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4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70018
2024-01-03
44頁
20.98MB
1、濱城總體城市設計(2021-2035年)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濱海新區分局濱海新區分局征求意見稿為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以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四高”為目標導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工作部署,落實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和保障構建“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的決定的總體要求,開展本次濱城總體城市設計。濱城總體城市設計以濱海新區全域為規劃范圍,旨在利用濱城“河、海、港、城”等資源稟賦,明確濱城風貌特色,引導重點地區空間品質提升,展示美麗濱城城市2、形象。本次總體城市設計在分析濱城發展歷史沿革、現狀優勢和存在問題基礎上,對空間結構、風貌定位、風貌分區進行優化和細化。從生態空間、人性化交通、形態控制、文化傳承、產城融合等方面提出發展策略。對濱城核心區、南北兩翼副城片區、5個功能組團提出分區導引,為推動濱城全域高質量發展提供規劃指引。濱城總體城市設計濱城總體城市設計設計說明設計說明濱城核心區效果圖注:效果圖僅表達發展意象,不代表實際建成效果一、規劃背景濱海灣地區效果圖注:效果圖僅表達發展意象,不代表實際建成效果 濱海新區在新時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基本建成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宜游宜樂美麗濱城”“津濱雙城格局”新濱城落實天津市委市3、政府構建“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的重大決策,落實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建設新時代美麗“濱城”。共建“一帶一路”新支點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支點。濱城核心區與津城核心區共同建設天津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核心區,共同承擔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區域商貿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節點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融入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建設“一基地三區”核心區。落實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方案工作目標一、規劃背景 新時期總體城市設計新任務 展開全域視角在上版總體城市設計基礎上,規劃范圍從核心區擴展為濱城全域。通過各組團間錯位互促、公共資源均衡4、互補、基礎設施高效互通,形成發展合力。側重藍圖導向加速“新區”向“濱城”轉型發展,落實國家高質量發展部署,補齊民生短板,提升綜合配套實力,以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城市治理為目標,向城市內涵式發展提升轉變。凝聚特色共識總體城市設計既是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空間形態和風貌特色方面內容的延伸和深化,又是為未來濱城城市設計工作搭建新的頂層設計??傮w城市設計與已編在編的城市規劃、城市設計項目深度融合、系統整合,凝聚為指導濱城風貌塑造的共識性綱領。面向傳導落實總體城市設計既要成為城市景觀和建筑風貌特色塑造的重要技術依據,也要成為規劃建設管理與決策評估精細化體系的重要技術支撐。一、規劃背景天津市域空間結構圖津城、濱5、城空間結構規劃圖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落實天津市國土空間發展戰略及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在編)“一市雙城多節點”的城鎮發展格局,以打造美麗“濱城”為宗旨,結合天津市濱海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在編),確定本次規劃范圍為濱海新區全域。