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5501
2023-12-28
22頁
226.36KB
1、目 錄前 言3第一章 總論41.1 編制依據41.2編制原則41.3 編制范圍5第二章 項目背景52.1 項目簡介52.2 社會經濟概況52.3 惠城鎮石蘭口村片區農村環境污染狀況62.4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6第三章 水污染整治方案73.1污水量預測及工程規模確定73.2進水水質確定83.3污水處理工藝的比較與選擇93.4工藝設計10第四章 固體廢棄物污染整治方案124.1工程背景124.2垃圾污染整治思路13第五章 項目管理及實施計劃165.1項目的組織實施165.2 實施原則與步驟165.3項目的管理機構175.4項目實施管理175.5工程實施保障措施18第六章 工程投資估算196.12、編制說明196.2工程投資總估算表19第七章 資金籌措與使用計劃207.1資金籌措207.2資金使用計劃21第八章 工程效益分析218.1環境效益218.2社會經濟效益21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229.1結論229.2建議22前 言xx縣地處xx省東南沿海,潮汕平原南部,是揭陽市唯一沿海縣和海上交通門戶。根據xx縣縣城總體規劃,至2020年縣城的性質確定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揭陽市重要的水陸交通樞鈕,以資源加工為主,商貿發達的濱海城市”。城市用地規模25.5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28萬人。xx縣位于東經11554551163410,北緯225330231110之間,東西相距67公里,3、南北相距33.5公里。東連潮陽,西接陸豐,北靠普寧,南瀕南海。是揭陽市唯一沿海縣和海上交通門戶。海岸長達82公里,且曲折多灣。陸路從xx縣城至廣州402公里,深圳309公里,汕頭78公里,揭陽121公里。海路從惠城港至香港137海里。全縣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區,風光旖旎,景色宜人。惠城鎮是xx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系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鎮位于本縣中部,大南山主脈以南。北與普寧市和汕頭市潮南區以分水嶺為界;南接東隴鎮和隆江鎮;西與青坑林場少部份鄰界,大部份與石榴潭水庫連接。全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北部為山區、丘陵,中南部為小沖積平原。倚山瀕海(距神泉港7公里),地處亞熱帶,4、呈高溫多雨特點,氣候溫和,土質肥沃,宜農宜果,四季常春。2010年底,全鎮總面積178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轄有鎮區14個社區居委會和19個行政村、并建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68908人,非農業人口92597人,農業人口76311人,另有海外僑胞、旅居港、澳、臺同胞7000多人。石蘭口村位于xx縣大南山南麓,隸屬惠城鎮管轄,該村位于惠城鎮西北面,距鎮區17公里。全村現有195戶,1211人。土地面積9843畝,山地居多,水源充沛,純農地區。第一章 總論1.1 編制依據(1)xx縣惠城鎮總體規劃(2)xx縣惠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3)惠城鎮國民經濟統計資料(4)xx縣地圖及地形5、圖(5)委托書及其它有關資料(6)采用主要的法律、法規與標準規范n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2月);n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n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2000年3n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n 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CJ 3020-93):n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n 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1996年31號n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肌n 污水處理設施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趴n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n 村莊整治技術規范(GB50445-2008)n 農田灌溉水質標6、準(GB5084-2005)n