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棟房主體砌體結構施工技術交底(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8869
2023-12-29
6頁
215.54KB
1、砌體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工程名稱:上實朱家角工程 交底日期:xx.3.8 交底部位各棟房主體砌體結構施工分部分項工程名 稱砌體工程交底內容:一施工準備1材料準備(1)上實朱家角特色住宅區一、二、三標段工程,本工程主要為框架填充墻,據設計要求:0.000以下與土壤緊鄰的墻體須用Mu10蒸壓灰砂磚(1909053)及Mb10水泥砂漿砌筑,內墻采用MU5蒸壓灰砂多孔磚(1909090)及Mb5混合砂漿砌筑;0.000以上,外墻墻體須用Mu7.5蒸壓灰砂多孔磚(1909090)及Mb7.5混合砂漿砌筑,內墻采用MU5加氣砼砌塊(600300200、600300100)及Mb5混合砂漿砌筑,砌筑砂漿均采用商2、品砂漿。(2)預制砼配磚塊及預制過梁提前預制,保證現場用量。2砌筑前各項機具設備準備工作(1)砌筑前首先考慮工程量和工程要求,并為砌筑人員進場配備必須的設備:高凳(架),腳手板,篩網(大,小:大的用于篩砂堆,小的用于篩當天現場落地灰),斗車(平板車)其數量確保滿足周轉使用無影響。(2)各種砌體材料磚,商品砂漿等,進場由材料員,施工員,技術負責人共同檢查驗收,若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拒收,且材料必須滿足現場的需求量及時供給。(3)砌筑前樓層內各部分的放線必須做好。(4)構造柱馬牙槎,直槎預留鋼筋的制作。(5)預制砼磚(供門窗安設固定用)提前預制,砌墻時隨砌體一道,置于各洞口內,其放置要求為:500mm3、。3.柱、剪力墻上彈好500(或1000)控制線。樓層內彈好需砌磚的線。4.對廚房、衛生間做防水導墻,具體為:廚房、衛生間、陽臺等易于積水房間,隔墻底部采用150高砼(寬同墻體),要求澆搗樓地面砼時翻起;屋面與屋面上部墻體交接處,在墻體底部設300高砼導墻(寬同墻體),要求澆搗屋面砼時翻起。 5. 因不同材料墻體交接處必須用拉結筋連成整體,本工程框架結構砼柱墻體與砌體連接采用植筋方法具體為:拉接筋的水平數量按每120mm墻厚放置一根直徑6mm的鋼筋(120mm墻放置2根直徑6mm的鋼筋),埋入長度從墻的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小于1m,未端有90度彎勾;拉接筋的垂直數量400mm。植筋深度為15d4、(d為鋼筋直徑)。 注:1)砌筑皮數與灰縫控制必須按預先立好的皮數桿進行砌筑,本工程主要為框架結構,有柱或剪力墻的地方將皮數桿畫在框架柱或剪力墻上(先確定皮數桿位置后,再根據皮數桿位置而確定各植筋位置)。 2)皮數桿畫法:從梁底留3040mm(后補C20細石砼位置),向下每500mm為一塊水泥磚位置,最下部3皮為63mm水泥磚位置,底部不足一匹磚位的采用C20細石砼找平。二施工工藝 基礎工程工藝流程:商品砂漿運至砌磚位置確定組砌方法排磚撂底砌筑做防潮層主體工程工藝流程:商品砂漿運至砌磚位置確定組砌方法排磚撂底墻體砌筑 1、商品砂漿的取樣做試塊:基礎及一個樓層,每250m3砌體,各種砂漿至少做一5、組試塊(一組六塊),如砂漿強度等級或配合比變更時,還應另制作試塊。 2 確定組砌方法: (1)組砌方法應正確,基礎一般采用滿丁滿條;磚墻采用梅花丁砌法。(2)采用“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嚴禁用水沖砂漿灌縫的方法。磚墻(磚砌體)砌筑應下錯縫,內外搭接,灰縫平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己12mm。3. 排磚撂底: (1)基礎大放腳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規定,如一層一退,里外均應砌丁磚;如二層一退,第一層為條磚,第二層砌丁磚。