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中山西路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遷補償安置操作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70873
2024-01-03
18頁
92.54KB
1、長沙市中山西路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遷補償安置操作方案為加快中山西路棚戶區改造建設步伐,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長沙市人民政府決定對中山西路棚戶區進行整體改造。拆遷補償安置,以國家法律、法規及拆遷補償政策為依據,并結合被拆遷房屋的現狀,特制定本方案。一、 法律法規及政策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3、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國務院第305號令);4、湖南省實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辦法湖南省人民政府157號令;5、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6、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若干規定(市人民政府第79號令);7、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長沙市房屋拆遷補償有關標準的決定(市人民政2、府第104號令)。二、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第一條 拆遷補償實行貨幣補償為主的方式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按市場機制為被拆遷人提供可選購的安置房源。第二條 被拆遷房屋作價補償費以房地產分類評估價格為基數,并結合成新調整、裝飾裝修補償、拆遷補助費等進行計算。第三條 房地產評估機構根據中山西路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遷紅線范圍內房屋的區位、結構、用途等進行分類評估,確定被拆遷房屋分類評估價格。評估結果及計算方式如下:表1 房地產分類價格評估結果表單位:元/ 用途結構一類商業用房二類商業用房三類商業用房住宅用房辦公用房工業用房商業門面商業配套商業門面商業配套商業門面商業配套鋼混結構1951189861578473093、122945738476549854545磚混一等191378612154106935119205364439146114171磚混二等190618536153346859118445288431545354095磚木結構189858460152586783117685212423944594019注:本表格中的一類商業用房指臨五一大道、湘江路、中山路、西長街的商業門面;二類商業用房指潮宗街、福慶街、福星門、豐裕街、吉福街、落棚橋、碧灣街的商業門面;三類商業用房指除一、二類商業用房以外的臨其他內街小巷的商業門面。表2 估價對象評估結果取值標準表序 號結 構成 新 率層 次1鋼混三成新第一層2磚4、混一等三成新第一層3磚混二等三成新第一層4磚木二等三成新第一層注:本評估結果中的商業、商業配套、辦公類房地產的層高標準為3.5米,住宅類房地產層高標準為3.0米,工業類房地產層高標準為4.0米。表3 商業門面及商業配套用房層次修正系數(R1)表用途層次一 層二 層二 層 以 上商業門面1.00.60.48商業配套用房1.00.8表4 住宅層次修正系數(R1)表層次總層次一層二層三層 四層五層六層七層八層四層1.001.011.020.99五層1.001.011.021.010.99六層1.001.011.021.011.000.99七層1.001.011.021.021.011.000.99八5、層1.001.011.021.021.011.000.990.98表5 商業門面、商業配套用房、辦公用房層高修正系數(R2)表單位:元/序 號結 構每降低超過0.5米3.5米每增高超過0.5米1鋼混280852磚混一等190573磚混二等170524磚木二等15046表6 住宅層高修正系數(R2)表單位:元/序 號結 構每降低超過0.5米3.0米每增高超過0.5米1鋼混280852磚混一等190573磚混二等170524磚木二等15046表7 工業用房層高修正系數(R2)表單位:元/序 號結 構每降低超過0.5米3.0米每增高超過0.5米1鋼混280852磚混一等190573磚混二等170526、4磚木二等15046表8 房屋結構、成新率修正值(R3)表單位:元/成新率結構十成九成八成七成六成五成四成三成及以下鋼混7986845704563422281140磚混一等539462385308231154770磚木二等427366305244183122610計算公式:房屋補償單價=(該房屋類型單價+R3)R1+成新率R2第四條 被拆遷住宅搬遷補助費為每戶300元。超過30平方米的,每超過1平方米增加4元搬遷補助費。 被拆遷辦公、經營用房搬遷補助費參照第四條執行。被拆遷廠方設施設備搬運費按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未作規定的拆遷當事人可以參照市場情況進行協商。