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病房樓加氣砼砌塊砌筑工程施工技術交底(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8627
2023-12-29
10頁
52.54KB
1、加氣砼砌塊砌筑工程施工技術交底1 范圍本交底適用于武夷山市立醫(yī)院病房樓工程地下室及主體砌體砌筑。2 施工準備 2.1 材料及要求 加氣混凝土砌塊:規(guī)格:長度(mm):600 高度(mm):240 厚度(mm):1903 操作工藝3.1 工藝流程:清理基層抄平放線砼找平綁扎構造柱鋼筋立皮數(shù)桿設置拉結筋砌筑墻體支構造柱模板、澆筑砼堵塞擠緊梁、板下口砼敷設墻內電線管及接線盒墻體修補 3.2 墻體放線:砌體施工前,應將基礎面或樓層結構面按標高找平,依據(jù)砌筑圖放出第一皮砌塊的軸線、砌體邊線和洞口線。 3.3 砌塊排列方法和要求:按砌塊排列圖在墻體線范圍內分塊定尺、劃線。排列砌塊的方法和要求如下:3.3.2、1 砌塊砌體在砌筑前,應根據(jù)工程設計施工圖,結合砌塊的品種、規(guī)格、繪制砌體砌塊的排列圖,經(jīng)審核無誤,按圖排列砌塊。3.3.2 砌筑前,應對砌塊的外觀質量進行檢查,不得使用斷裂砌塊;應清除砌塊表面的污物和碎屑。 3.3.3 砌塊排列上、下皮應錯縫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如果搭錯縫長度滿足不了規(guī)定的壓搭要求,應采取壓砌鋼筋網(wǎng)片的措施。 3.3.4 墻轉角及縱橫墻交接處,應將砌塊分皮咬槎,交錯搭砌,如果不能咬槎時,按設計要求采取其它的構造措施;砌體垂直縫與門窗洞口邊線應避開同縫,且不得采用磚鑲砌。 3.3.5 砌體水平灰縫厚度一般為15mm,垂直灰縫寬度為20mm。大于30mm的垂直3、縫,應用C20的細石混凝土灌實。 3.3.6 砌塊排列盡量不鑲磚或少鑲磚,必須鑲磚時,應用整磚平砌,且盡量分散,鑲砌磚的強度不應小于砌塊強度等級。3.3.7 凡砌體中需固定門窗工其他構件、以及擱置過梁、擱板等部位,應盡量采用大規(guī)格和規(guī)則整齊的砌塊砌筑,不得使用零星砌塊砌筑。為確保門窗安裝的牢固性,在砌體洞口兩側砌筑預制的素砼砌塊(強度等級為C10),其尺寸為墻厚115mm(高)300mm(長),具體做法:在門洞上、下口第二層各砌筑一塊,在兩者之間居中砌筑一塊;安裝鋼筋砼過梁時,支座處先澆水2-3遍,鋪1:2.5水泥砂漿。砼過梁強度等級C20。 3.4 制配砂漿:按設計要求的砂漿品種、強度制配砂4、漿,配合比應由試驗室確定,采用重量比,計量精度為水泥2%,砂、灰膏控制在5%以內,應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1.5min。4 施工要點與一般構造措施 4.1砌筑前,應將樓地面找平,然后按設計圖紙放出墻體的軸線,并立好皮數(shù)桿。在墻體底部采用混凝土空心磚砌筑(或澆筑C15素砼),寬度同墻厚,高度不小于200mm。 4.2采用混合砂漿砌筑時,砌塊在砌筑24小時前應澆水濕潤,以確保加氣砼砌塊不再吸收砂漿中的水份,從而保證了砂漿的強度。 4.3砌筑時,灰縫應橫平豎直,豎向灰縫要飽滿。垂直灰縫的寬度不得小于20mm,水平灰縫的厚度不得大于15mm,砂漿飽滿度不低于80%。 4.4砌體的上下皮砌塊應錯縫5、搭砌,當搭砌的長度小于砌塊長度的三分之一時,水平灰縫中應設置鋼筋加強,砼柱、墻沿高度每隔三皮磚高設置一道拉結筋。4.5砌塊的切鋸、鉆孔打眼、開槽等采用專用設備、工具進行加工,不得隨意砍鑿。砌筑外墻時,砌體上下不得留腳手眼(洞)。 4.6 墻體拉結筋設置按設計及圖集相關要求做。4.7加氣砼砌塊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m。 4.8為防止加氣砼砌體開裂,墻體長度超過6m,中間宜設置標號不小于C20砼現(xiàn)澆板帶(內配不小于 6的鋼筋)。 