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呂梁山隧道出口洞頂道路邊坡加固安全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0440
2024-01-03
6頁
46KB
1、南呂梁山隧道出口洞頂道路邊坡加固安全專項方案一、編制說明1、編制依據1.1、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1.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1.3、新建鐵路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工程南呂梁山隧道施工圖設計圖紙。1.4、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1.5、南呂梁山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編制原則2.1、遵照招標文件及施工合同條款中對安全的要求,業主、監理單位對安全下達的要求及指令。2.2、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2.3、總目標:杜絕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事故,杜絕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發生。二、工程概況南呂梁山隧道出口(里程為DK321+618)位于裕里河下游峽谷內,下穿洪喬公路后出洞。洪喬2、公路傍山削坡修建,為半路塹公路,路塹邊坡巖面裸露,巖面參差不齊,無工程防護。 洞口處設計圍巖為級圍巖,石灰巖,隧道出口附近邊坡呈三角形狀,中間主體坡面向山體內部稍微凹進,坡面上雜木叢生,植被茂密;下部約2200m2面積的原始山坡被開挖路塹而被破壞,巖層裸露,形成L型構造;L的下部傾角為2735,垂直高度35m45m的巖層層理面,層面較平順,是由于修路削坡缺失上部石灰巖層造成;L的上部是由于下部缺失15米厚石灰巖層而形成的近乎外傾面。由于上部灰巖層與下伏巖層存在軟弱夾層,目前該層臨空,隧道修建及運營期間存在下滑風險。三、設計方案1、邊坡清理施工前應對處理范圍內邊坡清除危石、浮石、孤石、及坡面松、3、浮土,重點對巖層臨空面碎石,右線DK321+586右側9m的危巖區進行清理。2、預應力錨索框架梁加固臨空巖層,清理破碎巖層,加固范圍,沿坡面30m范圍進行預應力錨索加固,錨索間距4.5m,梅花型布置,加固完后,加固范圍外修筑截水天溝。3、掛網噴錨松動的,破碎的巖石、浮土、危石清除,鑿除外傾臨空巖層,采用掛網噴混,錨桿選用22、長3m,呈間距1.5m梅花型布置,鋼筋網片采用8間距20cm20cm網格。砼采用C20,噴射厚度1012cm。4、片石砼擋墻沿山坡坡腳設C15片石砼擋墻,墻高4m6m,墻趾必須滿足埋入地面基巖以下至少1m。墻身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錯設置泄水孔,泄水管采用1004、mm的PVC管。墻頂設鋼軌柵欄防護網,墻背后坡面用10漿砌片石護坡。四、施工安全方案4.1 安全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杜絕安全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事故,杜絕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發生。消滅一切責任事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4.2 安全管理體系 嚴格按照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建立項目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貫徹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現行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制定安全包保責任制,逐級簽訂安全責任書,使各級明確安全責任和安全目標,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思5、想意識,充分體現“安全生產、事事相關、人人有責”,達到領導主管、全員參與、全面管理的目的,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經常化,確保施工生產安全。4.3 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成立以項目分部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分部安質環保部為專職管理部門,分部設架子三隊負責該工程現場施工管理,配備2名專職安全員,建立健全及完善教育培訓、安全檢查、評比獎罰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組織施工人員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強化安全生產意識,使大家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確保施工安全。4.4一般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機械作業時,除按規范操作外并應按事先設計的行走路線進行,其工作位置應平坦穩固,并應有專人指揮6、,指揮人員不得進入機械作業范圍內。邊坡施工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邊坡施工應設置安全通道;開挖工作面應與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交叉作業。邊坡上方有人工作時,邊坡下方不準有人停留或通行。清理邊坡上突出的塊石和整修邊坡時,應從上而下順序進行,坡面上松動土、石塊必須及時清除。嚴禁在危石下方作業、休息和存放機具。施工中發現山體有滑動或崩塌危及施工安全時,應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員機具,并報告項目部及時處理。遇到有大雨、大霧及六級(含六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作業。4.5 施工注意事項(1) 施工現場必須有專人負責警戒,指揮交通,24小時進行值班。(2) 在二級道路施工地段前后大約7、30m位置均設置“前方施工 車輛慢行 鳴笛”安全警示牌,夜間在基坑及腳手架邊緣設置紅色警示燈,防止車輛傷害。(3) 施工現場材料、機械設備擺放有序、整齊。(4) 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作業,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繩。(5) 嚴禁在松動危石下、未熄火的大型機械旁作業和休息。(6) 臨時施工用電線路嚴格按照用電三級配電、兩級保護、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等要求規范布置,用電遵守相關規章制度,防止發生觸電傷亡事故(7)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8) 模板支架基礎,必須置于密實的土層或巖層上,置于土層時,要在底部墊木板。(9) 邊坡防護施工場地靠山側傾斜,在安裝模型及支架時,為避免模型中心偏移過多,引起傾覆,8、因此,在邊坡上加斜撐,支撐模型(帶托座的碗扣件)(10) 保持施工場地內的清潔,施工垃圾及廢料及時清運出場,場內的材料、設備堆放整齊,做到工完料清。(11) 為防止清理上部邊坡滾石危及下方隧道工程、車輛、機械設備及行人,必須待下部二級道路擋墻頂防護排架完成后方可進行,并及時清走多余的落石,防止越過排架。(12) 夜間施工必須有充足的照明,風力大于六級時不得進行高處作業。(13) 預應力錨索的張拉等高處作業必須設置作業平臺防護欄,人員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特別要戴好防護眼鏡,以防高壓油泵破裂噴油傷眼。