xx省地方標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n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l8918-2002)一級B標準1.2編制原則(1)在惠城鎮鎮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對惠城鎮石蘭口村片區農村環境進行綜合整治,解決生活污水、養殖廢水和垃圾對本片區環境造成的污染,改善環境質量,力求充分發揮本項目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根據基礎設施建設要求,統一規劃、綜合整治;(3)根據本項目的特點,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確定成熟可靠、經濟合理、管理方便的建設方案; (4)根據財力、物力合理安排項目進度,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5)環境綜合整治與總體規劃建設7、相結合,實現基礎建設協調,工程措施與管理措施相結合,以工程措施為主、行政管理措施為輔,達到環境綜合整治的目標。1.3 編制范圍 本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主要包括兩大部分: (1)根據本項目的排水現狀,結合該鎮總體規劃和排水規劃,初步確定污染處理的設計規模,工藝選擇和工程投資估算。 (2)根據本項目的固體廢棄物排放特點,初步擬定本項目固體廢棄物收集清運和處置方案。第二章 項目背景2.1 項目簡介2.1.1 項目名稱:石蘭口村環境整治2.1.2 執行單位:xx縣惠城鎮石蘭口村民委員會2.1.3 項目內容:(1)污水處理方案;(2)垃圾處理方案。2.2 社會經濟概況石蘭村由于地處山區,地理條件特殊,經濟8、發展以農業為主,沒有工業。村現有耕地面積有393畝,其中水田314畝,旱園 79畝,人均耕地0.32畝;山地面積9529畝,其中水果面積 800畝,人均山地7.9畝。農業以種植水稻、番薯、姜薯、荔枝為主。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種植業和勞務輸出,2010年人均純收入 2201元,集體經濟純收入2萬元,是一個生產生活條件較為困難的純農山區村。隨著經濟結構的轉變,村民外出就業越來越多,生產生活發生了較大變化,村莊規劃和建設將是本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2.3 惠城鎮石蘭口村片區農村環境污染狀況近幾年來,隨著石蘭口村人口的不斷增長,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惠農政策的不斷加強與落實,大大減少了9、農民的多項負擔,農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由零排放向逐年增加的趨勢發展,排放的固體廢物種類由相對單一向復雜多樣轉變,排放量也逐年增大;小規模養殖業(特別是養豬業)出現了逐年增多的現象,產生了一定的養殖廢棄物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如此種種新的農村環境問題的出現,正在威脅著農民的基本生活環境和生產環境。一、水污染狀況石蘭口村水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及養殖廢水。由于村莊布局不盡合理,沒有綜合考慮排水、排污,一方面,因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營養鹽及細菌、病毒,已造成對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另一方面農村畜禽養殖方式仍以家養為主,普遍存在 “重養殖、輕防治”等問題,水質含有較高10、的人畜糞尿成分,氮、磷含量特別是磷含量較高,直接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嚴重制約了該村的經濟發展。二、固體廢物污染狀況隨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民消費觀念與消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均產生的垃圾量逐年增加,加上人口逐年增多,垃圾排放總量也就加速增長;垃圾種類及成份也愈來愈復雜,難降解垃圾(如塑料袋、飯盒等)也占了相當比例。由于農村基礎設施差,垃圾收集設備幾乎空白,生活垃圾隨意丟放,可謂是“遍地開花”、“隨風飛舞”,農田、菜地均受到污染,影響莊稼地的耕作和作物的生長,甚至村民的房前屋后、路邊、河邊均成為小型天然“垃圾堆放場”,河道受阻,逐漸變窄,河床越來越淺,影響正常的排水和泄洪功11、能,雨季來時易造成洪澇災害,損害大量農作物,直接造成農民的經濟損失。此外,垃圾隨意堆放,導致蚊蠅孳生、藏污納垢,容易傳播疾病,對村民的身體健康有著潛在的威脅。2.4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避免生活污水和養殖廢水對水體的污染 由于很多小河溝受污染相當嚴重,影響到村民的正常生活用水,也影響到農業灌溉用水,破壞了水生生物的生長環境,水體自然凈化能力不斷減弱。因此,必須對此類廢水進行適當凈化。 