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9008
2023-12-29
9頁
104.33KB
1、技 術 交 底 單發文單位:施工技術部 共9頁交底單位編 號工程名稱馬王塘大橋日 期2009-2-25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1.場地平整 施工前清除樁位處雜物, 平整場地。如樁位位于淤泥或軟土層時,適當處理,位于淺水中時,采取草袋圍堰筑島的方法形成平臺,平臺的面積按鉆孔方法、鉆機的大小確定。2泥漿池的準備 根據樁基的直徑和樁長來計算泥漿池的大小:泥漿池的尺寸為15*10*2.0m左右。一般兩個樁基礎共用一個泥漿池。泥漿由粘土和水拌和而成,其比重比水大,故對孔壁能增大靜水壓力,并在孔壁形成一層泥皮,隔斷孔內外水流,保護孔壁防止塌孔。選擇粘土時應盡量就地取材,并經野外鑒定,具有下列特征: (1)自2、然風干后,用手不易掰開捏碎。 (2)干土破碎時,端面有尖銳的棱角。 (3)用刀切開時,切面光滑,顏色較深。(4)浸濕后有滑膩感,加水和成泥膏后容易搓成小于1mm的細長條。用手指捻,感覺砂粒不多.一個鉆孔需要的總粘土量,按井孔體積(考慮擴孔系數)計算的粘土量再增加6%左右。3放樁位、埋護筒 本大橋護筒均采用鋼護筒,利用拓普康GTS-711S全站儀定出樁位,采用挖埋及震動下簽收者意見:編制者: 復核者: 簽收者: 保管日期:至工程竣工沉相結合的方法埋設鋼護筒。埋設護筒前放好騎馬樁,并注意保護,以便能夠隨時檢查護筒及樁位的位置。根據規范要求及施工方便護筒內徑比設計樁徑大40cm。埋設護筒時,護筒中心3、軸線應對正測量標定的樁位中心,其偏差不得大于5厘米;并嚴格保持護筒的豎直位置。護筒高出地面0.5米,護筒四周用粘土夯實。護筒埋設完成后,將鉆機底部處夯實,使鉆機置于堅實的土層上,鉆機就位后鉆頭準確對準樁位。 4沖擊鉆孔主要工序及注意事項4.1沖擊鉆孔,為防止沖擊震動使相鄰孔壁坍塌或影響鄰孔剛灌注的砼凝固,應待鄰孔混凝土灌注完畢,一般經24小時(或強度達到2.5MPa)后,方可開鉆,并采用對角施鉆.4.2開孔階段: 用十字形鉆頭鉆孔時,開孔前應在孔內多放一些粘土,并加適量粒徑不大于15cm的片石,頂部拋平,用低沖程沖砸(簡易鉆機沖程0.5m1.0m ),泥漿比重1.4-1.6左右,鉆進0.5m14、.0m,再回填粘土(如地表為砂土,第二次宜回填1:1的粘土和碎石;如為軟土和粉砂,即回填粘土和粒徑不大于15cm的片石。)繼續以低沖程沖砸。如此反復兩三次,必要時多重復幾次。若使用一字形和管形鉆頭,鉆孔前,宜先注入泥漿。4.3 升降鉆頭時須平穩,鉆頭提出井口時要防止撞碰護筒、孔壁、掛鉤和護筒底部。4.4鉆孔作業分班連續進行,經常對鉆孔泥漿進行檢測,不符合要求時隨時改正,經常注意土層變化,在土層變化處均應取碴,判明土層,并填入記錄中,與地質圖核對。沖擊鉆機使用實心鉆頭時,孔底泥漿比重不宜大于:砂粘土1.3;大漂石、卵石1.4;巖石1.2。4.5如發現有失水現象,護筒內水位緩慢下降,應補水投粘土。5、如泥漿太稠,進行緩慢時,應抽碴換漿。開孔時,為了使鉆碴泥漿盡量擠入孔壁,一般不抽碴。待沖砸至護筒下3-4M時(鉆頭頂在護筒下超過1m時),方可加高沖程正常沖進。4m-5m后,方可勤抽碴。鉆進時隨時注意校核,保持孔位正確。4.6鉆孔時要查看鋼絲繩回彈和回轉情況,耳聽沖擊聲音,借以判斷孔底情況。要掌握少松繩的原則,松多了會減低沖程,過于松少了猶如落空錘,損壞機具。松軟地層時,一般每次松繩5cm-8cm,均勻堅硬土層3cm-5cm。4.7沖擊過程中,勤抽碴,勤檢查鋼絲繩和鉆頭磨損情況及轉向裝置是否靈活,預防發生安全質量事故。4.8在不同的地層中,采用不同的沖程: (1)粘性土、風化巖、砂礫石及含砂量6、較多的卵石層,宜用中低沖程,簡易鉆機沖程1-2米。(2)砂卵石層,宜用中等沖程,簡易鉆機沖程2-3米。(3)基巖、漂石和堅硬密實的卵石層,宜用高沖程,簡易鉆機沖程3-5米,最高不得超過6米。(4)流砂和淤泥層,及時投入粘土和小片石。低沖程沖進,必要時反復沖砸。(5)砂礫層與巖層變化處,為防止偏孔,用低沖程。(6)抽碴或停鉆后,再鉆時,簡易鉆機應低沖程逐漸加高到正常沖程。