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園博園度假酒店概念設計方案(7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70635
2024-01-03
71頁
61.60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旅游度假酒店概念規劃及建筑設計方案合集
1、元朝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浙江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東南向鳥瞰東北向鳥瞰沿湖透視沿湖透視西北向沿街西南透視沿湖近景?濟南地處中國人才密集的齊魯大地,自然風光秀麗,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稱,被中外人士贊譽為?、“世界泉水之都”,也是世界少有的集?于一體的獨特魅力城市。濟南印象?濟南市總體規劃西部新城大學科技園大學科技園核心區SITE城市道路核心區主要道路園博園環湖路基地交通大學路丁香路海棠路紫薇路SITE大學路丁香路海棠路基地水景紫薇路SITE大學路丁香路海棠路基地園景紫薇路SITE大學路丁香路海棠路現狀酒店文化創意產業園總部基地巨構綜合體山東高速項目基地周邊功能分析紫薇路園博園酒店位于大學科技園2、核心區,為園博會舊址。西臨海棠路,東臨長清湖,北有小山,南為園博園,中部務子河將地塊分為南北AB地塊。周邊集湖景、山景、人文景觀于一體。基地概況A座(餐飲會議中心)B座(客房樓)C座(貴賓樓)酒店規模受限,尤其是會議宴會部分接待能力不足,停車位數量不夠。現狀酒店分析酒店定位結合現有酒店功能分析,本項目根據地處環境及未來運營單位性質,定位為:?酒店功能分析商務客源 30%會議客源 40%休閑度假客源 20%學術交流客源10%?.?會議貴賓客房A地塊景觀面短,與現有酒店會議區聯系緊密。B地塊景觀面長,同時靠南向。功能布局分析 功能區域如何放置?A地塊B地塊規劃設計住宿中心會議中心住宿中心會議中心會3、議中心住宿中心將住宿中心置于A地塊享受不到最好的景觀資源,同時會議中心置于B地塊,與現有會議區聯系太遠。將住宿中心置于B地塊,會議中心置于A地塊,景觀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時各功能聯系便捷。周邊環境退讓:與西邊海棠路,東邊長清湖,以及北面山體,南面園博園退讓,形成良好的過渡關系和景觀滲透關系。功能布局分析會議中心公共部分會議宴會住宿中心公共部分客房將會議中心置于A地塊住宿中心置于B地塊周邊景觀對功能布局的影響各功能區在地塊中分布會議公共部分公共部分會議中心住宿中心會議中心住宿中心山體區沿湖區前區園區對外聯系對外聯系園景湖景湖景山體會議餐飲宴會公共部分公共部分客房及娛樂餐飲宴會客房及娛樂?方案A4、方案B前期方案初期方案設計滿足之前功能分區的原則,景觀得以最大化利用。但是方案過于功利主義,只是簡單完成了功能與形式的低層次思考。方案A與B都是一面大墻,武斷的割裂了周邊環境與湖景的關系,同時客房流線較長。??本案基地印象長清區域印象?規劃理念導入濟南城市印象?“?”基地現狀基地未來記憶的延續?“自然”被植入“城市”建筑不是孤立的設計成果,而是在“自然”與“城市”之間思考這個詞無法用西語的“花園”去翻譯。它特指“自然”被置于“建筑”,而建筑發生某種質變,是半建筑半自然的形態。如果“自然”是一端,“城市”是另一端,那么我們的建筑應處于中間的曖昧狀態,散漫,沒有嚴格的結構,但真正的生活事件能在這里5、自然的發生。王澍普利茲克獎得主舊山筑新水“?”山筑水山筑水?北方園林分析提煉簡化“?”北方園林結構建筑與環境相互融合布局變形成形抽離拆分聯系根據園林布局特點將功能拆分成小塊通過“廊子”將各功能塊聯系,廊子在這里既是交通空間也是復合功能空間。周邊環境對建筑布局與形態進行限制,建筑本身作出反應。建筑成形。結合中國園林“園中有園”的特點對建筑體塊進行抽離。功能合理化布局建筑形體與周邊構筑物形態同質化,具有良好的呼應關系,融入到核心區大環境中。總平面圖東南向鳥瞰中小宴會廳大報告廳中小會議室大宴會廳會議門廳住宿門廳客房客房商務休閑餐飲茶室休閑觀光長廊圖例:會議中心宴會休閑、觀景長廊會議、住宿門廳客房商務6、休閑餐飲休閑茶水吧功能分析圖例:車行系統出入口住宿車流入口次入口會議車流入口會議入口住宿入口后勤入口廚房入口宴會入口貴賓入口住宿車流入口次入口會議車流入口會議入口住宿入口后勤入口廚房入口宴會入口貴賓入口交通流線分析?