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龍大道道路景觀提升工程設計方案(10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7619
2023-12-28
100頁
49.58MB
1、打造世界著名花城打造世界著名花城 根據黨中央建設美麗中國要求和深圳實際情況,深圳市提出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工作力爭3年搭建框架,8年形成規模,10年產生影響。其中主要建設內容有:打造建設“山林花海、花景大道、特色花卉公園、花漾街區、街心花園、繽紛水岸、七彩立體花境”等等,至2019年底,全市建成60條以上的“花卉景觀大道”、30個以上的“花卉特色公園”、222個花漾街區、444個街心花園,初步塑造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花繁四季,彩繪鵬城”的花城景象。區位分析 深圳市是全國性的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2、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龍華區隸屬于廣東省深圳市,毗鄰六區一市,北鄰東莞市、光明區,東連龍崗區,南接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西靠寶安區,是深圳地理中心和城市發展中軸。龍華大道打造成龍華區的 深 南 大 道 重 塑 龍 華 區 城 市 形 象 龍華大道的范圍及構成 擬打造梅龍大道南北軸(龍華大道),即梅林關至泗黎路龍華區東莞界,全長約22.2公里,包括梅龍大道、大和路、民和路、泗黎路,途經民治、龍華、觀湖、觀瀾四個行政街道,全線位于龍華主軸上,南北貫穿整個龍華中心區。整體現狀 梅林關 線型改造:1.梅龍大道段布龍路至建設路現狀雙向六車道,規劃將車道六改八 2.泗黎路段現狀雙向四車道,規劃3、將車道四改六 交通分析 梅龍大道南北軸在規劃路網結構中是龍華區貫通中軸南北向干線性主干道。在城市發展中的定位:城市門戶景觀大道。展望未來,在“兩區一城”的目標下,應承擔促進城市結構調整的重大職能。交通定位:貫穿中軸的干線性主干道、深圳市中部公共交通走廊,規劃有軌電車T3線以及現有深圳北站,主要有如下功能:1.主要承擔區南北向片區內部及對外交通聯系;2.與中心城區客運聯系重要通道;3.人流集散廊道 功能現狀 t 上位規劃提及提升措施如下:1.從提升交通、景觀進行設計 2.結合110KV高壓線落地改造 3.結合周邊相交項目的建設進行改造 4.增加慢行系統 5.局部增加過街系統(天橋),提升過街通行4、能力 6.融入海綿城市概念,體現低影響開發 交通現狀 梅龍大道(布龍路梅林關)全長約4.4公里 梅龍大道位于龍華區中部,是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從金龍路到大和路,全長約9.5公里。其中梅龍大道段與布龍路交叉口至與梅林關,全長約4.4公里。1.道路氛圍 2.慢行氛圍 3.周邊帶動 4.立面改造 5.智慧街道 6.投資估算 提升內容 提升內容 道路氛圍 道路斷面道路斷面 交叉交叉路路口口 設施合并設施合并 天橋天橋提升提升 慢行氛圍 周邊帶動 立面改造 智慧街道 投資估算 梅龍大道梅林關至布龍路道路兩側現狀分析:鋪裝:人行道路鋪裝以灰色、黃色透水磚為主,自行車道路則以紅色的瀝青道路為主;綠化:道路兩側5、綠化種植層次變化不夠豐富,色調以綠色系為主,植物色彩變化單一,季節性差異較小;其中,現狀道路兩側的綠化面積約3.4萬平方米,主要樹種為“香樟、黃槐、垂榕、銀海藻”主要大樹樹種棵樹約2000棵 中間綠化帶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主要樹種為“木棉、黃槐、”主要樹種棵樹約750棵 經過改造 喬木:保留原有長勢較好的、樹形較美的樹種,新增樹種主要有“秋楓、欒樹、三角梅、宮粉紫荊、紫薇等”其中,新增主要的替換的大樹樹種結合原有現狀保留的樹種按50/種植;新增的小喬木,根據實際情況,點綴種植,以增加植物的色彩變化與層次空間 灌木:疏理原有灌木叢,主要進行整體疏減與整改,梳理原先部分灌木叢,新增的灌木主要以“黃6、金葉、黃金榕、紅龍草”等色葉灌木,主要入口與交通節點處,種植灌木叢(花葉良姜、亮葉朱蕉、彩霞變葉木、雞蛋花、龍色草、宿根花卉等)。現狀分析 4 標準段改造方案 植物改造內容:1.保留綠道與車行道之間綠化帶原有行道樹、疏減行道樹,增加色葉小喬木,以增加道路綠化的層次感和體驗感。2.中間綠化分隔帶用欒樹、黃槐做為主題樹種,增加大花紫薇、紅花小葉紫薇、宮粉紫荊等色葉色花植物,疏朗整體植物。3.對灌木進行適當梳減與整理,以草皮+地被、花卉組合為主。4.