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膠車間鋼筋工程技術交底表(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8158
2023-12-29
7頁
84.04KB
1、鋼筋工程技術交底表編號: 日期:工程名稱正新海燕子午線輪胎二期501B切膠車間分項、分部工程鋼筋工程交底地點施工現場交底人審核人技術交底內容責任人簽字一、施工準備:1、機械設備應檢修安裝、調試完好;2、各種材料必須有產品合格證,經物理性能檢測合格證后方能使用;3、操作人員應熟識圖紙、施工規范、圖紙會審記錄等相關文件二、材料要求:1、鋼筋下料前要先檢查外觀質量,應無皺皮、裂紋、氧化皮(包括深紫色、銹皮)和油污,不合格鋼筋不得下料加工。2、鋼筋成型過程中發現有鋼筋外觀缺陷或熔接點質量不合格者應剔除。鋼筋彎制后出現裂紋者,應立即停止加工并報告項目部。三、操作要求:1、焊接部位和電極鉗口接觸的(1502、mm區段內)鋼筋表面應潔凈,不得有油污、泥土、浮銹;2、鋼筋調直后,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面減小5%;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各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4、箍筋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應少于箍筋直徑的10倍;5、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砼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各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6、選擇焊接參數:鋼筋電渣壓力焊的焊接參數主要包括:焊接電流、焊接電壓和焊接通電時間,參見下表;鋼筋直徑焊接電流(A)焊接電壓(V)焊接通電時間(s)電弧過程U2.1電渣過程U2.2電弧過程t1電渣過程t1142002203、35451822123162002501441825030015520300350175223504001862540045021628500550246326006502777、施焊操作要點:1)閉合回路、引弧:通過操縱桿或操縱盒上的開關,先后接通焊機的焊接電流回路和電源的輸入回路,在鋼筋端面之間引燃電弧,開始焊接;2)電弧過程:引燃電弧后,應控制電壓值,借助操縱杜使上下端面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進行電弧過程的延時,使焊劑不斷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交底內容:含施工準備、材料要求、操作要求、質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項、質量通病預防措施、成品保護。鋼筋工程技術交底表編號: 日期:工程名稱正新海燕子4、午線輪胎二期501B切膠車間分項、分部工程鋼筋工程交底地點施工現場交底人審核人技術交底內容責任人簽字3)電渣過程:隨后逐漸下送鋼筋,使上鋼筋端部插入渣池,電弧熄滅,進入電渣過程的延時,使鋼筋全斷面加速熔化;4)擠壓斷電:電渣過程結束,迅速下送上鋼筋,使其端面與下鋼筋端面相互接觸,趁熱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屬,同時切斷焊接電源;5)接頭焊畢,應停歇2030s后,才可回收焊劉和卸下焊接夾具。8、鋼筋綁扎1、柱(暗柱)鋼筋綁扎:1)作業條件a.軸線、柱邊線已彈好并經過預檢驗收。 b.混凝土施工縫已鑿去表面浮漿并清理干凈。2)綁扎順序鋼筋豎焊劃箍筋間距套箍筋綁柱子箍筋1)根據圖紙要求,計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數量5、,先將箍筋套在上層伸出的搭接鋼筋上,然后立柱子主筋。2)框架柱各層柱底的縱向鋼筋接頭用電渣壓力焊連接。鋼筋接頭的位置按50%錯開。3)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用粉筆尺量標識箍筋間距,注意箍筋加密范圍。4)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采用“十字扣”綁扎。