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攪拌樁加固處理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0499
2024-01-03
6頁
86.50KB
1、軟土路基水泥攪拌樁加固處理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根據廣西沿海鐵路黎塘至欽州段擴能改造工程設計圖黎欽施(路專)-602、03,攪拌樁、旋噴樁加固地基設計圖,水泥攪拌樁施工的技術標準依據現行的相關鐵路路基施工與驗收規范和標準。2. 適用條件2。1 地基條件攪拌樁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和軟粘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不大于120 KPa的黏性土和粉土地層。3. 結構設計水泥攪拌樁軟土路基處理結構布置圖參見黎欽施(路專)-602、03,攪拌樁、旋噴樁加固地基設計圖所示.水泥攪拌樁樁徑0.5m,樁間距1。01.2m,按三角形布置,樁長至便底以下不小于0.5m。樁頂鋪0.6m厚的碎石墊層,內鋪一層雙向土工格柵2、,極限抗壓強度不小于80kn/m。4. 施工方法4.1 施工準備1 水泥攪拌樁施工現場事先應予以平整,必須清除地上和地下的障礙物,挖除根莖土、建筑垃圾等雜填土或生活垃圾。遇有明渠、池塘及洼地時應抽水和清淤.機械安裝就位困難的,應抽水清淤,分層回填碾壓密實,厚度的粘性土料適宜作為施工面(以路塹段開挖的褐黃色砂質粘性土或混合巖全風化土為宜),回填粘性土料并予以壓實,不得回填雜填土或生活垃圾。攪拌樁停漿面為地面清表線(場地平整面),攪拌樁施工結束后,挖除樁頂浮土,回填30 cm 砂礫材料,碾壓密實后作為路基墊層2 水泥土攪拌樁施工前應根據設計進行工藝性試樁,數量大于兩根.當樁周為成層土時,要對相對軟3、土層增加攪拌次數或增加水泥摻量。3 對段內地表水、地下水及施工用水水質進行取樣復測。若地表水、地下水復測結果符合設計要求時,對水質有侵蝕性工點,根據其侵蝕選擇抗侵蝕性水泥,對水質無侵蝕性工點,選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若地表水、地下水復測結果與設計不相符合時,應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再次復測。不得使用有侵蝕性水作為施工用水.4 施工前應根據設計文件對路基范圍內的管線進行調查核實與改遷,對沒有改遷而施工中有可能對其造成影響的管線,須注意加強施工保護。5 室內配比試驗:采集該工點土樣,當存在成層土時,應采集各層土樣,至少應采集最軟弱層土樣,進行室內配比試驗,測定各水泥土試塊的不同齡期、不同水泥摻4、入量和不同外加劑的抗壓強度,尋求滿足設計要求的最佳水灰比、水泥摻入量及外加劑品種、摻量。一般要求28d齡期柱身無側線抗壓強度不小于1。8MPa.6 成樁工藝試驗:利用室內水泥土配比試驗結果進行現場成樁試驗,以確定滿足設計要求的施工工藝和施工參數.7 水泥攪拌樁路基工點必須安排提前施工,在填筑至路基基床底層頂面時進行觀測,時間不少于6個月,確定穩定后方可進行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鋪軌前必須進行沉降評估。4.2 施工技術要點1. 水泥采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地下水有侵蝕性工點,可根據其侵蝕性采用抗侵蝕性水泥),水泥摻入量擬為被加固濕土重量的15,水泥漿水灰比為0。450。55。2. 水泥攪拌5、樁施工步驟:1)水泥攪拌機械就位,移動鉆機,準確對孔;2) 預拌下沉;3)噴漿攪拌提升;4)重復攪拌下沉;5)重復攪拌提升至孔口;6)關閉攪拌機械。3. 水泥攪拌樁施工中應保持攪拌樁機底盤的水平和導向架的豎直,攪拌樁的垂直偏差不得超過1;樁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成樁直徑和樁長不得小于設計值。4. 嚴格按照設計樁位、樁長、樁數、噴漿量以及試驗確定的參數施工。樁體攪拌應均勻、連續,全樁須復攪一次。機具下沉攪拌中遇有土阻力較大,應增加攪拌機自重,然后啟動加壓裝置加壓,或邊輸入漿液邊攪拌鉆進。5. 在預(復)攪下沉時,采用噴漿的施工工藝,但必須確保全樁長上下至少再重復攪拌一次.施工時還應注意以下幾6、點:1)水泥攪拌樁施工前應進行成樁試驗,確定攪拌機械的灰漿泵輸漿量、灰漿經輸漿管到達攪拌頭噴漿口的時間、預攪下沉速度、提升噴漿速度、攪拌轉速等參數。宜用流量泵控制輸漿速度,并應使攪拌提升速度與輸漿速度同步.2)所使用的水泥都應過篩,制備好的水泥漿液不得離析,泵送必須連續。水泥漿池宜設兩個,一個攪拌池用以控制配比,另一個做泵送池。拌制漿液的罐數、水泥和外摻劑的用量及泵送漿液的時間應有專人記錄.3)攪拌機噴漿提升的速度和次數符合施工工藝的要求,并應有專人記錄.4)當水泥漿液到達出漿口后,噴漿攪拌30 s,在水泥漿與樁端土充分攪拌后,再開始提升攪拌頭.6. 