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69893
2024-01-03
15頁
57.82KB
1、110kVxx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審批: 審核: 初審: 編制:110kVxx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110kVxx變電站建于2001年,是孝感漢川的一座重要變電站。站內現運行有2臺主變(110kV/35kV/10kV,#1主變容量31.5MVA,#2主變容量為50MVA),110kV出線5回, 35kV出線7回,10kV出線10回。本站按無人值班變電站設計,變電站智能化監控系統為許繼電器產品,主變、線路、智能組件柜為國電南自產品。全站網絡結構為“三層二網”過程按單組組網,110kV線路、主變保護采用光纖點對點直采直跳方式,35kV、10kV線路保護分別與站控層連接。2、主變三側及110kV線路采用智能光口電度表計,組屏集中在主控室,10kV、35kV計量集成保測裝置內。對鐘、二次安防按設計要求進行,一次設備未列入本次改造范圍。本次改造本著安全、可靠、減少停電原則。為保證110kVxx變智能化改造工程施工有序進行,特擬定本施工方案。二、工期及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工期:2014年7月20日至2014年11月7日,共計107天。(注:不含在二次設備在廠家聯調時間,以具備安裝條件為準,人員進場為準(因天氣、不能停電等因素造在無法施工不列入本次工期,上述時間安排以有效工作日計算)。進度安排。全部工期共分為七個階段,具體安排如下:第一階段為土建施工及準備階段。第二階段為3、一體化電源、蓄電池改造階段第三階段為35KV改造階段第四階段為10KV改造階段第五階段為110KV智能化改造階段第六階段為拆除電纜、整理電纜溝第七階段為:組織驗收,協助運行人員編寫運行規程。一、工作內容a)負責一體化電源統改造。b)配合廠家完成站控層、過程層、智能輔助系統組網及調試工作。c)負責10kV、35kV保護更換。d)負責110kV智能組件柜安裝調試工作。e)負責全站電纜、光纜、通信電纜敷設工作(不負責光纖熔接及測試工作)f)負責全站智能設備及系統安裝調試工作(含電度表屏安裝,不含調試)二、施工組織2.1現場施工人員組成施工總負責人:(由孝感公司擔任)技術負責人:(由孝感公司擔任)安全4、負責人:(由孝感公司擔任)現場負責人:(由孝感公司擔任)二次負責人:(由孝感公司擔任)二次資料管理員:二次施工人員:李海鵬,楊其軍,周沖廠家人員:三、施工步驟3.1第二階段:土建施工及準備階段(共計15天)1)所需材料清單并購置到位。2)110KV區域室外智能組件柜基礎制作。4)110KV智能組件柜安裝。如圖所示5)后臺監控系統移位。 6)35KV高壓開關柜開孔,保護裝置安裝到位。7)主控室屏位改造。根據設計圖B1327S-D0201-04要求,將原主控室后臺監控系統移位,增加操作臺位置及四面屏位。在原13P與19P之間增加一排屏位。3.2第二階段:交直流系統改造(共計10天)一體化電源屏按設5、計圖紙要求施工。考慮到一體化電源的整體性建議新增的屏位全部用于一體化電源屏,如圖所示:交直流系統異地改造,安全風險小,施工工期短。交直流系統更換為一體化電源系統后,拆除原直流系統屏柜,按設計圖施工新屏柜基礎。如圖所示3.3第三階段:35kV間隔改造工作。(共計15天)1)敷設35kV高壓室至主控室通信電纜、電源電纜。2)配合廠家完成35kV保測裝置與站控層通信調試。