4.9砌到接近上層梁,板時,待砌筑完畢并應至少間隔7天后進行擠緊做法,可留30mm,砌筑完7天后在空隙打入木楔,塞入砼擠緊。4.10凡有穿過加氣砼砌塊墻體的管道,應采6、取可靠措施,保證施工質量,嚴格防止管道滲水、漏水和結露,以免造成氣砼的鹽析、凍融破壞和墻體滲漏,影響使用。4.11 填充墻加氣塊砌筑類型如下:4.11.1 在1、2、41、42軸上的外墻用600X250X300規(guī)格砌筑,墻寬以300為截面。砌筑時以外墻外側齊平為基準。4.11.2 在20、21、22、23軸上的后砌外墻用600X200X250規(guī)格砌筑,墻寬以250為截面。砌筑時以外墻外側齊平為基準。4.11.3走廊管道井、陽臺分戶板造型處以及伸縮縫兩側陽臺側板用600X250X150規(guī)格砌筑。4.11.4 除以上位置外,其它后砌墻均采用600X250X200規(guī)格砌筑,墻寬200。5 質量保證措7、施 5.1材料質量保證措施: 5.1.1加氣砼砌塊強度必須滿足設計標要求,產(chǎn)品齡期不應小于28d,進場后應分類堆入,堆置高度不宜超過2m,防止雨淋。 5.1.2砌筑砂漿滿足下列要求: 5.1.2.1水泥必須經(jīng)強度、安定性復驗合格方可進場,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5.1.2.2砂漿用砂不得含有害雜物,砂漿用砂的含泥量分別應滿足如下要求: (1)對水泥混合砂漿強度等級不小于M5的不應超過5% 5.2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5.2.1落實砌筑人員,做好技術交底; 5.2.2全面清理樓面,鑿除落地砼,打掃干凈; 5.2.3砌筑前對砌塊筑面充分澆水,以保證砌塊間粘結良好。 5.2.4凡與砌體墻相連的砼柱8、墻、梁面在砌筑前進行表面處理,方法是堿水清洗砼表面油污,用107膠素水泥土漿摻少量砂子噴刷一道。6 質量標準 6.1 保證項目: 6.1.1 使用的砌塊和原材料,其技術性能、強度、品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出廠合格證,規(guī)定試驗項目必須符合標準。 6.1.2 砂漿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達到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制作試塊,試壓強度等級不得低于設計強度。 6.2 基本項目: 6.2.1 砌筑錯縫應符合規(guī)定,不得出現(xiàn)豎向通縫,壓縫尺寸應達到本標準的要求。 6.2.2 轉角處、交接處必須同時砌筑,必須留槎時應留斜槎;灰縫均勻一致。 6.2.3 砌筑砂漿應密實,砌塊應平順,不得出現(xiàn)破槎、松動。 6.2.4 拉結9、鋼筋規(guī)格、根數(shù)、間距、位置、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7 成品保護 7.1 砌體上的設備槽孔以預留為主,因漏埋或未預留時,應采取措施,不因剔鑿而損壞砌體的完整性。 7.2 砌筑施工應及時清除落地砂漿。 7.3 拆除施工架子時,注意保護墻體及門窗口角。8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8.1 砌體粘結不牢:原因是砌塊澆水、清理不好,砌塊砌筑時一次鋪砂漿的面積過大,校正不及時;砌塊在砌筑使用的前一天,應充分澆水濕潤。 8.2 第一皮砌塊底鋪砂漿厚度不均勻:原因是基底未事先用細石混凝土找平標高,必然造成砌筑時灰縫厚度不一,應注意砌筑基底找平。8.3 拉結鋼筋不符合設計要求:應按設計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設置拉結鋼筋。 