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燒鋅精礦煙氣余熱利用技術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70032
2024-01-03
25頁
121.04KB
1、焙燒鋅精礦煙氣余熱利用技術改造項目項目建議書*目錄一、項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據二、工程項目的初步設想三、環境保護四、消防、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五、投資估算六、經濟分析七、項目結論及建議一、項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據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時期,經濟的持續發展對資源和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由于受我國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制約,在經濟持續增長對資源和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同時,還存在著巨大的資源和能源的浪費。硫酸生產是一個放熱過程,生產過程中有多個接點具有回收和利用價值。從技術經濟角度來說,目前硫酸工業主要回收的是焙燒工段及轉化工段產生的高位熱能,即通過在焙燒爐加水冷受熱面、在焙燒爐出口煙氣段設置煙氣余2、熱鍋爐(即硫酸余熱鍋爐)產生蒸汽的辦法來回收熱能,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目前在運行的有一條6萬噸/年制酸生產線,即將投資新建一條12萬噸/年制酸生產裝置,上述均為鋅精礦焙燒煙氣制酸生產線。目前,已有6萬噸/年制酸生產皺配備了一臺10t/h中溫中壓硫酸余熱鍋爐,該爐可產3.82MPa、450中溫中壓蒸汽10t/h,這部分蒸汽原來一直是通過減溫減壓后供電解鋅廠使用,蒸汽可用能損失較大。根據制酸工藝計算,公司6萬噸/年制酸生產線焙燒爐余熱可產10t/h中溫中壓蒸汽,12萬噸/年制酸生產線焙燒爐可產20t/h中溫中壓蒸汽。根據國家“十二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結合*生產的實際情況,必須對公司的三3、條制酸生產線的余熱進行綜合利用,即,將硫酸焙燒爐的余熱用余熱鍋爐收集起來產生中溫中壓蒸汽,然后通過汽輪機發電,發電后的蒸汽再用于工藝生產,這樣將利用較少的投資產生較大的效益。*現有供熱設備見表1-1:表1-1 公司現有供熱設備情況表名稱規格數量蒸發量(t/h)蒸汽壓力MPa蒸汽溫度備注快裝蒸汽鍋爐6t/h1臺61.25飽和快裝蒸汽鍋爐10t/h1臺101.25飽和煙氣余熱鍋爐10t/h1臺102.5450經減溫減壓后使用*是耗電大戶,平均耗電38000kW/小時。因此,新上余熱發電項目后,既可以在滿足生產用汽的需要的同時減少燃煤消耗,又可以自發電近3000kW/h,這樣可以減少企業的用電成本,4、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根據國家提出的有關資源綜合利用的方針和“以熱定電”的原則,結合*生產的實際情況及鍋爐制造業、機電行業的有關標準,實行熱電聯產,做到資源的綜合利用。選擇合適的熱電聯產機組。余熱鍋爐、汽機、發電機等設備規格型號及容量的選定,既要滿足生產熱負荷的需要,又要保證其經濟安全地運行,同時也要滿足環保的要求。達到節約能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目的。公司工藝系統按技改擴建后的狀況考慮,即公司按三條制酸生產線考慮。二、工程項目的初步設想2.1裝機方案及選型2.1.1裝機方案 根據全廠熱負荷情況,裝機方案有: 上一臺3000kW背壓機組(背壓0.49MPa);2.1.2新汽參數的5、選定根據機組容量和*原有燃煤鍋爐及余熱鍋爐配置情況,本工程主蒸汽參數按中壓考慮,即余熱鍋爐出汽額定參數為3.82MPa、450;汽輪機進汽額定參數為3.43MPa、435。