3)協助孝感公司完成35kV與調度監控系統的遠動信息調試4)按每天一個間隔完成保測裝置與35kV斷路器的接線及保護調試工作。3.3第四階段:10kV間隔改造工作。(共計17天)1)敷設10kV高壓室至主控室通信電纜、電源電纜。2)配6、合廠家完成10kV保測裝置與站控層通信調試。3)協助孝感公司完成10kV與調度監控系統的遠動信息調試4)按每天一個間隔完成保測裝置與10kV斷路器的接線及保護調試工作。3.4第五階段:110kV間隔智能化改造工作,共計30天。第一步,敷設電纜及二次接線1) 敷設110kV區域智能組件柜至主控室電纜、光纜。敷設工藝見下圖。2)敷設110kV區域智能組件柜至斷路器、刀閘機構等二次電纜。3)智能組件柜二次電纜接線,光纖熔接,尾纖跳線,施工工藝如下圖所示:4)110kV智能設備組網調試。按智能變電站調試規程,對網絡系統、對時系統、繼電保護等系統進行調試,為減少停電時間,可用模擬斷路器代替斷路器進行傳動7、試驗。注:1)110kV智能設備組網調試階段,因設計圖上的屏柜位置不夠,可在空余位置上進行聯調。 2)為保證施工中減少停電時間,本次施工主控室屏位與設計圖上有所變動。3.5第五階段:110kV間隔停電,一二次接口工作。(共計14天)第一步:110kV I段間隔停電(7天)1)110kV福萬I回福04開關、脈福II回福07開關、母聯福03開關,#1主變三側,#1PT等間隔停電。2)拆除原主控室保護屏柜,安裝智能屏柜。3)連接智能組件柜與斷路器、變壓器本體等二次電纜。4)系統帶實際開關進行傳動。5)110kV I段間隔送電。第二步:110kV II段間隔停電(7天)1)110kV福萬II回福06開8、關、脈福I回福05開關、福科線福05開關,#2主變三側,#2PT等間隔停電。2)2)拆除原主控室保護屏柜,安裝智能屏柜。3)連接智能組件柜與斷路器、變壓器本體等二次電纜。4)系統帶實際開關進行傳動。5)110kV II段間隔送電。3.6第六階段:整理電纜溝。(共計4天)1)拆除舊電纜2)整理電纜溝3.7第七階段:組織驗收,協助運行人員編寫運行規程。(2天)四、施工技術措施4.1施工技術、資料準備開工前,由項目施工總負責組織有關人員對本工程在施工前進行以下技術準備工作:熟悉和審查施工圖紙,編制詳細的施工步驟和計劃,進行技術交底。項目施工總負責組織有關人員認真研究設計圖紙,了解圖紙的要求和精神,與9、設計院共同解決圖紙中問題,以便施工順利進行。做好圖紙會審記錄并簽證。編制安全施工方案、文明施工方案。4.2專項技術措施4.2.1由于在運行中變電站進行查線工作,只允許打開各屏柜后門,不得接觸裝置本體,盡量避免觸動屏后接線,不得拆接二次回路接線,不得大力拉扯二次回路接線。在查線的過程中如發現有松動的二次回路接線,應通知運行人員進行處理,不得自行接線。4.2.2在拆除帶電回路時,應確認交直流電源的源頭,先拆源頭,用萬用表確認拆除源頭后的二次回路不帶電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對環網供電或階梯通電的交直流回路,必須確認所有電源來源,采取措施確保運行中設備的電源供應,將退運設備的所有電源源頭拆除后方可進行10、下一步工作。4.2.3需要拆除的電纜,電纜兩頭必須用萬用表測量無交直流電壓后進行對線,確認是同一電纜的兩側后將所有電纜線芯用絕緣膠布纏繞,將整條電纜清理出電纜層或是電纜溝,拆除電纜的方式應為整體拆除,嚴禁用電纜剪或其他工具從中間剪斷電纜,電纜在移出電纜層或電纜溝時應盡量避免拖動運行中電纜,不得用力過猛,如無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移出整條電纜,應將電纜兩頭整齊擺放在電纜溝內。