第五條 非住宅停產停業補助費按長沙7、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若干規定執行,住改非的不計算停產停業補助費。第六條 房屋裝飾裝修補償按照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長沙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有關標準的決定所規定的標準執行。每平方米裝飾裝修補償在240元以下的,由各拆遷大組組長確定,每平方米裝飾裝修補償在320元以下的由區審核組確定,每平方米裝飾裝修補償費在320元以上的需市區兩級審核組共同確定后方能予以補償。第七條 為促進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參照長沙市重點工程拆遷補償安置操作方案制定獎勵辦法如下:1、 私有住宅在拆遷通告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搬遷的,可將被拆遷房提高兩個成新后計算補償(如提高兩個成新后仍不足六成新的,可以提高至六成新;房屋成新最高為十成新8、),并可以在成新提高的基礎上將根據分類評估報告計算確定的補償價格適當上浮,但上浮比例控制在10%以內進行控制。2、 私有房屋在拆遷通告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搬遷并選擇貨幣補償的,每戶給予尋找房源補助費4000元。3、 私有房屋在拆遷通告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搬遷的,給予提前搬遷獎,每平方米獎勵原則上控制在100元以內。第八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享受第七條規定的獎勵1、 超過拆遷通告規定的搬遷期限仍未搬遷的;2、 經市拆遷管理部門依法做出行政裁決的;3、 由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做出征收補償決定書的。第九條 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且拆遷住宅建筑面積不足45平方米,且他處無房屋的被拆遷人,應在補足到45平方9、米后實行作價補償。在計算作價補償時,對被拆遷人住宅合法面積部分,根據上述有關條款的規定按分類評估價格計算補償;對被拆遷房屋合法面積與保障性住房面積(45平方米)之差,參照保障性房源價格每平米2800元計算,該部分房屋面積不享受第七條規定的獎勵,也不計算裝飾裝修、設施設備、搬家費等其他補償。第十條 對私有房屋、直管公房承租人或單位自管產中涉及職工住房租賃的,由拆遷人將被拆遷房屋補償費用支付給被拆遷人,但其合法承租人的相關事宜應由被拆遷人負責妥善處理。第十一條 “住改非”房屋拆遷補償原則1、“住改非”房屋的確定原則在拆遷許可證下達之前房屋產權登記為住宅,但持有有關部門核發的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10、特種行業營業證等有效證件且正在營業的房屋,由市、區兩級審核部依據“住改非”確定流程現場勘察后確定非住宅面積予以補償。對已辦理了工商、稅務登記,但未實際經營的房屋按房屋的產權登記使用性質予以補償。2、“住改非”房屋補償范圍確定方法(1)已確定為“住改非”的房屋應根據該棟房屋實際使用情況區分認定非住宅使用部分和住宅使用部分再分別按相應標準進行補償(見表格一)。(2)認定為“住改非”的部分應按實際使用情況分為營業門面和配套用房。對實際經營的場地經現場拍照、丈量、畫圖后確定面積,按營業門面進行補償;過道、衛生間、樓梯間、制作間、儲物間等配套經營使用的場地經現場拍照、丈量,畫圖后確定面積,按配套用房面11、積予以補償。3、“住改非”房屋確認,補償流暢(1)拆遷工作人員現場實堪,收取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相關經營證明文件,報各拆遷大組組長。(2)拆遷大組組長初審證件,核實經營狀況,報市、區審核部。(3)市、區審核部匯同拆遷工作人員現場拍照,丈量確定營業門面、配套用房面積,繪圖標示,最后由被拆遷人、拆遷工作人員、市、區審核部在“住改非”房屋確認表上匯簽確認。(4)拆遷工作人員按確認并批準的營業門面、配套用房面積依標準計算補償。(5)拆遷工作人員與被拆遷人商定簽訂協議。第十二條 未辦理產權登記房屋的確認和補償、補助原則1. 凡1987年以前因各種原因改建但未辦理權屬登記手續標的物的房屋,以省、市測12、繪部門1988年的航拍圖為依據,由有資質的測繪部門測繪確定其房屋面積后,按有產權房屋進行補償。2. 經規劃部門批準的臨時建筑,未超過批準期限的每平方米補償764元。3. 凡1987年以后搭建的無證面積(含證內、證外)不予補償,每平方補助380元。第十三條 困難補助按長沙市關于國有土地上征用房屋實行搬遷困難補助的若干規定。 二九年三月18親愛的朋友,上文已完,為感謝你的閱讀,特附加送另一篇村級黨建工作的調查報告范文,如果下文你不需要,可以下載后編輯刪除,謝謝!村級黨建工作的調查報告 黨的十七屆三、四中全會指出: “ 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使黨的基層組織真正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13、者、推動者、實踐者。