二、保擴地下水免遭污染,保證村民飲用水安全 惠城鎮石蘭口村片區大部分村民的飲用水采用地下挖井取水,已經出現有村民的井水變差的安全問題,若地下水繼續受污染,則絕大多數村民飲水安全將受威脅。 三、解決因垃圾隨12、意丟放而污染環境、堵塞河道的現狀。 四、為農村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對石蘭口村片區環境污染進行綜合整治,其產生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無法估量的,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口的增加、社會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污水排放量將會大幅增長,若不盡快治理,污染會更加嚴重,將會嚴重制約農村的經濟發展和不斷惡化村民的居住環境。因此,為確保惠城鎮石蘭口村片區的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改善轄區內環境,促進本項目區內的可持續發展,對該村片區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第三章 水污染整治方案3.1污水13、量預測及工程規模確定3.1.1 人口統計 根據業主提供的資料,全村常住總戶數是195戶,總人口1211人。規劃總戶數約為250戶,總人口約1650人。3.1.2 污水產生量預測 污水產生量預測常采用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法、數理統計法和分項指標法。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法是單位人口綜合用水量指標,乘以人口數,預測出用水量,然后乘以排放系數,得出污水排放量;數理統計法是根據以往歷年污水量統計資料,從中找出污水量增加的規律和相關性,在此基礎上預測今后的污水量,此法需要較長年限的統計資料,惠城鎮石蘭口村片區歷年污水排放總量情況缺少統計資料,所以很難準確的統計;而分項指標法是對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量進行分項計算14、,生活污水量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定額和規劃人口進行計算,考慮到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實施,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綜合用水量也會隨之增多,此法估算的數值有偏差。經過綜合比較,本項目采用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法估算該村的污水量。根據xx省用水定額(2007)和建筑給水排水常用設計參數及數據(07SS908)規定,參考其中的農村生活用水定額:村莊分類中戶內有給水排水衛生設備和淋浴設備的定額,130-190升/人日,考慮到實際情況和村莊日后的發展規模,用水定額按130升/人日計算。全村的總用水量約為:130升/人日*1650人1000=215m3/d。排水系數取0.8,則每天的污水量為:215m3/d15、*0.8180m3/d。3.1.3工程內容、范圍的確定將每家每戶的排水管網接入總排水管,匯流進入格柵井、厭氧池預處理后,排入氧化塘進行疏氧后進入農田灌溉回用。3.2進水水質確定依據該村村委會從環保監測部門提供的監測數據,本公司參考以往類似農村污水工程的資料和設計經驗,初步確定進水水質如下:進水水質標準指標pHCODcrBOD5SSNH3NTP濃度(mg/L)6-919095150252.5根據xx縣環保局介紹,本項目區域地表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標準,因此排放的尾水必須達到xx省地方標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時段一級標準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16、放標準(GBl8918-2002)一級B標準嚴格者。根據該村規劃排污的水通往氧化塘進行疏氧處理后進入農田灌溉,所以回用的水還應該滿足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的要求。出水水質標準指標pHCODcrBOD5SSNH3NTP濃度(mg/L)6-960202081農田灌溉水質標準(水作類)指標pHCODcrBOD5SSNH3NTP濃度(mg/L)6-91006080-3.3污水處理工藝的比較與選擇水質特點:主要污染物以居民生活污水為主。因此,污染物主要為COD、BOD、SS、氨氮,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強,處理難度不大。生活污水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傳統泥法A/A/O、A/O、膜法微動力A/O17、人工氧化塘、生物接觸氧化法、SBR系列等。