4.9鉆頭直徑磨損不應超過1.5厘米,應經常檢查,及時用耐磨焊條補焊。并常備兩個鉆頭輪換使用、修補。為防止卡鉆,一次補焊不易過多,且補焊后在原孔使用時,宜先用低沖程沖擊一段時間,方可用較高沖程鉆進。4.10當孔內泥漿含碴量增大,7、鉆進速度減慢,每小時進尺卵石層小于5-10CM、松軟土層小于15-30CM時應進行抽碴。一般每進尺0.5-1.0M,抽碴一次,每次抽4-5筒或抽至泥漿內鉆碴明顯減少,無粗顆粒,比重降為正常為止。抽碴時應注意:A、及時向孔內補漿或補水.如系投粘土自造漿,不宜一次倒進,以防粘鉆。B、抽碴筒放到孔底后,要在孔底上下提幾次,使多進些鉆渣,然后提出。C、采取孔口放細篩子或承碴盤等辦法,使過篩后的泥漿流入孔內。4.11為保證孔形正直,鉆進中應常用檢孔器檢孔,檢孔器可用圓鋼制成,其高度為鉆孔直徑4-6倍,直徑與鉆頭直徑相同。每鉆進4-6米檢孔一次,接近及通過易縮孔土層或更換鉆頭前,必須經過檢孔。將檢孔器放到8、孔底,后方可放入新鉆頭。如檢孔器不能沉到原來已鉆到的深度,或鋼絲繩(拉緊時)的位置偏移護筒中心時,則考慮可能發生了彎孔、斜孔、或縮孔情況,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4.12為控制泥漿比重和抽碴次數,需及時用抽樣罐放到需測探深度,取泥漿進行檢驗,及時向孔內灌注泥漿或投碎粘土。抽碴后,應測孔一次,再分批投粘土,直到泥漿比重達到正常為止。沖孔時每隔3-4小時,將鉆頭或抽碴筒在孔內上下提幾次,把下面的泥漿拉上來,以護孔壁。4.13鉆孔的安全要求:沖擊錐起吊平穩,防止沖撞護筒和孔壁,進出孔口時,嚴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發生鉆錐撞擊人的事故。因故停鉆時,孔口加蓋保護并嚴禁鉆錐留在孔內以防埋鉆。5.驗孔、清孔 鉆孔9、達到設計標高后,對孔位中心偏差、孔徑、孔深、垂直度等采用測繩、檢孔器等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應進行清孔。其目的是在于使沉淀層盡可能減薄,提高孔底承載力,同時也為了灌注混凝土時保證質量,不出現故障。采用抽碴法清孔直到用手摸泥漿無2-3mm大的顆粒且比重在規定指標之內時為止。清孔時及時向孔內注入清水或新鮮泥漿。灌注混凝土前進行二次清孔,采用導管連接泥漿泵,壓入清漿,換漿清孔。沉碴厚度不超過5cm。66.鋼筋籠制作、吊裝及安裝導管66.1鋼筋籠制作設計樁徑1.00米,鉆孔樁鋼筋籠鋼筋均為Q235鋼筋,主筋為16的圓鋼,箍筋為8的圓鋼;鋼筋的下料、焊接及綁扎要嚴格按圖紙及施工規范要求進行10、。要求主筋平直,箍筋圓順,尺寸準確,主筋接頭互相錯開,保證同一截面內的接頭不多于主筋總數的50%,兩接頭距離大于50厘米;為使鋼筋籠達到圖紙要求的保護層,在鋼筋籠主筋上每隔2米左右對稱設置四個“鋼筋耳環”。鋼筋籠根據設計長度分節加工;鋼筋籠每節長不超過10米,以防止骨架在運輸、吊裝就位時變形。 62鋼筋籠運輸及吊裝鋼筋籠運輸采兩部加托架的平車直接運輸。制作和運輸過程中不得使骨架變形。采用汽車吊安裝,孔口焊接接長。起吊時可用雙吊點或單吊點,吊點位置恰當。吊入鋼筋籠時應對準孔位,輕放慢放,若遇阻礙,可徐起直落和正反旋轉使之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下放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孔內水位情況,如發生異樣馬11、上停止,檢驗是否坍孔。鋼筋籠入孔接長宜用單面搭接焊,以利施工,并使上下節軸線在同一直線上,鋼筋籠入孔后用四根定位鋼筋將鋼筋籠焊在護筒上,防止鋼筋籠下沉或上浮。63導管安裝導管用鋼板彎制而成,直徑為300mm,通過能力25立方米/小時,導管使用前調直、試拼組裝、試壓、編號并自上而下標示尺度,其軸線誤差一般不宜超過孔深的0.5%,亦不大于10cm。導管內壁應圓滑、順直、光潔和無局部凹凸。