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橋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8816
2023-12-29
6頁
40.04KB
1、施工技術交底通知單 一航局施表3.05單位工程名稱:林海公路(A20-A30)工程4標 編號:工程項目大治河橋工程部位灌注樁接受班組及有 關 人 員混凝土班測量試驗工段長工程數量164進度要求質量標準質量標準:1、灌注樁成孔后的直徑和深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直樁成孔垂直度偏差0.5%且不大于500mm);2、砼澆筑前清孔后沉渣厚度不大于100;3、二清后灌注混凝土前,泥漿的質量和穩定性必須符合規范要求:相對密度為1.031.1,含砂率小于2%,粘度為1720Pas;4、灌注樁所用的原材料、配合比設計和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規范;原材料必須有材質證明并經試驗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鋼2、筋籠所用的鋼筋品種、制作安裝和焊接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5、混凝土必須連續澆注,嚴禁有夾層和斷樁.每孔實際灌注混凝土的方量嚴禁小于計算體積;6、灌注樁的樁頂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鉆孔灌注樁頂部浮漿和松散的混凝土應鑿除干凈;7、允許偏差項目:鋼筋籠底高: 50、樁位置(群樁)100、垂直度0.5%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一、施工工序:陸地澆筑:軸線放樣樁位測放護筒埋設布設泥漿系統鉆機駐位鉆進成孔清孔、檢孔器驗孔下放鋼筋籠二次清孔澆筑砼。水上澆注:鋼平臺搭設軸線放樣樁位測放護筒埋設布設泥漿系統鉆機駐位鉆進成孔清孔、試樁籠驗孔下放鋼筋籠二次清孔澆筑砼。操作要點: (1)、軸線放樣根據業主提供的控制3、點及設計圖紙,我方測量人員放出軸線及控制點,以便施工中測量、控制復核樁位,施工期間應對控制點進行復測。(2)、測放樁位復核場地軸線及控制點無誤后,你方采用全站儀測放樁位,作好標記,埋設護筒,并將樁位利用十字線引至護筒壁上,以便鉆機就位時鉆桿對中;水上護筒埋設時將測點引至施工平臺上,護筒埋設好后再用經緯儀和鋼尺進行復驗。(3)、護筒埋設灌注樁采用直徑為1100,厚度為8的鋼護筒,搭設雙井字架進行定位,用吊機吊放,吊放時先自沉,然后用振動錘將護筒沉至地面標高。護筒底標高控制在入粘土層2米左右。護筒埋設后及時通知我方進行驗收復測,合格后方可進行開鉆施工。(4)、泥漿系統布設泥漿循環系統由泥漿池、沉淀4、池、循環槽、廢漿池、泥漿泵及配套設備組成,包括排水、清渣、排廢漿設施等。地面循環系統采取自流回灌式,每臺鉆機均建立相對獨立的泥漿循環系統(循環槽、泥漿池)和廢漿池,互不干擾。經初步沉淀后廢泥漿及時運出施工現場。(5)、鉆機駐位鉆機駐位時,機架必須水平、豎直、穩固,并與樁基作業平臺有可靠的連接,確保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位移。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安裝鉆機時,轉盤中心應與鉆架吊滑輪在同一垂直線上,就位時應保證平衡。鉆桿安裝時,事先在兩個方向用經緯儀或吊錘測定鉆桿垂直度,使鉆桿垂直偏差控制在1%以內,并用水平尺校驗鉆機平臺,確保轉盤平臺水平。鉆頭對孔應準確,鉆頭中心與樁位中心偏差20mm。鉆機調整后,應5、立即在鉆機底部采取可靠措施進行固定,防止鉆進時受力引起機架位移。(6)、鉆進成孔本工程采用正循環回轉鉆進成孔工藝,鉆頭采用780mm單腰箍帶翼狀籠式鉆頭。為保證樁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施工員根據實地標高計算好鉆進深度,并用鋼尺準確測量好鉆機鉆桿及鉆頭的長度,并對鉆桿編號,計算出每根樁成孔完畢時主動鉆桿余量,施工時嚴格控制。鉆進開孔時應慢檔起速,防止速度過快擾動土層;提升要平穩,防止碰撞護筒、掛帶孔壁;在護筒刃腳處,應低檔慢速鉆進,使護筒刃腳處形成堅固的泥皮護壁,鉆至護筒刃腳下1m后,可按土質情況以正常速度鉆進。鉆孔中若出現縮徑、塌孔現象,可加大泥漿比重以穩孔護壁,或于塌孔地段投入粘土,使鉆機空鉆6、不進尺進行固壁。當縮徑、塌孔嚴重、或泥漿突然漏失時應立即回填粘土,待孔壁穩定后重新鉆孔。鑒于本工程地質土層特點,采用高塑性粘土制備泥漿。鉆孔泥漿比重控制在1.11.2之間,粘度22s,含砂率8%。(7)、清孔本工程采用泥漿正循環清孔,清孔分兩次進行。一次清孔在鉆進至設計深度后調整泥漿比重(1.15),將鉆頭提離孔底10-20cm,輕質泥漿通過鉆具中心孔泵入孔底,置換孔內濃泥漿,進行循環清孔;一次清孔若沉渣厚度50mm,孔口上返泥漿指標符合要求后,停止清孔,采用檢孔器下放至成孔樁底,上下拉動當檢孔器與孔壁不磕碰時即可安放鋼筋籠、吊放導管。