圖例:步行系統交通流線分析?圖例:消防車道交通流線分析?圖例:會議區地面停車(58輛)會議區地下停車(100輛)住宿區地面停車(60輛)住宿區地下停車(100輛)地下車庫出入口停車分析圖例:景觀面湖(河)景區山景區園博園園景區視線?河景區河景區?視線分析圖例:沿湖(河)水景山景會議、酒店入口前景園博園園景會議、酒店中心景觀酒店庭院景觀景觀分析景觀意向?優美舒緩的建筑天際線建筑散落在7、湖邊,高低起伏與周邊環境形成良好的規劃天際線,同時對體量較大的客房部分進行了收分處理以退讓周邊湖景,園景與環境表現出謙和的關系。?混凝土 玻璃幕墻?磚 木頭 石材?磚竹木材天然石材樸素的磚墻、石墻、竹格柵,簡單的砌筑方式,隨自然而變,生趣盎然,間雜玻璃,體現出人們在長期與山水的共存中,發展出一種面對自然的本能的基本智慧。它們應扎根在園博園這片土地之中。觀賞游廊大樣客房陽臺大樣自 然肌 理節點大樣分析特色空間在建筑內部空間的營造上,追求中國傳統園林的意境,半封半閉的庭院空間,為人提供冥想放松的場所。?總圖CAD 平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技術指標 專業說明?總圖CAD圖例:用地紅線道路紅線建筑退線8、地下車庫輪廓線一.強電部分主要內容:110KV高壓供配電系統;2220/380V、50Hz智能化低壓配電系統;3動力配電系統;4照明配電系統;5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統。6.變、配電系統6.1.電源:本工程由市政電網引來兩路獨立10kV電源供電,10kV采用分段單母線接線方式(系統由當地供電部門負責確定),兩路電源同時工作,互為備用,每路10kV電源均能承擔全部一、二級負荷。6.2.在本樓地下一層設置一處變、配電室,內設10KV真空開關柜12臺,125KVA帶簾式風機的干式變壓器兩臺,1000KVA帶簾式風機的干式變壓器兩臺(空調動力系統用)及低壓開關柜、交流屏、直流屏、信號屏等,10KV高壓系統9、由當地供電部門負責,本設計只負責土建相關部分的預留。6.3.低壓系統電壓等級為220V/380V。低壓配電系統(每兩臺變壓器一組)采用單母線分段,兩臺變壓器母線之間設置聯絡開關,正常情況下分列運行,當一臺變壓器故障時(非重要負荷回路均裝設失壓脫扣裝置)聯絡開關自動或手動閉合,由另外一臺變壓器承擔全部重要負荷。主進線開關與母聯開關之間設有電氣聯鎖,在任何情況下只能合其中兩個開關。空調冷水機組用兩臺變壓器,過渡季節,可根據季節負荷特點及設備專業運行要求,停止運行其中一臺變壓器。6.4.一級負荷包括:保安監控系統、酒店管理用電子計算機系統、多功能廳、宴會廳、走道照明、應急照明、疏散指示燈、火災報警及10、聯動控制設備、消防泵、排煙風機、變頻恒壓供水生活水泵、污水泵、保安監控系統、應急照明、疏散照明及重要的計算機系統(如酒店管理用電子計算機系統)等。其中火災自動報警、聯動控制系統、保安監控系統、酒店管理用電子計算機系統設備為一級負荷中的特別重要負荷。6.5二級負荷包括:客梯電力、廚房動力及照明、空調動力、桑拿動力、普通客房照明等其他用電設備。6.6.功率因數補償:采用低壓集中自動補償方式,在低壓側設功率因數自動補償裝置(采用綜合型電力測量儀表),電容器組采用自動循環投切方式,要求補償后高壓側的功率因數在0.92以上。所有熒光燈均配置電子鎮流器。6.7.低壓配電采用放射式與樹干式相結合的方式,對于11、單臺容量較大的負荷或重要負荷,如:制冷機、水泵房、換熱站、洗衣房、電梯機房、電話站、消防中心等設備采用放射式供電;對于一般負荷采用樹干式與放射式相結合的供電方式。6.8.本工程的變配電所、消防中心、廣播機房、監控機房、電話機房、計算機機房、消防動力設備(消防水泵、排煙風機、加壓送風機等)采用雙電源供電,并在末端互投。過載保護只報警,不跳閘。6.9.排風兼排煙風機,平時由地下車庫值班室控制,火災時由消防控中心控制。消防控制室具有控制優先權。用于消防時,設備的過載保護只報警,不跳閘。6.10.應急照明、疏散指示等除采用雙電源配電外,還采用自帶電池(應急裝置)或區域集中電源作為第三電源。6.11.一12、般照明及動力采用樹干式配電。7.照明系統7.1.照度標準參照國標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二.