導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個時期后,應對其規格質量和拼裝構造進行認真地檢查外,還需做拼裝、過球和水壓實驗,試壓可用水壓或風壓進行,其壓力大小宜等于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防止導管卡掛鋼筋骨架和碰撞孔壁。7.灌注水下砼 采12、用垂直導管法灌注水下砼。為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應盡量縮短灌注時間,堅持連續作業,使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土初凝以前的時間內完成。 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由試驗室提供,施工前現場測定砂、石的含水量,換算施工配合比后,交付拌和站嚴格按配合比施工,并不定時的檢測坍落度,以保證混凝土的灌注質量。 灌注前,導管下端距孔底沉渣0.3m-0.5m為宜。儲料斗有足夠的容量,即砼初存量,應保證首批砼灌注后,便導管埋入砼的深度不小于1.0m,其最小的初存量可按下式計算:V=1/2*L*A1+K*(1.0+ t1+ t2)A2 式中 V-砼的初存量(m3); L-灌注砼前導管在水中的長度(m); A1-導管斷面面積(m2)13、; k-超灌系數,一般取1.2-1.3; t1-導管下端至沉渣距離(m); t2-沉渣厚度(m); A2-設計鉆孔斷面面積(m2);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工作應迅速,防止塌孔和泥漿沉淀過厚。開始灌注前應再次核對鋼筋籠標高、導管下端距孔底尺寸、孔深、泥漿沉淀厚度、孔壁有無坍塌現象等,如不符要求,應經處理后方可開始灌注。一經開始灌注,應連續進行直至完成,中途任何原因中斷灌注的不得超過30分鐘。否則采取補救措施,或重鉆。灌注混凝土至少兩人操作,并以灌注混凝土的數量與計算量校對,以防出錯。待剪球把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應立即檢測孔內混凝土面的高度。計算出導管的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發現導管內14、大量進水,表明出現灌注事故,應立即進行處理。測量水下砼面的位置用測繩吊著重錘進行,過重則陷入砼內,過輕則浮在泥漿中沉不下去。一般用重錘底直徑13cm-15cm、高約18-20cm之鋼板焊制的圓錐體。重6-9公斤,由經驗豐富者(至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取決于灌注速度和混凝土的性質,任何時候不得小于1米大于6米。一般控制在2-4米內。撥導管前須仔細探測混凝土面的深度,用測深錘測深時,須由兩人用兩個測錘測深防止誤測。為防止鋼筋籠被混凝土頂托上升,在灌注下段混凝土時應盡量加快,當孔內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時,應保持較深的埋管,放慢灌注速度,當混凝土面升入鋼筋籠1-2米后,應減少導管埋入深度。經驗豐富者(至導管15、埋入混凝土深度取決于灌注速度和混凝土的性質,任何時候不得小于1米大于6米。一般控制在2-4米內。撥導管前須仔細探測混凝土面的深度,用測深錘測深時,須由兩人用兩個測錘測深防止誤測。為防止鋼筋籠被混凝土頂托上升,在灌注下段混凝土時應盡量加快,當孔內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1m時,應保持較深的埋管,放慢灌注速度,當混凝土面升入鋼筋籠2米以上,方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灌注標高應高出樁頂設計高程一般1.0米,以便灌注結束后,將此段樁頭混凝土清除。在灌注將近結束時,如出現混凝土頂升困難時,可在孔內加水稀釋泥漿,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在拔除最后一段長導管時,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樁頂沉淀的泥漿擠入導管下16、,形成泥心。