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橋鉆孔灌注樁技術交底(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9037
2023-12-29
7頁
46.50KB
1、紅旗大街橋鉆孔灌注樁技術交底一、鉆孔灌注樁項目概況紅旗大街橋基礎為鉆孔灌注樁,總計64根。其中橋臺鉆孔樁樁徑為1.2m,樁長20m,數(shù)量20根;24米跨徑樁直徑1.5米,樁長38米,數(shù)量44根;鉆孔樁C30水下混凝土總計3407.1m。橋址區(qū)地貌屬華北沖積平原,地質主要以粉土、粉質黏土、中砂為主。二、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鋼護筒制作埋設鋼護筒鋼材檢驗鉆機就位鋼筋籠制作泥漿制備鉆 孔樁孔檢測成 孔導管試驗下鋼筋籠安裝導管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檢驗檢查驗收成 樁樁基檢驗三、施工交底1、施工準備(1)施工布置本項目的鉆孔灌注樁0#、3#臺直接在墩位處的原地面上平整場地,1#、2#墩需在河道中圍堰,高度不2、小于水面1.0米。在橋區(qū)附近接通施工用水和施工用電,在孔位處埋設鋼護筒,安裝鉆機進行鉆孔樁施工,平整好的場地作為混凝土灌注、材料堆放的場所。泥漿池就地開挖,并兼有一個容積不小于4根鉆孔樁出碴量(約400方),同時在鉆孔過程中利用挖掘機和翻斗車隨時清碴。(2)鋼護筒準備及埋設護筒采用高1.5m,壁厚8mm,內徑大于設計樁徑2040cm的優(yōu)質板材卷制而成,保證不變形、不漏漿。埋置時護筒中心線與樁中心線重合,平面允許誤差小于50mm,豎直傾斜度不大于1%。護筒采用挖坑埋設法,護筒底部和四周用粘質土分層夯實填筑,護筒高度高出地面0.3米。(3)泥漿的要求攪拌好的泥漿儲備在泥漿池內,供循環(huán)使用,鉆孔過程3、中還需不斷補充和凈化處理。拌制好的泥漿指標如下:(易坍地層)泥漿比重:沖擊鉆進時,入孔泥漿比重為1.21.4;粘度:入孔泥漿粘度2230Pa.s;含砂率:泥漿含沙率不宜大于4%;膠體率:不應小于95%;值:811。泥漿指標測定從開鉆到終孔每隔24小時取樣,檢測孔口和孔底的泥漿指標并記錄,以便于及時分析情況,及時調整泥漿指標,指導鉆孔。此外對泥漿池內的泥漿指標經(jīng)常檢測,為處理泥漿提供依據(jù)。2、鉆孔開鉆前由技術人員復測鋼護筒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把鉆頭吊入護筒內,鉆機就位后著重檢查鉆機是否平穩(wěn)和牢固,保證鉆進過程中不產(chǎn)生位移和沉陷,同時檢查鉆機的鉆頭中心和孔中心是否在同一垂線上。鉆孔過程中每班4、有專人檢查、記錄地質情況,并與設計地質圖認真比較,及時填寫鉆孔原始記錄。在鉆進過程中,經(jīng)常檢查鉆機的水平情況,避免出現(xiàn)彎孔、斜孔。還應經(jīng)常檢查鉆頭直徑,若鉆頭磨損嚴重,應及時修補和更換。鉆孔時要注意觀察孔內泥漿面的變化,是否有漏漿情況發(fā)生,始終保持孔內泥漿面處于正常水平。正常鉆進時參考地質資料,掌握地層變化情況,及時撈取碴樣,判斷土層,并與地質資料進行核對,根據(jù)核對判定的土層及時調整鉆機的進尺。起落鉆頭時速度要均勻,不得過猛或驟然變速,避免撞擊孔壁,造成坍孔。因故停鉆時,要注意防止工具或其他鐵件掉入孔內。同時將鉆頭提高距孔底5m以上,以防止埋鉆。終孔前后,嚴格控制泥漿指標,使其達到規(guī)定要求,減5、少孔底沉淀。3、清孔及成孔檢查鉆孔完成后,使用規(guī)范要求的探孔器檢查孔深、孔徑和孔底傾斜度。探孔器采用鋼筋焊成一圓柱體,兩端直徑略收,便于起落,直徑取鋼筋籠直徑加100mm控制,探孔器長度為設計孔徑的46倍。 鉆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并符合終孔條件后,進行清孔。