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根據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調整組織設置,改進工作方式,創新活動內容,擴大覆蓋面,增強凝聚力,使基層黨組織都緊密聯系群眾、充分發揮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創建“五個好”村黨組織、“五個好”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鄉活動為載體,建立干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的有效機制。為了深刻領會這一基層黨組織建設精神實質,xx年xx月,我先后深入xx鄉xx村展開調研活動,在黨建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現將有關調查情況予以綜述。 一、主要做法 (一)完善了村級黨組織設置。 按照有關文件規定,有黨員xx余人以上的可以設立黨的總14、支。鄉村“一撤三并”之后,設立黨總支的條件已基本成熟。縣xx鄉xx村率先一步,在探索農村建設中,全鄉xx個村除xx村、xx村、xx村、猛正村、xx村(因黨員不足xx人)之外全部設立了黨總支,以片區劃片聯合建立了黨支部,按照黨員特點、主導產業和片區發展需要成立了黨小組,在黨小組內掛牌成立了黨員中心戶,作為黨小組開展活動的陣地,建起了村級“黨總支黨支部一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功能型黨組織設置模式。在黨小組的設置上,既充分體現了產業特點,又最大限度地考慮到黨員發揮“雙帶”作用的能力,實行支部范圍內跨片區按不同功能確定主攻方向組建、命名黨小組。如成立片區活動監督黨小組、政策宣傳及糾紛調解黨小組、甜椒豐產15、栽培黨小組、魔芋防病豐產栽培黨小組、市場營銷黨小組等。在黨組織人員安排上,村主任兼任黨總支書記,支部書記由總支委員或黨員村干部兼任,支部委員和黨小組長從優秀片區理事長或理事中選配。據統計,該鄉成立了xx個總支xx個支部xx個黨小組,基層組織機構十分健全。 (二)發揮了無職黨員的作用。 “黨員政治上的先進性、組織上的純潔性和行為上的示范性”如何體現?通過調查全鄉實施的“先鋒工程”不難發現,無職黨員找到了發揮作用的舞臺。 1、推行了農村黨員實事申報考核制度。每名黨員根據自己的年齡、能力、特長等實際情況向村級黨組織申報15件實事,并填寫農村黨員實事申報登記卡,交村級黨組織審定后在全村進行公示,實行年16、度考核。廣大農村黨員圍繞自己的申報的實事,積極主動開展工作,有的聯戶聯片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有的登門入戶化解鄰里糾紛,有的為全村發展出謀劃策,有的帶隊外出務工經商。據統計,xx年全鄉農村黨員申報實事累計達xx件。xx村要求無職黨員聯系一個戶或一個片;落實一個致富項目;調解一件以上民事糾紛;培養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為人民辦一件實事;為村獻一條計策等“六個一”的活動,使無職黨員深受教育和啟發,收到了實效。該村巖頭寨組黨員xx,已年滿xx周歲,在村里率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自己的責任地全部發展烤煙,xx村村民xx,自愿申報聯系了一個xx多人的片,工作相當出色,僅落實烤煙就達xx畝,占全村的xx。 2、創新17、了活動載體。xx鄉xx村開展了“四聯一創”活動。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按農戶居住區劃分為若干小區,確定“雙帶”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黨員和產業大戶作為各小區的聯系點和中心戶,其他黨員和思想素質好的農村經濟大戶協助,農戶就近自由組合建立小區,在小區內廣泛開展“科技聯學,產業聯辦,治安聯防,困難聯幫”活動,制定小康示范區標準,如xx現金收入xx元等共xx條標準,圍繞標準創建。xx鄉在“3+1”小康工程建設活動中,整合干部、黨員、農村經濟能人產業大戶三種力量,幫助中低等收入群體全面建設小康。該鄉創立農村社區,建立起村委會村理事會互助組基本農戶的自治新模式。全鄉共建xx個自然村,xx個互助組,海選產生理事18、會成員xx人,其中黨員xx人,離退村干部xx人。該鄉服務理事會的黨員干部達到xx人,占農村黨員總數xx人的xx,占有“雙帶”能力黨員xx人的xx,真正為農村無職黨員提供了發揮作用的空間。xx村黨員xx,被選為xx村理事長之后,帶領村組群眾大搞公路建設,帶頭種植反季節蔬菜xx多畝,并采取包資金投入、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服務,與村組農戶簽訂蔬菜種植合同xx多畝,帶動全村發展蔬菜xx畝。 (三)推進了民主政治建設。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黨內民主制度”。XX鄉XX村開展“一主兩翼”的村級19、民主政治建設是發揚黨內民主的具體體現。 一主兩翼的內涵就是:以村民議事懇談會為主體,以代表聯系會和代表監事會為“兩翼”的村級民主運行新機制。 議事懇談會是民主的核心。XX村由下老鼠、xx寨、xx、xx寨、xx寨五個組合并而成。