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加固土路肩施工方案(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0542
2024-01-03
2頁
13.48KB
1、砼加固土路肩施工方案1、 基層檢驗與整修 (1)、 基層檢驗 基層的寬度、路拱與標高、表面平整度、厚度和壓實度等,均須檢查其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如有不符之處,應予整修。在工程實踐中,要求基層完成后,應加強養護,控制行車,使其不出現車槽。如有損壞應在澆筑混凝土板前采用相同材料修補壓實,嚴禁用松散粒料填補。對半剛性基層,要注意把握整修時間,過遲難以整修且很費工.對加寬的部分,新舊部分的強度應一致.若在舊砂石路或瀝青路面上鋪筑混凝土時,所有舊路面的坑洞、松散等損壞,以及路拱橫坡或寬度不符合要求之處,均應事先翻修、調整、壓實。 (2)、 測量放樣 測量放樣是水泥混凝土施工的一項重要工作。首先應根據設計圖2、紙放出中心線及邊線,同時根據放好的中心線及邊線。放樣時為了保證曲線地段中線內外側車道混凝土塊有較合理的劃分,必須保持橫向分塊線與路中心線垂直。對測量放樣必須經常進行復核。包括在澆搗混凝土過程中,要做到勤測、勤核、勤糾偏。 (3)、 安設模板 基層檢驗合格后,即可安設模板。模板宜采用鋼模,長度34m,接頭處應有牢固拼裝配件,裝拆應簡易。模板高度應與面層板厚度相同.模板兩側鐵釬打入基層固定。模板的頂面與板頂面齊平,并應與設計高程一致,模板底面應與基層頂面緊貼,局部低洼處(空隙)要事先用水泥漿鋪平并充分夯實.無鋼模時,也可采用木模,但厚度宜在5cm以上。模板安裝完畢后,宜再檢查一次模板相接處的高差和3、模板內側是否有錯位和不平整等情況,高差大于3mm或有錯位和不平整的模板應拆去重新安裝。如果正確,則在內側面均勻涂刷一薄層油或瀝青,以便拆模. 2、混凝土的拌和、運輸及攤鋪 (1)、施工準備 現場塘渣墊層須經監理驗收合格,并在墊層兩邊立鋼模,并在每個斷面的中央設一控制樁,每個斷面打三個樁,以便于高程控制。 (2)、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必須采用機械攪拌。攪拌站應合理布臵拌和機和砂石、水泥等材料的堆放地點。攪拌機的容量應根據工程量在大小和施工進度配臵,同時,施工工地須有備用的攪拌機和發電機組.拌制混凝土的供料系統應盡量采用配有電子秤的自動計量設備,有困難時,最低限度也要采用集料箱加地磅的計量方法 ,而4、體積計量法難于達到計量準確的要求,應停止使用.采用自動計量設備時,在每天開始拌和前,應按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對水泥、水和各種集料的用量準確調試后(特別應根據天氣變化情況,測定砂石材料的含水量,以調整拌制時的實際用水量),輸入到自動計量的控制存儲器中,經試拌檢驗無誤,再正式拌和生產.量配的精確度為:水和水泥:1%;粗細集料:3。外加劑應單獨計量,精確度為2。每一工班至少應檢查兩次材料量配的精確度,每半天檢查兩次混合料的坍落度。 攪拌機的裝料的順序宜為:砂、水泥、碎(礫)石,或碎(礫)石、水泥、砂。進料后,邊攪拌邊加水。攪拌時間應根據攪拌機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和易性確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最短攪拌時間,自材5、料全部進入攪拌鼓起,至拌合物開始出料止的連續攪拌時間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攪拌最長時間不得超過最短時間的三倍。 (3)、混凝土運輸 為保證混凝土的工作性,在運輸中應考慮蒸發失水和水化失水(指水泥在拌和之后,開始水化反應,其流動度下降),以及因運輸的顛簸和振動使混凝土發生離析等。要減小這些因素的影響,其關鍵是縮短運輸時間,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水份損失(如用帷布或其它適當方法將其表面覆蓋)和離析。 (4)、混凝土攤鋪 混凝土混合料運送車輛到達攤鋪地點后,一般直接倒入安裝好側模的路槽內,并用人工找補均勻,如發現有離析現象,應用鐵鍬翻拌。攤鋪的松料厚度,應考慮振實的影響而預留一定的高度。具體數值,根據試驗確定,一般可取設計厚度的10%左右。用鐵鍬攤鋪時,應用“扣鍬”的方法,嚴禁拋擲和摟耙,以防止離析。在模板附近攤鋪時,用鐵鍬插搗幾下,使灰漿搗出,以免發生蜂窩。 (5)、混凝土振搗 攤鋪好的混凝土混合料,應迅即用插入式振搗器,施工中宜先用頻率6000 次/min 以上的振搗器振搗. 最后再用平直的滾杠進一步滾揉表面,使表面進一步提漿并調勻。最后掛線檢查平整度,發現不符合之處應進一步處理刮平,直到平整度符合要求為止。 (6)、表面整修 普通混凝土整修,應用木抹多次抹面至表面無泌水為止。 修整時,每次要與上次抹過的痕跡重疊一半。在板面低洼處要補充混凝土,并用3m 直尺檢查平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