清孔泥漿比重控制在1.101.20,清孔時間以排出泥漿的含砂率與換入泥漿的含砂率相接近為度,且不少于30min,嚴禁用加深鉆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對于本項目,鉆孔樁的成孔質量標準如下:孔的中心位置:50 mm;孔徑:設計樁徑(分別為1.2m,1.5m);傾斜度:鉆孔1%; 孔深:不小于設計孔深;4、鋼筋的加工鋼筋的表面應潔凈,使用前應將表面油6、漬、漆皮、鱗銹等清除干凈,且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jù)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拼裝時,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防止電焊時局部變形。待所有焊接點卡好后,先在焊縫兩端點焊定位,然后進行焊縫施焊。鋼筋焊接接頭的焊縫表面應平順,無缺口、裂紋和較大的金屬焊瘤。鋼筋地線應與鋼筋接觸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燒傷鋼筋,焊接電流根據(jù)鋼筋級別、直徑、接頭型式和焊接位置進行選擇,保證焊縫與鋼筋熔合良好。所有鋼筋原材、半成品及成品都要做到下墊上蓋。5、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 鋼筋籠的制作鋼筋籠的鋼筋在車間分節(jié)匹配成型,在鉆孔的施工現(xiàn)場安裝,分節(jié)長度按起吊、運送條件而定。所有需搭接焊接鋼筋采7、用直螺紋連接或雙面焊,焊縫長度不小于5d,接頭間錯開的間距不小于35d,成品鋼筋籠及時懸掛標識牌。鋼筋籠制作的允許偏差如下:鋼筋骨架長度:10mm;主筋間距:10mm;螺旋筋間距:20mm;骨架保護層厚度:20mm;骨架傾斜度:0.5%;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頂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鋼筋籠的安裝吊裝鋼筋籠時,應對準孔位中心,平穩(wěn)地輕放、慢放,嚴禁猛起猛落,下放時應注意觀察,避免碰撞孔壁,防止塌孔;鋼筋籠起吊點應置于加強箍筋處,加強箍筋與主筋必須全部焊接,以防變形,最后一節(jié)鋼筋籠對接時,設置于孔口的橫擔梁應能承受整孔鋼筋籠的重量,不致產(chǎn)生變形而發(fā)生彎斷事故。鋼筋8、籠安裝對接時,接頭必須正直,各節(jié)應同一軸線上。鋼筋籠安裝分兩節(jié),采用搭接焊連接,質量須符合橋規(guī)和評定標準要求,經(jīng)檢查合格后才能放入孔內;鋼筋籠就位后,應固定在穩(wěn)固的支承架上,嚴禁將鋼筋籠固定在鋼護筒上。聲測管布置于中墩的樁中,每兩根布置一根,鋼筋籠內側按設計要求布設三根D604mm的鋼管,用以進行超聲波檢測,鋼管下口用鋼板焊死,上端用木屑打緊,管內裝滿清水。6、灌注樁身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灌注使用鋼導管法施工。灌注前,再次檢查孔底沉淀及泥漿指標,不得超過設計規(guī)定值。如不滿足要求時,要經(jīng)過二次清孔達到合格要求后,才可開始灌注。二次清孔采用導管法,清孔完成后,孔底沉渣厚度嚴格控制在50cm以內,驗收合9、格后立即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以免渣土重新沉淀,造成沉渣過厚而影響樁的承載力。導管直徑采用300mm,底節(jié)長4m,其他各節(jié)長均為2.5m。導管使用前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并對每個接頭逐一檢修。混凝土均采用混凝土攪拌車運輸,并由試驗人員隨時檢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堅決不予使用。