加強,現 場 實 例,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必須對原施工縫處混凝土的表面進行鑿毛處理,露出石子,并沖洗干凈表面的浮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