成樁過程中,因故停止,恢復供漿時應在斷漿面7、上或下重復搭接0.5m噴漿施工.因故停機超過3小時,應拆卸管道清洗。7. 豎向承載攪拌樁施工時,停漿面應高于樁頂設計標高300 cm500 cm.在開挖基坑時,將攪拌樁頂端施工質量較差的樁段用人工挖除.8. 噴漿機攪拌深度必須采用經國家計量部門認證的監測儀器進行自動記錄.9. 水泥攪拌樁施工順序宜從中間向外圍進行,或由一邊推向另一邊的方式施工.10. 水泥攪拌樁施工完成28d內不得有任何機械在上面行走,28d以后,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要求進行單樁復合地基承載力檢測,符合地基承載力不得小于工點設計要求的承載力。待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上部路基施工。11. 應進行地基基礎沉降8、觀測。埋設地面沉降觀測設備并進行觀測。經檢測滿足設計要求后,人工挖除攪拌樁頂端的施工質量較差的樁段,然后填筑0。5m厚碎石墊層夾兩層土工格柵加固。碎石墊層碾壓滿足地基系數K30130MPa/m,孔隙小于31的要求。鋪設土工格柵時,必須拉直拉平,幅與幅之間要對齊對好。土工格柵為聚丙烯雙向土工格柵,幅寬大于5。0m,網孔直徑80120mm,縱橫向每米屈服抗拉強度80KN/m,對應縱橫向伸長率10%.為保證樁網復合地基結構質量,土工格柵必須耐碎石擠壓,不得在填筑碾壓墊層是出現折斷。4.3 施工工藝圖 1 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流程圖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工藝如圖1所示。5 質量檢驗方法與標準5.1 檢驗方法19、. 輕便觸探試驗:攪拌樁在成樁后7d內用輕便觸探器鉆取樁身加固土體,觀察攪拌均勻程度,同時根據輕便觸探擊數判斷樁身強度.檢驗樁的數量為施工總樁數的2%。2. 取芯檢驗:在成樁28d后,用雙關單動取樣器鉆取水泥攪拌樁樁芯,直觀地檢驗樁體強度和攪拌樁的均勻性。任意抽取檢驗數量為施工總樁數的0.2%,且不少于2根,取芯樣做無側限抗壓強度.3. 開挖檢驗:根據施工質量情況,經觸探檢驗對樁身質量又懷疑時,可選取一定數量的樁體進行開挖,檢查加固樁體的外觀質量、搭接質量和整體性等。4. 靜載荷試驗:每一水泥攪拌樁加固區單樁復合地基荷載試驗檢驗數量為樁總數的0.2,且每項單體工程不應少于3點。單樁復合地基荷載10、試驗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附錄A要求進行試驗.5.2 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允許偏差。表1 水泥攪拌樁施工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1樁位(縱橫向)50mm2樁體垂直度13樁長不小于設計值4樁體有效直徑不小于設計值5單樁噴漿量不小于設計規定6樁體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設計值5。3 質量控制措施1. 攪拌機預攪下沉時不宜沖水.當遇到硬土層下沉太慢時,方可適量沖水,但應考慮沖水對樁身強度的影響。2. 單樁開鉆后要連續施工,嚴格控制起噴和停噴高程,不得間斷。如遇停機或機械故障停噴,應及時記錄中斷高程,同時將攪拌頭下沉至停漿點以下0。5 m 處,待恢復供漿時再噴漿攪拌提升重攪,復11、攪重疊長度不小于1 m。若停機超過3 h,則先拆卸輸漿管路,并妥加清洗.如中斷時間超過12 h,應采取補樁措施.3. 為保證樁底端施工質量,當漿液到達出漿口后,應噴漿坐底30 s,使噴液完全到達樁底端.對樁身上端1 / 3 樁長范圍,應采用復攪措施,將此范圍內的漿液分兩次噴入,使攪拌效果最佳。當噴漿口到達頂標高時,宜停止提升,攪拌數秒,以保證樁頭的均勻密實。4. 整樁噴漿攪拌結束后,為使軟土與水泥漿攪拌均勻,應再次將攪拌頭邊旋轉邊沉入土中至設計深度,再將攪拌頭邊旋轉邊提升出地面。5. 施工間隔期間,應及時清洗集料斗和全部管路中的殘留漿液,直至基本干凈,以防止漿液硬結堵管。6. 樁壁加固時,相鄰樁無法搭接時,應采取局部補樁或注漿等補強措施。7. 攪拌頭翼片的枚數、寬度與攪拌軸的垂直夾角、攪拌頭的回轉數、提升速度相互匹配,以確保加固深度范圍內土體的任何一點均能經過20 次以上的攪拌。8. 樁長宜控制在10 m 左右,不宜大于20 m.9. 樁間距可按等邊三角梅花形或其他形狀分布,以易于施工為目的.6施工注意事項1. 按要求設置沉降、位移觀測設備和進行沉降、位移觀測,觀測結果應納入竣工文件.2. 路堤填筑應嚴格控制填筑速率,控制標準為: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每晝夜不大于1.0cm,坡腳水平位移速率每晝夜不大于0。5cm.如有異常,應停止填筑或暫緩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