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工程及引道工程鉆孔灌注樁技術交底(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9029
2023-12-29
3頁
36.04KB
1、技 術 交 底 記 錄xx年11月8日 施管表6工程名稱xx橋工程及引道工程I標部位(分項)工程名稱鉆孔灌注樁工序(分項)工程名稱鋼筋工程交底內容:1. 計劃內容:鋼筋制作、吊裝、焊接及安裝。2. 允許偏差尺寸: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規定灌注樁受力鋼筋間距允許偏差+20 mm,箍筋間距允許偏差+10mm,鋼筋骨架尺寸長允許偏差+10 mm,寬和高允許偏差+5 mm,保護層厚度+5 mm。嵌入承臺的錨固鋼筋長度不得低于設計規范規定的最小錨固長度要求。3. 施工方法:(1)鋼筋骨架在鋼筋加工場地制作,鋼筋籠焊接制作在固定平臺上進行 ,具體鋼筋長度、型號、形狀見設計圖紙,鋼筋、機械連接器、焊條2、等的品種、規格和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定和設計要求。(2)鋼筋焊接前必須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進行正式焊接。焊工必須有合格上崗證書。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的方式。每個鋼筋接頭相互錯開,同一截面積接頭不得超過總接頭的50%,在35d(d為鋼筋直徑)且不小于500mm范圍內只有一個鋼筋接頭,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3)雙面焊接:焊縫長度不小于5倍鋼筋直徑;單面焊:焊縫長度不小于5倍鋼筋直徑。兩根焊接鋼筋搭接端部分應預先折向一邊,使兩根接合鋼筋軸線一致。每個鋼筋接頭相互錯開,同一截面積接頭不得超過總接頭的50%,在35d(d為鋼筋直徑)且不小于500mm范圍內只有一個鋼筋接頭,同3、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鋼筋箍筋采用點焊與主筋連接。(4)機械連接操作工藝:鋼筋下料采用無齒鋸切割。其端頭截面應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翹曲。套絲機應采用水溶性切削溶滑液。操作時應逐個檢查鋼筋絲頭的牙形、小頭直徑,要求100合格。如有一個指標不合格,要切掉重新套絲。檢驗合格的絲頭,一端應戴上保護帽。另一端擰緊連接套,連接套的外露端擰上密封蓋,并按規格分類堆放待用。(5)機械接頭的鋼筋連接:鋼筋的規格和連接套必須一致,并確保鋼筋和鋼筋連接套的絲扣干凈完好無損。連接鋼筋時,將已擰連接套的上層鋼筋擰到被連接的鋼筋上,然后再用力矩扳手擰緊,直至發出響聲,并隨手劃上紅油漆標記線,便于檢查。鋼筋籠制作必須順直4、,不得扭曲變形,連接牢固。(6)加強筋從樁頂處往下1.5m處開始每隔2m設置一道,采用雙面焊,定位鋼筋的位置與加強筋位置相對應。主筋凈保護層厚度為60mm。(7)鋼筋籠分兩部分進行加工,樁頂以下20.932m為第一部分,剩下為第二部分。鋼筋籠吊裝時先下第二部分在下第一部分并進行現場焊接使其成為一個整體。鋼筋吊裝時鋼筋籠必須垂直不得有彎曲,兩部分鋼筋進行焊接時兩部分鋼筋必須相互接合,保證焊接鋼筋兩端在同一軸線上。(8)每根樁設置3根檢測管,檢測管采用50mm無縫鋼管均勻布置。鋼管接長所需接頭必須保證焊接可靠,密封不透漿。檢測管長度同樁長。(9)鋼筋箍筋采用點焊與主筋連接。注:圖紙4號筋12改為15、0交底單位xx橋工程及引道工程I標接收單位鋼筋班組交底人接收人 黑龍江省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監制技 術 交 底 記 錄xx年5月5日 施管表6工程名稱xx橋工程及引道工程I標部位(分項)工程名稱鉆孔灌注樁工序(分項)工程名稱鉆孔工程(PM30軸橋梯1m18根樁)交底內容:1、工作內容:護筒制作與埋設、泥漿的拌制、鉆孔清孔。2、允許偏差尺寸: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規定鉆孔樁樁位偏差100mm;孔深與孔徑不得小于設計值;孔斜度1%樁長且不大于500mm。鋼筋骨架底面高程允許偏差+50 mm。3、施工方法:(1)護筒制作與埋設:根據地質及樁徑等情況,選用46mm厚的鋼板焊制成護筒,高度為4.5m,6、用卷板機卷制,連接處必須耐拉、壓、不漏水。測定處樁位正確位置厚,將護筒運至樁位處,用汽車起重機起吊就位,埋設護筒。