改革開放四十五年間,濱海新區做出了一系列城市規劃與建設方面的創舉,初步形成時尚前衛、現代多元的城市形象。于響兩岸與MSD核心標志區基本建成,國際化城市風貌形象初步顯現,濱海文化中心、海洋博物館等文化地標建成,激發了地區的人文活力。2018年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1986年天津市總體規劃“一個扁擔挑兩頭”1986年鄧小6、平題詞“開發區大有希望”1994年“工業東移”戰略2005年濱海新區總體規劃(2005-2020)2007年啟動于家堡城市設計2015年“自貿區”成立2015年提出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略2021年天津十四五提出雙城發展格局2015年濱海新區空間發展戰略20492016年濱海新區核心區總體城市設計2008年 中新生態城啟動建設海洋博物館天津茱莉亞學院濱海文化中心于家堡地區鳥瞰二、空間梳理津城南翼副城北翼副城海港核心組團臨港經濟組團南港石化組團空港組團科技組團濱城核心區主要組團之間的位置關系和距離示意圖空港組團實景照片海港核心組團實景照片二、空間梳理 面臨的挑戰和問題1:格局不顯濱城地形地勢平坦廣闊7、,各個城市化地區空間邊緣容易蔓延式發展,導致整體空間無序、城市意象模糊,需要提升各部分之間的空間耦合性,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整體格局形態。大港老城區80年代成形的大港老城區二、空間梳理漢沽老城區塘沽老城區 面臨的挑戰和問題2:風貌未彰目前濱城處在一個新城發展階段,前期的快速大規模城市建設造成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物質空間環境未被保護,大量新建住宅建筑樣式色彩雷同、整體面貌呆板,應在規劃中注意避免“千城一面、千樓一面”現象出現,讓濱城成為一個具有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的新城。大沽化工廠海河海河防洪墻居住區封閉社區封閉社區 面臨的挑戰和問題3:品質不均濱城的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品質略為滯后于城市8、建設的步伐,應就整體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提出合理可行的規劃策略。二、空間梳理響螺灣地區 向歷史借鑒空間發展規律,深入分析濱城的空間發展沿革藍 網 交 織河 海 匯 聚漁 鹽 小 鎮臨 水 而 居面 海 拱 衛聚 力 營 城第一層 自然基底第二層 古代第三層 近現代組 團 協 同聚 心 共 榮第四層 現階段二、空間梳理塘沽鹽田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獨流減河子牙新河海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薊運河濱城核心區空港組團科技組團海港核心組團渤海灣濱城總體空間格局示意圖北翼副城南翼副城南港石化組團臨港經濟組團漢沽鹽田津城核心區中心區生態型十字雙軸組團式強核心 完形生態型、十字軸、強核心、組團式的空間格局濱城已形成沿京9、津發展軸、沿海展開的組團格局,對比圈層式擴張與軸帶式發展兩類城市發展的典型模式,濱城的組團式格局具有功能轉換靈活度更高的優勢。二、空間梳理海洋風尚、濱河風韻、創新風范風貌特色定位:生態格局濱 河 面 海濕 地 環 城城市形象現 代 多 元時 尚 前 衛場所精神津 沽 平 原疏 朗 大 氣濱海新區全域效果圖注:效果圖僅表達發展意象,不代表實際建成效果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漢沽大港油田城“濱城芯”特色風貌區“濱河岸”特色風貌區“濱海灣”特色風貌區生活背景區產業背景區港口背景區村莊地區開發邊界外生態區域圖例 塑造兩帶七區、濱河面海、港城協調的整體風貌格局整體形成“兩帶七區”的特色風貌結構,對三類特10、色風貌區的城市風貌進行重點塑造,凸顯濱城成組成團、疏密有致的整體城市形態。兩條城市風景長卷海河魅力軸濱海特色軸四類一般背景區生活背景區產業背景區港口背景區村莊地區三類特色風貌區“濱城芯”特色風貌區“濱河岸”特色風貌區“濱海灣”特色風貌區風貌分區圖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濱城芯”特色風貌區 規劃愿景將于響地區打造為濱海新區的城市會客廳,現代化、綠色、宜居的國際化區域。