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源地下室頂板加固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0224
2024-01-03
14頁
562KB
1、大源雙河四期安置房工程地下室頂板施工荷載加固方案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9月30日目 錄一、 工程概況03二、 編制說明03三、 編制依據(jù)04四、 荷載計算05五、鋼管加固搭設及拆除08六、監(jiān)督和檢測要求11七、安全保證措施 12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大源雙河四期安置房工程,工程地點位于成都市高新區(qū)南部園區(qū)。該工程劃分為兩個標段,我公司承建的是二標段:地下室,地下一層,層高4.000m,主梁斷面300mm1000mm;次梁斷面200mm1000mm,頂板厚度180mm, 砼強度等級為C30地下室頂板上部配筋為12150,下部配筋為10150均為雙層雙向設置;地上4、5、10、13#2、樓18層;6、11、14、17#樓22層;16#樓15層,標準層層高都為3m。建筑高度為55.5068.90m,總建筑面積為118499,耐火等級一級,結構安全等級為2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二、編制說明本工程地下室頂板施工荷載分布在結構設計總說明圖紙中規(guī)定:地下室頂板車道部分荷載不大于20KN/。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進入主體和裝飾施工,需要在地下室頂板上設置施工道路、布置鋼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場。在地下室頂板面施加的施工荷載分別為:運輸車:1、吊車:按20T吊車考慮,自重28噸,吊運鋼筋每捆按5噸計,合計331.1,總計37噸;2、砂車:按裝15立方米車考慮,砂3、車自重約20噸,砂25噸,合計451.1,總計50噸考慮(考慮動荷載);3、混凝土罐車及泵車:按裝12立方米車考慮,混凝土罐車自重約15噸,12立方米混凝土按30噸計,合計451.1=49.5,總計50噸;5、鋼筋(水泥)運輸車輛總車重量超過50噸的不允許走地下室頂板過。鋼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場:1、鋼筋堆場的鋼筋堆放重量按150噸堆放、鋼筋堆放面積按6m9m=54計算,1500 KN /54=22.8 KN/;2、砂石堆放高度按1.5m高堆放,1.518 KN/1=27 KN/。而設計實際施工荷載荷載不大于20KN/ m2,施工荷載遠大于設計活荷載。為了保證大源雙河四期安置房二標段工程安全、文明4、施工、按規(guī)范化要求并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需對布置鋼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場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頂板進行頂撐加固(具體位置詳見施工平面布置圖)。燒結頁巖空心磚荷載為8KN/ m3 ,要求堆放高度不超過2m(堆放不大于16KN/ m2),堆放頁巖空心磚范圍的地下室頂板不進行加固處理。三、編制依據(jù)1、本公司依據(jù)質量(GB/T19001-2000)、環(huán)境(GB/T24001-2004)、職業(yè)健康安全(GB/T28001-2001)管理手冊。2、國家和行業(yè)現(xiàn)行施工驗收規(guī)范、規(guī)程、標準以及四川省、成都市關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3、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5、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計算手冊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構造與計算 7、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8、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91;9、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圖紙。10、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四、荷載計算(一)結構驗算1、吊車、砂車、混凝土罐車作用下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的確定 因罐車最重,以下按罐車作用下驗算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附錄BB.0.2:連續(xù)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載,可按單跨簡支計算。但計算內力時,仍應按連續(xù)考慮。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附錄BB.0.4:單向板上局部荷載(包括集中荷載)的等效均6、布活荷載qe=8Mmax/bL2式中L板的跨度,考慮車型狀況,出于安全考慮,取車輪外邊各1000mm; b板上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Mmax簡支單向板的絕對最大彎矩,按設備的最不利布置確定。按罐車后車輪作用在跨中考慮,后輪均作用在一個共同的平面上,輪胎著地尺寸為0.6m0.2m,后車輪作用單側荷載取25T,前車輪作用荷載不計,(偏安全考慮):(1)按荷載作用長邊平行于板跨時L=1.4+0.6+2=4Mmax=250KN4m/4=250KN.m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附錄BB.0.5:1bcx、bcy取值為:bcx=1.40.6+0.16=2.16m,bcy=0.40.2+0.17、6=0.76mbcxbcy,bcy0.6L,bcxL時b=bcy+0.7L b=0.76+0.74=3.56qe=8Mmax/bL2=(8250)/(3.5644)=35.1KN/m2(2)按荷載作用長邊垂直于板跨時L=0.4+0.2+2=2.6Mmax=250KN2.6m/4=162.5KN.m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附錄BB.0.5:1bcx、bcy取值為:bcx=0.40.2+0.16=0.76m,bcy=1.40.6+0.16=2.16mbcxbcy,bcy2.2L,bcxL時b=bcy2/3+0.73L b=2.162/3+0.732.6=3.338qe=8Mmax8、/bL2=(8175)/(3.3382.62.6)=62KN/m22、鋼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場按60KN/m2考慮。偏于安全考慮,不計算梁板的承載能力,只考慮支撐鋼管的承載能力,按62KN/m2計算。現(xiàn)場根據(jù)實際情況頂撐架體的立桿縱、橫向間距均按600設置,水平桿步距為1500,根據(jù)建筑施工計算手冊第二版表817(420頁)得知每根483.0的鋼管立桿容許荷載N26.8kN;計算單元為(1.8m1.8m3.24m2)共計9根立桿,每根立桿的實際承載力:N62kN3.24m2922.3kNN26.8kN,滿足要求。