針對地被增加微地形疏林草地景觀,并適當增加色葉性、開花地被。改造前 改造后 民樂路口 設施整合 提升內容 道路氛圍 慢行氛圍 分段設計分段設計 基礎基礎7、設施設施 公公共藝術共藝術 周邊帶動 立面改造 智慧街道 投資估算 景觀改造內容:對原有的道路鋪裝進行替換。將人流量較大的區域,選擇使用耐用花崗巖鋪裝提升品質。一方面,強化了自行車道,保證了行人的安全,另一方面,對于人行道,芝麻黑與芝麻灰不同顏色花崗巖的組合,也強化了道路的縱深感。將原有的灌木、地被進行重新整合,增加色花色葉的灌木與地被,美化道路景觀,豐富綠化層次,增加使用者的使用體驗。重新定義原有地面鋪裝,將人行道與騎行道相結合;對原有配電箱外罩重新設計;對綠化重新梳理,豐富植物層次。景觀改造內容:對原有的綠化進行改造,將原有較密的灌木叢進行梳理,改成由草坪空間與低矮的灌木叢相結合,盡量少使8、用中層灌木,適當點綴色花色葉灌木,從而豐富了綠化層次空間,已達到步移景異,人在畫中游的體驗感。在草坪空間處,適當放置休憩坐凳,休息坐凳的設計提取“龍華”拼音“longhua”的首個大寫字母,其材質為頂面為菠蘿格防腐木,側面均為荔枝面石材,并在其坐凳下設計燈帶,在滿足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滿足了白天、夜晚不同時間段的使用功能需求。景觀改造內容:由于現狀道路的樹木高大,枝繁葉茂,大樹底下的灌木受到大樹的遮陰影響,長勢不良。因此,適當將灌木改造成樹篦子,草皮結合地被,在使用功能上,既能夠起到將自行車道與人行步道隔離開的效果,同時也增加了道路的通透性,也美化了道路景觀,使整一條的非機動車道看起來更加的整體9、與和諧。對道路左側的綠化帶進行整合,增加色花色葉樹種,豐富綠化層次,同時帶給行人良好的道路體驗。人人居環境。采用花崗巖重新設計地面鋪裝,重新打造人行道與騎行道 對綠化重新梳理、彩化,豐富植物屋次,打造宜人人居環境。景觀改造內容:將原有的綠化叢改成由草坪、低矮灌木叢相結合的生態種植形式,增加道路的通透性;同時,適當放置休憩坐凳,休息坐凳的設計提取“龍華”拼音“longhua”的首個大寫字母,其材質為頂面為菠蘿格防腐木,側面均為荔枝面石材,并在其坐凳下設計燈帶,在滿足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滿足了白天、夜晚不同時間段的使用功能需求。人行天橋下由于光照不足,借此設置“枯山水”式景觀,在起到美化道路景觀的同10、時,也增加了道路景觀的不同體驗。打造梅龍大道成為綠色休閑觀光大道 一、集約、節約、復合利用土地與空間資源,提升利用效率與效益。二、倡導綠色出行,鼓勵步行、自行車與公共交通出行。三、提倡生態種植,提升街道綠化品質,兼顧活動與景觀需求,突出生態效益。四、采用綠色技術,對雨水徑流進行控制,降低環境沖擊,提升自然包容度。小品設計 打造梅龍大道景觀休閑活力街區 一、通過適當增強沿街功能復合,形成活躍的空間界面。二、提升街道的環境舒適與設施便利,適應各類活動需求。三、通過措施使街道空間有序、舒適、宜人。四、使沿街建筑設計滿足人的視角和步行速度視覺體驗需求。五、街道空間環境設計注重形成特色,塑造地區特征,展11、現時代風貌。六、依托街道傳承城市物質空間環境,延續歷史特色與人文氛圍。沿街小品設計意向 街道家具、標識系統設施的設計,我們將從整體景觀效果上進行把握與協調,遵從深圳當地的相關規定與導則,具體的設計將由專業的家具設計公司、專業的標識系統設施設計相關公司設計;排水井蓋設計 電箱遮擋意向圖 自行車架意向圖 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 提升內容 道路氛圍 慢行氛圍 周邊帶動 公園 立面改造 智慧街道 投資估算 通透 街頭綠地設計意向 提升內容 道路氛圍 慢行氛圍 周邊帶動 立面改造 樓體 店招 智慧街道 投資估算 梅龍大道(布龍路-梅林關)建筑立面改造統計 設計說明 1.底商重新設計 2.店招重新設12、計 3.停車場鋪地重新設計 4.局部強化綠化種植 設計說明 1.底商重新設計 2.店招重新設計 3.立面刷仿石涂料,局部貼軟瓷。4.增加空調外罩遮擋空調 5.違章保籠拆除 7.景觀彩化 8.人行道鋪裝更換 9.局部地方增加綠道 設計說明 1.底商重新設計 2.店招重新設計 3.立面上部外刷仿石涂料 4.立面中部外貼仿面磚軟瓷 5.增加空調外罩遮擋空調 6.景觀彩化 7.鋪裝重新設計 設計說明 1.底商重新設計 2.上部清洗 提升內容 道路氛圍 慢行氛圍 周邊帶動 立面改造 燈光提升 智慧街道 投資估算 道路氛圍 慢行氛圍 周邊帶動 立面改造 智慧街道 投資估算 編制說明書 投資估算表 提升內容 梅龍大道(布龍路-梅林關)景觀提升工程投資估算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2
3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