通過支持于響地區科創基地、新經濟總部基地、現代金融中心、會展經濟、產教融合等新業態的發展建設,及一系列優惠政策盤活存量土地和閑置樓宇,引進研發人才、鼓勵創新創業、提升城市服務、完善基礎設施,舉全區之力打造新時代美麗“濱城”中心區標11、志區。于響地區效果圖注:效果圖僅表達發展意象,不代表實際建成效果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濱城芯”特色風貌區 風貌特色建設一個具有凝聚力、生機勃勃的“濱城芯”,聚力打造濱城發展核心引擎,塑造功能復合、緊湊高效、尺度宜人、現代時尚的特色風貌。于響地區效果圖注:效果圖僅表達發展意象,不代表實際建成效果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辦公建筑文化建筑塑造具有現代化、時代感、高效性的建筑外檐形象,宜采用新材料、新技術,創造平和、舒適、整潔、有秩序感的辦公環境。鼓勵采用創新性形式風格和設計語言,體現文化建筑的文化內涵、象征意義、空間特質和地域特色。商業建筑商業建筑與周邊環境風貌協調,注重12、外觀造型的時尚性、特色化,并能有效聚集人氣,形成商業活力氛圍?!盀I城芯”特色風貌區 風貌導引作為新時代美麗“濱城”中心區標志區,應對建筑風貌整體管控,集中展現高品質商務辦公、現代都市感的城市形象。“濱河岸”特色風貌區 風貌特色以海河兩岸地區為主體,展現濱城優美環境與宜居生活的人文活力水岸,打造舒展迤邐、文化薈萃、活力宜居的特色風貌。濱河岸地區全景效果圖注:效果圖僅表達發展意象,不代表實際建成效果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濱河岸”特色風貌區 風貌導引海河在濱海新區范圍內東西蜿蜒26公里長,寬度200-370米。通過濱河步道,與周邊城市開放空間相連通,提升城市的親水性,展示海河城市形象。劃分海河四13、個特色區段,呈現豐富多樣的濱水地區風貌。南窯半島皇冠半島于家堡響螺灣藍鯨島大沽口健康宜居的生活水岸智慧現代的活力水岸情趣盎然的內港水岸生態綠色的文化水岸海河沿線風貌引導分區段圖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生態綠色的文化水岸健康宜居的生活水岸智慧現代的活力水岸情趣盎然的內港水岸建筑風貌簡約明快、融于自然現代風格、簡歐風格時尚現代、有設計感古今相映、港口元素景觀環境親綠望水,氣韻生動親切宜人、開放通達緊湊高效、典雅大氣河海交匯、港榮城興建筑色彩暖黃、米白、象牙白暖黃、磚紅、米白、象牙白銀白、亮灰、銀灰暖黃、米白、象牙白“濱河岸”特色風貌區 濱河天際線導引在充分尊重海河彎曲岸線的條件下,形成連續的建筑界14、面和豐富空間層次。結合濱河觀景點,合理布局標志性建筑,遵循濱水梯度原則,結合視線仰角,形成沿河前低后高、漸次升高、層次變化、韻律分明的濱水天際線。0100m200m300mL響螺灣海河寬250-300m于家堡H:L=1:1400mHH:L=1:1標志性區段建筑高度HL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海河寬250-300m0100m200mLL塘沽老城海河南岸HH:L=1:2HH:L=1:3一般性區段建筑高度生態城臨海新城海博館周大福東疆海洋島“濱海灣”特色風貌區 風貌特色尊重海岸生態,展現海洋文化,打造人海和諧、有吸引力的休閑魅力藍色“濱海灣”,展現水清灘凈、魚鷗翔集、清透明亮的整體海岸景觀。濱海灣地15、區效果圖注:效果圖僅表達發展意象,不代表實際建成效果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北部生態旅游板塊旅游休閑岸線該區域以生態城臨海新城及東疆海洋島海岸的旅游資源為基礎,打造具有中國北方現代海濱感、尺度宜人的整體空間特色。中部創新產業板塊港口產業岸線該區域立足港口優勢,重點打造面向未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新城風貌和高效有序、繁榮壯觀、智慧創新的現代港口風貌。南部能源安全板塊自然生態+綠色石化岸線該區域重點發展石化能源、化工新材料產業,并與北大港濕地聯合打造綠色產業+自然生態的復合型灣區。北部生態旅游板塊旅游休閑岸線中部創新產業板塊港口產業岸線南部能源安全板塊自然生態+綠色石化岸線北疆港區獨流減河入???6、周邊中新生態城 風貌導引天津海岸帶位于華北平原東北部,擁有京津冀地區重要的海洋航運港口樞紐,以此為依托形成了海洋化工、石油化工、機械加工等雄厚的海洋產業基礎。展現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宜游宜樂的國際藍色魅力海灣形象。重點推進海岸線綜合治理,建設“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激發沿海地區文旅活力,塑造魅力特色濱水海岸。