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然氣化肥廠項目氨1段主管廊框架鋼結構安裝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7502
2023-12-28
14頁
132.0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海洋天然氣化肥廠項目合成氨尿素裝置施工方案質量控制計劃全套資料
1、1 工程概況:1. 1工程地點、名稱及單位1.1.1工程地點:xx省xx市1.1.2工程名稱:氨1段主管廊框架鋼結構安裝1.1.3建設單位:1.1.4設計單位:1.1.5施工單位:1.1.6 監理單位:1.2 本項目工程特點氨一段框架為開敞式鋼框架,其中鋼構件為寶冶制作并進行預組裝,運至現場后由我方進行安裝,其施工內容大多是鋼構件之間的螺栓連接,只有極少量的焊接和制作工作量。鋼框架安裝合格后主要用來鋪設管道和設備支承件及設備的操作、檢修平臺。框架最高處標高為35500,其中521/55之間為5層,TQ、QL、L/51,52和K/51,52之間、K/51,52和F軸之間分別為4層、5層、4層,22、層,鋼框架總重約為400噸。框架安全要求較高,在連接梁安裝時需鋪設安全網。2編制依據:2合成氨裝置氨1段框架加工圖 9710-01-62-06B20-01a23a2.2石油化工施工安全規程 SH3505-19992.3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05-20012.4鋼結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GB50221-952.5有高強度現場螺栓連接的車間預制結構鋼 S15-1F-092.6有高強度現場螺栓連接的車間預制結構鋼的采購要求S15-1PS-003施工程序:施工準備 鋼構件驗收 基礎交接處理 基礎壓漿 H軸51-52跨組對安裝 G軸51-52跨組對安裝 F軸51-52跨組對安裝51軸F-3、G跨間梁安裝 51軸G-H跨間梁安裝 52軸F-G跨間梁安裝 51軸H-J跨間梁安 J軸51-52跨組對安裝 52軸G-H跨間梁安裝 52軸H-J跨間梁安裝 K軸51-52跨組對安裝 51軸J-K跨間梁安裝 K軸52-53跨組對安裝 J軸52-53跨組對安裝 52軸J-K跨間梁安裝53軸J-K跨間梁安裝 J軸53-54跨組對安裝 K軸53-54跨組對安裝K軸54-55跨組對安裝 J軸54-55跨組對安裝54軸J-K跨間梁安裝 55軸J-K跨間梁安裝J軸55-1/55跨組對安裝K軸55-1/55跨組對安裝51軸K-L跨間梁安裝 L軸51-52跨組對安裝 1/55軸J-K跨間梁安裝52軸-K-L跨4、間梁安裝 L軸52-53跨組對安裝 53軸K-L跨間梁安裝L軸54-55跨組對安裝 54軸K-L跨間梁安裝 L軸53-54跨組對安裝 55軸K-L跨間梁安裝 L軸55-1/55跨組對安裝1/55軸K-L跨間梁安裝52軸-L-M跨間梁安裝 51軸L-M跨間梁安裝 M軸51-52跨組對安裝N軸51-52跨組對安裝 51軸M-N跨間梁安裝 52軸M-N跨間梁安裝52軸N-P跨間梁安裝 51軸N-P跨間梁安裝 P軸51-52跨組對安裝Q軸51-52跨組對安裝 51軸P-Q跨間梁安裝 52軸P-Q跨間梁安裝52軸Q-R跨間梁安裝 51軸Q-R跨間梁安裝 R軸51-52跨組對安裝S軸51-52跨組對安裝 5、51軸R-S跨間梁安裝 52軸R-S跨間梁安裝52軸S-T跨間梁安裝 51軸S-T跨間梁安裝 T軸51-52跨組對安裝樓梯安裝 平臺安裝 單項驗收4 施工方法4.1 施工準備4.1.1 在一段爐東側平整一4020的場地,并用壓路機壓實,作為構件堆場和鋪設鋼平臺之用;4.1.2 在平整的場地一側鋪設一2020的構件組裝用鋼平臺;其余場地作為構件堆放場所;4.2 構件驗收4.2.1 鋼構件制作完成后,應按照施工圖和本規范的規定進行驗收;4.2.2 進入現場的構件應按圖紙和規范要求對其幾何尺寸及制作質量進行認真檢查,并在需要時提交下列資料:4.2.1 產品合格證;4.2.2 施工圖和設計變更文件,設6、計變更的內容應在施工圖中相應部位注明;4.2.3 制作中對技術問題處理的協議文件;4.2.4 