2.1.3機組選型2.1.3.1余熱鍋爐選型我國硫酸工業余熱利用技術已經非常普遍和成熟,在硫酸余熱鍋爐技術方面主要有強制循環爐和自然循環爐,其各有優缺點:1)、強制循環爐的優缺點(1)、優點:水管和過熱蒸汽管的管徑小,但能確保足夠的循環量,對同一流量而言,節約了傳熱面積。另外,由于管徑小;耐壓強度顯著增加;管內沒有鍋爐水和汽泡的停滯部分,管內腐蝕少;從鍋爐整體來說,可以比自然循環的設計得更加緊湊;由于鍋爐水容量少,起動時間短6、,壓力升高得快。(2)、缺點由于需要循環泵,要花費的動力多,在泵發生故障和事故時,鍋爐和焙燒爐不能運轉,所以需要自動啟動的備用循環泵。為了對付突然停電,需要備用電源。由于循環泵在高溫、高壓下工作,不僅其設計復雜,而且運轉和保養方面的問題較多。2)、自然循環爐的優缺點(1)、優點:因為鍋爐水容量大,所以對于符合的變動,水位變動較小,而且對于突然停電危險性也小;不需要循環水泵;鍋爐的操作簡單。(2)、缺點:由于鍋爐循環水的比重差而產生循環推動力,隨著鍋爐壓力的增高,這種推動力減少,因此需要提高鍋爐的高度。由于傳熱管采用垂直上升管和傾斜上升管相結合,傳熱管的配置受到限制。建議采用強制循環硫酸余熱爐。7、3)、6萬噸年制酸生產線硫酸余熱爐規范: 型號 QCF23/920-10 -3.82/450 額定蒸發量 10th 額定蒸汽壓力 3.82MPa 額定蒸汽溫度 450 給水溫度 105煙氣進口溫度 900煙氣出口溫度 380 數量三臺2.1.3.2汽輪發電機組汽輪機型號B3 -3.43/0.49額定功率3000kW額定轉速3000rpm額定進汽量 32.1t/h 額定進汽壓力3.43MPa額定進汽溫度435額定排汽壓力0.49MPa額定抽汽溫度238額定汽耗 10.7kg/kwh數量 一臺汽輪發電機型號 QF-3-2額定功率 3000KW額定轉速3000rpm額定電壓 10500V數量 一臺28、.2 熱力系統及供熱網2.2.1熱力系統本工程主蒸汽系統采用母管制,新上兩臺余熱爐與原10萬噸/年制酸生產線硫酸余熱爐主蒸汽并入中壓主蒸汽母管,然后由蒸汽母管將蒸汽送至汽輪機發電。由于公司原有中壓蒸汽管線管徑太小100mm,本工程擬新增中壓蒸汽母管一條,管徑為DN200。給水加熱系統采用一級加熱,即鍋爐給水通過除氧器加熱至105,最終給水溫度為105。2.2.2熱力系統主要輔助設備選型2.2.2.1除氧器推薦各余熱爐給水除氧器參數如下:1)、原6萬噸/年制酸生產線余熱爐給水除氧器 額定出力 10t/h 額定工作壓力 0.02MPa 額定出水溫度 105 數量 一臺2)、新建1 2萬噸/年制酸生9、產線余熱爐給水除氧器 額定出力 10t/h 額定工作壓力 0.02MPa 額定出水溫度 105 數量 二臺2.2.2.2鍋爐給水泵推薦各余熱爐鍋爐給水泵參數如下:1)、原6萬噸/年制酸生產線余熱爐鍋爐給水泵 型號 2.5GC-3.5x12 流量 15m3 揚程 540m 數量 二臺2)、新建12萬噸/年制酸生產線余熱爐鍋爐給水泵型號2.5GC-3.5x12流量 15m3揚程 540m數量 四臺2.2.2.3強制循環泵1)、原6萬噸/年制酸生產線余熱爐強制循環泵型號 I00R-57 流量 100.8m3/h 揚程 57m 數量 二臺2)、新建12萬噸/年制酸生產線余熱爐強制循環泵 型號 100R10、-57 流量 100.8m3/h 揚程 57m數量 四臺2.2.3供熱網本工程只供蒸汽用戶,因此只考慮蒸汽供熱管路。公司原有主蒸汽壓力有兩個等級,分別為2.5MPa和1.27MPa,供熱網壓力等級分別為1.27MPa和0.49MPa兩個。中壓參數等級的蒸汽通過減溫減壓裝置分別減至1.27MPa和0.49MPa的飽和蒸汽供熱用戶。本工程因供熱負荷不增加,因此公司供熱管網不需改變,而原有中壓蒸汽母管不夠,本工程擬新上一根DN200的主蒸汽母管,原有中壓參數鍋爐蒸汽和本工程新上的兩臺余熱爐主蒸汽接入該母管。2.2.3.1供熱網主要設備選型根據原則性熱力系統圖及原有熱網設備配置情況,選擇供熱網主要設備11、如下:1)、原6萬噸/年制酸生產線硫酸余熱鍋爐 減溫減壓器 一套 額定進汽量 10t/h 進汽壓力出汽壓力 2.5MPa/0.49MPa 進汽溫度出汽溫度 450/1562)、新建12萬噸年制酸生產線硫酸余熱鍋爐。 