5)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箍筋應錯開彎鉤與主筋鴛鴦綁扎牢固。6)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箍筋的間距均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7)柱筋保護層塑料卡子應卡在柱筋外皮上,間距一般為800mm左右,“L”、 “ T”形柱應保證柱陰角200mm范圍有保護層塑料卡,防止陰角鋼筋貼模,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尺寸正確。8)當柱6、截面尺寸有變化時,柱鋼筋彎折時的位置、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柱模上加設上、下柱筋定位器,保證柱筋位置。9)柱筋在澆筑混凝土前應拉通線校正找直,固定其與模板的相對位置。2、墻體鋼筋綁扎(作業條件同柱筋)。1)根據已彈好的墻內外邊線,對保護層偏大或偏小的鋼筋按1:6打彎對鋼筋進行校正;校正甩槎豎向筋時,第一根豎向筋要求距兩側暗柱邊距離為50mm,中間鋼筋間距按圖紙設計要求從中間向兩邊排列,排至第二根豎向筋時,如鋼筋間距不符合圖紙要求,允許對其進行調整。2)墻體鋼筋綁扎時先立24 根豎筋,與底板插筋搭接綁扎,畫好交底內容:含施工準備、材料要求、操作要求、質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項、質量通病預防措施、成品保7、護。鋼筋工程技術交底表編號: 日期:工程名稱正新海燕子午線輪胎二期501B切膠車間分項、分部工程鋼筋工程交底地點施工現場交底人審核人技術交底內容責任人簽字水平筋的分檔標志,在下部及齊胸處綁扎兩根橫筋定位,并在橫筋上畫好分檔標志,接著綁其余豎筋,最后再綁扎其余橫筋。3)豎筋搭接部位及搭接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規范要求。4)墻體鋼筋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拉鉤筋,拉鉤筋間距按設計間距呈梅花型布置,拉鉤鋼筋必須與墻體縱橫向鋼筋交叉點勾掛綁扎,鋼筋外皮套上保護層塑料卡 800mm。5)墻體與框架柱連接處墻體水平橫筋應錨固到框架柱內,其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6)墻體第一道水平鋼筋應距已澆注砼面上50 mm,往上水8、平鋼筋按設計間距劃點綁扎,水平鋼筋在兩端頭、轉角、十字節點、連梁等部位的錨固長度及洞口周圍加固筋等均應符合設計抗震要求。7)合模后,對伸出結構板的豎向鋼筋應進行拉線調整,并在板面以上加設三道鋼筋綁扎定位,在搭接處綁兩道橫筋定位,澆筑混凝土時專人看管,澆筑后再次調整以保證鋼筋位置準確。3、梁鋼筋綁扎:綁扎順序:(支梁底模)綁梁筋(支梁側模、支板底模)1)在模板側幫上畫箍筋間距后擺放箍筋。2)穿梁的上、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先綁上部縱筋,再綁下部縱筋。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的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蚣芰嚎v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9、要求。3)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加保護層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4)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滿足不小于鋼筋直徑及砼石子最大粒徑20要求。5)梁端箍筋加密區范圍應按設計及03G101圖集要求。6)根據設計要求,次梁上下主筋應置于主梁上下主筋之上;縱向框架梁的上部主筋應置于橫向框架梁上部主筋之上;當兩者梁高相同時縱向框架梁的下部主筋應置于橫向框架梁下部主筋之上;當梁與柱或墻側平時,梁該側主筋應置于柱或墻豎向縱筋之內。7)框架梁箍筋開口朝上、懸挑梁箍筋開口向下且沿受力鋼筋方向相互錯開,第一道起步箍筋距柱邊50mm。