鋼材、連接材料和涂裝材料的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4.2.5 主要構件驗收記錄;4.2.6 預拼裝記錄;4.2.7 構件發運和包裝清單;4.2.8 焊接工藝評定報告;4.2.9 高強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數試驗報告、焊縫實驗報告及涂層檢測報告;4.3 焊接材料必須滿足設計圖紙要求,并有質量證明書;4.4 鋼構件運抵現場后,材料分類別堆放整齊,有明顯標志,驗收、領料由專人管理,鋼梁、鋼柱放置時下部應墊平防止變形;4.5 基礎的交接及處理:4.5.1基礎的外觀檢查:4.5.1.1外觀無明顯的裂痕、蜂窩等缺陷;7、4.5.1.2鋼筋是否外露;4.5.1.3基礎進行交接時,基礎上應有明顯的中心線、標高線和標高;4.5.2幾何尺寸的檢查:4.5.2.1從基準點到某一基礎的允許偏差(X,Y)為:5mm;4.5.2.2 基礎立柱的頂標高偏差為:+5/-10mm;4.5.2.3 相鄰立柱中心之間的偏差為:4mm;4.5.2.4 地腳螺栓的中心偏移允許偏差為:5mm;4.5.2.5地腳螺栓的露出長度為:(+20,0)mm; 4.5.2.6 螺紋的長度為:(+20,0)mm;4.6 基礎的處理:4.6.1、座漿施工時,在座漿墊層的上表面加一個20mm厚鋼板,材質為Q235-A,要求該墊板在混泥土內的部分為15mm,露8、出混泥土表面的部分為5mm。座漿墊層的混泥土高度不小于50mm,座漿層周邊應大于墊板6080mm;座漿墊板底部的混泥土一定要接觸嚴密,直到敲擊露出細漿為止。然后在座漿墊板上用水準儀調整墊板的頂平面標高為(-3,0)mm;所有座漿墊板的上表面的相對標高允許誤差為0.5mm;用水平儀調整墊板的水平度為1/1000;4.6.2、采用座漿墊板前,將處理過的基礎表面清理干凈,并用水進行濕潤。第一層薄水泥沙漿,水灰比為12,高度為5mm;第二層用高于基礎混凝土一個等級水泥砂漿進行壓漿,水、水泥、沙子的配比為0.412。4.6.3、找準后的墊板的頂標高為100.200米;4.6.4、各立柱的座漿墊板按照立柱9、基礎的不同型式分別為200300,200200,150150;4.6.5、座漿墊層的強度達到后方可進行鋼結構的安裝;4.6.6、鋼結構安裝結束并驗收合格后方可對基礎進行二次灌漿。4.7 結構安裝:4.7.1 分片組對和安裝;對F軸51-52跨、G軸51-52跨、H軸51-52跨在地面進行組對,粗找正后,用25T和50T吊車進行抬吊,就位后,用四根帶倒鏈的纜風繩進行固定,用同樣的方法對J軸的51-52跨、52-53跨、53-54跨、54-55跨、55-1/55跨,K軸的51-52跨、52-53跨、53-54跨、54-55跨、55-1/55跨,L軸的51-52跨、52-53跨、53-54跨、54-10、55跨、55-1/55跨,M軸的51-52跨、N軸的51-52跨、P軸的51-52跨、Q的51-52跨、R軸的51-52跨、S軸的51-52跨、T軸的51-52跨進行組對、抬吊。4.7.2 主梁吊裝;4.7.2.1 吊裝F軸51-52跨;4.7.2.2 吊裝G軸51-52跨;4.7.2.3 吊裝H軸51-52跨;4.7.2.4 吊裝J軸51-52跨、52-53跨、53-54跨、54-55跨、55-1/55跨;4.7.2.5 吊裝K軸51-52跨、52-53跨、53-54跨、54-55跨、55-1/55跨;4.7.2.6 吊裝L軸51-52跨、52-53跨、53-54跨、54-55跨、55-1/11、55跨;4.7.2.7 吊裝M軸51-52跨;4.7.2.8 吊裝N軸51-52跨;4.7.2.9 吊裝P軸51-52跨;4.7.2.10 吊裝Q軸51-52跨;4.7.2.11 吊裝R軸51-52跨;4.7.2.12 吊裝S軸51-52跨;4.7.2.13 吊裝T軸51-52跨;4.7.3 次梁吊裝;4.7.3.1 吊裝51軸F-G跨間梁、52軸F-G跨間梁;4.7.3.2 吊裝51軸G-H跨間梁、52軸G-H跨間梁;4.7.3.3 吊裝51軸H-J跨間梁、52軸H-J跨間梁;4.7.3.4 吊裝51軸J-K跨間梁、52軸J-K跨間梁、53軸J-K跨間梁、54軸J-K跨間梁、55軸J-K跨間12、梁、1/55軸J-K跨間梁;4.7.3.5 