減溫減壓器 二套 額定進汽量 10t/h 進汽壓力出汽壓力 3.82MPa/0.49MPa 進汽溫度出汽溫度 450/1563)、發電主廠房 減溫器 一套 額定進汽量 30t/h 額定壓力 0.49MPa 進汽溫度出汽溫度 238/1562.3 主廠房布置本工程系全廠技改工程,根據制酸生產線焙燒爐布置情況和熱負荷分布情況,本工程新上發電主廠房布置在原6萬噸/年制酸生產線焙燒車間和新12、建12萬噸/年制酸生產線焙燒車間中間的空地上。發電主廠房為坐北朝南布置,汽輪發電機組為東西向縱向布置。各余熱鍋爐分別布置在各制酸生產線焙燒爐的旁邊,均為露天布置。發電主廠房跨度均為12米,長24米,柱間距6米、共4個開間。主廠房運行層高為6.00米。主廠房附跨7米,共兩層,分別為零米層,布置有高、低壓配電間及變壓器室;6.00米層為主控和汽機熱控室。汽機間起重機軌頂高13.50米,設lOt電動單梁橋式起重機一臺;汽機間零米層布置冷油器、電動油泵等汽機輔助設備,并留有檢修場地;汽輪發電機組采用島式布置在運行層。2.4化學水處理2.4.1水源及水質公司用水分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均為工業園供水站供水13、。可滿足本工程取水要求。本工程水質狀況一般,無詳細水質分析資料。2.4.2系統出力由原則性熱力系統圖可知,本工程需補充水30.52t/h,考慮水處理系統自用水率系數1.2,則水處理系統出力為30.521.2=36.6t/h,再考慮留有一定的富裕量,推薦水處理系統出力為40t/h。由于公司目前無除鹽水處理系統,根據中壓機組對鍋爐給水水質的要求,鍋爐補給水處理擬采用一級除鹽的化學水處理系統。經處理后的水質見表2-1:表2-1 一級復床除鹽系統出水水質項目 數值單位備注電導率0.2 s/cm25二氧化硅20 g/L硬度02.4.3除鹽水處理系統主要設備選型如下:單流機械過濾器 2500 2臺 無項壓14、逆流再生陰離子交換器 1500 2臺 無項壓逆流再生陽離子交換器 1500 2臺 除二氧化碳器 1000 1臺 中間水箱V=15m31只 脫鹽水箱 V50m31只 中間水泵 流量50m3/h揚程50m 2臺 除鹽水泵 流量50m3/h揚程80m 2臺2.5除灰系統 本工程余熱鍋爐煙道沉降灰采用余熱爐配套的螺旋出灰機輸焙砂倉。2.6給排水2.6.1工廠給水2.6.1.1一次水公司用水分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均為工業園區供水站供水。可滿足本工程取水要求。本工程不考慮一次水取水及預處理設施。2.6.1.2冷卻水(循環水)本工程循環冷卻水見表2-2:表2-2 循環水量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15、冷卻水量m3/h水壓MPa水阻kPa水溫備注系統1冷油器2600.20.333連續運行循環2發電機空冷器1400.20.333連續運行循環合 計100循環本工程所需循環冷卻水從原有系統接入。2.6.2工廠排水本工程排水量約為9.6m3/h,排水含少許鹽份和少量機械雜質。排水排入公司原有生產廢水排放系統。2.7電氣部分2.7.1供電現狀:工程位于湘西保靖縣鐘靈山工業園區,園區旁有一座龍溪塘ll0KV變電站,外部供電容量充足、安全可靠,公司在從龍溪塘ll0KV變電站直接架設一條供電線路。2.7.2電氣主接線新建的發電機組1F,其容量為3MW,機端電壓為10.5KV。根據公司現有電氣主接線的接線方式16、,工程擬在熱電站側設l0KV配電室,電站內電氣主接線為10.5KV單母線接線方式,主接線正常運行方式為發電機通過分別10.5KVI段母線與10.5kV電力系統并網,可保證容量通過10.5kV配電所母線饋電(扣除站用電)。工程發電機1F出口設置斷路器,作為發電機同期并網點。依據工藝專業要求,突然停電可導致生產中斷,且依GB50052-95有關規定,站用用電負荷屬二級,而上一級系統電源為多電源系統可滿足本工程對供電電源的要求。本工程余熱鍋爐強制循環泵為一級負荷,由于公司上級電源屆時可以保證雙電源供電,而且有汽輪發電機組站用供電系統保證,因此可以滿足要求。2.7.3繼電保護及主要設備選擇:2.7.317、.1發電機按小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的要求配置相應的保護。 1) 縱差保護。 2) 低電壓起動的過流保護。 