弱電部分主要內容:1綜合布線系統;2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系統及VOD視頻點播系統;3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4視頻監控系統;5樓宇自動控制系統;6客房集控與門禁系統;7火災自動報警、聯動控制系統及防火漏電報警系統;8.樓字自動控制系統(由弱電系統集成商負責深化設計):8.1.本工程樓宇自動控制系統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數據庫管理技術以及軟件技術等,采用“集散控制系統形式”,將中央監控系統的計算機網絡、各層的控制器、現場傳感器、執行機構及遠程通信設備進行聯網,共同實13、現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綜合監控及管理功能。8.2.本工程樓宇設備自控系統的總體目標是將建筑內的建筑設備管理與控制系統(HVAC、給排水系統、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等)進行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從而創造一個環保、節能、高效、舒適的工作與休息環境,通過優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從而達到節約能源和人工成本,并能方便實現酒店管理自動化。8.3.系統設計所遵循的原則是注重系統的先進性、實用性、可靠性、開放性、適應性、可擴展性、經濟性和可維護性。通過對工程中子系統的控制,對建筑內溫、濕度的自動調節,空氣質量的最佳控制,以及對室內照明進行自動化管理等手段,提供最佳的能源管理方案,對機電設備以及照明等采取優化控制和管14、理,確保節能運行,從而降低能源成本及運行費用。8.4.本工程樓字控制中心(與視頻監控中心合用)設在一層,對酒店內的建筑設備實施統一管理與控制。8.5.樓宇自控系統由以下組件組成:1)系統數據庫服務器和用戶工作站,數據庫應具備標準化、開放性的特點,用戶工作站提供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互動界面,界面應為簡體中文,圖形化操作,動態顯示設備工作狀態。2)服務器、工作站通過網絡控制器與現場DDC之問的通信,傳遞現場信息及報警情況,動態管理現場DDC的網絡。3)具有能源管理功能的DDC安裝于設備現場,用于對被控設備進行監測和控制。4)符合標準傳輸信號的各類傳感器,安裝于設備機房內,用于樓宇自控系統所監測的參數測15、量。將監測信號直接傳遞給現場DDC。5)各種閥門及執行機構,用于直接控制風量和水量,以便達到所要求的控制目的。6)現場DDC應能可靠、獨立工作,各DDC之間可實現點對點通信,現場中的某一DDC出現故障,不應影響系統中其他部分的正常運行。整個系統應具備診斷功能,且易于維護、保養。8.6.樓宇自控系統對建筑內的設備進行集散式的自動控制,樓宇自控系統應實現以下功能:1)HVAC系統的監控:。包括冷熱源系統、通風系統、空調系統、新風系統等。2)給排水系統:對給排水系統中的生活水泵、排水泵、水池及水箱的液位等進行監控。電氣設計電氣設計3)電梯及自動扶梯的監控:樓宇自控系統與電梯系統聯網。對其運行狀態進行16、監測,發生故障時,在控制室有聲光報警。在控制室內能了解到電梯實時的運行狀況。4)照明系統控制:室內各公共場所及室外泛光照明控制。5)變配電系統的監控:主要完成對低壓配電系統中,重要回路工作參數和狀態的監控。9.汽車庫管理系統:9.1.汽車庫出入口設置汽車庫管理系統,汽車庫管理系統,由進/出口讀卡機、擋車器、感應線圈、攝像機、收費機、入口處LED顯示屏等組成。9.2.汽車庫管理系統應與消防系統聯動,當發生火災時,進口處擋車桿停止放行車輛,LED-顯示屏顯示禁止入內。同時,出口處擋車桿自動抬起放行車輛。10.綜合布線系統本工程綜合布線系統由以下五個子系統組成:10.1.工作區子系統;10.2.配線17、子系統(水平子系統);10.3.干線子系統主干線纜的路由,從(BD)至豎井,采用金屬線槽在吊頂內水平敷設,進入豎井后,在金屬線槽中垂直敷設。10.4.設備間子系統:本工程設備間是設置電信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以及建筑物配線設備,進行網絡管理的場所。10.5.管理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對設備間、交接間和工作區的配線設備、線纜、信息插座等設施按一定的模式進行標識和記錄。