吊裝51軸K-L跨間梁、52軸K-L跨間梁、53軸K-L跨間梁、54軸K-L跨間梁、55軸K-L跨間梁、1/55軸K-L跨間梁4.7.3.6 吊裝51軸L-M跨間梁、52軸L-M跨間梁;4.7.3.7 吊裝51軸M-N跨間梁、52軸M-N跨間梁;4.7.3.8 吊裝51軸N-P跨間梁、52軸M-N跨間梁;4.7.3.9吊裝51軸P-Q跨間梁、52軸P-Q跨間梁;4.7.3.10 吊裝51軸Q-R跨間梁、52軸Q-R跨間梁;4.7.3.11吊裝51軸R-S跨間梁、52軸R-S跨間梁;4.7.3.12 吊裝51軸S-T跨間梁、52軸S-T跨間梁;4.7.13、4 梯子安裝,其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1000,且不應大于15.0;4.7.5平臺安裝,其平臺標高允許偏差為10.0;平臺梁水平度允許偏差L/1000;平臺支柱垂直度H/1000;其長度和寬度允許偏差為5.0;平臺兩對角線差允許偏差為6.0;平臺表面平直度(1m范圍內)允許偏差為6.0;4.7.6 鋼格板和防護欄桿安裝,其欄桿高度允許偏差為10.0,欄桿立柱間距允許偏差為10.0; 4.7.7 鋼結構安裝的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備注1柱腳底座中心線對定位軸線的偏移5.02柱基準點標高+5.0/-8.03撓曲矢高H/1000,15.04柱軸線垂直度H10m,10.0單層柱低層柱,10.14、0多節柱柱全高,35.04.8 高強螺栓的安裝:4.8.1高強螺栓的預拉力和強度:螺栓為M16時,預拉力P1=100KN,施工預拉力P2=110KN;螺栓為M20時,預拉力P1=155KN,施工預拉力P2=170KN;螺栓為M22時,預拉力P1=190KN,施工預拉力P2=210KN;承壓強度設計值fcb=46.5KN/cm2 .4.8.2高強螺栓施工所用的扭矩扳手,班前及班后必須校正,其扭矩誤差不得大于5%,合格后方可使用。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誤差不得大于3% 。4.8.3高強螺栓安裝時,嚴禁強行穿螺栓,如不能自由穿入時,該孔應用鉸刀進行修復,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徑應小于1.2倍螺栓直徑,嚴禁15、氣割擴孔。4.8.4 高強螺栓的擰緊應分初擰和終擰。初擰扭矩為施工扭矩的50%左右,最后按施工扭矩值進行終擰,初擰和終擰應在同一天完成。高強螺栓擰緊時,只準在螺母上施加扭矩。安裝時宜由螺栓群中央順序向外擰緊。4.8.5嚴禁用高強螺栓兼做臨時螺栓,以防損傷螺紋引起扭矩系數的變化。4.8.6高強螺栓安裝時,應先用鋼絲刷除去磨擦面上的浮銹,且不得在雨中作業。4.8.7高強度螺栓和地腳螺栓在擰緊后,均應在露出的絲扣上涂抹油脂。4.9 焊接和焊接檢驗4.9.1焊工應經過考試并取得合格證后方可從事焊接工作。合格證應注明施焊條件、有效期限。焊工停焊時間超過6個月,應重新考核;4.9.2焊接時,不得使用藥皮脫16、落或焊芯生銹的焊條;4.9.3施焊前,焊工應檢查焊件組隊質量和焊區的處理情況。當不符合要求時,應經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4.9.4 焊接時,焊工應遵守焊接工藝,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4.9.5 焊接完畢,焊工應清理焊縫表面的熔渣及兩側的飛濺物,并檢查焊縫質量;4.9.5.1 二級焊縫外觀檢測4.9.5.1.1 未焊滿 其允許偏差0.2+0.02t且小于等于1.0(每100.0焊縫內缺陷總長小于等于25.0);4.9.5.1.2 根部收縮 其允許偏差0.2+0.02t且小于等于1.0(長度不限);4.9.5.1.3 咬邊 其允許偏差0.05t且小于等于0.5;連續長度小于等于100.17、0,且焊縫兩側咬邊總長小于等于10%焊縫總長;4.9.5.1.4 不允許出現裂紋;4.9.5.1.5 不允許電弧檫傷;4.9.5.1.6 飛濺要清除干凈;4.9.5.1.7 接頭不良 