水下混凝土開盤前在貯存混凝土的漏斗頸口處安裝圓鐵板塞,鐵板用塑料布包裹。灌注前,混凝土的貯存量能保證首批填充混凝土入孔后,使導管埋置深度不小于1m,灌注過程中應嚴格掌握導管的埋入深度始終控制在26m。水下混凝土灌注開始后,應連續(xù)不斷地進行,中途不得停灌,以免造成斷樁事故。如果中途因故中斷灌注,則其停灌時10、間不宜超過30min,否則應采取補救措施。測量水下混凝土面的位置用測繩吊住錘鉈進行,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隨時測量混凝土面的標高,并在灌注每車混凝土時測量一次混凝土面標高,以便掌握導管的埋入深度和是否需要提升導管;到接近設計標高時,測量頻率加密。水下混凝土灌注頂面高出樁頂設計標高0.81m,待砼達到設計強度時,人工鑿除樁頭多余混凝土(俗稱鑿樁頭)。灌注過程中,拆下來的導管應及時用水沖洗干凈,按順序堆放整齊,以便灌注下一根樁使用。從開鉆到混凝土灌注的整個過程中,要認真填寫各項施工記錄和檢查簽證。四、安全交底1、加強用電管理,所有電閘箱及機械均安裝漏電保護器。2、重視交通安全,嚴禁非駕駛員開車。3、11、起重設備的旋轉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4、泥漿池的周圍必須進行防護,防止人員車輛掉進泥漿池。5、施工現(xiàn)場懸掛安全標牌,設置安全標志,在主要施工部位、作業(yè)地點等處懸掛安全標語和安全警示牌,不準擅自拆除。6、吊裝作業(yè)時,吊臂、吊鉤運行范圍,嚴禁人員入內;吊裝中嚴禁超載。起重機作業(yè)場地應平整、堅實,地面承載力不能滿足作業(yè)要求時,必須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并經(jīng)驗收確認合格。吊裝作業(yè)必須設信號工指揮;指揮人員必須檢查吊索具、環(huán)境等狀況,確認安全。現(xiàn)場配合吊運的作業(yè)人員應站立于安全地方,待吊鉤和所吊運的材料離就位點距離50cm時方可靠近作業(yè),嚴禁位于起重機臂下。7、大雨、大雪、大霧、沙塵暴和風力六級(含)以上等12、惡劣天氣,不得進行水下混凝土施工。五、環(huán)保交底為了加強公路建設的環(huán)境保護工作,減少因公路建設而導致的環(huán)境污染,切實做好防治措施,保護自然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民生活環(huán)境,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部頒技術規(guī)范、料場管理和設計說明、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定條例。1、對廢油、廢水、廢渣按指定地點存放,避免污染空氣和水源,并不得任意排放到農(nóng)田和水渠。2、不得任意破壞農(nóng)田和水利建設及交通設施。3、鉆孔樁的泥漿必須經(jīng)過沉淀池沉淀,經(jīng)檢查合格后才能排放,否則應清理至指定地點進行處理。4、凡施工使用的機械、配套機具,均須有產(chǎn)品合格證,施工前都應進行檢修,合格才能進入施工現(xiàn)場施工。盡量選用耗油省、尾氣排放符合標準、低噪聲的機械設備,避免耗油量大、尾氣排放超高污染大氣。設備工作后應進行設備的日常保養(yǎng),保證設備經(jīng)常處于完好狀態(tài),避免設備使用時意外漏油污染土地、污染地下水。當發(fā)現(xiàn)設備有異常或存在問題時,應安排專人檢查排除或送維修單位立即搶修,防止設備帶病作業(yè),避免能源消耗、浪費資源。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收人: 2010年10月31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