“濱海灣”特色風貌區海岸帶風貌導引分區段圖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濱海灣”特色風貌區 沿海天際線導引天際線管控原則為水平方向強調平緩舒展,形成統一協調、有節奏、有韻律變化的天際線;進深方向形成重點突出、層次豐富、梯度升高的天際線。建立海上看城的視線廊道,沿17、海標志建筑要與周邊環境協調,塑造標志海洋景觀;保證城市中心區如于家堡、響螺灣、泰達MSD等城市地標區視線通廊的完整。前景區中景區背景區于家堡和響螺灣地區周大福27米100米80米36米54米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 一般背景區 生活背景區 產業背景區 港口背景區 村莊地區北塘中關村天津港中新生態城大港竇莊子村打造良好的生活氛圍和宜人的空間肌理,呈現寧靜舒適、協調有序的整體形象。體現綠色、生態、可持續理念,塑造多樣化、高品質的住宅建筑,整體色彩風格體現宜人的居住品質。展現面向未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緊湊、高效、智慧、有序的產業環境。采用現代、簡約的建筑設計手法,并融入生態、可持續理念,營造現18、代、高端、科技主導的建筑形象。整體呈現出智慧綠色、安全高效、繁榮創新、港城融合的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世界一流港口形象。挖掘村莊地方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民俗特色,延續村莊原有肌理和風貌,營造具有津沽地方特色的北方水鄉寧靜舒適環境。三、風貌定位和特色風貌區 生態空間 濱城地處華北平原、九河尾閭,自然生態空間具有廣袤連貫的特征濱城地勢平坦,整體體現大氣、疏朗的中國北方平原地景特點。濱城有大河、大海,并傳承了北方農耕文化,既有鹽田濕地景觀、又有津沽大地的田園景觀。濱城核心區南翼副城海港核心組團臨港經濟組團科技組團空港組團南港石化組團塘沽鹽田濕地漢沽鹽田濕地北大港濕地小王莊鎮小王莊鎮太平鎮胡家園街道19、北塘街道茶淀街道漢沽街道楊家泊鎮子牙新河薊運河渤海寨上街道北翼副城中塘鎮示意圖片漢沽楊家泊海濱濕地漢沽西李自沽村濱城自然地景示意圖潮白河下游濕地 渤海灣鹽田濕地海岸景觀 海河流域河沽濕地景觀 津沽大地廣袤田園地景 華北平原疏朗大氣的景觀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 生態空間 構建“城綠交織”的城市魅力骨架銜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一屏一帶三區五廊道”的生態格局,發揮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資源對保障區域生態安全和提升生態環境品質的支撐作用。在生態基底上,確立組團之間的結構性生態廊道,構建“城綠交織”的城市魅力骨架。渤海居住生產功能海濱特色功能綜合服務功能大港新區城綠交織的總體形態結構北大港濕地綠楔生態空20、間規劃策略:利用完整連貫的生態綠色底盤,對全域生境進行系統活化升級。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在綠色生態屏障和藍色海洋之間,依托北大港、塘沽鹽田、北三河、漢沽鹽田天然的四條綠楔穿城而過。打破“盆景式”的生態保護模式,將生態綠楔作為郊野公園,系統性地對宜居生態本底進行活化升級。生態空間 連接、活化、增補、延展綠色空間,滿足人民群眾游憩需求連接公園和城市:著重提升城市公園周邊的的生活干道和街巷的空間品質,增加趣味文化空間、街道家具,創造出精心營造的整體濱城宜居環境。活化濱水空間休閑體驗:通過公共景觀、生態綠化、配套設施營造豐富多彩濱河場景,使海河沿岸更有生命力、更具吸引力。增補街區口袋公園:生活街21、巷和口袋公園是滿足市民日常生活最便利的活動場所,通過提供更具包容度、韌性的公共空間設施,支持并推動社區公共生活的展開。延展慢行綠道網絡:圍繞軌道和公交站點,分片區完善慢行網絡。通過獨立路權自行車道、舒適步行環境等形成安全、便捷、連續的濱城慢行網絡。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增補街區口袋公園示意圖延展慢行綠道網絡示意圖 人性化交通 打造河、海、城三條主題慢行綠道用高品質人性化空間,如連續貫通的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車道連接城市工作生活休閑的重點公共設施及重要公園綠地,形成能展示濱城獨特景觀優勢的觀河、看海、賞城三條綠道。南灣公園綠道彩帶公園綠道濱河綠道:主要沿海河兩岸布局,設置親水游憩場地,在環境22、塑造中融入海河文化要素;綠道與周邊、城市功能節點的出入口位置相互對應,提升可達性。