3) 單相接地保護。4) 定子過負荷保護。 5) 自動調節勵磁及滅磁自動裝置。2.7.3.2站用變、高壓電動機設置過流,速斷,超溫保護。2.7.3.3廠用低壓電動機采用空氣開關加熱繼電器作短路及過負荷保護。2.7.3.4發電機,進線,出線及站用變等其它出線采用DVP集中控保系統,該系統具備可靠,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可以保證電站運行安全可靠。2.7.3.5為接省投資,高壓開關柜采用XGN-10固定柜,低壓柜采用GGD柜,變壓器為SG11型。所有用電設備及電纜,均按負荷電流、環境條件、電壓、經18、濟電流密度選擇,并按短路電流的動穩定和熱穩定試驗,所選擇的設備滿足要求。2.7.3.6依據工藝及車間環境的要求,接合站用電、出線及發電機情況,作出相應照明布置。廠房作了防雷及接地設計。用電設備采用放射式配電方式。且考慮事故照明、通訊等配套設計。2.7.4結論:依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工程在電氣方面是可行的。2.8熱工控制2.8.1控制方式本工程對余熱鍋爐(含除氧給水)。化水處理和汽機房分別采用集中控制方式。2.8.2自動化水平本工程在發電主廠房設置汽輪發電機組集中控制室一個,采用計算機集散控制系統(DCS)集中監控的方式,實現汽機的過程監視、調節、控制、報警、聯鎖。余熱鍋爐的熱力控制設置在各制19、酸生產線焙燒爐工藝控制室內,本工程不再單獨設置余熱爐控制室。根據余熱爐穩定經濟運行的要求,本工程對余熱鍋爐系統主要設置汽包水位三沖量調節,過熱蒸汽溫度調節以及除氧器壓力調節、除氧水箱液位調節,并對余熱爐運行的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各種參數進行顯示打印和報警。本工程擬對汽機和發電機的前后軸承溫度、潤滑油壓辦、抽汽壓力、軸向位移、汽機振動等進行指示和聲光報警,并在超限時自動退出運行,確保機組安全。配置電液調節裝置實現汽機的負荷調節。對進入汽機的蒸汽流量進行積算;對要求監視的壓力、溫度進行自動顯示。余熱爐主蒸汽減溫減壓裝置的熱工控制放在各焙燒爐工藝控制室內,汽機背壓汽減溫器熱工控制放在汽機控制室。20、減溫減壓裝置分別設置溫度和壓力自動調節,采用單回路自動調節系統。2.8.3主要設備選型本著先進、可靠、經濟、適用的原則。現場檢測儀表選用引進技術生產的儀表或國產高質量產品。DCS選用在國內有良好使用業績、性能價格比優良的系統。2.8.3.1儀表選型原則a、溫度儀表根據溫度范圍和檢測點的特性,集中檢測點選用熱電阻、熱電偶、耐磨熱電偶;就地檢測點選用雙金屬溫度計。b、壓力儀表集中測點選用智能型電容式或硅諧振式壓力變送器;就地測點選用全不銹鋼壓力表、全不銹鋼隔膜壓力表,泵出口壓力選用耐震型產品。c、流量儀表根據被測介質特性進行選擇:蒸汽流量選用孔板流量計,水選用渦街流量機,煤量采用電子皮帶秤。d、物21、位儀表按被測介質性質和工作條件主要選用智能型差壓變送器。e、分析儀表選用性價比高的進口水質分析儀表和氧化鋯氧分析儀。f、執行機構和調節閥風門調節選用性能可靠、品質優良的電動執行機構,調節閥采用電子式電動調節閥,閥門的型式及閥體、閥芯、填料材質等則按介質的特性和工況來選擇。2.8.4集散控制系統(DCS)采用國際上流行的客戶機朋艮務器結構,確保操作數據、歷史數據的一致性和安全性。系統具有完全的開放性,能提供多層開放數據接口,可以與企業管理網絡直接實現無縫連接。DCS為分層結構,由操作層、控制層和信號處理層構成,必要時還可以連接到工廠管理網絡。按工藝操作要求和系統可靠性要求,操作層設置四個操作站(22、兼工程師站),控制層設置兩個控制站,主控單元采用冗余配置。現場信號通過智能Io處理模塊經內部總線或PROFI-BUS連接到控制站的主控單元。操作站與控制站間采用快速工業以太網(TCP/IP協議)連接。系統網絡采用冗余的lOOMbps以太網(TCP/IP協議),信號處理層采用1.5-12Mbps的PROFIBUS-DP現場總線或lMbps的CAN總線連接中央控制單元和各現場信號處理模塊,還可以提供RS485、RS232通訊協議及ModBus協議,以便與其他智能儀表、PLC等相聯。系統硬件具有強大的處理能力和極高的可靠性。操作站選用高性能IPC,配置CPU為PIV 2.8G,內存256M,硬盤8023、G,22純平顯示器,分辨率12801024以上。