其缺口深度小于等于0.05t且小于等于0.5(每米焊縫不得超過1處);4.9.5.1.8 不允許有焊瘤;4.9.5.1.9 表面不允許有夾渣、氣孔;4.9.5.2 二級焊縫內部檢測 采用20%超聲波探傷,焊縫等級二級,執行標準為JB4730-94;4.9.5.3 三級焊縫外觀檢測4.9.5.3.1 未焊滿 其允許偏差0.2+0.02t且小于等于2.0(每100.0焊縫內缺陷總長小于等于25.0);4.9.5.3.18、2 根部收縮 其允許偏差0.2+0.02t且小于等于2.0(長度不限);4.9.5.3.3 咬邊 其允許偏差0.1t且小于等于1.0,長度不限;4.9.5.3.4 不允許出現裂紋;4.9.5.3.5 允許存在個別電弧擦傷;4.9.5.3.6 飛濺要清除干凈;4.9.5.3.7 接頭不良 其缺口深度允許偏差小于等于0.1t且小于等于1.0(每米焊縫不得超過1處);4.9.5.3.8 不允許有焊瘤;4.9.5.3.9 表面夾渣 其允許偏差深0.2t,長0.5t且小于等于20;4.9.5.3.10 表面氣孔 每50.0長度焊縫內允許直徑小于等于0.4t且小于等3.0氣孔2個;孔距大于等于6倍孔徑;419、.10 單項驗收4.10.1 鋼結構工程的驗收,應在鋼結構的全部或空間剛度單元部分的安裝工作完成后進行;4.10.2 工程驗收,應提交下列資料:4.10.2.1 鋼結構工程竣工圖和設計文件;4.10.2.2 安裝過程中形成的與工程技術有關的文件;4.10.2.3 安裝所采用的鋼材、連接材料等材料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復驗報告;4.10.2.4 工廠制作構件的出廠合格證;4.10.2.5 焊接工藝評定報告;4.10.2.6 焊接質量檢驗報告;4.10.2.7 高強度螺栓抗滑移系數;4.10.2.8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4.10.2.9 工程中間檢查交接記錄;4.10.2.10 結構安裝檢測記錄及安裝質20、量評定資料;4.10.2.11 設計要求的鋼結構試驗報告;5 施工進度計劃 見附表6 質量保證措施及控制點設置 6.1質量保證體系:序 號姓 名職 務職 稱備 注1孫 偉項目經理高級經濟師2蘇克傳施工經理高級工程師3朱勝銀項目總工高級工程師4朱 立安全經理工程師5孫見英質量經理工程師6劉少平項目隊長工程師7蘇珊技術負責技術員8蔡信禹質量檢查員6.2 工程質量檢查標準 1、鋼結構定位軸線 允許偏差3.0 2、柱子定位軸線 允許偏差1.0 3、地腳螺栓偏移 允許偏差2.0 4、低層柱柱底軸線對定位軸線偏移 允許偏差3.0 5、底層柱基準點標高 允許偏差2.0 6、上下處連接處的錯口 允許偏差3.021、 7、單節柱的垂直度 允許偏差H/1000 8、同一層柱的各柱頂高度差 允許偏差5.0 9、同一根梁兩端頂面高差 允許偏差L/1000 10、主梁和次梁表面高差 允許偏差2.06.3 A(R)、B(R)、C(R)三級質量控制點:1鋼結構安裝等級2鋼結構吊裝前緊固件、非現場預制構件檢查B3鋼結構吊裝方法檢查C4鋼結構安裝位置、標高、垂直度等檢查BR5灌漿前檢查A6鋼梯、欄桿、平臺檢查C7普通緊固件連接檢查B8高強度螺栓連接檢查A9鋼結構安裝驗收AR10鋼結構安裝分項工程質量驗評CR7 施工平面布置 見附圖8 勞動力需用計劃及技能要求8.1 施工管理人員表職 責姓 名職 稱備 注項目負責人劉少平工22、程師項目技術負責人蘇 珊技術員材料員劉圣河機械員王 芳安全員鄭家勝質量檢查員蔡信禹8.2 -勞動力需用量計劃表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項目隊長12技術員13材料員14鉚工65電焊工36氣焊工17起重工48電工29安全員110測量工111壯工69 施工機具、計量器具及施工手段用料計劃 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吊車50T臺班482吊車25T臺班363電焊機臺24氣焊工具套15鋼卷尺5m把66鋼卷尺50m把27角尺把28倒鏈5T臺49倒鏈3T臺210倒鏈2T臺411砂輪機125臺412鋼絲繩30.0mm100米13鋼絲繩21.5mm80米14鋼絲繩13.5mm200米15棕繩25mm100米16卡環1023、T6件17卡環5T10件18梅花扳手20把19力矩扳手4把10 