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街天橋加固保護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0327
2024-01-03
10頁
78KB
1、朝陽路(東四環鐵路橋)電力隧道工程過街天橋加固保護方案編 制: 審 核: 審 批: 北京市宏達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二零零七年九月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1 編制依據1.2 編制原則1.3 國家、北京市現行有關規范、規程及標準第二章 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2.2第一段主要工程量第三章 施工方案3.1主要措施3.2施工方法3.3注漿材料第四章 工程質量保證體系4.1質量控制4.2工程質量保證制度4.3工程質量措施第五章 安全措施第六章 注漿效果檢測及輔助措施第一章 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1 編制依據1.1.1 朝陽路(東四環鐵路橋)電力隧道工程設計圖紙(T1101、T12、T15卷)。2、1.1.2 我單位設備物資資源,經濟技術實力及類似工程施工經驗。1.1.3 國家、建設部、北京市和朝陽供電公司等相關行業頒發的施工規范、規程和標準。1.1.4 依據實地調查情況和相關部門提供的信息、資料等。1.2 編制原則1.2.1 在充分細致學習圖紙的基礎上,在充分進行實地考察和交通調查的基礎上,合理的編制施工方案,使其科學適用且著重考慮施工的經濟性等因素,其方案做到科學、經濟、實用、安全。1.2.2 施工總體部署合理,施工計劃可行、高效,確保總體工期要求。1.2.3采用先進的設備和科學的管理方式確保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響應朝陽供電公司的要求,發揮自身優勢,爭創精品工程。1.2.4 在施工全3、過程中采用周密的環境保護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1.3 國家、北京市現行有關規范、規程及標準1.3.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JGJ79-2002)1.3.2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2-2002)1.3.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88)1.3.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86)1.3.5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56-2001)1.3.6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管理規程(DB11/3832006)1.3.7建設工程安全監理規程(DB11/3822006)1.3.8北京市建委、朝陽供電公司頒發的有關安全、質量、環保等文件。第二章 工程4、概況2.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朝陽路(東四環鐵路橋)電力隧道工程。設計編號為:S070921S-T1101。本段施工范圍包括:T1101卷冊朝陽路(東四環鐵路橋)電力隧道部分,由設計起點0+000至0+875.9,包括7座豎井。 擬建電力隧道起點為東四環東側現況電力隧道,沿朝陽路由西向東延伸,途經八里莊西里中路、朝園東路、十里堡西里中路,終點為城市廣場西側。電力隧道大部分位于朝陽路永中南側26米處,局部與過街天橋相交處位于朝陽路永中南側28米處。主線結構形式為:擬建電力隧道為2.62.9m單孔淺埋暗挖隧道(復合襯砌結構)。2.2第一段主要工程量2.62.9m淺埋暗挖隧道:875.9m;101505、2100熱浸塑鋼管總長134.9米。M-PP拉管施工109.7米。本段共設直徑8.5米豎井1座,直徑5.3米豎井6座,埋管轉角井2座。第三章 施工方案3.1主要措施在本工程2#豎井3#豎井之間,樁號0+189.40+254.9處隧道北側,橋樁邊距隧道中線3.38m,凈距1.58m,橋區段長53m;6#豎井7#豎井之間,樁號0+674.30+749.1處隧道北側,橋樁邊距隧道中線3.38m,凈距1.58m,橋區段長60m。該段天橋結構均處于隧道施工的影響線內。為保證天橋結構安全,同時確保施工安全,經專家論證會研究,并經設計、甲方認可,擬在隧道靠近天橋樁側底部及下部進行超前注漿加固,并在注漿加固土6、體中保留注漿管。隧道底部斜插3m注漿管,步距0.5m,注漿半徑0.5m;隧道側墻插0.5m注漿管,上下間距0.5m,步距0.5m,注漿半徑0.5m。同時在隧道初支每榀拱腳連接板處增設32鎖腳注漿錨管各一根,長度1.5m,并加強初支背后注漿。漿液采用水泥基類漿液。(1)超前小導管加工:本工程中超前鋼管采用32鋼管,隧道底部小導管長3m,側墻小導管長0.5m,并在管周布孔(孔距100mm-200mm,孔眼直徑為8mm)。由于北側天橋樁底低于隧道底23m,為保證隧道開挖的安全順利地進行,將小導管在隧道內部靠天橋樁側的底部和直墻段進行滿布,環向間距300mm,縱向水平投影搭接長度0.5m。為便于插入土7、層,鋼管端頭焊成錐形,確保注漿時達到設計壓力,達到加固土體的目的。(2)鉆孔:針對土質情況,施工中超前小導管,采用引孔打入法,鉆孔機具采用YT-28型鉆機。立兩榀鋼架施作一次超前小導管。 (3)插入鋼管:超前小導管從網格鋼架斷面腹部穿過,立兩榀鋼拱架打一次小導管。用風動鑿巖機取出旋轉機件,使用錘擊功能將鋼管擊入土層,用壓縮空氣將管內積物吹凈,孔口采取暫時封堵措施。(4)封堵:注漿前要將尾部及孔口周邊空隙封堵。鋼管尾部使用漿塞和快速接頭,孔周邊用快硬水泥漿進行封堵。(5)注漿:由于該段土質為粉細砂和粉質粘土,孔隙率很小,普通漿液的滲透系數很難滿足注漿效果,故決定采用超細水泥或水泥基類漿液作為注漿8、材料。