最初并村時,由于矛盾交織,問題眾多,干群關系緊張,村支部采取議事懇談會的形式,把村內的一切事務交由村民自己議定,充分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愿望。結果是村“兩委”與村民之間得到了溝通交流。 “代表聯系會”和“代表監事會”使民主決策、民主理財、民主監督等更加規范和科學。村民代表聯系會由村民代表參加,不是村民代表的黨員、村組干部列席,主要對議事懇談會懇談后需要決策的主題及重大事項的20、方案進行決策。一般采取代表討論、投票表決、作出決議、公布方案等程序。決策的內容一般不超過議事懇談會的范圍。村民代表監事會是從村民代表中推選出來的綜合素質較高和責任感、正義感強的代表,對全村事務實行民主監督的制度。村民共推薦了xx名監事會成員,選舉產生了一名曾任多年支書的老黨員任主席,有xx名黨員,xx人擔任過村文書。監事會成員的主要職責是監督決策、監督辦事過程和程序、監督辦事結果、監督財務等。 XX村通過“一主兩翼”的活動,解決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通過議事懇談會和村民代表聯系會,村里投資xx萬元修建了一條xx公里入組公路。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的問題,通過議事懇談和代表聯系會決定由村集體按人平xx21、元的標準建立了合作醫療。 “一主兩翼”活動架起了干部與群眾的連心橋,化解了矛盾,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為黨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開辟了一條新路。 (四)突出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調查表明,各地在黨的建設上不是空對空,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搞一些華而不實的政治作秀,而是緊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進經濟的發展。 XX鄉XX村以解決群眾的住房為突破口抓黨建,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由此推動農業結構大調整。在村委會辦公樓周圍建起了一個長xx公里的小集鎮,場平近xx萬元都是村集體投資,達到了“三通一平”,現已有xx戶入住,初步形成了新型農村村莊的雛形。該村黨支部不失時機地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帶領老百姓22、種烤煙xx畝,畝平收入達xx元以上;發展林下養雞xx只,月收入xx元以上。 二、問題探析 (一)年輕黨員發展不夠。 調查發現,全鄉存在黨員年齡老化、思想僵化、文化素質偏低的現狀。以XX村為例,xx年底,在冊農村黨員xx名,其中xx歲以上的xx名,占xx。有一部分黨員思想僵化、墨守成規,沒有開拓創新精神,絕大多數是初中文化程度,高中、大專的偏少。因而導致黨員綜合素質偏低,缺乏發展經濟的頭腦,更不用說發揮“雙帶”作用。老黨員雖然在不同歷史時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揮作用恐怕力不從心。現今農村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在村務農的有些年輕人對黨組織缺乏認識,甚至有極個別村黨組織負責人害怕發展23、年輕黨員搶占了自己的位子,致使年輕黨員發展緩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農業科技含量逐步提高,農業的競爭壓力增大,這給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提出了新的難題,產生了新的考驗,對黨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發展年輕黨員,培養黨員接班人就成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最緊迫最急需的任務。 (二)黨內活動開展不夠。 調查發現,有的村總支(支部)有機構、有制度、有陣地和活動室,但開展活動很少。即便是開展活動,也就是“七一”期間培訓一至兩天,平時很少組織農村黨員學理論、學技術、學文化,黨員除了交納黨費外,與普通群眾沒有多大區別,更不用說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由于黨內的活動開展少,黨員缺24、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決策權,黨內不可能形成民主的氛圍,容易造成以黨代政、以言代法、以權謀私。長此以往,以村總支(支部)為核心的黨組織,在老百姓的心中就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和號召力,普通黨員不理解,不配合,黨組織缺乏威信,思想難以統一,抓經濟建設就等于一句空話。 (三)班子的作用發揮不夠。 村級黨組織是農村基層政權的核心,她在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在三個文明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體現“三個代表”的要求,村級黨組織班子最為關鍵,因為他們的工作直接涉及到千家萬戶的農民。實踐證明,基層黨組織班子作用發揮好,戰斗力強,一個地方的經濟就發展快,反之亦然。