4.2.4退出舊電纜時,嚴禁使用電纜剪剪斷二次電纜,退出的二次電纜應整齊盤成圈,待整條電纜退出后,再進行處理4.2.5鑿穿電纜溝密封孔洞時應控制力度,避免傷及運行中電纜,開孔大小應按照易于抽取電纜為原則,電纜拆除完畢后應按要求11、用水泥或防火泥重新對孔洞進行封堵,并經運行人員檢查后方可結束工作。4.2.6對于需要保留或可以利用的電纜,相關線芯拆除后用絕緣膠布可靠纏繞后臨時擺放在電纜層或電纜溝,并做好記號。4.2.7在PT電壓回路改造時的專項技術措施:4.2.7.1進行110 kV、35 kV、10 kV PT二次電壓回路改造時,由于只申請將PT間隔轉檢修,如果1M母線與2M母線在并列運行狀態,應要求值班人員將中央信號控制屏上的PT并列把手切至“并列”位置,由運行中的PT供全站所有保護及測量計量電壓,把手上要做好醒目標識,防止誤操作分列PT二次回路,造成二次回路失壓。4.2.7.2由于站內未改造的保護、測量、計量裝置二次12、電壓均取自中央信號繼電器屏,因此在改造PT二次回路時,應通過中繼屏與PT并列屏之間的臨時電纜,將新舊PT回路連接,1M、2M母線PT二次電壓并列回路仍使用中繼屏的舊回路,待母聯間隔改造時,再調試新PT并列回路并拆除舊回路。全站所有設備的二次電壓全部轉至PT并列屏后,拆除中繼屏與PT并列屏的臨時電纜。4.2.7.3拆除PT就地端子箱至原中央信號繼電器屏的二次電壓電纜時,應先將PT就地端子箱內的熔斷器與空氣開關斷開,先拆中央信號繼電器屏側的電纜線芯,中央信號繼電器屏每拆一條線芯,應同時在就地端子箱處用萬用表測量該線芯電壓消失(零序電壓線芯除外,可采用對線方式),方可拆除該側線芯,直至將相關電纜全部13、拆除,拆除其他二次電壓電纜時,應按先拆源頭的原則進行,對于需拆除的線芯與運行中線芯同接于一個端子的,可采取剪斷的方式拆除,并用絕緣膠布纏繞斷頭保護。4.2.7.4接入PT并列裝置及進線備自投柜至PT就地端子箱的電纜時,應先接PT就地端子箱側,再接PT并列裝置及進線備自投柜側,所有新接電纜必須通過對線方式進行檢查。對新的PT二次電壓回路必須在PT就地端子箱處進行升壓試驗,確保二次電壓回路的正確性。電流回路上工作時的專項技術措施:4.2.7.5在全站監控系統改造的同時,全站CT回路也進行改造,因此每改造一個間隔前,應先繪制CT電流回路走向圖,防止產生寄生回路。改造的間隔投運前,應進行CT一次升流試14、驗確保電流二次回路的正確,在升流前要做好安全措施,在母差、安穩、錄波、備自投屏等公共設備的相應CT端子排外側用短接片短接,并斷開端子上的連接片,防止電流進入裝置。4.2.8跳合閘回路接入時的專項技術措施:4.2.8.1在改造過程,有些設備并非一次停電就可改造完畢,在與其對應的所有間隔完成后,裝置投入運行,需要將跳閘、閉鎖回路等接入,接線之前,應檢查裝置無異常信號,所有出口壓板均在退出位置。接線時先接入備自投裝置屏側的二次線,在保護屏接線時,先接正電源,然后測量跳閘、合閘線頭對地無正電壓,按圖接入相應端子。4.3通用技術措施4.3.1必須按設計圖紙和廠家安裝說明書進行施工,禁止擅自修改圖紙,如有15、改動,必須征得有關部門同意,并且改動圖紙做好記錄。施工前要檢查所需設備、材料的質量及數量是否符合安裝規定。嚴格按照安裝驗收規范進行施工。4.3.2嚴格按照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進行試驗。做好施工過程中的資料收集和資料記錄。4.3.3整個施工過程中,各施工人員應認真負責,按施工技術要求,保證安全、高質、高效完成工程。4.3.4在工程實施的任何階段,絕不允許未投運設備(包括未投運回路)和運行設備間存在有任何聯跳出口回路或影響運行設備正常運行的電氣聯接,這些回路必須斷開并用絕緣膠布包好,斷開位置必須在運行設備屏!