控制站主控單元采用工業級32位處理器,帶1G以上內存。l/O信號處理單元全為智能型模塊化結構,可以帶電拔插,模入模出信號處理精度高于0.2%,回路控制周期小予125ms,巡檢周期小于50ms。開關量I/O的SOE分辨率為Ims并帶信號消抖處理功能。系統軟件具有極大的方便性和可靠性,軟件全部采用模塊化結構,控制站采用實時操作系統,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實時性。操作站和工程師站采用Windows 2000操作系統,具有全漢化界面,操作方便,組態容易。可支持動畫技術、圖形縮放技術、多級窗口技術、實現復雜漂亮的參數顯示、流程圖畫面、儀表操作等畫面顯示。系統報24、表組態可以與Excel相互轉換,可以支持多種報表及圖形打印功能。2.9土建部分2.9.1設計依據資料2.9.1.1根據工藝等專業所提供的條件進行設計。2.9.1.2依據國家現行的規范、規程進行設計,設計中主要以中南地區標準為主,輔以國家標準、化工部標準。2.9.1.3本工程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風荷載0.30KN/mz;雪荷載0.30KNrr12: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建筑物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物安全使用年限為50年。2.9.2土建工程的方案選擇與原則確定5.10.2.1根據國家韻基建方針,結合生產工藝的要求及當地的實際情況,設計中首先滿足使用要求,同時注意廠區建25、筑群體的總體布置,力求做到設計合理、經濟、實用、可靠、美觀大方。2.9.2.2建筑設計:a門窗:廠房一般采用木門、鋼木大門。塑鋼窗。b內墻:汽輪機房和配電除氧間做石灰砂漿粉涂料刷白。c外墻:粗砂灰粉刷。d樓地面:一般為水泥砂漿樓面,汽輪機房及配電房為水磨石樓面。e屋面:汽輪機房,鋼絲網石棉瓦屋面,其余為鋼筋混凝土現澆屋面。2.9.2.3地基與基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砌體填充墻采用磚砌條型基礎。2.9.2.4結構設計根據工藝要求的不同,分別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和排架結構等。構筑物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鍋爐設備基礎及動力設備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余設備基礎采用素混26、凝土。2.9.2.5施工隊伍及建筑材料本工程結構要求不復雜,建筑施工可請當地施工單位承建,建設所使用的建材均能于本地采購使用。三、環境保護3.1廠址與環境現狀本工程廠址位于*內,本工程上馬后,由于利用制酸生產線的煙氣余熱,減少燃煤鍋爐蒸汽產量,因此就降低了燃煤鍋爐煙氣排放量,公司所排放的污染物都將小于現有狀況,對環境治理大有好處。3.2執行的環境質量標準及排放標準3. 2.1環境質量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3.2.2排放標準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3223-2003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27、GB16297-1996 3.3建設項目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3.3.1主要污染物3.3.1.1煙塵本工程不增加煙塵排放量。3.3.1.2 SO2本工程不增加SO2排放量。3.3.1.3廢水本工程廢水主要來自熱電站鍋爐房水處理間和沖渣廢水,排水量約為9.6m3/h,含少許鹽。6.3.1.4沉降灰本工程余熱鍋爐煙道沉降灰量約3.2t/h(干基)。