11.通信自動化系統11.1.語音通信系統:本工程在一層設置電話交換機房,擬定設置一臺1500門的PABX,需輸出入中繼線150對(呼出呼入各50)。另外申請直撥外線200對(此數量可根據實際需求增減)。11.2.PABX主要功能:PA18、BX應為積木式結構,便于用戶根據使用情況逐漸擴容,又不影響主機的正常運行以及機房的改變。具有酒店功能:房間切斷、自動叫醒、客人自設叫醒時間、請勿打擾、客房間限制呼叫、客人姓名顯示、總機遇忙自動應答等待和自動回叫、呼叫限制等功能。12.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系統12.1.本工程在一層廣播室設有線電視前端室,在裙樓頂層設衛星電視接收天線,廣播室對酒店內的有線電視實施管理與控制。12.2.向有線電視部門申請位于本工程就近處的HFC網絡的光節點引入,有線電視市政信號經弱電進線間引至廣播室CATV電視前端分配箱。衛星電視系統設備包括:衛星接收天線、功分器、接收機、解密器、制式轉換器、前置放大器、頻道放大器、19、頻道轉換器、有源混合器、供電單元、寬帶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終端電阻等。12.3.系統節目源:普通電視信號由室外有線電視信號引來,在屋頂各設一套衛星天線,接收衛星信號,酒店自辦節目等。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2)消防聯動控制系統;3)緊急廣播系統;4)消防直通對講電話系統;5)電梯監視控制系統;6)應急照明系統。15.2.消防控制中心:本建筑物為一級保護對象,在一層設置消防控制中心,分別監視建筑內的消防設施,進行探測監視和控制。消防中心內分別設有火災報警控制主機、聯動控制臺、CRT顯示器、打印機、緊急廣播設備、消防直通對講電話設備、電梯監控盤及UPS電源設備等。15.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本工20、程采用控制中心報警系統。燃氣表間(位置待定)、廚房設氣體探測器及感溫探測器,煙塵較大場所、車庫設感溫探測器,一般場所設感煙探測器。在本樓適當位置設手動報警按鈕及消防對講電話插孔。在消火栓箱內設消火栓報警按鈕。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煙、感溫、氣體探測器的火災報警信號,水流指示器、檢修閥、壓力報警閥、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鈕的動作信號。在每層電梯前室附近設置樓層顯示復示盤。15.4.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在消防控制中心設置聯動控制臺,控制方式分為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種。通過聯動控制臺,可以實現對消火栓、自動噴灑滅火系統、防煙、排煙、加壓送風系統的監視和控制,火災發生時手動切斷一般照明及空調機組、通風機、動21、力電源。當發生火災時,自動關閉總煤氣進氣閥門(因煤氣設計由當地燃氣供應部門負責,本設計進預留消防聯動控制接口部分)。15.5.消防緊急廣播系統:在消防控制中心設置消防廣播機柜,機組采用定壓式輸出。地下泵房、冷凍機房等處設號角式15W揚聲器,其他場所設置3W揚聲器。消防緊急廣播按建筑防火分區分路,每防火分區一路。當發生火災時,消防中心值班人員可根據火災發生的區域。,自動或手動進行火災廣播,及時指揮疏導人員撤離火災現場。三節能專篇1.依據: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電氣部分2.措施:2.1.通過負荷計算,利用最佳負載系數法確定變壓器容量,根據本工程用電負荷性質與特點,合理選擇技術參數好的22、高效低耗變壓器。正確選擇和配置變壓器數、運行方式、合理分配負荷,實現變壓器經濟運行。本工程選用SG(B)10環保、節能型變壓器。2.2.本工程采用10kv供電,總變配電所設在地下一層,靠近(制冷站,換熱站等設備用房)負荷中心。減少低壓側線路長度,降低線路損耗。2.3.低壓系統采用智能化自動測量和計量儀表,自動統計與分析低壓網路用電負荷使用情況及電力參數的變化,從而保障系統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2.4.