針對本工程常用的成熟工藝流程路線有以下幾種:A 污水+排污排水總管+格柵井+厭氧池+人工生態氧化塘+出水B 污水+排污排水總管+格柵井+厭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出水C 污水+排污排水總管+格柵井+SBR池+出水D 污水+排污排水總管+格柵井+傳統泥法A/A/O 工藝+出水傳統泥法A/A/O工藝成熟穩定但占地面積和運行費用相對較高;A/O工藝除磷效果不錯但脫氮效果一般;膜法微動力A/O工藝占地面積較小,土建費用較低,脫氮除磷效果好,但運行費用和設備造價高;人工水生生態氧化塘占地面積大,氮、磷的去除能力較好;生物接觸氧化法單獨使用不能保證水質達標;SBR18、系列自動化程度要求高,操作人員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且氮、磷的去除能力相對弱一些。考慮本工程實際情況:該項目位于農村,操作管理要求要降到最低,最好實現無人操作,而且工程占地很充足,項目資金有限,盡量降低投資的原則。本方案最后擬定采用格柵井+厭氧池+人工生態氧化塘的處理工藝。氧化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筑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19、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水生植物塘在塘內種植一些纖維管束水生植物,比如蘆葦、水花生、水浮蓮、水葫蘆等,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對氮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生態系統塘在塘內養殖魚、蚌、螺、鴨、鵝等,這些水產水禽與原生動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細菌、藻類之間通過食物鏈構成復雜的生態系統,既能進一步凈化水質,又可以使出水中藻類的含量降低。氧化塘的優點:(1)能充分利用地形,結構簡單,建設費用低。(2)可實現污水資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實現水循環,既節省了水資源,又獲得了經濟收益。(3)處理能耗低,運行維護方便,成本低。(4)美化環境,形成生態景觀。(5)污泥產量少。(6)能承受污水20、水量大范圍的波動,其適應能力和抗沖擊和能力強。3.4工藝設計1、格柵井、厭氧池設計厭氧池前設置人工格柵可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懸浮物,保護后續處理設施正常運轉,避免污水管網的堵塞。隔渣后的污水通過兼氧菌群的降解作用提高了可生化性,并降解大部分有機污染物,減輕后續氧化塘的負擔。格柵井尺寸:LBH1.0m0.6m2.2m 地埋式有效水深:H=1.4m 配套設備:不銹鋼格柵網1個 B=10mm 厭氧池尺寸:LBH12.0m5.0m3.2m 地埋式有效水深:H=2.4m 有效容積:V=120m3 停留時間:T=16.0h配套設備:組合填料150*80 120.0m32、氧化塘設計塘面水深在1.5m左右,陽光21、可透入,藻類光合作用顯著為好氧區,塘底為厭氧區,中間為兼性區。塘內奸氧菌,兼性菌和厭氧菌共同作用,對污染物降解。(1)設計方法: 一般是采用經驗方法進行計算,即BOD表面負荷法。BOD表面負荷與冬季平均氣溫有很大關系。下表是我國“七五”科技攻關成果對城市廢水兼性塘建議的主要設計參數: 城市廢水兼性塘的設計負荷和水力停留時間 冬季平均氣溫()BOD5表面負荷(kgBOD5/(104m2.d)水力停留時間(d)15 70-100 7 10-15 50-70 20-7 0-10 30-50 40-20 -10-0 20-30 120-40 -20-10 10-20 150-120 -20 10 1822、0-150 (2)構造及主要尺寸: 長寬比:多采用矩形塘,長寬比為3:1-4:1。塘的四角宜作成圓形,以避免死區。 塘深:有效水深h1:1.2-2.5m,儲泥厚度h2:不小于0.3m,超高h3:0.6-1.0m。 堤坡:塘內坡度為1:2-1:3;塘外坡度為1:2-1:5。 進出水口:進水口宜采用擴散管或多點進水,保證塘的橫斷面上配水均勻。 塘數及單塘面積。單塘面積一般介于(0.8-4)104m2。本方案設計的氧化塘斷面尺寸為梯形,上頂面的尺寸為:LB73.0m28.0m,下底面的尺寸為:LB67.0m22.0m,總高度H1=3.0m,儲泥厚度h2=0.4m,超高h3=0.6m,有效水深:H=223、.0m 有效容積:V=3600m3 停留時間:T=20天 氧化塘水面種植水浮蓮等浮水植物,實踐表明,水浮蓮等浮水植物有很強的去除有機污染物CODer、BOD5和除磷、脫氮的作用。在述氧化塘中,浮水植物是封閉式養植,可以人工控制其長勢,不會瘋長外流,不會造成外環境水體污染。 第四章 固體廢棄物污染整治方案4.1工程背景近年來,石蘭口村片區人口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之產生的垃圾和其它固體廢棄物也不斷增加,且種類越來越復雜多樣。目前該片區未設置垃圾轉運站,未設置垃圾箱等垃圾收集設備,未編制環衛工人,造成片區內隨處可見垃圾,隨風飛揚進入農田、菜地,人口較集中的地方、河道等成了天然垃圾堆放場,導24、致河道堵塞蚊蠅孳生、藏污納垢,容易傳播疾病,嚴重影響了農民生活和生產環境,威脅著村民的身體健康。4.2垃圾污染整治思路生活垃圾處理要實現定點存放、統一收集、定時清理、集中處置,提倡資源化利用或納入鎮級以上處置系統集中處理。