3.3.1.5工業噪聲本項目所產生的工業噪聲主要來自兩個方面:(1)排汽噪聲,僅在余熱爐啟動、汽輪機啟動前暖管疏水等啟動對空排放蒸汽和事故對空排放汽時發生,時間短,且不定期,但噪聲強度高,通常達130140db;(2)機械設備運轉噪聲,即汽輪發電機、余熱爐28、水泵等在運行中的噪聲,這部分噪聲經常發生,但噪聲強度不高,僅對本廠運行人員產生影響,對周圍影響極小。3.4三廢治理6.4.1 煙塵本工程未增加煙塵排放,余熱鍋爐煙氣進入后續工藝裝置,煙塵處理由后續工藝裝置解決。3.4.2 SO2本工程不增加SO2排放,SO2為制酸原料,殘余SO2經余熱鍋爐后續工藝凈化裝置處理后可以達到600mg/Nm3以內。3.4,3廢水本工程所排出的廢水經酸堿中和池中和后直接排放。6.4.4沉降灰本工程所排出的余熱爐煙道沉降灰主要是氧化鋅收集后用作電鋅生產原料。3.4.5工業噪聲(1)首先選擇低噪音設備,經過廠房、建筑物隔音、距離衰減,使噪聲達到GB123481990三類標29、準要求。(2)在余熱鍋爐放空排汽管道上裝設KX-P型消聲器,使噪聲降至75db以下。(3)集中控制室,采用隔音密閉方式,使噪音降至60db以下。3.5廠區綠化植樹造林是熱電廠加強環境保護、防治污染的一項輔助措施,選擇合理的花草樹木可吸附或吸收煙塵、SO2等有害物質。通過合理布局,進一步加強綠化,使環保工作達到新的臺階。3.6環保投資及效益3.6.1本次工程環保投資50萬元。3.6.2項目投產后,年減排量(與原有鍋爐供同樣多的蒸汽給用戶所排放的數量相比)如下: 減少煙塵飄塵: 23t 減少SO2: 209t 減少灰渣: 93333t 注:原有燃煤鍋爐房煙塵、SO2排放量均按鍋爐產汽20t/h,原30、有燃煤鍋爐房煙氣排放含塵濃度200mg/Nm3,煙氣溫度160,脫SO2效率10%計。四、消防、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4.1研究依據a、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50016-2006b、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1990c、工業企業躁聲控制設計規范GBJ87。1985d、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21-20024.2消防4.2.1工程的消防環境現狀本工程位于*公司廠內,由于是技改項目,項目上馬后,不增加火災危險性,同時發生火災次數仍為一次,原有消防設施可滿足本工程的需要。根據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96)中的規定: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為151/s,室內消防用水量為l0l31、/s。廠區的消防給水管網呈環狀布置,干管管徑為DN350,水壓大于0.35MPa,在給水管網上增設室外消火栓3個,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保護半徑為150m以內。4.2.2工程的火災危險性類別本工程的火災危險性為丁類。4.2.3消防投資概算本工程消防投資概算為20萬元。4.3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4.3.1生產場所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熱電站危險因素有高溫、高壓、燃燒、爆炸、轉動機械、觸電等;有害因素有粉塵、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堿及其污水、躁聲等。4.3.2措施本項目實施后,雖然仍存在煙塵、廢水及產生的工業噪聲,但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因而不會對生產工人造成危害。為確保勞動32、安全和工業衛生,擬對高溫設備及管道進行保溫隔熱;對帶電設備和轉動機械采用防護欄桿或保護罩等安全措施;對所有檢修時的照明用電采用24V電壓,以避免發生傷害事故。對蒸汽排放管采取加消聲器措施,對操作控制室采取封閉隔音,減少噪聲,并安裝冷暖空調,以改善運行人員的工作環境。