功率因數采用低壓集中補償方式,補償后功率因數為0.92。結構部分結構部分1.設計依據:相關國家規范,及設計規程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3-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2自然條件雪荷載:0.30kN/m2,風荷載:0.45kN/m2。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第三組,設計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地面粗糙度為B類。3、結構體系(1)上部結構(主體)形式(a)主體采用框架結構體系。(b)內墻梁及墻洞上填充墻采用加氣砼砌塊墻,墻厚同砼墻。(2)、上部結構材料選用砼:根據計算C30 鋼筋:梁、板、墻主受力鋼筋選用HR24、B400級鋼,拉結筋選用HPB300級鋼,鋼板及型鋼選用Q235B鋼。(3)、基礎結構形式及材料選用(a)基礎根據地質資料選用。(b)基礎材料:砼C30 鋼筋HRB400箍筋、拉筋:HPB300以上未盡事宜,根據現行國家規范、規程及現場實際情況執行。設備設計設備設計暖通部分本工程暖通設計內容包括:空調系統設計;通風系統設計;防排煙系統設計;制冷機房設計;換熱站設計。本工程冷源采用湖水源熱泵機組,湖水側采用直抽式湖水換熱系統,冷凍水供回水溫度為7/12;當冬季湖水溫度條件允許時,按熱泵模式運行,提供空調用熱負荷。空調冬季供暖由地下一層換熱站提供熱水,換熱站熱源為市政熱力管網提供的飽和蒸汽,接自海25、棠路。市政熱力管網蒸汽參數為XXMPa。空調水系統:采用雙管制一次泵末端變流量系統,豎向干管采用上供下回異程式,各層平面水平管道可根據需要設計為同程式或異程式。空調風系統:酒店大堂、報告廳、多功能廳等大空間區域采用全空氣系統;客房、包間、辦公、服務間、洗浴、小會議室等小空間區域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游泳池設泳池專用熱回收型除濕空調系統,提高舒適度,降低能耗。酒店大堂、游泳池、多功能廳設地板輻射采暖系統,滿足冬季供暖要求。地下車庫、設備機房、衛生間、洗浴中心等根據有關規范設機械送排風系統,操作間預留必要豎井,通風排油煙系統由甲方委托專業公司二次設計。防排煙系統按國家有關規范設計。本工程使用要求26、較高,空調通風系統設備選用、溫濕度控制、水系統平衡、新回風過濾殺菌等均按高標準設計,同時應加強送排風系統的熱回收設計,降低運行能耗。給排水部分1.本工程給排水設計內容包括:給水系統設計;熱水系統設計;排水系統設計;泳池循環系統設計;消火栓系統設計;噴淋系統設計。2.本工程生活給水系統水源為市政給水管網,供水壓力XXMPa,由XX路和XX路不同方向引入兩路DN150管道并在室外連成環狀,經與市政供水部門落實供水管網供水量滿足生活給水及室外消防用水量要求。3.為提高供水系統的可靠性,給水系統由地下一層水泵房設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供水,并設適當容量生活儲水箱一個,以提高用水高峰時段供水的可靠性。游泳池27、操作間等房間可考慮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4.客房衛生間、公共衛生間、洗浴中心、泳池、操作間等采用全日制循環衛生熱水系統;個別不常使用區域小衛生間可采用局部電熱水器提供熱水,以降低系統運行能耗。5.熱水系統由地下一層換熱站設半容積式汽水換熱器供水,熱源為市政熱力管網提供的飽和蒸汽,蒸汽參數為XXMPa。過渡季節采用燃氣熱水機組。6.本工程排水系統為污廢合流系統,污水管道設置專用通氣立管或伸頂通氣管,由設計單位根據需要確定。7.地上各層生活污水均重力流排出,操作間、地下車庫、泵房、制冷機房、及換熱站排水均設置集水坑收集,集水坑設2臺自動攪勻排污泵,一用一備。8.排水分為廚房含油污水、衛生間污水、高溫污水,分別經隔油器、化糞池、排污降溫池處理后排至市政排水管網。9.泳池水循環采用機械循環過濾及加熱系統,由甲方委托專業公司設計,設計院進行相關配合。10.中水系統根據甲方要求另行委托專業設計公司負責。11.消火栓、噴淋及滅火器系統均按國家有關規范設計。12.本工程使用標準較高,給排水系統設計及設備管材選用均按高標準,同時應加強節水節電措施,降低運行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