8)框架梁的下部鋼筋應盡量不留設接頭,如確需連接時應在距10、支座1/3跨度范圍內,上部鋼筋連接在跨中1/3跨度范圍內,同一連接區段內接頭位置50%錯開35倍鋼筋直徑且不小于500mm,在一跨內,同一根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9)根據設計及03G101圖集要求,梁腹高(即梁底至板底高度)大交底內容:含施工準備、材料要求、操作要求、質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項、質量通病預防措施、成品保護。鋼筋工程技術交底表編號: 日期:工程名稱正新海燕子午線輪胎二期501B切膠車間分項、分部工程鋼筋工程交底地點施工現場交底人審核人技術交底內容責任人簽字于450mm時設置梁側腰筋及拉鉤鋼筋,拉鉤應勾掛綁扎在腰筋與箍筋交叉點。 10) 梁筋綁扎完成后,在梁底主筋位置11、處墊大理石墊塊,墊塊沿梁寬度方向為兩個,縱向間距為600mm,梁側應采用保護層塑料卡支 墊保護層。4、樓板鋼筋綁扎1)板受力鋼筋采用搭接,搭接長度按標準圖集要求進行施工,在搭接區段內接頭允許百分率受拉區25%,受壓區50%,接頭位置上部鋼筋在跨中1/3 跨度范圍內,下部鋼筋在支座。2)板底模驗收合格后,開始進行板筋綁扎。在模板上彈出板下層筋分格線,先鋪主筋再鋪分布筋并墊塑料墊塊,墊塊墊在縱橫底筋,墊塊間距800mm梅花形墊放,待水電預留線管安裝驗收完畢后,最后綁扎上層筋或支座負筋及分布筋、抗裂筋。3)綁扎板筋時,用八字扣,板邊兩行鋼筋相交點均需滿扎,當板筋為雙層雙向鋼筋時為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12、在兩層鋼筋間加設12鋼筋馬鐙600mm,鋼筋馬鐙應墊在上下層鋼筋交叉點之間并用扎絲綁牢,不得直接墊在板底模板之上。4)板中受力鋼筋:從距墻或梁邊5cm開始配置;板筋進入梁中間或梁邊支座錨固時,均伸至梁邊25mm, 板鋼筋上層彎鉤朝下,下層彎鉤朝上,板筋平直部分長度為板厚扣除保護層厚度。5)板的下部鋼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圍內接長,上部鋼筋在跨中1/3跨度范圍內接長。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接頭位置50%錯開35倍鋼筋直徑且不小于500mm;當采用綁扎搭接時,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接頭位置50%錯開1.3倍的搭接長度。6)在后澆施工縫處,梁筋、板筋用鋼管架支撐,以保持梁板鋼筋成水平,不耷拉或不往上翹起。713、)頂板鋼筋綁扎全部完成后安裝固定好保護層墊塊,上下層鋼筋之間的鐵馬凳和施工縫封擋完畢,經自檢合格后,并將現場多余鋼筋、其他材料和模板內的垃圾清理干凈后方可報監理隱檢。四、質量要求:1、鋼筋、焊條的品種和性能,以及接頭使用的型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2、鋼筋表面應保持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狀老銹,經除銹后有麻點的鋼筋嚴禁規格使用;3、鋼筋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接頭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交底內容:含施工準備、材料要求、操作要求、質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項、質量通病預防措施、成品保護。鋼筋工程技術交底表編號: 日期:工程名稱正新海燕子午線輪胎二期501B切膠車間分項、分14、部工程鋼筋工程交底地點施工現場交底人審核人技術交底內容責任人簽字4、允許偏差1)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箍筋內凈尺寸52)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綁扎鋼筋網長、寬10鋼尺檢查網眼尺寸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綁扎鋼筋骨架長10鋼尺檢查寬、高5鋼尺檢查受力鋼筋間距10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排距5保護層厚度基礎10鋼尺檢查柱、梁5鋼尺檢查板、墻、殼3鋼尺檢查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鋼筋彎起點位置20鋼尺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鋼尺檢查水平高差+3,0鋼尺和塞15、尺檢查注:1、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按縱、橫兩個方向測量,并取其中的最大值; 2、表中梁類、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五、施工注意事項:1、避免質量通?。?)