五、投資估算5.1建設投資估算5.1.1工程概況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系統余熱余壓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投資估算,本著滿足工藝生產、節約建設投資的原則,根據各專業提供的設計資料,按照現行的定額指標,以及其他費用的取費文件規定進行估算。本項目建設投資估算值為2494.6萬元(其中工程費用2154.5萬元)。5.1.2編制依據項目劃分及取費標準執33、行化工部化工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編制辦法。建筑工程費:系根據建筑結構形式、生產工藝要求,參考類似工程造價指標。設備購置費:根據設計人員提供生產廠家詢價計列。安裝工程費:參照化工建設概算定額及類似工程安裝估算指標估算。5.1.3 投資分析(按投資性質分析)投資分析表 (單位:萬元)序號項目或費用名稱投資額占建設投資%一工程費用設備購置費用14260.59安裝工程費511.50.21建筑工程費1970.08二其他費用155.320.06三預備費134.780.06四建設期利息00五投資合計2424.61005.2流動資金估算流動資金按詳細估算法,即分別根據周轉天數,結合項目的情況,確定應34、收帳款、存貨、現金、其它流動資金,上述各項之和為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減流動負債(主要為應付帳款)等于流動資金。項目滿負荷時其流動資金為75.4萬元。5.3總資金項目總資金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兩大部分,本項目總資金額25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424.6萬元,流動資金75.4萬元。5.4資金籌措根據公司籌資計劃,本項目所需資金全部由投資主體自籌資金解決。本項目建設期1.5年,并計劃當年資金籌措與資金運用達到平衡。六、經濟分析6.1經濟分析的原則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系統余熱余壓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財務評價,依據國家發改委、建設部2006年頒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的要求進行。635、.2總成本費用估算6.2.1 產品方案年供蒸汽 230000噸 年供電量 1800l04 kWh6.2.2年總成本費用 正常年總成本費用為1023.34萬元,年經營成本799.12萬元。6.2.3產品成本估算依據主要原輔材料、燃料及動力消耗定額根據工藝專業要求確定。 外購原輔材料、燃料及動力的價格是根據目前市場價格和當地實際情況綜合確定。 工資及福利費本項目正常生產定員39人。員工平均工資及附加費25000元人年確定。 折舊和攤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設備費和安裝費按10年,建筑工程按30年折舊。殘值按5%考慮。無形資產分1 0年攤銷,其他費用按5年攤銷。 修理費用 修理費用按固定資產投資的6%計36、提。 其他費用其他制造費用按固定資產投資的4%考慮,年管理費用按人工工資的400%考慮。6.3投產初期的生產計劃建議根據該公司的內外部條件,本項目投產第一年的生產負荷按生產能力的70%考慮。從第二年開始,生產負荷均按100%的生產能力考慮。6.4產品銷售收入和銷售稅金及附加6.4.1銷售收入本項目建成后,年供蒸汽230000噸,年供電量1800104 kWh。年運行時數8000小時。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蒸汽價格以公司熱電廠蒸汽成本按80元噸計算。余熱發電價格按0.45元/kWh計算。 正常年銷售收入為2650萬元。6.4.2銷售稅金及附加根據國家現行財稅政策,增值稅稅率均為17%。城市維護建設37、稅稅率5%,教育費附加3%,經計算年均增值稅為448.48萬元,年均銷售稅金附加為35.88萬元。6.5利潤估算及分析6.5.1所得稅稅率、盈余公積金所得稅稅率根據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執行,按25%計提,盈余公積金按10%計提。