灌注中按規定制作試件。鉆孔的檢驗評定標準 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應核實地質情況。其孔徑、孔深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要求:序號項 目 允 許 偏 差(mm)1孔 徑不小于設計樁孔2孔 深不小于設計樁深3孔位中心1004傾 斜 度1孔深5澆注砼前樁底沉渣厚度50鉆孔樁鋼筋骨架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要求: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鋼筋籠骨架頂端高程20尺量檢查2鋼筋籠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3鋼筋籠骨架外徑104主筋間距離105骨架保護層厚度206箍筋間距或螺距20 7鋼筋籠骨架垂直度骨架長度0.5%吊線或尺量檢查8.安全保證措施樁基施工現場完善安全生產設施,認真抓好以防高空墜17、落、防落物傷人、防機械傷害、防觸電為主要內容的安全防范措施。所有吊裝設備,鋼絲繩定期檢查。在泥漿池醒目位置樹立安全標示牌,以警示施工和其他人員。各種裝吊設備使用前,安排試運行,合格后方可進行裝吊作業,裝吊作業中嚴禁超載。8.1樁基工程施工安全防護措施鉆機移位時,觀察道路情況,及時采取加固措施,防止碰撞結構物、翻車等事故發生。鉆機就位后,對鉆機及配套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查。鉆機鉆進時緊密監視鉆進情況,觀察孔內有無異常情況、鉆架是否傾斜、各連接部位是否松動、是否有塌孔征兆,有情況立即糾正。灌注砼時,漏斗的掉具、漏斗、串角掛鉤和吊環均要穩固可靠。8.2鋼筋工程安全防護措施鋼筋調直、切斷、彎制、對焊等設18、備的能力和鋼筋相適應,不允許設備超載使用;鋼筋調直前事先檢查調直設備各部件是否安全可靠。經常檢查吊架及鋼絲繩,如發現吊架變形或鋼絲繩斷絲根數超標,及時修理、更換。調直、切斷、彎制、對焊時,不許有人橫跨正在制作的鋼筋,兩旁嚴禁閑人站立觀看。進行鋼筋除銹和焊接時,施工人員穿戴好防護用品。起吊鋼筋骨架時,做到穩起穩落,安裝牢靠后脫鉤。嚴格按吊裝作業安全技術規程施工。鉆孔灌注樁鋼筋籠定位和防止上浮措施示意圖 鋼管 吊筋 鋼護筒 鋼筋籠 孔壁立面圖鋼管 枕木平面圖馬王塘大橋樁基工程概況墩臺中心里程樁基直徑(m)樁基數量(根)樁基長度(m)樁底標高鋼筋籠長度(m)0#(貴陽)臺DK580+115.020D19、K580+121.7501.259698.0982020 L=6m1#DK580+154.50011#797.5662020 通長配筋2#23.581.0663#22.582.0664#18.586.0665#6.598.0666#20.584.0667#2381.5668#2084.5662#DK580+187.2001.251#17.578.7922025 通長配筋2#19.576.7923#1284.2923#DK580+219.90011#36.561.0172020 通長配筋2#3265.5173#9.588.0174#691.5175#37.560.0176#37.560.017720、#37.560.0178#4255.5179#4255.51710#37.560.01711#3067.5174#DK580+252.60011128.569.2422016 L=15m5#DK580+285.30011#15.581.4672020 通長配筋2#1482.9673#20.576.4674#22.574.4675#15.581.4676#1779.9677#1680.9678#14.582.4679#14.582.46710#14.582.46711#19.577.4676#(廣州)臺DK580+318.080DK580+324.8101920.587.3362020 L=20.5m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