操作人員站立位置安全,有回旋余地,且不得站千斤頂正前方,防止鋼絞線滑出。(14) 施工期間加強上方9、邊坡危石的觀察,并及時清理,防止滾落傷人。五、危險源的識別、評價與預防5.1 危險源的種類為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結合各邊仰坡施工的實際情況、施工環境、施工季節等特點,從人、機、料、法、環等因素綜合分析,識別確認有5個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危險源為:1、高處墜落2、物體打擊3、機械傷害4、滑坡和坍塌5、觸電傷害5.2 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1、高處墜落邊仰坡施工期間可能會有施工人員或機械設備從坡上墜落造成傷害。2、物體打擊邊仰坡開挖及防護施工期間可能會有邊坡墜落物體對公路通行的車輛和行人造成傷害。3、機械傷害機械工作運轉時,因機械意外故障或違規操作可能對過往車輛、行人造成人身、財產傷害。4、滑10、坡和坍塌在邊仰坡施工期間,可能會受天氣影響及邊坡圍巖的不穩定性造成滑坡或坍塌,對坡體下方的人身或機械車輛造成傷害或損害。5、觸電傷害用電設備未做接零或接地保護,或保護裝置失效對人身造成傷害或損害。5.3 危險源控制和管理1、對重大危險源采取“兩個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1) 前期控制:在施工前編制洞口邊坡施工方案和安全專項方案,針對施工中各種危險源,制定預防措施。2) 過程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2、加強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1) 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杜絕一切人為施工的發生。2) 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好防范措施,過程中嚴11、格管理,杜絕人為施工發生。3) 加強對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及對他人財產負責的責任感;明確相關責任人,將安全防范工作落實到位。施工中,有項目安質部牽頭并負責監督檢查安全工作執行情況。4) 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和管理工作,建立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的臺帳,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管理。對本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應予以公告,并在其部位懸掛安全警示標志。5) 項目部對重大危險源實施動態管理,項目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要全面準確的掌握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加強對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的檢查。3、交通安全控制措施對各機械司機進行上崗前安全行車教育,加強司機安全行車意識,嚴禁無12、證駕駛和酒后駕駛;加強車輛維修保養工作,禁止“帶病”作業。5.4各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1、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防護措施為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在施工前對所有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基本知識,安全注意事項等安全技術交底。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及不宜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嚴禁參加高處作業工作。為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作業腳手架必須做好扶手并在周邊掛設安全網;臨時作業和支撐用的腳手架保證安裝合理,牢固。在高邊坡作業的機械設備必須確保固定牢固,防止震動、天氣等因素造成墜落。凡是在邊坡進行高處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和安全繩,凡是未使用防護用具的不準作業,以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2、預防物體打擊事13、故防護措施加強對員工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凡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符合標準要求的安全帽。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對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對人員形成打擊威脅的部位,必須進行日巡查,保證安全可靠。施工現場嚴禁拋擲作業。3、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護措施對現場各種機械設備進行驗收檢查,經檢查發現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或有其他故障的設備應及時進行維修和安裝防護裝置。各種機械設備使用前應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底內容及操作規程。使用中要經常對該設備進行保養檢查,使用后及時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大型機械設備運行時必須有專人進行指揮。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專人專機,凡14、屬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4、預防滑坡和坍塌事故的防護措施在邊仰坡設置監控標樁,定期進行測量了解地表位移、發展情況。提前做好排水溝和截水溝,截斷山體水流。排水設施必須和實際地形和臨近的溝渠順接,確保雨季排水暢通,不積水。對邊仰坡隨時進行檢查,特別是在雨天加強檢查。發現邊坡有裂痕、疏松、走動等危險預兆,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隱患。5、預防觸電傷害的防護措施配電箱嚴格按照“三級配電兩級保護”、“一機一閘、一箱一漏”原則進行。配電箱有防雨措施,每臺設備有各自的開關箱,設備與照明分閘,實行經常檢查、檢修制度。配電箱要上鎖,凡是跟電相關操作及施工均需專職電工進行操作。從事電工作業的人員需持證上崗,15、進行電工操作時需佩戴相應防護用品。電纜線或照明線路應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設,并應避免機械傷害或介質腐蝕。加強現場用電設備及線路的檢查,對于線路教育脫落或老化,起不到絕緣的電線需及時更換。目 錄一、編制說明 21、編制依據 22、編制說明 2二、工程概況2三、設計方案 21、邊坡清理22、預應力錨索框架梁23、掛網噴錨24、片石砼擋墻2四、施工安全方案34.1安全目標34.2安全管理體系34.3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34.4一般施工安全技術措施34.5施工注意事項3五、危險源識別、評價與預防.45.1 危險源的種類45.2 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65.3 危險源控制和管理65.4 各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