6.5.2利潤指標 年均利潤總額 1023.34萬元 年均凈利潤 1184.16萬元 總投資收益率 61.43% 投資利稅率 80.28%12.6財務指標 所得稅前:財務內部收益率 61.82%財務凈現值 6676.28萬元(Ic=12%)投資回收期 2.78年(含建設期) 所得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 49,21%財務凈現值 4744.5萬元(Ic=12%)投38、資回收期 3.15年(含建設期)。6.7不確定性分析6.7.1 盈虧平衡分析根據產品產量、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產品價格、銷售稅金,通過盈虧平衡圖及其計算式可以確定項目投產后計算以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虧平衡點BEP為35.85%。計算表明,只要生產能力達到設計能力的35.85%,項目即可保本,高于此水平,項目將有不同程度的盈利,說明項目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6.7.2敏感性分析根據項目特點,選取與項目評價有關的主要因素銷售收入、經營成本、產量和投資,進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結果表明銷售價格和產量是最為敏感的因素,其次分別是投資和經營成本。6.8財務評價結論本項目總資金2500萬元,項目總投資收益率39、61.43%,投資利稅率80.28%。稅前財務內部收益率61.82%,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49.21%,稅前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2.78年,稅后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3.15年,均優于行業基準指標。項目本身財務狀況較好,有盈利能力。從財務的角度看,該項目是可行的。七、項目結論及建議7.1主要結論7.1.1*系統余熱余壓節能技術改造項目采取余熱利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符合國家的有關政策,是節約能源的好項目。項目完成投產后,每年可向熱用戶供汽230000t,年供電1800l04kWh,僅余熱余壓利用發電可年節約標煤6300噸,;還可以減少廢氣:廢水、廢渣、煙塵、二氧化硫和NOx排放,對改善當地環40、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均十分有利,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精神。7.1.2本項目熱負荷落實,符合公司的熱力規劃;采取余熱利用、集中供熱、熱電聯產的方式,既節約能源,又符合國家的節能環保政策。7.1.3從電力、燃料、供水、排渣等項目條件看,均能滿足工程要求。7.1.3從環保情況來看,由于余熱利用減少了對燃煤蒸汽鍋爐的產汽需求,從而減少了燃煤鍋爐煙氣排放,因此對環境保護有很大的好處。7.1.3從節能效益和運行經濟效益方面看,節能效果顯著,經濟效益巨大,投資回收期短,而且具有一定的抗風險、抗應變能力。本工程項目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建設條件優越、熱負荷落實、節能效果明顯、原燃料來源充足、水源可靠、交通運輸便利,符合國家的有關政策,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具佳,能改善公司的投資環境,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建沒該項目是合適的、可行的。7.2建議建議上級主管部門盡快立項,以便建設單位早日開工建設,早日產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