(2)大放腳的轉角處,應按規定放七分頭,其數量為一磚半厚墻放三塊,二磚墻放四塊,以此類6、推。(3)墻體砌前先排磚撂底(干擺轉樣):一般外墻第一皮磚撂底時,橫墻應排丁磚,前后縱墻應排順磚,根據已彈出的窗門洞口位置墨線,核對門窗間墻,附墻柱(垛)的長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磚模。如若不符合模數時則考慮砍磚及排放的計劃,所砍的磚和丁磚應排在窗口中間,附墻柱(垛)旁或其他不明顯的部位。 4 砌筑: (1)磚基礎砌筑前,基礎墊層表面應清掃干凈,灑水濕潤。先盤墻角,每次盤角高度不應超過五層磚,隨盤隨靠平、吊直。 (2)砌基礎墻應掛線,200墻反手掛線。 (3)基礎標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應從最低處往上砌筑,應經常拉線檢查,以保持砌體通順、平直。 (4)砌筑時,要拉線檢查軸線及邊線,保證基礎墻身位7、置正確。同時還要對照皮數桿的磚層及標高,如有偏差時,應在水平灰縫中逐漸調整,使墻的層數與皮數桿一致。 (5)各種預留洞、埋件、拉結筋按設計要求留置,避免后剔鑿,影響砌體質量。 (6)變形縫的墻角應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墻要把舌頭灰刮盡;后砌的墻可采用縮口灰,掉入縫內的雜物隨時清理。(7)安裝管溝和洞口過梁其型號、標高必須正確,底灰飽滿;如坐灰超過20mm厚,用細石混凝土鋪墊,兩端搭墻長度應一致。(8)磚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段處應砌成斜槎,斜槎不應小于高度的2/3,如臨時間段處留斜槎確有困難時,除轉角處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須作成陽槎,并加設拉接筋,拉接8、筋的數量按每120mm墻厚放置一根直徑6mm的鋼筋(120mm墻放置2根直徑6mm的鋼筋),埋入長度從墻的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小于1m,未端有90度彎勾。(9)墻體不得留橫槽,空調,衛生間低位水箱固定處均采用C25予制磚。(10)所有門窗過梁均采用C25商品砼現場予制;各層門窗洞口過梁宜結合圈梁通長布置,若采用單獨過梁時,過梁伸入兩端墻內每邊不少于250mm。(11)砌筑體外露的灰漿需隨時清除,保持墻面清潔。(12)砌筑皮數與灰縫控制必須按預先立好的皮數桿進行砌筑(時常檢查皮數桿是否移動下滑),本工程主要為框架結構,有柱或剪力墻的地方將皮數桿畫在框架柱或剪力墻上。注意控制好門窗洞及預留孔洞高度9、和過梁位置,當砌筑到一定高度位置時及時彈出墻身黑線(1000/500線,由施工員/放線員,配以三民工協助完成)。以便對墻體層高及磚砌體結構質量的準確控制。(13)正面墻朝向:外墻朝外,內墻朝走廊處,樓梯朝踏步,不同材料砌體不得混砌。(14)構造柱的馬牙槎先退后進各50mm,高度不超過300,蒸壓灰砂多孔磚(1909090)馬牙槎三進三退,先退后進, 每500mm留設拉接筋,每邊深入墻內1000。(15)不得將有裂縫的磚用于外墻部位。(16)砌筑前與水電安裝配合后方可開始砌筑。嚴禁事后在墻體上任意開槽打洞。(17)在建施平面圖上有門的需要設過梁,如沒有門的是通道不設過梁。(預制/現澆,據實統計,10、提前預制)。5防潮層做法:在標高-0.060處做60厚C20砼,配36縱筋,6300分布筋。若結構有地圈梁或地梁時可替代。6允許偏差項目見下表: 基礎砌磚允許偏差頂次頂 目允許偏差 (mm)檢 查 方 法1軸線位置偏移10用經緯儀或拉線和尺量2基礎頂面標高15用水準儀和尺量檢查 注:基礎墻超過2m時,允許偏差項目可按混水墻檢查。7應注意的質量問題及相應的措施 (1)墻面不平:一磚半墻必須雙面掛線,一磚墻反手掛線;舌頭灰要隨砌隨刮平。 (2)水平灰縫不平:盤角時灰縫要掌握均勻,每層磚都要與皮數桿對平,通線要繃緊穿平。砌筑時要左右照顧,避免接槎處接的高低不平。 (3)皮數桿不平:抄平放線時,要細致11、認真;釘皮數桿的木樁要牢固,防止碰撞松動。皮數桿立完后,要復驗,確保皮數桿標高一致。 (4)埋入砌體中的拉結筋位置不準;應隨時注意正在砌的皮數,保證按皮數桿標明的位置放拉結筋,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并保證其長度符合設計要求。(5) 留槎不符合要求;砌體的轉角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否則應砌成斜槎。三砌筑質量要求1在砌筑前一天須進行澆水濕潤,嚴禁砌筑時臨時澆水,蒸壓灰砂多孔磚含水率較低,宜為35%,澆水時注意控制,不宜澆得太飽和。2墻砌體要求當天砌筑,當天檢查,當天驗收,施工員全檢(詳檢查表格設計),砌體操作人員掛牌,落地灰要隨落隨清,清下來的砂漿及時送到攪拌機攪拌利用,嚴禁落地灰隔夜清理12、。3砌體在砌筑時應做到橫平豎直,內外搭接,灰縫飽滿,墻面平整16個字,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特別是外墻:必須采用滿刀灰,以防外墻滲水。4砌體砌筑宜每皮雙面拉通線鋪磚要求一順一丁砌法,鋪砂漿不宜鋪長約500600左右為宜,操作時磚塊要放平,跟線,經常進行自檢,如發現有偏差,應及時糾正,嚴禁事后采取撞磚糾正,隨磚隨將溢出磚墻面的灰跡塊刮除,保持墻面清潔。砌灰未硬采用原砂漿雙面勾縫(壓縫)灰縫磚面進23mm。5砼磚塊門窗洞口高度在1200以內者每邊放2塊,高度1500M以內每邊放3塊,高度2100以內每邊放4塊,高度2500以內者每邊放5塊。6工完清場地,多余磚塊等材料運到需要砌筑的位置。7墻體工程13、質量標準:砌體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遵照下列規定:(mm)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 驗 方 法1軸線位置偏差10用經緯儀和尺檢查或用其他測量儀器檢查2垂直度每層5 全高10m10用經緯儀,吊線和尺檢查,或用其他測量儀器檢查10m203基礎頂面和樓面標高15用水平儀和尺檢查4表面平整度混水墻,柱5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檢查5門窗洞口高,寬(后塞口)5用尺檢查6外墻上下窗口偏移5以底層窗口為準,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7水平灰縫平直度混水墻3拉10m線和尺檢查8油丁走縫10吊線和尺檢查,以每層第一皮磚為準9水平灰縫厚度810皮累計 8.低層住宅填充墻上的門窗過梁見圖六,圖七.(配套公建見相應單體施工14、圖)。過梁當一端擱置于柱處,應預留插筋,插筋同過梁鋼筋.插筋伸出柱或墻面500,伸進柱或墻內錨固37d,接觸面應鑿毛,洗清,接漿.過梁當兩端均擱置于柱處,則按現澆做,錨固長度37d. 9. 底層半磚墻未設梁而直接砌筑在實地坪上時,墻下基礎加強做法見圖八. 10.填充墻應沿框架柱(構造柱處參照做)全高每隔400設2A6拉筋,拉筋伸入墻內的長度,不應小于墻長的1/5且不小于1000;填充墻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當填充墻長大于 5m時, 墻頂與梁應有拉結,填充墻高度大于4m時,應在墻高中部設置與柱連接的通,長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當填充墻所選材料有相應配套圖集應按配套圖集的7度抗震構造要求做;但配套圖集的7度抗震構造不得低于以上所述抗震構造要求. 11.填充墻在相互交接處及在盡端處無封頭結構柱時,應設置構造柱 ,施工應先砌墻后澆構造柱,并留馬牙槎,構造柱縱筋上下錨入梁或板內500.未注構造柱截面除單體已注出外為190x190,配筋除單體已注出外均為4C12, 箍筋為A6100/200。 交底人邵長春接受交底人注:本記錄一式兩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