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底板、墻體鋼筋施工技術交底(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8610
2023-12-29
5頁
47.04KB
1、施工技術交底記錄編號JSJD-YHD-005工程名稱山西省武鄉縣關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單位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第七工程處交底項目溢洪道底板、墻體鋼筋交底日期2008年9月10日交底內容:鋼筋施工1 施工準備 1.1 材料及主要機具: 1.1.1 鋼筋:應有出廠合格證,按規定作力學性能復試。當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等特殊情況,還需作化學成分檢驗。鋼筋應無老銹及油污。 1.1.2 鐵絲:采用2022號鐵絲(火燒絲)。鐵絲的切斷長度要滿足使用要求。 1.1.3 控制混凝土保護層用的砂漿墊塊、塑料卡、各種掛鉤或撐桿等。 1.1.4 工具:鋼筋鉤子、撬棍、扳子、綁扎架、鋼絲刷子、粉筆、尺子等。 1.2 作2、業條件: 1.2.1 按施工現場平面圖規定的位置,將鋼筋堆放場地進行清理、平整。準備好墊木,按鋼筋綁扎順序分類堆放,并將銹蝕進行清理。 1.2.2 核對鋼筋的級別,型號、形狀、尺寸及數量是否與設計圖紙及加工配料單相同。 1.2.3 當施工現場地下水位較高時,必須有排水及降水措施。 1.2.4 熟悉圖紙,確定鋼筋穿插就位順序,并與有關工種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綁扎鋼筋的關系,作好技術交底工作。 2 操作工藝 2.1 工藝流程:劃鋼筋位置線運鋼筋成型到使用部位綁底板鋼筋綁墻鋼筋 2.2 劃鋼筋位置線:按圖紙標明的鋼筋間距,底板鋼筋網橫縱間距為20cm,墻體垂直、水平鋼筋間距為20cm,算出底板實際3、需用的鋼筋根數,一般讓靠近底板模板邊的那根鋼筋離模板邊為5cm,在底板上彈出鋼筋位置線。 2.3 綁基礎底板 2.3.l 由于底板為上層鋼筋,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綁扎底板鋼筋,先鋪橫向鋼筋,再鋪縱向鋼筋。 2.3.2 鋼筋綁扎時,靠近外圍兩行的相交點每點都綁扎,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綁扎。2.3.3 擺放底板混凝土保護層用砂漿墊塊,墊塊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按每1m左右距離梅花型擺放。 2.3.4底板鋼筋如有綁扎接頭時,鋼筋搭接長度及搭接位置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鋼筋搭接處應用鐵絲在中心及兩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頭,除應按焊接規程規定抽取試樣外,接頭位置也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2.3.5 由于4、基礎底板受力的特殊性,鋼筋斷筋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2.3.6 根據彈好的墻位置線,將邊墻與齒墻基礎的插筋綁扎牢固,插入基礎深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甩出長度不宜過長,其上端應采取措施保證甩筋垂直,不歪斜、傾倒、變位。 2.4 墻筋綁扎: 2.4.1 在底板混凝土上彈出墻身位置線,墻模板宜采用“跳間支模”,以利于鋼筋施工。 2.4.2 先綁24根豎筋,并畫好橫筋分檔標志,然后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畫好豎筋分檔標志。先綁豎筋后綁橫筋。橫豎筋的間距及位置應按照圖紙施工,間距為20cm。 2.4.3 墻筋為雙向受力鋼筋,所有鋼筋交叉點應逐點綁扎,其塔接長度及位置要符合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的要求,搭5、接長度不小于30d。 2.4.4 雙排鋼筋之間應綁間距支撐或拉筋,以固定鋼筋間距。支撐或拉筋可用6或8鋼筋制作,間距1m左右,以保證雙排鋼筋之間的距離。 2.4.5 在墻筋外側應綁上帶有鐵絲的砂漿墊塊,以保證保護層的厚度。 2.4.6 為保證分層標高位置正確,每層為2m。在分層豎筋上劃出標高線。按設計要求綁扎鋼筋,邊墻錨固筋錨入墻內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3 質量標準 3.1 保證項目: 3.1.1 鋼筋的品種和質量、焊條、焊劑的牌號、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鋼筋焊接前,必須進行化學成分檢驗和焊接試驗,符合有關規定后方可焊接。 3.1.2 鋼筋表面必須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6、除銹后仍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 3.1.3 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設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3.1.4 焊接接頭機械性能,必須符合鋼筋焊接規范的專門規定。 3.2 基本項目: 3.2.1 綁扎鋼筋的缺扣、松扣數量不得超過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 3.2.2 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扎接頭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不小于30d。3.2.3 對焊接頭無橫向裂紋和燒傷,焊包均勻。接頭處彎折不得大于4,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 3.2.4 焊接接頭焊縫表面平整,無凹陷、焊瘤,接頭處無裂紋、氣孔、灰渣及咬邊。接頭尺7、寸允許偏差不得超過以下規定: 3.2.5 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 。 3.2.5.1 焊縫厚度不小于0.05d。 3.2.5.2 焊縫寬度不小于0.1d。 3.2.5.3 焊縫長度不小于0.5d。3.2.5.4 接頭處彎折不大于4。 3.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3-3。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值 表3-3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 (mm)檢 驗 方 法1焊接10綁扎202骨架寬、高度53骨架長度10焊接10綁扎20間距10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其最大值排距5各一點取其最大值4鋼筋彎起點位移20中心線位移5水平高差+3 -0基礎105鋼筋保護層墻、板34 成品保護 4.l 8、成型鋼筋應按指定地點堆放,用墊木墊放整齊,防止鋼筋變形、銹蝕、油污。 4.2 綁扎墻筋時應搭臨時架子,不準蹬踩鋼筋。 4.3 嚴禁隨意割斷鋼筋。5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5.1墻主筋的插筋與底板筋要固定綁扎牢固,確保位置準確。必要時可附加鋼筋電焊焊牢。混凝土澆筑前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5.2 露筋:墻鋼筋每隔1m左右加綁帶鐵絲的水泥砂漿墊塊(或塑料卡)。 5.3 搭接長度不夠:綁扎時應對每個接頭進行尺量,檢查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5.4 鋼筋接頭位置錯誤:墻鋼筋接頭較多時,翻樣配料加工時,應根據圖紙預先畫出施工翻樣圖,注明各號鋼筋搭配順序,并避開受力鋼筋的最大彎矩處。 5.5 綁扎接頭與對焊接頭未錯開:經對焊加工的鋼筋,在現場進行綁扎時,對焊接頭要錯開搭接位置。因此加工下料時,凡距鋼筋端頭搭接長度范圍以內不得有對焊接頭。6 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6.1 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或檢驗報告單。 6.2 鋼筋力學性能復試報告。 6.3 進口鋼筋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和可焊性試驗報告。國產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和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時,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 6.4 鋼筋焊接接頭試驗報告。 6.5 焊條、焊劑出廠合格證。 6.6 鋼筋單元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資料。6.7 鋼筋單元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交底人接受交底班組長接受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