濱海綠道:打通濱海慢行通道,提供多種體驗游徑,兩側適當設置親水設施。充分發掘現有自然資源和人工景觀,將海洋文化與地域文化貫穿其中,打造標志性景觀節點。都市綠道:連接城市重要工作區、生活區、公園及地鐵站點,結合市民生活、通勤需求,完善綠道復合功能,增強體育、游憩及科普功能。生態城綠道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 人性化交通 道路街景設計導引對城市重要景觀風貌道路進行空間設計引導,綜合考慮沿街活動、街道空間景觀特征和交通功能等因素,將道路分為城市景觀大道、生態景觀大道、主要活力大道三大類型。城市景觀大道:加強城市景觀道23、路的入市口重要眺望點的城市風貌塑造,讓人對整體城市風貌形成初步印象,重視街景的連續性和重要節點的景觀差異性。生態景觀大道:為人體驗濱河面海的獨特魅力創造良好視野,道路重要節點處宜設置體現濱海地域文化的景觀要素及設施,形成文化與自然融合的特色景觀。主要活力大道:是沿線主要以商業、商務辦公、景觀休閑活動、生活服務等功能為主的街道。在保障公共出行的前提下鼓勵建筑統一退線,留出公共活動空間,滿足商業活動、行人通行等需求??崭壑行拇蟮捞旖虼蟮朗疽鈭D片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濱海文化中心周大福金融中心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海河防潮閘 形態控制 眺望網絡梳理城市重要觀景點,構建重要視線廊道感知體系,增強城市24、可識別性和空間魅力;引導形成良好的空間秩序,加強人們對城市的方向感認知。如右圖,控制海河入??谔魍诩冶?、響螺灣地區的視線廊道內建筑高度和形態,保持廊道及周邊區域的視覺關聯性。從海河入??谕蛑行膮^視廊控制圖從海河入??谙蛑行膮^眺望效果圖注:效果圖僅表達發展意象,不代表實際建成效果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 文化傳承 挖掘濱城多層歷史的內涵價值,發揚開放創新的文化精神海洋文化:深入挖掘“海納百川、乘風破浪、勇立潮頭”的海洋海防文化;加強海洋祈福文化、海鹽發源地等優秀文化傳承力度,總結提煉在鹽堿荒灘艱苦奮斗中形成的“鹽漁民俗”文化。保留文化基因,持續導入海洋文化深度體驗。工業文化:保護濱城工業遺25、存,挖掘內涵價值,弘揚民族化工文化。做好北洋水師大沽船塢、永利化工廠、塘沽南站舊址等的活化利用,保留城市記憶。創新文化:繼承和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先試先行、示范引領,堅持開放、包容、創新的文化精髓,進一步充實、豐富、提升城市的文化體系。在文化軟實力上打造國際化名片,建設獨具特色、文化鮮明的世界一流海灣城市。愛國文化:以塘沽烈士陵園、漢沽烈士陵園、大港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為載體,持續深入紅色文物、紅色文獻史料、紅色口述史料的征集整理與調查研究工作,提煉其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大沽口炮臺塘沽南站舊址古海岸遺址工業文化海洋文化創新文化愛國文化天津港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 文化傳承 保26、護并傳承地方場所精神特質尊重地方漁鹽小鎮的歷史傳統,謹慎新建傳統中式或歐式風格建筑。天光能夠顯現色相間的微妙差別,慎用彩度高、對比度強的建筑群色彩。為本土的經濟文化活動提供韌性支撐,保護地方生長、勃勃生機的“煙火氣”。北塘早市塘沽老洋貨市場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北塘漁港碼頭中心北路市場周邊社區 文化傳承 提煉濱城建筑文化符號:海洋感、工業感、都市感海洋感:濱城用開放的心態擁抱海洋,海的元素成為一類城市符號。工業感:濱城具有深厚工業發展基礎,在工業史上留下輝煌印記,如永利堿廠等,運用煙囪、鋼鐵、管道等代表工業文化的造型元素,形成鮮明的后工業建筑風格,保留了濱城近代工業繁榮的城市記憶,也彰顯了27、獨特的現代工業魅力。都市感:在于家堡、響螺灣、泰達MSD地區,片區已初步建設形成規模,整體小街廓密路網和高層建筑群,有著明顯的高效、商務、國際化的現代都市感。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工業感都市感濱??