采用“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置”的城鄉統籌的垃圾處理模式,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運率和處理率。具體思路如下:1、村莊垃圾應及時收集、清運,保持村莊整潔。2、村莊生活垃圾宜就地分類回收利用,減少集中處理垃圾量。3、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應在縣域范圍內統一規劃建設,宜推行村莊收集、鄉鎮集中運輸、縣域內定點集中處理的方式,暫時不能納入集中處理的垃圾,可選擇就25、近簡易填埋處理。4、工業廢棄物、家庭有毒有害垃圾宜單獨收集處置,少量非有害的工業廢棄物可與生活垃圾一起處置。塑料等不易腐爛的包裝物應定期收集,可沿村莊內部道路合理設置廢棄物遺棄收集點。收集點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每個村莊應不少于一個垃圾收集點;本方案中設置一個垃圾收集點即垃圾收集屋,建設地點靠近污水處理池,可避免二次污染。5、垃圾收集點應規范衛生保護措施,防止二次污染。蠅、蚊孳生季節,應定時噴灑消毒及滅蚊蠅藥物。6、垃圾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封閉或覆蓋,避免遺撒。7、廢紙、廢金屬等廢品類垃圾可定期出售。8、可生物降解的有機垃圾單獨收集后應就地處理,可結合糞便、污泥及秸桿等農業廢棄物進行資源化處理,包括26、家庭堆肥處理、村莊堆肥處理和利用農村沼氣工程厭氧消化處理。9、磚、瓦、石塊、渣土等無機垃圾宜作為建筑材料進行回收利用;未能回收利用的磚、瓦、石塊、渣土等無機垃圾可在土地整理時回填使用。4.2.1垃圾的危害垃圾對該片區的危害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腐質垃圾在水中成為污染擴散源,會污染附近河水水質、使水體發黑、發臭;(2)垃圾進入農田菜地影響農民耕作;(3)垃圾倒入河道,使河道變窄、河床變淺,引發洪澇災害;(4)垃圾對人的視覺、嗅覺帶來極大的刺激,對居民區及河道的景觀造成影響;(5)垃圾中的致病細菌及病毒在水中及空氣中擴散危害群眾健康。4.2.2污染控制措施 1、本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是健全和27、完善垃圾收集回收設施,其內容有如下幾個方面:(1)建造垃圾收集屋(池),收集起來的垃圾臨時堆放,有一定數量后統一回收和運往垃圾中轉站和填埋場進行處理;(2)設置垃圾箱(桶),在片區內設置一定的垃圾箱,以便村民集中倒垃圾。2、鎮環衛部門措施(以下設施由環衛部門購置) (1)配置人力垃圾收運車,清運垃圾箱(桶)中的垃圾,使垃圾盡快運走,到達村垃圾收集屋內。 (2)配套垃圾運輸專用車,把收集屋(池)的垃圾定期清理。 3、管理措施(1)設置清運垃圾的環衛工人,每天1-2次清運垃圾箱中的垃圾;(2)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強化管理力度; (3)收集起來的垃圾要及時運走; (4)加強環境意識宣傳教育,設置標語28、牌、宣傳欄; (5)建立垃圾清運的管理隊伍。4.2.3 垃圾清運及處理目標 (1)清運目標 計劃在本片區村民中按需要放置一定數量的垃圾桶,方便村民傾倒,以便收集絕大部分垃圾,然后由垃圾清運工作人員定期徹底清理垃圾桶中的垃圾,用人力垃圾清運車送至村的垃圾收集屋臨時存放,因此,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為100。 (2)處理目標垃圾收集屋中的垃圾應根據需要,配備相應的垃圾專用運輸車,定期送往鎮里的垃圾衛生填埋場,因此,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4.2.4垃圾清運工程設計根據村莊整治技術規范(GB50445-2008),對于村莊垃圾的處理,在現階段國家推行鎮收集轉運、縣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置模29、式進行生活垃圾處理。本村莊垃圾整治方案參照國家推行的處理方式進行設計,建設垃圾收集屋,設置垃圾桶,收集的垃圾由環衛部門的人力垃圾收運車和垃圾運輸專用車運走。 (1)垃圾收集屋 根據村莊整治技術規范(GB50445-2008),垃圾收集點應放置垃圾桶或設置垃圾收集屋(池),并應符合下列規定:收集點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每個村莊應不少于一個垃圾收集點;收集頻次可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可選擇每周l-2次。依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城鎮生活源產排污系數手冊,每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量為0.8-1.2Kg,取1.02Kg計算。該村規劃人口為1500人,每天產生的垃圾量為1500Kg,每周的垃圾量為1500Kg*730、天=10500Kg/周。生活垃圾的密度大概為1000Kg /m3該,則每周需要的堆放體積為10.5m3。在片區設置一個垃圾收集點,建設一座垃圾屋,每周定期運往垃圾中轉站,每周運轉的頻次按l次計算。考慮日后的發展規模和工人操作空間要求,尺寸初步定為:長5m,寬3m,高2.5m。