待非投運設備(或回路)具備投運條件后,恢復上述電纜連接。五、施工安全措施5.1安全措施5.16、11拆立屏、接線及調試工作:在需要工作的屏前后懸掛“在此工作”標示牌,在相鄰屏用“運行中”紅布遮蓋,工作的保護屏內需用紅布將運行部分與被試部分明顯隔開。5.12電焊作業時需做好防護措施,并辦理動火工作票,清理現場易燃物品,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需進行電焊作業的有: 控制電纜管的接地,新屏位基礎的接地。5.2通用安全措施5.2.1、進入變電站的人員,必須穿著符合要求的純棉工作服、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帽并經門衛值班人員檢查、驗證,確認無誤后方可進入。5.2.2進站工作前,應詳細檢查本項工程需使用的臨時電源箱、電動工具、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要求,并列出清單。5.2.3進入變電站電力生產區域內作業,必須辦理17、工作票和履行工作許可手續。5.2.4進入變電站后,工作許可手續尚未辦妥之前,施工作業人員只允許在變電站生產區域外集中等待工作負責人通知。5.2.5在辦理許可手續后,現場工作嚴格執行監護制度。工作負責人必須始終在工作現場認真履行監護職責。現場監護人應佩戴明顯的標志,當工作地點分散,監護有困難時,要根據現場的安全條件、施工范圍、工作需要,增設專責監護人。5.2.6按工作票安全措施欄所列安全措施,檢查核對安全措施,注意看清設備名稱,嚴防走錯位置。5.2.7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工作班開工前執行站班會制度,工作負責人應向工作班成員宣講工作票內容。5.2.8在變電站內進行的工作,必須按工作票上所列工作項18、目進行。嚴禁在工作中擅自擴大工作任務,超范圍工作。5.2.9嚴禁進入與作業任務無關的生產區域、場所,不得走錯間隔,不得亂摸亂碰變電站的各類設施、設備,確保人身、電網、設備安全。5.2.10施工車輛在站內行駛速度不得超過5公里/小時;不得停放在電纜溝蓋板上,不得駛進高壓場地內。5.2.11嚴禁在變電站戶外高壓場地和控制室、高壓室、電纜夾層等室內設備區域吸煙。5.2.12施工現場與帶電運行的設備區域之間必須設置安全圍攔,安全圍攔應采用紅白相間網狀遮攔。注意與110kV、35kV、10kV設備帶電部分分別保持1.5米、1.0、0.7米以上安全距離。5.2.13作業現場必須做到“三不亂”(電線不亂拉;19、管材不亂放;雜物不亂丟),廢料、雜物應于當天工作結束后清理出站才收工,確保站內通道安全暢通。5.2.14作業終結手續辦理后,作業人員不得擅自進入作業現場和其他生產區域。需要進入的必須重新辦理工作許可手續,并經工作許可人同意才能進入。六、危險點分析與控制序號作業內容危險點控制措施一控制室拆屏及裝屏搬新舊柜和安裝屏柜時,碰撞運行中的控制保護屏。搬運新舊柜和安裝屏柜時設專人指揮,專人監護;移屏柜采用圓形鋼管平穩過渡,搬運速度動作不能太大。二敷設電纜揭開或覆蓋電纜溝蓋板時,造成電纜溝蓋板損壞,或砸傷電纜、人員。用撬棍撬動蓋板時,先用短撬棍將蓋板撬起縫隙,再將長撬棍放進已撬起縫隙,與短撬棍一起將蓋板撬起20、來后,一人扶住撬棍,兩人用力均勻地將蓋板抬到電纜溝的旁邊輕放下來;蓋蓋板時,兩人用力均勻地將蓋板抬到電纜溝相應的位置,先將邊輕放到位后,另一邊慢慢放下來差不多到位后,用撬棍放進縫隙里,人撤手后,再慢慢將撬棍拉出來。電纜孔開鑿時,損傷電纜。電纜孔洞無人看護,小動物鉆進主控室引起事故。