計算支撐架的受壓應力及穩(wěn)定性:1、根據(jù)荷載62kN/m2,每根立桿承受的荷載為N=0.9、60.662000N/m2=22320N2、鋼管面積:A=424mm23、立桿的受壓應力為:=N/A=22320/424=52.64N/mm24、立桿受壓穩(wěn)定性:=N/Af長細比=L/i鋼管回轉半徑查表i=15.8建筑施工手冊1表5-17=1500/15.894.94按=95查軸心受壓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0.626建筑施工手冊1表5-18=22320/0.626424=84.09N/mm2205N/mm2滿足要求。 立桿頂撐采用U型托與梁板頂緊,且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的使用長度不得大于200mm,架體按道路5m寬度往道路兩邊各加寬1m搭設支撐鋼管。五、鋼管加固搭設及拆除1、工藝流程鋪底部墊木逐根樹立立10、桿并隨即與第一步橫桿扣緊裝第一步小橫桿并與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大橫桿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小小橫桿第三、四小大橫桿和小橫桿加設剪刀撐。2、構造要求1)腳手架構架從安全性的角度考慮,鋼筋原材堆放區(qū)現(xiàn)澆板底的立桿縱橫向間距為10001000,梁底的立桿間距為600600;施工道路的現(xiàn)澆梁、板底的立桿縱橫向間距均600600;水平桿步距均為不大于1500,實際搭設時根據(jù)搭設高度進行選擇。2)縱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應連續(xù)設置;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各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11、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大于400mm的中間縱向水平桿,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3)立桿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腳手架立桿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地下室頂板的頂撐加固立桿與負一層現(xiàn)澆板頂撐加固的立桿必須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證上、下層的立桿同心。鋼12、管立桿頂部應采可調節(jié)U型托,且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的使用長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U型托上部增設510木方以分散上部荷載。4)剪刀撐與橫向斜撐鋼筋加工房及施工通道的頂撐加固的架體縱橫向均設置剪刀撐,橫向每隔一行設置剪刀撐,縱向則只設置兩側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其搭設示意如下圖所示: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嚴禁將外徑A 48與A 51的鋼管混合使用。扣件規(guī)格必須與鋼管外徑(A48或A51)相同;螺栓擰緊扭力距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在主節(jié)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13、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3、腳手架拆除 1)腳手架拆除前應全面檢查腳手架道扣件連接、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要求。2)拆除程序事先報項目部安全主管審查通過。3)作業(yè)主管負責人出據(jù)作業(yè)安全交底,詳細將拆除順序、臨時拉結加固措施等交代給每名作業(yè)工人。4)架體必須由上至下逐層拆除,嚴禁上下同時作業(yè)。5)架體分段拆除高度不得超過兩步。6)拆除中注意事項:拆除的物件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擲。拆除的物件應隨拆隨運,避免堆至樓面,造成吊運困難。拆除的物件及時清理、分類集中堆14、放。六、監(jiān)督和檢測要求1、施工過程嚴禁各項荷載超標,做好過程監(jiān)督。2、在各上車庫頂板的車必須進行過磅,控制車總重量不超過400KN的才能上車庫頂板。3、鋼管計算高度不超過1.5米,現(xiàn)場堆放高度要求不超過1.2米。4、為防止高空作業(yè),方木、板等堆放高度要求不超過2米。5、對各施工區(qū)域、各材料堆放區(qū)掛明顯的限載標示牌,內容包括數(shù)據(jù)、高度等。6、每周對車庫頂板面、板底、框架梁、支撐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結構異常就立刻對頂板進行卸荷,并請有資質單位對其進行檢測,嚴重專項方案必須進行補強。并不再使用該地方作為施工場地。7、砂石堆場及實心磚等材料的堆放高不得超過1.5m,多孔磚的高度不得超過1.8m,空心磚不15、得超過2.0m。8、施工通道、長時間的材料堆場、砼泵車行駛路線及泵車設置等部位的地下室頂板均嚴格按此方案進行頂撐加固。9、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及棟號負責人應嚴格按照該方案進行指導施工及檢查驗收,完成后通知質量部門負責人與技術部門與建設、監(jiān)理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進行聯(lián)合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0、投入使用后安全員及棟號負責人每天進行一次現(xiàn)場檢查支撐架體的變形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在第一時間內向項目負責人通報,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應對措施進行加固處理。11、加固的范圍:平面圖中所規(guī)劃的材料堆場及施工通道均加固的范圍。七、安全保證措施 1、安裝和拆除支撐時,操作人員應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帶應16、定期檢查,不合格者嚴禁使用。2、腳手架鋼管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700-2006中Q235-A級鋼的規(guī)定;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新用的鋼管要有出廠合格證。鋼管腳手架的搭設使用可鍛鑄造扣件,應符合規(guī)范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廠家提供,無裂紋、氣孔、縮松、砂眼等鍛造缺陷,扣件的規(guī)格應與鋼管相匹配,貼和面應平整,活動部位靈活,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mm。鋼管螺栓擰緊力矩達65Nm時不得破壞。扣件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規(guī)定抽樣檢測。安裝前應對所用部件進行認真檢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搭設時按照操作規(guī)程施工,搭設時有專人在上部負責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