選址盡量選擇在污水處理站旁邊,方便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避免產生垃圾滲濾液污染環境,通往垃圾收集屋未硬化的道路需砼硬化。 (2)垃圾箱(桶)的設置(V= 240升) 為了方便村民傾倒垃圾,盡最大可能地收集垃圾,減少隨意丟棄的機率,初步擬定每角落設置一個垃圾桶,根據當地角落住戶人數,需設垃圾桶的數量為25個。垃圾桶由垃圾清運工每31、天清理1-2次,送至垃圾收集屋臨時存放。(該村規劃戶數為250戶,平均沒10戶配置1個垃圾桶,兩個垃圾桶之間的距離最大不超過50米。) 第五章 項目管理及實施計劃5.1項目的組織實施為了保障石蘭口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順利實施,xx縣惠城鎮切實采取有力的措施進行統籌安排,決定由惠城鎮政府牽頭組織多個部門成立專門領導小組負責實施此工程項目,計劃在今年初實施。5.2 實施原則與步驟 (1)項目的實施首先應符合國內基本建設項目的審批程序。 (2)建立專門機構作為項目的建設單位,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和管理工作。 (3)由xx縣惠城鎮政府委派或指定專人擔任項目實施負責人,作為項目的法人或代表。 (4)項32、目的建設單位應與項目施工等單位簽訂必要的法律手續,違約責任應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5)項目建設單位應與項目施工單位協商制定項目實施計劃表,并在履行前通知有關各方。項目建設單位應為施工單位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項目施工單位應服從項目建設單位的指揮和調度。5.3項目的管理機構由惠城鎮政府建立專門的機構,負責項目實施的組織、協調管理工作。組織下設五個職能部門: (1)行政管理:負責日常行政管理及項目履行單位的接待、聯絡工作; (2)計劃財務:負責項目的財務計劃和實施計劃,與項目施工單位辦理合同協議等手續,以及資金的使用計劃和收支手續; (3)施工管理:負責項目的施工協調、施工進度安排、質量管33、理與施工安全的監督檢查以及工程的驗收; (4)材料管理:負責項目材料的訂貨、采購、保管、調拔等工作; (5)技術管理:負責項目的技術工作,技術檔案的管理工作,主持設計圖紙、文件的會審、處理有關技術問題等。建議籌建指揮部的組織機構為:5.4項目實施管理(1)項目的設計、供貨、施工等單位,應與項目建設單位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續,違約責任應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執行。(2)項目的建設單位應與項目施工單位協商制定實施計劃,并于履行前通知有關單位。(3)設計施工單位的選擇推薦對綜合治理有豐富設計工作經驗的設計部門承擔本工程的設計工作。土建施工必須在縣級以上市政工程施工單位中選擇,由項目建設單位進行資格審查后,通過34、招標確定。5.5工程實施保障措施 為改善石蘭口村環境,確保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各項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的順利實施,實現環境綜合整治目標,須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1)組織機構保障。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從規劃到設計,從征地到建設,驗收及運行,涉及眾多專業和政府的多個部門。 如何解決好政府與部門之間的關系,做到統一指揮、各司其職、統分結合、步調一致,是搞好本次綜合整治工作的關鍵。為此,必須建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實行統一指揮、建設。 (2)技術管理保障。建設單位首先要成立專項管理機構,負責組織方案的實施,實施工程招投標制,建立監理制度等協調和監督整治系列措施。建設單位聘請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從事現場35、監理工作,嚴格執行工程項目施工的技術規定,以確保工程按期按質完成。在工程竣工時,應有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專業人員參加驗收,重視水保設計規劃和施工。整治方案規劃要實事求是,體現有效、節約和美觀,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要求有資質的施工隊伍施工,盡量采用先進的施工手段和合理的施工順序,避免二次水土流失。(3)創新保障。廣泛吸取國內外整治的成功經驗和教訓,少走彎路和避免投資浪費。在整治運作中,要全面發揮市場競爭機制,把建設成本降到最低,發揮良好的環境效益。