護筒中心線必須與樁中心線重合且護筒必須垂直;護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護筒埋深深度宜為4.1-4.3m;護筒與進漿溝道用鐵篦子擱擋防止雜物進入孔內。護筒經檢查無誤后,即用粘土分層進行夯實,防止漏漿。分層夯實厚度為30cm。(2)泥漿的拌制:首先在適當處設置泥漿池及沉淀池,泥漿池略低于沉淀池,并用溜槽連通,以保證泥漿的循環。造漿前外運粘土,用于泥漿的拌制。泥漿采用膨潤土、火堿、纖維素拌制而成,泥漿須滿足技術指標:膠體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PH值810;比重一般為1.067、1.10(用比重計進行測定)。(3)鉆孔:采用反循環鉆機鉆孔,埋置護筒后進行用護樁反出樁位點,鉆機到達樁位后,穩定鉆機并保證鉆機在鉆進過程中不發生位移,鉆頭中心必須與鉆孔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其偏差不得大于1cm,機體保持水平,以保證鉆孔垂直度。鉆進過程中,鉆桿不得變壓力,并保持垂直狀態,保持鉆錐回轉平穩,鉆進時控制速度,特別是地質情況特殊或地下水位變化段,以防塌孔與鉆桿折斷,成孔垂直度不大于規定的1%孔深;鉆孔完成后,進行泥漿沉淀,用測繩和比重計檢驗沉淀層厚度和泥漿比重鉆孔深度不小于設計值且不大于15cm,鉆孔完畢后必須進行二次清孔,不得用加深鉆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清孔時必須注意保持孔內水頭8、,防止坍孔。澆筑混凝土時保證樁底沉淀層厚度不大于100mm。交底單位xx橋工程及引道工程I標接收單位鉆孔班組交底人接收人 黑龍江省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監制技 術 交 底 記 錄xx年5月5日 施管表6工程名稱xx橋工程及引道工程I標部位(分項)工程名稱鉆孔灌注樁工序(分項)工程名稱灌注工程(PM30軸橋梯1m18根樁)交底內容:1、 工作內容:混凝土灌注2、 施工方法及要求:(1) 混凝土灌注采用導管法。選用內徑為300mm的導管。導管使用前必須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壓試驗,嚴禁用壓氣試壓。進行水密實驗的水壓不小于孔內水深1.3倍的壓力。(2) 混凝土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9、水、外摻劑及混合材料的質量和規格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按規定的配合比施工。混凝土必須有良好的和易性,在澆注混凝土前混凝土無離析、泌水現象;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范圍內。(3) 灌注混凝土前將灌注機具如儲料斗、隔水栓、漏斗、導管等準備好并澆水潤濕,導管入孔前計算好導管長度,安排好下管順序,用吊車分節入孔,入孔內時,其位置居中、軸線順直,穩步沉放,防止卡掛鋼筋骨架和碰撞孔壁,導管連接必須密封不漏水。導管下口距樁底宜控制在500800mm內。(4) 灌注采用混凝土罐車直排式。灌注的首批混凝土必須使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1.0m。灌注開始前導管內放入球塞,灌注開始后,使混凝土頂著球塞、沿導管流10、入水中,同時將導管內的水、空氣、球塞排出管外。灌注過程中經常用測繩探測孔內混凝土面位置,及時調整導管埋深,導管的埋深控制在2.06.0m。(5) 灌注必須連續進行,不得中斷 。每根導管澆筑間歇時間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不超過30分鐘。每次拆除導管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并防止工具等掉入孔內,然后接好導管繼續進行澆筑。在澆筑過程中,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含有空氣時,后續混凝土筑徐徐澆入,不可整斗地灌入,以免在導管內形成高壓氣栓塞,影響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拆下的導管盡快清洗干凈,堆放整齊備用。澆筑完畢的混凝土頂面標高應高出設計高程1.0m左右。在混凝土終凝前清除頂面松弱層,以保證樁頂設計標高和樁頭混凝土質量。溢出的泥漿引流到適當地點處理,以防止污染。待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后拆除鋼護筒。交底單位xx橋工程及引道工程I標接收單位混凝土班組交底人接收人 黑龍江省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