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主廠房混凝土工程技術交底(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8605
2023-12-29
6頁
41.54KB
1、 技術交底記錄 2000 年 09 月 10 日工 程 名 稱貴州世華微硬盤主廠房分部工程基礎、主體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混凝土工程交底內容:一、混凝土的澆筑(一)、澆筑準備:澆筑混凝土前,由技術負責人會同施工員、質檢員進行交底,使操作人員清楚混凝土的澆筑順序、方法、振搗點布置、施工路線及一些特殊部位混凝土澆筑應采取的措施,并明確質量要求。每次澆筑混凝土前對地泵,振搗機具等施工機械進行全面調試,防止澆筑過程中發生故障而影響混凝土質量。由技術負責人會同水、電、消防、通風空調、弱電及其它相關專業進行會審,各專業需仔細審圖,查對現場,驗收完,各負責人在混凝土澆筑通知單上簽字后方可澆筑混凝土。(二)、基礎底2、板混凝土澆筑1、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按照大體積混凝土對待,采取分段分層踏步式推進的方法進行澆筑。每步澆筑水平寬度不大于1000mm,厚度500600mm。按照“分段定點、一個坡度、薄層澆筑、循序漸進、一次到頂”的方法,原則上沿短邊方向進行,自然流淌形成斜面,采用“趕漿法”向另一端進行。2、施工承臺混凝土時注意不得留置施工冷縫,為實現混凝土的連續澆筑,不產生施工冷縫,混凝土施工配備2臺砼輸送技術主管交底人被交底人技術交底記錄 2000 年 09 月 10 日工 程 名 稱貴州世華微硬盤主廠房分部工程基礎、主體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混凝土工程交底內容:泵,由于接管、拆管的影響,實際施工時一臺泵的輸送能力分3、別約80m3/h,為減少接管和拆管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板每次澆筑寬度為2米,每段開始澆筑時如有梁,澆筑寬度減為1米,澆筑往返一次需約2小時,即混凝土初凝時間至少達到此值,方能不產生冷縫,考慮施工時可能影響澆筑速度的其它因素,確定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3小時。為達到緩凝的目的,混凝土需摻加復合型SP高效砼泵送劑及粉煤灰以達到緩凝、早強、減水,同時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的目的,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加快施工進度。如果澆筑過程中由于斜面混凝土流淌過遠,則采取多拆泵管往復澆筑方式以防止混凝土初凝出現冷縫。3、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較大,底板及承臺內混凝土在澆筑、振搗過程中,必然有泌水出現。上涌的泌水和浮漿順混凝土的坡4、面下流到坑底,當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腳接近頂端側模時,形成水坑,用小桶將泌水掏出。4、底板及承臺混凝土在具體施工時,要根據混凝土尺寸大小及當時的氣候狀況,進行熱工計算后,編制更詳盡的施工方案。(三)、墻、柱及頂板混凝土澆筑:技術主管交底人被交底人技術交底記錄 2000 年 09 月 10 日工 程 名 稱貴州世華微硬盤主廠房分部工程基礎、主體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混凝土工程交底內容:1、在澆筑墻、柱豎向構件砼前,先將施工縫清洗干凈,新舊砼接槎處鑿成毛面,并澆筑同配比砂漿30-50mm厚。泵送砼時,泵口出料不允許直接沖擊已成型鋼筋。墻、柱采取分層澆筑,分層振搗,豎向每600mm為一層。2、采用插入振搗器振5、搗,板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振搗要密實,但也不能過振而造成漲模甚至跑模。梁板混凝土澆筑前,須在各柱鋼筋上抄出結構500mm水平點,澆筑混凝土時,各柱之間拉小線對混凝土面進行找平,如果柱開間大于8m時須用水準儀配合找平。板面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先用刮杠刮平,然后用木抹子抹平,最后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再壓一遍,隨即覆蓋塑料薄膜一層進行保濕養護7晝夜,以減少混凝土的表面裂縫。3、在施工班組內部明確“誰施工誰負責”的獎罰制度,對于梁柱接頭等鋼筋較密且交叉重復較多的部位,作為結構的特別部位,澆筑混凝土時要加倍仔細小心,使該部位砼能振搗密實,避免漏振而影響砼質量。4、梁、板混凝土同時澆筑,由一端開6、始用“趕漿法”,先澆筑梁混凝土,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技術主管交底人被交底人技術交底記錄 2000 年 09 月 10 日工 程 名 稱貴州世華微硬盤主廠房分部工程基礎、主體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混凝土工程交底內容:5、主體砼施工時,泵管需穿過樓板,因此在泵管穿樓板位置留用200洞口,泵管用48鋼管固定。梁、板、柱、墻相交部位的砼強度不同時,相交部位采用高標號砼澆筑至交接部位外500mm,高差較大時,用雙層鋼板網進行分隔,采取如下措施,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如圖:6、如果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遇到下雨,應用塑料布對已澆筑的部位進行覆蓋,雨很大時,應停止澆筑,注意留置好施工縫。(四)、混凝土7、試塊的留置要求:每100盤且不大于100M3不少于一組;每層不少于一組;每層多留設一組同條件試塊,作為拆模試塊。技術主管交底人被交底人技術交底記錄 2000 年 09 月 10 日工 程 名 稱貴州世華微硬盤主廠房分部工程基礎、主體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混凝土工程交底內容:二、混凝土的養護(一)、混凝土養護指派專人負責,底板混凝土養護工作在混凝土澆筑后1012h內開始進行,正常情況下基礎養護主要采用灑水自然養護方式,當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禁止澆水養護。為了掌握大體積混凝土的升溫和降溫的變化規律及混凝土的內外溫差,為養護措施的調整提供依據,基礎承臺混凝土需進行溫度監測,隨時掌握混凝土核心區溫度與表面溫度8、。如果承臺混凝土內外溫差大于30,調整表面養護方式,采用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草簾的方式以提高混凝土表面溫度,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二)、墻柱混凝土澆筑后第一周主要靠模板保水養護,模板拆除后灑水養護并結合塑料薄膜或草簾覆蓋養護。(三)、頂板混凝土澆筑后養護采用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草簾的方式。(四)、普通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7d,抗滲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而且在混凝土澆筑后的前7天必須連續澆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技術主管交底人被交底人技術交底記錄 2000 年 09 月 10 日工 程 名 稱貴州世華微硬盤主廠9、房分部工程基礎、主體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混凝土工程交底內容:三、施工縫留設及處理(一)、施工縫留置1、地下室外墻(包括與外墻相連的邊柱)留置在底板面起300mm以上;其上部與地下室頂板一起澆筑,只留置一道施工縫;如果與頂板分開澆筑,則施工縫留置在頂板梁底下100mm處。2、其它混凝土墻、柱留兩道施工縫,分別位于基礎底板面和頂板梁底100mm處。3、地上部分結構豎向施工縫留設于各層樓板板面和板底處,墻與梁相交處施工縫留設于墻頂梁底處。(二)、豎向施工縫處理方法考慮到地下室外墻有防水要求、防滲漏要求,在外墻施工縫處,墻體中間沿墻通長設置500mm寬、2mm厚鋼板止水帶;進行上部墻體混凝土澆筑前,應將結合面處已有砼面清理干凈,剔除表面浮漿及松動石子等雜物,并用清水清理干凈。其它墻、柱施工縫在澆筑混凝土前按一般方法處理,即:清洗干凈新舊砼接槎處的鑿毛面,先澆筑同標號砂漿30-50mm厚,然后澆筑混凝土。技術主管交底人被交底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