萍拣^天津茱莉亞學院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浪花藝術館海博館海昌極地海洋公園海洋感 產城融合 結合產業園區發展,建設濱城“產業鄰里”單元結合“一核兩翼組團發展”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加快濱城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確保安全環保的前提下,著重在副城片區和功能組團內,推動產城融合的“產業鄰里”的建設,補充社區公共服務中心,提高建設水準,補齊服務短板。提升空間環境品質,推進居住、就業、服務和游憩等空間融合,打造集生產、28、生活于一體的高品質產城融合新區。1.0 單一功能的產業區2.0 產業園區+配套立足港產城融合的特征,提出產業鄰里概念,針對濱海新區特色的八大支柱產業制定更為明確的空間導引要求創新、活力、智慧、連接性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3.0 和城市融為一體的產業復合社區1.綠色生態環境系統融進園區肌理2.改善濱城核心區和園區公共交通可達性3.逐步形成園區內慢行系統便利性4.多樣化的開放空間和公共設施5.建筑和景觀風貌體現鮮明的地域感和文化特色6.多功能綜合利用7.局部開發強度更高以增添社區活力 產城融合 濱城“產業鄰里”的城市設計原則四、全域系統性城市設計策略中關村科技園工業廠房更新改造眾創中心綠色產研29、中心 濱城核心區 風貌格局導引北塘中關村渤海金海湖公園森林公園中央公園海河灣公園南窯半島文化公園黑豬河口公園河濱公園彩帶島公園大沽船塢公園藍鯨島大沽炮臺遺址公園貝殼堤公園泰達MSD地區濱海文化中心地區于家堡響螺灣地區國家海洋博物館周邊地區近海地區主要河流及兩岸地區城市公共中心重點城市公園圖例核心區風貌重點地區分布圖結合關于加強城市重點區域天際線管控的決定和天津市規劃設計導則,劃定濱城核心區風貌控制重點地區,包括以下四類:城市公共中心:于家堡響螺灣商務區、泰達MSD地區、濱海文化中心地區重點城市公園周邊地區:中央公園、紫云公園、貝殼堤公園等公園周邊地區重要河道兩岸地區:海河下游兩岸地區近海開敞空30、間:國家海洋博物館周邊地區、東疆港地區五、分區導引以上地區結合場地特征、功能需求,在城市空間形態、色彩及建筑風格等風貌要素上加強管控,提升城市空間品質,體現整體風貌特色。公園綠地色彩以綠色為主色調,體現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濱河濱海色彩以藍色為主色調,營造海濱城市風范。產業建筑色彩以高明度,中彩度的灰白為主色調,展現實用、經濟、美觀的建筑形象。住宅建筑色彩以暖黃為色調,輔以米黃、象牙白色,描繪藍天碧水之間的城市畫卷公共建筑色彩以銀白為主色調,輔以亮灰、銀灰、米白、象牙白,立面色彩干凈明快。海博館海河海門大橋泰豐公園茱莉亞音樂學院高新區信創谷泰達貝肯山 濱城核心區 建筑色彩導引五、分區導引 北翼副31、城 風貌導引展現歷史悠久、生態宜居的城市風貌概況北翼副城擁有優良的歷史人文、自然資源稟賦。千年鹽城,津沽地貌、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沿河面海,薊運河“碧水廊道”穿城而過。結合已有的良好生活氛圍和宜人的空間肌理,打造寧靜舒適的整體形象。風貌格局導引一心:城市公共中心一帶:薊運河風貌帶四區:漢沽老城風貌區、西部現代產業風貌區、東擴戰略發展區、南部產業風貌區建筑風格與色彩導引建議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導形成素雅和諧、溫馨質樸的背景基調,建議使用與當地氣候、環境相適應的色彩,并結合當代建筑材料和工藝特點。整體色調應給人以寧靜、溫馨、優雅、愉悅的心理感受。風貌格局圖河西公園及周邊區域意向圖片五、分區導引 南翼副32、城 風貌導引展現生態自然、悠閑宜居的城市風貌概況南翼副城原為退海之地,經過逐漸演變,形成了現今的濱海平原。這片地區地勢相對平坦,周圍被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等大尺度生態空間環抱。大港老城區生活氣息濃厚,產業區擁有良好的發展基礎。風貌格局導引一心:城市公共中心三帶:大港濕地公園景觀帶、獨流減河景觀帶、海景大道景觀帶四區:宜居活力風貌區、產城融合風貌區、產業風貌區建筑風格與色彩導引建議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導形成大氣沉穩、端莊雅致的背景基調,在城市中心可以適當增加簡約歐式風格建筑。建筑色彩宜以中性偏暖色調為主,宜順應建筑材質,體現材料的真實色彩。風貌格局圖大港大劇院及周邊區域迎賓街五、分區導引 海港核心33、組團 風貌導引展現智慧便捷、繁榮高效的國際航運核心組團風貌概況海港核心組團是天津港的主體港區,是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重要載體。東疆生活區擁有距離濱城核心區較近的生活岸線,展現出了親海近海、舒展大氣的海濱風貌。