開鑿電纜孔時必須得到巡檢同意并現場監護,通知監理旁站,并設專人監護,對運行中的電纜用模板做好防護措施并得到巡檢、監理同意后,方能開鑿;開鑿時,看清開鑿的路線確無電纜后方能開鑿并小心謹慎,不能碰到運行中的電纜,以免損傷運行中的電纜造成事故;已開鑿的電纜孔必須專人看護,電纜敷設完畢后及時封堵,防止小動物進入室內。敷設電纜21、時損傷電纜。敷設電纜工作應專人指揮,工作前由工作負責人交待工作內容及注意事項;敷設通道應暢通,電纜放線支架應有足夠機械強度;放置應穩固可靠、高度適中,放線杠兩端高度就保持水平;敷設人員應均勻分布,緩緩走動,不得擁擠,嚴禁把電纜放有地上拖動,防止損壞電纜。電纜穿進屏柜時誤碰帶電運行設備,引起事故。電纜穿入配電盤時盤上應有專人接應,電纜端頭應用絕緣膠布包好,防止電纜觸及帶電部位或損壞設備。電纜開皮、接線時,電纜鐵皮、工具傷人,或損傷電纜。割剝電纜時要放平、墊實,注意防止刀鋸傷手;割剝電纜時應注意不得損傷絕緣及芯線;嚴禁用手、腿托住電纜進行割剝。三電纜拆除及接線發生直流接地或短路現象。認真核對舊的二22、次設計圖,拆除舊屏前必須用萬用電表測量所有交直流電壓,確信無電壓后方可拆線,拆除了的導線要用絕緣膠布包扎好;暫未接入運行中設備的接線線頭要用絕緣膠布包扎好。未核對清楚電纜具體走向,拆錯電纜引起事故。施工時,檢查開關的控制電源、保護電源、信號電源確無電壓后,才能開始工作;必須核實清楚保護裝置交直流電源、PT電壓切換裝置相應的二次回路、以及其他由運行中屏柜提供電源的二次回路電纜的走向(采用萬用表對電纜的備用芯法),確定無誤后方可拆除電纜;拆除電纜時,先拆除保護屏對側的電纜芯,再拆除保護屏的電纜芯,拆除時要單芯拆,拆除每一條電纜的前兩條電纜芯時采用萬用表對電纜的備用芯法再次確認電纜正確性;施工時設專23、人監護。運行屏柜電纜接線時誤碰帶電設備,引起事故或觸電傷人。屏內的運行端子及設備用紅布幔起將運行設備隔離,施工時必須小心謹慎,不能誤碰帶電設備;在屏內施工的施工人員及監護人員必須委派有經驗并對二次較熟悉的人員擔任;使用的工具均應有絕緣手柄,電動工具必須接地;帶電部分的接入必須在繼保負責人的指示和監護下方能接入。由于接線錯誤引起事故。接線時必須看清接線位置,對設計圖紙與現場不符的,及時請示現場監理及繼保負責人,待弄清問題后,方能繼續施工;接完線后,施工技術負責人及調試負責人及時檢查核對;電源部分接入時必須得到繼保負責人同意后方能接入。四保護試驗發生直流接地或短路現象。設備通電前,必須搖測絕緣,絕24、緣值合格并確認無短路、接地現象后,方能通電。 誤碰帶電設備,誤操作引起事故。試驗前必須查清所有回路,確認與運行設備無任何聯系后,方能進行工作;二次設備試驗前,必須對已帶電的端子用紅布隔開,以免引起觸電事故。傳動試驗誤動運行中設備。試驗時,必須看清間隔,并設專人監護,防止誤操作或誤動運行間隔;對有聯跳運行中的設備回路時,必須將保護屏對側接線解開,只能測量節點的導通情況,以免引起開關跳閘停電事故,在調試正確后方可接入系統。 發生CT二次回路開路、PT二次回路短路或接地。升流前及試驗完畢需測試CT二次回路不開路后恢復CT連接片;PT二次回路接入系統前必須經過絕緣檢查合格,暫未接入系統的交流電壓回路的線頭要用絕緣膠布包扎好。CT升流試驗誤動主變差保護、故障錄波裝置等 運行設備檢查CT二次控制電纜走向和接線情況,用臨時二次短接線主變差動保護屏、故障錄波裝置屏后端子排處短接靠本間隔端子箱側電流端子、斷開CT回路連接片,確保CT二次回路與母差保護、故障錄波裝置等運行設備斷開后方可開始進行CT升流試驗。五開關的遙控調試轉發表的遙控數據庫關聯錯誤造成誤合、分開關。初次控某個新對象時將新綜自系統內所有已投入運行間隔的選控開關切換至“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