剖面示意見下圖:3.2施工方法注漿施工工藝較多,但根據本工程施工場地等條件,只能采用洞內放射型超前預注漿工藝進行施工,(在地面無法采用垂直鉆桿器抽注漿法和擴散式傾斜鉆桿器抽注漿法施工時采用)其特點:不占用地表空間,且不影響交通及地面設施的正常運行。(該工藝經過多年的工程實踐,積累了成功的施工經驗。經實踐證明此工藝已成為先進,成熟的工藝)。3.3注漿材料本工程地處城區,施工時對環保要求較高,同時隧洞穿越的地層復雜、多變,要求注漿漿液的適應性較強,所以注漿材料須滿足以下要求:(1)漿液是真溶液,也可以是懸濁液。漿液粘度低,流動性好,能進入細小裂隙;(2)凝膠時間可以在幾秒至幾十分鐘范圍內隨意9、調節,并能準確地控制;(3)穩定性好,在常溫、常壓下較長時間存放不改變其基本性質,不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映;(4)無毒、無臭,不污染環境,對人體無害,屬非易燃、易爆物品;(5)對注漿設備、管道、混凝土結構物及橡膠制品等無腐蝕性,并容易清洗;(6)固化時無收縮現象,固化后與巖石、混凝土、卵石、砂等有一定粘結性;(7)來源豐富,價格便宜;配制方便,操作簡單。第四章 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在本工程注漿施工中,應以嚴格組織管理體系和科學嚴謹的質量體系來保證工程質量。4.1質量控制4.1.1工程質量嚴格按照本工程制定,并經甲方和監理工程師認可的施工方案執行,嚴格按國家有關技術規范、規程、標準控制施工。4.1.2根10、據施工程序,嚴把鉆孔深度、注漿壓力、注漿量關,每一道工序均安排專人負責,并記錄好每一道工序的原始數據。4.2工程質量保證制度4.2.1成立工程項目經理為責任的質量管理小組,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按照質量體系中規定的責權要求運行。4.2.2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組織質量教育,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加強技術交底工作,強化工序控制,由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擔任質量控制人員,實行監督檢查,保證工程質量。4.2.3加強現場施工材料管理,嚴格執行進料檢驗制度,保證施工材料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進場使用,確保工程質量。4.2.4配備好施工機具和計量工具以滿足施工要求,建立健全各種資料、原始記錄11、作為評價工程質量的重要依據。4.2.5加強與甲方、監理的配合,認真接受指導和監督。4.3工程質量措施4.3.1鉆孔施工:開鉆前,嚴格按照施工布置圖,布好孔位。鉆機定位要準確,開鉆前的鉆頭點位與布孔點之距相差不得大于5cm。鉆桿度不得大于1。鉆孔時,密切觀察鉆孔進度,如發生涌水情況,應立即停止鉆孔,先進行注漿止水 (壓力應達到0.31Mpa) ,并確認止水效果后,方可停止注漿,向前繼續鉆孔施工。4.3.2注漿材料:采用超細水泥或水泥基類漿液作為注漿材料。 4.3.3注漿:注漿一定要按程序施工,每段進漿要準確,注漿壓力一定要嚴格控制在0.3MPa1MPa之間,專人操作。當壓力突然上升或從孔壁溢漿12、,應立即停止注漿,每段注漿量應嚴格按設計進行,跑漿時,應采取措施確保注漿量滿足設計要求。4.3.4注漿完成后,應采用措施保證注漿不溢漿跑漿。4.3.5每道工序均要按排專人,負責每道工序的操作記錄。第五章 安全措施5.1建立健全各種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現場交接制度。5.2鉆機注漿泵及高壓管路必須試運轉,確認機械性能和各種閥門管路,壓力表完好后,方準施工。5.3每次注漿前,要認真檢查安全閥、壓力表的靈敏度,并調整到規定注漿壓力位置。5.4安裝高壓管路和泵頭各部件時,各絲扣的聯接必須擰緊,確保聯接完好。5.5注漿過程中,禁止現場人員在注漿孔附近停留,防止密封膠沖式閥門破裂傷人。5.6注漿時不得隨意停13、水停電,必要時必須事先通知,待注漿完成并沖洗后方可停水停電。5.7注漿施工期間,必須有專門機電修理工,以便出現機械和電器故障時能及時處理。5.8注漿現場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等勞保用品,方可進行注漿施工。第六章 注漿效果檢測及輔助措施6.1注漿施工結束后,通過注漿體內鉆孔,用壓水、注水或抽水等辦法測定地基的流量及滲透系數,不合格者需進行補充注漿。檢查孔的數目約為總注漿孔數的510%,布孔的重點是地質條件不好的地段以及注漿質量較差或有疑問的部位。6.2通過鉆孔,從注漿體內取出原狀樣品,送實驗室進行必要的試驗研究。實踐經驗證明,通過這類檢測可得出下述幾項重要的物理力學性能指標14、,據此能對注漿效果作出比較確切的評價:(1)、樣品的密度;(2)、結石的性質;(3)、漿液充填率及剩余孔隙率;(4)、無側限抗壓強度及抗剪強度;(5)、滲透性及長期滲流穩定性;6.3采用挖探或其他方法檢驗止水加固效果。6.4輔助措施根據該工程的特點和難點,以及地下工程的不可預見性,在工程施工中難免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還應采取如下措施:(1)、加強對現況管線及房屋的監控,及時反饋信息,以便指導注漿施工及時對工藝參數進行合理調整,確保現況管線及房屋的相對穩定。(2)、在開挖過程中加強對前方的探水,發現問題及時采取小導注漿工藝進行工藝補救(類似工程中采用效果較好)(3)初支施工時,預留一定數量的注漿量,在必要時可通過補償注漿控制現況管線及房屋的情況,確保其相對穩定。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5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4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