季節性施工技術措施 10.1 做好防暑降溫措施,避開高溫作業; 10.2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盡量做到緊兩邊、松中間; 10.3 當風力六級或大于六級時,應停止施工;雨天停止安裝作業; 10.4 對承受風力較弱的柱、梁分別用纜風繩進行加固;11 職業安全衛生與環境管理11.1項目隊設專職安全員一名,負責現場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并對現場安全工作負責。11.2 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并取證;11.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穿戴工作服,安全鞋,防塵眼鏡,安全帽,入廠證等;11.4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檢查身體合格的并持有登高作24、業證的方可登高作業,如果處于2米(包括2米)以上的高空必須正確系掛安全帶;11.5 在存在安全隱患的洞,口,坑,縫,池,鋼筋砼基礎,電源電器及傳動設備等處必須用腳手桿或警戒線圍起來,并貼掛醒目的標志,同時派專人看管;11.6單片第一根構件安裝時,必須先用臨時纜風繩固定,待連系成穩定單元體后方可拆除。11.7臨時螺栓安裝數量必須超過總數的1/3。11.8立柱吊裝時,在其上設置掛梯,以便拆卸吊索、安裝橫梁。11.9在進行吊裝作業時,必須將吊裝區域向外延伸5米的范圍用警戒線圍起來,吊裝過程中,由專人指揮,口令統一,動作協調;11.10實行專人專職專責,非自己工作范圍的,不得介入其中;11.11現場施25、工材料不得隨意堆放,可用料和廢料應分類分離存放,并用警戒線圍起來(如果無大型材料存放的倉庫),同時安排專人看管,未經辦理許可手續,任何人不得將現場廢料運出廠外,更不得進行焚燒或隨意掩埋;11.12電焊作業時,地線不得隨意連接,且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以免造成意外傷害或損壞;11.13進入現場的機索具或臨用設備必須經檢查驗收合格并作好詳細的登記臺帳以免丟失或調換甚至其他安全隱患;11.14吊裝構件必須配置足夠的纜繩,以免損壞設備或造成物件本身的損壞甚至隨意起風帶來的不安全因素;11.15 高空交叉作業時,應上下相互照應,嚴禁上下拋擲,以防墜物傷人。11.16 嚴禁不系掛安全帶在鋼梁上行走。需要挪26、動操作位置時,應騎在鋼梁上向前移動;11.17當安全帶長度不夠時,應在鋼梁上先系上安全繩再將安全帶系上;11.18任何情況下安全帶的系掛都必須處于閉合狀態;11.19首層結構安裝完畢,必須在其下方鋪設安全網.12 文明施工措施12.1 文明施工管理12.1.1 按施工程序,合理組織施工,做到施工有條理、有節奏、有秩序;12.1.2 按規定、規范,標準和設計文件要求進行施工;12.1.3 施工現場應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總平面圖的要求,布置施工生產設施和生活設施,敷設管線、電線、動力線;材料、機具、設備堆放整齊;12.1.4 施工場地必須平整,道路必須通暢,排水必須良好,防火設施必須齊全有效;12.1.5 保持現場整潔,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12.2 文明施工措施12.2.1 開工前應建好施工用水、電、道路、排水等設施,要清除現場障礙,平整場地;施工生產、生活臨時設施應按總圖指定地點搭設,材料、機具、設備等按指定地點堆放;12.2.2 對運輸用各種車輛,確定運輸路線,由調度部門統一指揮;12.2.3 鋼腳手、卡具等施工工具,集中堆放維修,及時清理回收;12.2.4對剩余的邊、角余料建筑垃圾等及時處理,經常保持現場整潔;12.2.5 施工完后不再使用的生產、生活設施及時拆除,現場不需用的材料、機具、設備及時清運出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