鋼筋開料切斷尺寸不準,根據結構鋼筋的所在部位和鋼筋切斷后的誤差情況,確定調整或返工;2)鋼筋成型尺寸不準確,箍筋歪斜,外形誤差超過質量標準允許值,對于級鋼筋中能進行一次重新調直和彎曲,其他級別鋼筋不宜重新調直和反復彎曲;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機械必須設置防護裝置,注意每臺機械必須一機一設學習班電保護開關;交底內容:含施工準備、材料要求、操作要求、質量要求16、施工注意事項、質量通病預防措施、成品保護。鋼筋工程技術交底表編號: 日期:工程名稱正新海燕子午線輪胎二期501B切膠車間分項、分部工程鋼筋工程交底地點施工現場交底人審核人技術交底內容責任人簽字2)工作場所保持道路暢通,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志;3)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熟悉機械性能和操作規程3、鋼筋馬凳直接安放在模板之上,且不綁扎固定:控制上下層鋼筋網片間距的鋼筋馬凳不得直接墊在模板之上,應支墊在底層鋼筋網片之上(注意控制馬凳加工高度),并用扎絲將馬凳與上層網片鋼筋綁扎固定。六、質量通病預防措施:1、鋼筋間距不均勻:進行鋼筋綁扎時必須分尺劃線,柱、墻、梁筋綁扎至少應在兩角主筋上根據設計及圖集17、要求間距進行劃點,綁扎時柱墻箍筋水平方向應與豎向主筋、梁箍應與梁縱向主筋保持垂直對點綁扎。板筋須從四邊梁墻支座邊量尺5cm劃線后,根據兩線中間距離結合設計間距要求均勻分尺,在底模板上劃點后綁扎。2、梁柱箍筋與主筋不上角綁扎:首先應保證箍筋加工尺寸準確,注意在進行箍筋彎起時應根據鋼筋直徑選擇不同彎鋼機樁芯軸承,以及控制箍筋135角度。在進行箍筋綁扎時應兩人用力蹬拉對扎。3、梁柱節點部位鋼筋貼模:在梁柱節點部位鋼筋保護卡加密,并可采用短節鋼筋段硬墊箍筋。4、樓板負彎矩鋼筋及懸挑板上部鋼筋位置下沉:支墊鋼筋馬凳,特別是支座處。砼澆筑時,護筋鋼筋工對踩踏鋼筋必須及時向上提起至正確位置。6、結構梁上部二18、排或三排鋼筋位置不準確,或位置下沉、或與一排鋼筋緊貼:在保證上排主筋登角綁扎到位的前提下,二排(或三排)鋼筋與上排鋼筋之間的凈距應控制在2.5cm3cm范圍內,可在兩排鋼筋之間綁扎一根25的短鋼筋棍進行控制。7、梁中部鋼筋下沉,板上部負彎距筋在梁邊支座處不綁扎固定:對梁底鋼筋可采用大理石墊塊進行保護層支墊,且間距不得過大(一般600mm左右),保證梁筋綁扎后不出現中間下撓現象;對所有樓板上層負彎矩鋼筋在中間或邊支座處均須用扎絲綁扎固定,防止鋼筋翹頭或位置歪斜。七、成品保護:1、堆放要求1)原材、成型鋼筋應按指定地點擺放,堆放場地用C15混凝土硬化并用墊木墊高并按一頭碼放整齊,防止鋼筋變形、銹蝕19、油污。為了方便對成型鋼筋檢查及方便清料,原材及成品鋼筋堆放場地須設有明顯標識牌,鋼筋原材標識牌上應注明鋼筋進場時間、鋼筋規格、長度、產地、受檢狀態、檢驗人等;成品鋼筋標識牌上應注明鋼筋規格、鋼筋簡圖、使用部位、受檢狀態、加工制作人及檢驗人等。交底內容:含施工準備、材料要求、操作要求、質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項、質量通病預防措施、成品保護。鋼筋工程技術交底表編號: 日期:工程名稱正新海燕子午線輪胎二期501B切膠車間分項、分部工程鋼筋工程交底地點施工現場交底人審核人技術交底內容責任人簽字2)往樓層吊運鋼筋存放時,應清理好存放點,以免變形,且樓層上鋼筋不能集中堆放,以免荷載過大造成樓板結構開裂。2、綁扎時鋼筋保護1)綁扎墻柱筋時應事先在側面搭臨時架子,上鋪腳手板。鋼筋綁扎人員不準蹬踩鋼筋。2)底板、樓板上層鋼筋綁扎時,應鋪設跳板進行綁扎。樓板的彎起鋼筋、負彎距鋼筋綁扎好后不準在上面踩踏行走。砼澆筑時另鋪凳子及跳板。3、樓板混凝土澆筑時鋼筋保護澆筑樓板混凝土時, 要求設置足夠護筋人員,對于鋼筋偏位應及時較正,特別是對樓板負彎矩鋼筋(即樓板上層鋼筋)及空調懸挑板上部鋼筋位置及時復位,不得沉于板底,對甩茬鋼筋沾染泥漿應及時清理干凈。交底內容:含施工準備、材料要求、操作要求、質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項、質量通病預防措施、成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