導管安裝完畢后進行二次清孔,通過導管泵入泥漿,經過第二次清7、孔后,孔底沉渣厚度應100mm,孔底50cm內泥漿比重小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小于20Pas即可澆注砼。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8)、澆筑砼砼澆注采用導管法施工,澆注時導管要對準孔中心,在使用前應在陸地上安裝試壓500kpa,確保其水密性,導管管底應距孔底3050,全長導管要順直,導管端頭用球膽止水,每節導管長2.6m,導管直徑為260,并隨時檢查法蘭聯接膠圈的完好性,確保灌注過程不漏漿。在孔深和沉渣厚度及其他方面如清孔質量、泥漿比重等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后,即可灌注砼。導管頂部的貯料斗內砼量,必須滿足首次灌注剪球后導管端能埋入砼中1m,施工前要仔細計算貯料斗容積(漏斗內處料不小于1.5m3)8、,剪球后向導管內傾倒砼宜徐徐進行,防止產生高壓氣囊。灌注砼前,檢測孔底泥漿沉淀厚度,如大于要求,須再次清孔,施工中導管內應始終充滿砼。隨著砼的不斷澆入,及時測量砼頂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及時提拔拆除導管,使導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保持2-6m。并始終予以嚴密監視,導管應在無水進入的狀態下填充。砼澆筑應連續進行,為保證樁的質量,澆筑時砼澆筑到比樁頂標高高11.5m。每根灌注樁澆筑時必須有專人制作砼強度試塊,每根樁至少做三組。護筒拔除在砼初凝后、終凝前,前期拔除時及時通知技術人員。二、常見問題的處理和預防1、塌孔與縮徑 鉆孔過程中,在淤泥質地層鉆進時,易產生縮徑。為了保證孔徑符合設計要求,可采用上下返復掃孔9、,擴大孔徑。另外應經常檢查鉆錐尺寸,如發現鉆錐磨損過大應及時更換,保證孔徑滿足設計要求。在砂層中鉆進時容易產生塌孔,為了防止塌孔可適當加大泥漿比重,控制鉆機鉆進速度,以穩定土壁,使之達到合理護壁。如因地下水位變化大造成塌孔,可增加護筒深度和保持孔內外水位差。發生塌孔時,應先探明塌孔位置,將砂和粘土混合物回填到塌孔位置以上12 m,如果塌孔嚴重,應全部回填粘土,等回填物沉淀密實后,重新進行鉆孔。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2、孔身偏斜鉆孔中如遇孔身偏斜、彎曲時,應分析原因,進行處理。一般可在偏斜處吊住鉆頭往復掃孔,使鉆孔正直。或使用粘土回填到偏斜處,待沉積密實后鉆進。防止發生上述現象的主要措施有:保持鉆機10、平穩,鉆進速度均勻,并及時檢查垂直度,在鉆具上可加設扶正器或加大鉆架上鉆桿限制長度。3、漏漿成孔過程中,泥漿向孔外漏失,原因主要是遇透水性強的土層或護筒埋設較淺,回填土不密實或護筒接縫不嚴密等致使漏漿產生。若產生時可分別采取措施,如護筒內水頭不能保持,宜采取將護筒周圍回填土夯實。在有護筒防護范圍內,接縫處可用綿絮等堵塞,封閉接縫,穩住水頭等。4、糊鉆及埋鉆成孔過程中,若遇此情況應對泥漿稠度、鉆渣進出口、鉆桿內徑大小、排渣設備進行檢查計算,并控制適當的進尺。若已嚴重糊鉆,應停鉆,提出鉆桿,清除鉆渣。5、掉鉆落物掉鉆落物時,宜迅速打撈,使用打撈叉、鉤、繩索等工具打撈。若落體已被泥砂埋住,應按前述各11、條,先清除泥砂,使打撈工具接觸落體后再打撈。在任何情況下,嚴禁施工人員進入護筒或其他防護設施的鉆孔中處理故障。當必須下入護筒或其他防護設施的鉆孔時,應在檢查孔內無有害氣體,并備齊防毒、防溺、防坍塌等安全設施后,方可行動。6、清孔無論采用何種清孔方法,在清孔排渣時,必須注意保持孔內水頭,防止塌孔。清孔后,應保證灌注樁樁底標高滿足設計要求,并檢查沉渣厚度。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7、 鋼筋籠上浮及壓彎 在加工時按設計要求加工,主筋與箍筋焊接牢固,吊放時有足夠的起吊點,并垂直吊入。灌混凝土時,控制好混凝土澆筑速度,防止發生因澆筑速度過快鋼筋籠上浮的現象。在鉆孔過程中應及時檢查樁機導管垂直度,防止樁身傾斜,吊放鋼筋籠時變形。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8、防止斷樁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用以下預防措施:混凝土塌落度嚴格按設計或規范要求施工。澆筑混凝土前預制場檢查拌和機系統,保證其正常運轉,并配備一臺備用。灌混凝土時,應連續進行,一氣呵成,并經常檢查混凝土頂面上升高度,及時掌握導管埋入深度,避免導管埋入過深或導管脫離混凝土面現象。主 要附 件設計圖紙其 他施工草圖其 他配 料 單其 他交底時間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 全 員接受交底人質量檢查員交 底 人工 段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