港口片區則呈現出了高效有序、繁榮壯觀的的港口風貌。風貌格局導引一心:綜合公共中心兩帶:海濱大道景觀帶、海濱岸線景觀帶三區:港城融合風貌區、北疆-東疆港口風貌區、南疆港口風貌區建筑風格與色彩導引東疆生活區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同時體現海洋文化特色。立面色彩干凈明快,以亮灰、暖黃、米黃、象牙白色調為主。尺度不宜龐大,沿水岸線有多層到高層的層次退讓過度??紤]大挑檐與景觀陽臺的設置。東疆海洋島效34、果圖遠眺天津港五、分區導引風貌格局圖 臨港經濟組團 風貌導引展現生態宜居、港榮產興的組團風貌概況組團位于海岸帶上,中部新城作為生活區,臨港片區作為產業區和港區,都處在發展起步階段。組團周圍被大沽排水河、鹽田濕地等大尺度生態空間環抱。風貌格局導引一心:臨港服務中心二帶:海濱大道景觀帶、大沽排水河生態景觀帶四區:中部新城宜居風貌區,臨港海洋創新服務風貌區,港口、產業風貌區建筑風格與色彩導引中部新城片區建議打造親切宜人、豐富舒適的風格特征,立面色彩以亮灰、暖黃、米黃、象牙白色調為主。港口產業區宜采用高效適用的建筑風格和簡潔干凈的建筑色彩。中部新城效果圖意向圖片五、分區導引風貌格局圖概況天津濱海國際機35、場是天津最重要的門戶樞紐之一。空港組團區位優越,鄰近津城核心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文化、教育、體育、衛生、商業服務等優質資源較為完善。整體展現出產城融合,生活區環境宜居優美,產業區環境現代高效的風貌特點。風貌格局導引兩心:空港綜合服務中心、機場門戶樞紐中心兩帶:外環生態軸、寧靜高速生態軸四區:機場門戶樞紐風貌區、臨空新城風貌區、空港產業風貌區、空港三期產城融合風貌區建筑風格與色彩導引建議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導形成朝氣蓬勃、多樣靈活的背景基調。產業建筑考慮實用、經濟、美觀等條件,單體建筑色彩不宜過多。風貌格局圖空港東湖及周邊區域空港商務園五、分區導引 空港組團 風貌導引展現高端現代、產城融合的空36、港組團風貌概況組團位于海岸帶上,油田城產業配套服務區擁有良好的石化產業和配套服務基礎,南港和中區仍然處在發展起步階段。組團周圍被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獨流減河、子牙新河、鹽田濕地等大尺度生態空間環抱。風貌格局導引三心:油田城綜合服務中心、南港產業服務中心、中區產業服務中心三帶:北大港至津岐公路景觀帶、獨流減河生態景觀帶、子牙新河生態景觀帶三區:油田城產業配套服務區、南港港口風貌區、中區現代產業風貌區建筑風格與色彩導引港口產業區以新技術產業為依托,形成前沿科技、智慧管控、簡潔高效的背景基調,產業建筑考慮實用、經濟、美觀等條件,單體建筑色彩不宜過多。意向圖片實景照片五、分區導引 南港石化組團 風貌37、導引展現港興產榮、生態自然的組團風貌風貌格局圖概況科技組團處在津城、濱城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中,周圍生態環境良好。園區空間發展已具規模,展現出高效現代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風貌。風貌格局導引一心:渤龍湖綜合服務中心四區:高新產業風貌區、渤龍湖新城風貌區、西區生態宜居風貌區、西區現代產業風貌區一帶:雙城中間綠色屏障生態帶建筑風格與色彩導引建議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導形成簡潔明快的背景基調。產業建筑考慮實用、經濟、美觀等條件,單體建筑色彩不宜過多。風貌格局圖渤龍湖及周邊地區渤龍湖及周邊地區五、分區導引 科技組團 風貌導引展現生態綠色、科技高效的新城風貌六、規劃管理與實施納入國空總規:總體城市設計建立的城市風貌總體定位已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并對其他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起到指導作用。完善風貌管理:推動濱城風貌管理體系完善,為關于加強濱海新區城市建設項目風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管理制度文件的執行提供技術依據。推動片區規劃:作為城市風貌管控的總綱,發揮全域戰略引領作用,為城市設計體系奠定基礎,指導片區城市設計、詳細城市設計。指導濱城導則:總體城市設計核心內容轉譯成為管理語言,城市風貌格局、濱河沿海建筑高度管控、城市色彩等內容納入了“濱城”規劃導則。濱城核心區效果圖注:效果圖僅表達發展意象,不代表實際建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