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870236
2024-01-03
15頁
2.05MB
1、重慶地基加固方案優化,2,工程概況:重慶寶馬項目位于重慶市巴南區渝南分流道東側,渝南大道西側,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6246.38m2,地上4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為地上22.1米,鋼框架結構,基礎為筏板基礎,東側為車間,西側為展廳。,案例描述:重慶寶馬項目場地內填土較厚(根據地勘報告厚度在12.735.7m),結構稍密,尚未完全完成自重固結,在地下13.321.1m有地下排水箱涵從場地內穿過。根據設計要求在基坑開挖后,需對基底填土采用注漿措施進行加固處理,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作為基礎持力層,地基加固處理后要求承載力特征值150Kpa,壓縮模量20Kpa。地基加固設計應考慮對地下排水箱涵的影響。經同公2、司研發溝通地基加固的方法擬采用注漿處理方式,其中花管灌漿地基加固暫估50萬,高壓旋噴注漿暫估75萬。,地下排水箱涵走向如下圖:,工程地質情況和箱涵剖面位置示意見下圖:,地基處理單位重慶南江地質工程勘察設計院(設計施工一體,此單位為地勘單位)根據圖紙設計要求進行了地基注漿加固設計。設計成果主要內容:1、采用鋼質花管注漿地基加固方式,布孔間距為1.5米,梅花型布置,注漿深度6米;2、注漿采用水泥漿,水灰比為1:1,采用425#水泥。針對此地基注漿加固總包單位報價為362萬人民幣,并且水泥用量是按3000噸暫估,如水泥用量超過3000噸,加固工程造價還會增加。,由于工程造價由暫估的50萬上升到3623、萬,工程部對此地基加固設計產生了質疑,于是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分析工作,得出造價明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加固設計是估價,沒有經過準確計算:1、暫估50萬的花管注漿方案設計為布孔間距35米,大概布孔500個,注漿深度5米,其注漿工程量2500米,而現在布孔間距1.5米,大概布孔2000個,注漿深度6米,其注漿工程量12000米,工程量明顯增加是導致造價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2、目前注漿加固擬采用鋼管,暫估50萬擬采用的是PPR管,鋼管的材料價和加工費用約增加20萬人民幣。,重慶項目在施工準備和施工前期遵循公司指導意見:遵循技術、安全合格的前提下的合理價格的競爭性談判。以公司戰略、市場為導向,保證質量為4、前提,過程控制為環節,規范操作為手段,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加強規劃設計階段目標落實和施工方案審核,以期達到避免浪費和有效節約投資的目的;為了保證地基加固工程質量并合理降低工程造價工程部相應進行了如下工作:,仔細查閱地基注漿加固施工技術規范,分析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積極溝通、交流重慶當地設計院、施工圖外審單位,尋找在保證“安全第一,質量合格”的前提下的成本節約的途徑;工程部聯同成本中心共同尋找地基加固單位,經過多方的聽取不同加固單位意見,尋找加固方案的不同思路和好的建議;要求總包單位對花管注漿加固方案進行優化并且要尋找至少三家單位分別報價;同時要求總包單位補充高壓旋噴地基注漿方案5、報價。,注漿試驗示意圖:,項目溝通果成果:1、項目經先后與重慶當地安濟加固、久固加固、重慶一三六地質隊、長江加固等地基加固單位就設計方案經過多輪討論、磋商,并通過專家論證的方式,綜合意見判定花管注漿加固地基處理方案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是適合本工程的。2、經過研究、討論、溝通,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進行設計施工優化:a.布孔間距從1.5米增大至2米,注漿深度由6米調低至5米(詳見下圖),根據試驗檢測情況再決定布孔間距是否增減;b.水泥由425#調整為325#,注漿管由鋼管改為PPR管;c.采用多次間歇注漿的方式控制節約水泥用量;,同時為保證結構安全穩定性,項目按規范要求組織進行結構承載力試驗,以盡快取得試6、驗數據印證優化方案可行性,推動項目進程。工程部在項目東北角安排了10米*10米區域進行注漿試驗,布孔間距2米,梅花型布孔數量39個,經過土方、基坑支護、地基加固單位、試驗檢測單位的互相配合順利的完成了地基加固試驗。經試驗檢測,注漿試驗記錄和試驗檢測報告顯示完全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工程部將試驗結果及時匯報至公司。經過優化后方案,總包單位花管地基加固報價由362萬大幅下降至222萬,經過成本多次認價洽談,最終地基加固的費用由222萬下降到約160萬,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也大大節約了成本,達成公司綜合工程、成本管理的目的。,歷時40天,地基注漿加固試驗照片:,注漿試驗的圓滿完成保證了項目順利開展,下圖為注漿加固大面積施工照片。,重慶項目地基加固事宜經歷了多次波折,但牢牢以公司專家確認、安全可靠、經濟技術可行的原則要求為導向,方案得以優化實施,總結如下:重慶等外地地質條件與北京有所不同,此方面經驗欠缺,要求應及時了解當地的地域、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此類不熟悉的事宜搶先及早著手進行方案優選、價格認定,合同簽訂以利于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成本控制工作的進行;合理避免設計過度,強調動態控制;方案的動態調整必須動態跟蹤控制,同時調整的方案另行審批。遵循技術、安全合格的前提下的合理價格的競爭性談判。減少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