第六章 工程投資估算6.1編制說明6.1.1、編制依據 (1)給水排水工程概預與經濟評價指標 (2)全國統一市政工程預算定額-xx省單位估價表 (336、)全國統一安裝工程預算定額-xx省單位估價表 (4)xx省建筑工程預算定額(2005年) (5)xx省市政工程預算定額(2005年) (6)xx省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和使用管理暫行規定 (7) 建設部頒布的市政工程投資估算指標(1995年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編制方法(1996年)6.2工程投資總估算表根據綜合整治工程方案和結合當地的經濟狀況,石蘭口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投資估算算見表6-1。表6-1 工程投資總估算表序號工程項目數量工程造價(萬元)備注一工程直接費用(一)污水處理工程1人工格柵1套0.10不銹鋼網2組合填料120m32.403填料支架1套0.704格柵井、厭氧池1座22.505氧37、化塘1座49.45小計75.15(二)截污管網收集工程1300PE波紋管418m3.20含人工、機械、開挖、回填土方費用200PE波紋管765m3.60160PVC排水管710m4.401000檢查井27座3.70700檢查井50座3.50小計18.40(三)垃圾清運工程1垃圾收集屋1座1.802垃圾桶25個1.65小計3.45二間接及其它費用1前期工作費用0.52設計、監理費0.53建設工程管理費小計1.0三工程總投資98.0第七章 資金籌措與使用計劃7.1資金籌措惠城鎮石蘭口村綜合整治項目的資金來源主要采取“省環保專項資金扶持為主,村自籌一點,社會人士和群眾捐一點”的方法籌集。本項目總投資38、98萬元,由于地方政府經濟困難,難以配套資金,根據本項目的特點,資金籌措如下:(1)申請xx省環保專項資金:93萬元(2)石蘭口村民委員會自籌和社會捐資等:5萬元7.2資金使用計劃投資全年使用計劃根據資金籌措和施工進度進行。本片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計劃在資金到位后1年內完成,工程實施計劃如下表7-1:表7-1 工程施工計劃表序號工程名稱動工時間完工時間1準備工作2011年3月2011年4月2污水處理2011年4月2011年12月3垃圾清運工程2011年4月2011年10月第八章 工程效益分析8.1環境效益(1)石蘭口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完成后,達到了防止水污染的效果,對保護該片區及下游水體地表39、水和地下水環境起著保護性的作用; (2)截污工程完成后,控制和減少廢水、污染物進入附近小河、農田及滲入地下,保護該片區的生活及生產環境; (3)垃圾清運工程完成后,有效地控制生活垃圾對片區內河涌、農田等的污染;大大減少垃圾對河道的堵塞,增加河道防洪能力;杜絕垃圾隨意傾倒,減少蚊蠅的孳生,降低其傳播疾病的可能性,保障村民的身體健康。8.2社會經濟效益(1)對石蘭口村環境的綜合整治,能促進和加強村民的環境保護觀念,喚醒人們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意識,增強對生態環境、植被、資源的珍惜,對保護原生態農村環境起到教育和宣傳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2)通過綜合整治,可有效地減少污水對水體環境的污染,從40、而避免污染物排入片區附近河流,保護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同時,降低對村民身體健康的危害,直接或間接增加農民經濟效益。石蘭口村環境綜合整治,對改善村民生活及生產環境,促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農村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9.1結論為了解決石蘭口村片區農村環境突出問題,惠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該村干部、群眾思想統一,決定對該片區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整治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設置和完善垃圾的收集清運環節等。綜合整治工程完成后,片區內垃圾可得到有效收集和妥善處理,解決垃圾隨意堆放和堵塞河道的現 狀;可有效地控制污水對水環境污染,減輕對河流下游的影響,保護生態環境,由此將產生顯著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為廣大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生產環境,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為其他區域的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做好示范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造良好基礎,該項目建設意義深遠。9.2建議應多方籌集整治資金,資金到位后應盡快成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指揮部,負責組織和開展本項目的綜合整治工作,使本項目能盡快實施,盡早實現本片區農村綜合整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