調查中發現,有的村級黨組織班子25、力量整體不強,綜合素質偏低,只安于現狀,守攤子;有的村級黨組織班子不團結,拉山頭,搞內耗,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無心發展經濟;有的村級黨組織小有成績就沾沾自喜,裹足不前,缺乏開拓進取精神;有的村級黨組織缺乏民主的氛圍,搞家長制,一言堂,個人意志凌架于組織之上。 三、幾點建議 (一)實施“三培工程”。 “三培”就是把黨員培養成能人,把能人培養成黨員,把能人黨員培養成村干部。 1、把黨員培養成能人。過去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黨員能人,現如今可能變成了庸人,有的隨著年歲已高,也變得不那么能干了。怎樣發揮現有黨員的作用,一是要經常洗腦。要組織黨員經常學習政治、經濟、文化等知識,提高其思想素質和為人民服務的本26、領,二是要經常開展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政治文化經濟活動加強黨員之間的聯系,交流思想,互相溝通,使黨的組織生活充滿生機和活力;三是經常組織黨員參加各種培訓,使他們通過培訓以后能掌握一至兩門農村實用技術,并能運用到實踐中去。四是多為黨員提供發揮作用的舞臺。使每個黨員有一份力盡一份力,有一份心盡一份心。 2、把能人培養成黨員。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有一部分年富力強的同志,他們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務工經商有道,發家致富有方,本領和能力強,有進取精神,在一方能率先致富。這一部分經濟能人本身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不甘落后,成為經濟上的先進之后,很想成為政治上的先進,只要正確引導就能成為黨組織的有生力量。 327、“把能人黨員培養成村干部”,能人黨員可能在一個小區域內能夠達到政治上的先進性、思想上的純潔性和行為上的示范性。但有的同志可能能力和水平沒有發揮到極限,還可為全體村民謀點大事。這就要求村級黨組織要有識才的慧眼,善于發現人才;用才的肚量,不怕別人搶位子,把年輕有為的能人黨員多安排到重要崗位歷煉,使之不斷走向成熟,適時地加以重用。 (二)發展村集體經濟。 調查表明,凡是村集體經濟殷實的村,村級黨組織就充滿活力,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就越好。村集體經濟壯大了可以解決村組干部工資,可以解決辦公經費,可以興辦公益事業,可以解決部分群眾就業。若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服務型村辦企業,讓28、老百姓得到較多實惠,黨群、干群關系就更加融洽。“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經濟發展了,村集體有了經濟實力,基層黨組織的各項工作才能正常開展起來。 (三)支部建在產業鏈上。 計劃經濟時代,支部建在村級,的確起到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場經濟的確立,“一撤三并”之后,村的地域范圍擴大,黨員人數增多,黨員的流動性增強,僅靠一個支部是很難把黨的政策傳達到千家萬戶,更不用說開展支部生活, (比如一位xx多歲的老黨員要他步行幾十里山路參加一個會議是很難做到的)。各地經濟條件不同,調整產業的主攻方向不同,把村里黨員集中到一起研究經濟,恐怕思想難統一,效果也欠佳。這些不利因素,使我們探討支部的建設上應多一些理性思考。29、XX鄉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村級改設黨總支值得借見。根據相同地域、相同產業單獨設立支部或聯合支部。這種支部的建制,更好地突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可有效地發揮黨支部的作用。由于黨員家庭發展的產業趨同,他(她)們可隨時隨地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切磋農業技藝,發揮“雙帶”作用。同時在年輕黨員的發展上,支部對年輕人的一言一行最了解,因而最容易選準苗子。黨員開展活動也比方便,容易組織人員,收到實效。 (四)重視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 實踐證明,凡是村級班子團結且有戰斗力的村,經濟就發展快,反之亦然。因此,要采取多種渠道提高村級班子的綜合素質。一是培訓學習。要以縣委黨校為陣地,經常組織村級班子培訓,學理論、學科技、學法律,提高其政策理論水平、依法治村水平和帶領農民發展市場經濟的本領。二是加強指導。鄉鎮黨委要經常加強村級黨組織的工作指導和聯系,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完善黨員教育管理規章,幫助解決社會經濟發展中一些實際問題。三是后繼有人。有目的選擇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同志或村干部中的副職到縣委黨校進行半脫產學習一至兩年,農忙時節在家務農,農閑時節在黨校上課,成績合格者發給大專文憑和村干部培訓合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