8.410、 砌體錯縫不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未按砌塊排列組砌圖施工。應注意砌塊的規(guī)格并正確的組砌。8.5 砌體偏差超規(guī)定:控制每皮砌塊高度不準確。應嚴格按皮樹桿高度控制,掌握鋪灰厚度。9、安全措施: 9.1檢查垂直運輸機械進出口處木板是否牢固;外腳手架與墻體間空隙是否封牢,腳手架是否牢固,待符合要求后才可施工。 9.2樓層砌塊應堆放整齊。 9.3嚴禁站在墻頂上砌筑、劃線、理縫、清掃墻面、檢查大角垂直等。 9.4切割砌塊時,應在樓層內進行,砍磚時應注意安全。 9.5在同一垂直面上、下交叉作業(yè)時,必須設置安全隔板,按規(guī)定配帶好勞動防護用品。 9.6砌筑操作高度不得超過胸部以上,以免將墻體碰撞或上砌塊時失手掉11、下造成安全事故。 9.7如遇大風、大雨等異常氣候,應停止砌筑,并及時對墻體進行臨時穩(wěn)定支撐,以保證其穩(wěn)定性。9.8內墻砌筑腳手板上放一皮砌塊,同一塊腳手板的操作人員不應超過2人,高凳間距不宜大于2m。注:后附砌塊平面排列示例圖相關節(jié)點作為施工參考。交底人: 接收交底人: 日期:砌加氣砼砌塊墻施工技術交底工程名稱:砌加氣砼砌塊墻交底部位:工程編號:日 期:交底內容: 本技術交底適用于一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砌筑工程。 1.材料要求 (1)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一般規(guī)格為600200、600250、600300(mm)厚度模數(shù)制為25和60(mm)兩種進位的加氣混凝土砌塊。 其強度:12、當干密度為500kg/m3 時,等級為MU3,當干密度為700kg /m3時,等級為MU5。設計規(guī)定的其它干密度和強度等級的蒸壓加氣混凝土塊,質量應符合部頒標準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JC315-82)的各項指標要求。 (2)水泥:325#及其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砂子:中砂,含泥量不超過5%,過5mm孔徑篩。 (3)聚乙烯醇縮甲醛(107膠),混凝土預制塊,木磚,錨固鐵板(75503mm)610鋼筋,鐵扒釘(46),小木楔等。 2.主要機具 (1)攪拌機,后臺計量設備,5mm篩子、手推車、大鏟、鐵鍬、刀鋸、鏤漕工具帶齒刃、手搖鉆、線錘、托線板、小白線、灰桶、鋪灰鏟、小錘、小水桶、13、水平尺、砂漿吊斗及垂直運輸工具等。 3.作業(yè)條件 (1)現(xiàn)場存放場地應夯實,平整,不積水,碼放應整齊。裝運過程輕拿輕放,避免損壞。并盡量減少二次倒運。 (2)根據(jù)墻體尺寸和砌塊規(guī)格,妥善安排砌筑平面排塊設計,盡可能地減少現(xiàn)場切割量。根據(jù)砌塊厚度與結構凈空高度及門窗洞口尺寸切實安排好立面、剖面的排塊設計,避免浪費。 (3)砌加氣混凝土塊的部位在結構墻體上按+500mm標高線分層劃出砌塊的層數(shù),安排好灰縫的厚度。在相應的部位彈好墻身門洞口尺寸線,在結構墻柱上彈好加氣混凝土墻的立面邊線。標柱窗口位置。 (4)砌筑前應做完地面墊層,加氣墻根部先砌好兩層實心磚(踢腳高度),或做成混凝土帶。 (5)門洞兩14、側可澆注成鋼筋混凝土小立柱,作為邊框,也可以在砌筑同時按規(guī)定間距擺放混凝土預制塊(內埋木磚),用來固定門框。 (6)砌墻的前一天,應將加氣混凝土墻與結構相接的部位灑水濕潤,保證砌體粘結牢固。 (7)遇有穿墻管線,應預先核實其位置、尺寸。以預留為主,減少事后剔鑿,損害墻體。 (8)按照設計要求預先在結構墻柱上每1m左右焊好預留拉結鋼筋。 4.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 砌加氣混凝土塊 砌塊與門窗口聯(lián)接 砌塊與樓板聯(lián)接 (1)基層處理:將砌筑加氣混凝土墻根部的磚或混凝土帶上表面清掃干凈,用砂漿找平,拉線,用水平尺檢查其平整度。 (2)砌加氣混凝土塊: 1)砌筑時按墻寬尺寸和砌塊的規(guī)格尺寸,按排15、塊設計,進行排列擺塊,不夠整塊時可以鋸割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6001/3mm)。豎縫寬20mm,水平灰縫15mm為宜。當最下一皮的水平灰縫厚度大于20mm時,應用豆石混凝土找平層鋪砌。砌筑時,滿鋪滿擠,上下丁字錯縫,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1/3,轉角處相互咬砌搭接。雙層隔墻,每隔兩皮砌塊釘扒釘加強,扒釘位置應梅花形錯開。砂漿標號按設計規(guī)定。 2)加氣墻與結構墻柱聯(lián)接處,必須按設計要求設置拉結筋。設計無要求時,豎向間距為500mm左右,埋壓26鋼筋。埋直平鋪在水平灰縫內,兩端伸入墻內不小于70mm。未預留拉結筋部位,需要用粘結砂漿粘結,粘結砂漿的重量配合比為:水泥:1016、7膠:中砂(用窗紗過篩)=1:0.2:2。砌塊端頭與墻柱接縫處各涂刮厚度為5mm的粘結砂漿,擠緊塞實,將擠出的砂漿刮平。 3)墻體應有可靠的拉結。一般每1.5m的高度預留26鋼筋伸入墻內,平鋪在灰縫內作為拉結。當墻的高度大于3m時,應按設計規(guī)定做鋼筋混凝土拉帶。如設計無規(guī)定時,一般每隔1.5m加設26或56鋼筋帶,確保墻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 (3)砌塊與門窗口聯(lián)結: 1)如采用后塞口時,將預制好埋有木磚或鐵件的混凝土塊,按洞口高度在2m以內每側砌置三塊,洞口高度大于2m時砌置四塊,混凝土塊四周的砂漿要飽滿密實(如門框的用料為黃花松,每側應砌置四塊混凝土塊)。安裝門框時用手鉆在邊框上預先鉆好釘眼,然17、后用釘子將門框與混凝土內的木磚釘牢。 2)也可以將門窗洞口周邊做成鋼筋混凝土邊框,邊框與門窗木框邊縫的余量每邊為15mm,混凝土邊框內再留木磚或鐵埋件。門窗上口及窗洞口一般可做成鋼筋混凝土拉結帶,且全長貫通,以增強加氣混凝土墻體在門窗洞口等薄弱部位的整體性。 3)如采用先立口時,砌塊和門框外側,均涂抹粘結砂漿5mm,擠壓密實,同時校正墻面的垂直、平整和門框的位置。隨即每側在木框上均勻地釘三個將釘帽砸扁的釘子與加氣混凝土塊釘牢。方法是釘子預先釘在門框上,且釘帽外露,待砌筑高度超過釘子時,再往砌塊里釘。 4)門洞上角過梁端部或其它可能出現(xiàn)裂縫的薄弱部位,應釘涂有防銹漆的鉛絲網(wǎng),減少抹灰層裂縫。 518、)門窗口過梁部位,當洞口寬度小于500mm時,又無鋼筋混凝土帶,可采用三個砌塊先加工成楔形,用粘結砂漿事先粘結成過梁形狀,經(jīng)自然養(yǎng)護23d之后使用。砌筑時先在門窗口上檻及壓脊部位鋪粘結砂漿后安裝就位。 當洞口寬度大于500mm時,上口可按上述做成鋼筋混凝土拉帶梁。 (4)砌塊與樓板(或梁底)的聯(lián)結:樓板的底部(或梁底),應預留拉結筋 ,便于與加氣混凝土墻體拉結。當樓板或梁底未事先留置拉結筋時,先在砌塊與樓板接觸處涂抹粘結砂漿,用力擠嚴實,每砌完一塊用小木楔(間距約600mm)在砌塊上皮緊貼樓板底(或梁底)背緊,用粘結砂漿填實,灰縫刮平?;蛟跇前宓?梁底)斜砌一排磚,以保證加氣混凝土墻體頂部穩(wěn)定19、牢固。 5.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1)使用的原材料和加氣混凝土塊品種,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質量應符合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JC31582)標準的各項技術性能指標,并有出廠合格證。 2)砂漿的品種標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砌塊接縫砂漿必須飽滿,按規(guī)定制作砂漿試塊,試塊的平均抗壓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強度,其中任意一組的最小抗壓強度不得小于設計強度的75%。 3)轉角處必須同時砌筑,嚴禁留直槎,交接處應留斜槎。 (2)基本項目 1)通縫:每道墻3皮砌塊的通縫不得超過3處,不得出現(xiàn)四皮砌塊及四皮砌塊高度以上的通縫?;铱p均勻一致。 2)接槎:砂漿要密實,砌塊要平順,不得出現(xiàn)破槎、松動,做到接槎部位嚴實。20、 3)拉結筋(或鋼筋混凝土拉結帶):間距、位置、長度及配筋的規(guī)格、根數(shù)符合設計要求。位置、間距的偏差不得超過一皮砌塊,在灰縫中設置,視砌塊的厚度而調整。 (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35。 加氣混凝土砌體允許偏差表 表2-35項次 項目 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 1 墻面垂直 5 用靠尺及線墜檢查 2 墻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塞尺檢查 3 軸線位移 10 尺量 4 水平灰縫平直(10m以內) 10 拉通長線用尺量 5 門窗洞口寬度 5 尺量 6 門口高度 15 5 尺量 7 外墻窗口上下偏移 20 以底層為準用經(jīng)緯儀或吊線檢查 6.成品保護 (1)門框安裝后施工時應將門框兩側+3006021、0高度范圍釘鐵皮保護,防止施工中撞壞。 (2)砌塊在裝運過程中,輕裝輕放,計算好各房間的用量,分別碼放整齊。搭拆腳手架時不要碰壞已砌墻體和門窗口角。 (3)落地砂漿及時清除,收集再用。以免與地面粘結,影響下道工序施工。 (4)設備槽孔以預留為主,盡量減少剔鑿,必要時剔鑿設備孔槽不得亂剔硬鑿損壞,可劃準尺寸用刀刃鏤劃。如造成墻體砌塊松動,必須進行補強處理。 7.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碎塊上墻。原因是施工搬運中損壞較多,事前又不進行粘結,隨意將破碎塊砌墻,影響墻體的強度。應在砌筑前先將斷裂塊加工粘制成規(guī)格尺寸,然后再用。碎小塊未經(jīng)加工不得使用。 (2)墻體與板梁底部的連接不符合要求,出現(xiàn)較大空隙22、。原因是結構施工時板、梁底部未事先留置拉結筋,砌筑時又不采取拉結措施,影響墻體的穩(wěn)定性。在結構施工時按要求在板、梁底部留好拉結筋,按要求做到墻頂連接牢固。 (3)粘結不牢。原因是用混合砂漿加107膠代替粘結砂漿使用,導致粘結不牢。應按操作工藝要求的配合比調制粘結砂漿,砌筑時用力擠壓密實。 (4)拉結鋼筋不符合規(guī)定。原因是拉結筋、拉結帶不按規(guī)定預留、設置,造成砌體不穩(wěn)定。拉結筋、拉結帶應按設計要求留置,具體間距可視砌塊灰縫而定,但不大于100mm。 (5)門窗洞口構造做法不符合規(guī)定。原因是未事先加工混凝土塊,不符合設計構造大樣圖的規(guī)定,造成門窗洞口不牢。應先預制加工好足夠的混凝土墊塊,注意過梁梁端壓接部位按規(guī)定放好四皮機磚,或放混凝土墊塊。宜在門窗洞上口設鋼筋混凝土帶并整道墻貫通。 (6)灰縫不勻。原因是砌筑前對灰縫大小不進行計算,不作分層標記,不拉通線,使灰縫大小不一致,應先對墻體尺寸及砌塊規(guī)格進行安排,適當調配皮數(shù),將灰縫作出標記,拉通線砌筑,做到灰縫基本一致,墻面平整,灰縫飽滿。 (7)排塊及局部做法不合理。原因是砌筑前對整體立面、剖面及水平砌筑時不按規(guī)定排塊,造成構造不合理,影響砌體質量。砌筑時排塊及構造做法,應依照建筑構造通用圖集88J2(二)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