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層五星級酒店工程應急準備及響應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70900
2024-01-03
18頁
55.04KB
1、*大酒店工程 應急準備及響應方案應急準備及響應方案一、工程概況: 本項目為*大酒店工程,為高層中型五星級大酒店,工程占地面積為10283.36,總建筑面積為54170,其中地上建筑面積40728,地下建筑面積13442。本工程為框架剪刀墻結構,地下室二層,地上二十六層(裙房五層)。建筑立面設計呈階梯形。工程結構設計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按丙類建筑,滿足三級抗震要求,設計使用年限五十年,地上防火等級二級,地下室防火等級為一級,使用功能情況:地下室戰時設計為人防工程,平時為地下停車庫,裙房五層為酒店,五層以上為酒店標準用房、辦公管理用房、套房等。二、編制目的及適用范圍本應急準備及響應方案適用于*2、大酒店工程施工全過程。對本工程范圍內可能出現的火災、爆炸、化學品泄漏、意外傷害、職業病危害事故、交通安全事故以及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突發事故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一旦發生火、爆化學品泄漏以及其它安全事故,做出應急快速反應,實施搶救措施,盡力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對人員造成的傷害和對財產造成的損失。最大限度地控制局面,減少國家和企業的經濟損失和人員的傷亡,保證人員和物品的安全 。三、應急準備及響應的重點本工程應急準備及響應的重點部位和內容為:1、易燃、易爆液(氣)體:汽油、柴油、油漆、系列稀料、氧氣、乙炔氣、液化氣、天然氣、砼養護劑、廢脫模劑。2、可(易)燃體:建筑木材、海綿條、3、聚苯板、建筑垃圾、冬季施工保溫材料。3、化學品:硫酸、鹽酸、硝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4、作業點或場所:現場電氣焊作業點、木工棚、裝修作業點、防水作業面、“四口”、“五臨邊”、交叉作業面、高處作業面、特種作業點、高溫作業面、電氣作業點、機械作業點、攪拌臺(站)、夏季露天高溫作業面、裝修作業面(油漆、防水、木工)、辦公區、職工食堂、車輛。四、應急準備和響應的范圍易發生火災、爆炸、揚塵、污染、化學品泄漏的儲存、作業點(面)。“三寶”、“四口”、“五臨邊”、交叉作業、高處作業、特種作業、電氣作業、機械作業、交通作業、食物中毒、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面。五、應急準備及響應的相關內容及對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的4、影響1、火災爆炸的發生(大氣污染、人身傷害)2、化學危險品 、油品的泄漏(土地污染)3、施工、攪拌站揚塵及生產生活的煙塵排放(大氣污染、職業病)4、施工、生活廢水排放(水污染)5、施工口噪聲(噪聲污染)6、工傷事故(人身傷害)7、職業病危害(職業病)六、項目應急準備及響應組織機構1、項目突發事故應急準備及響應管理小組(作戰指揮部)總指揮:盧盈副指揮:王茂君成 員:趙子福、王先林、謝劍鋒、王先考、曹禮正2、突發事故應急準備及應及管理小組成員管理職責指揮員職責:指揮員要沉著冷靜、觀察,掌握突發事故的動態,積極組織指揮部成員和義務消防隊員進行報警,搶救傷員,疏散人員,搶運易燃易爆和貴重物品。待公安、5、消防機關到達火災、事故現場,及時報告火場或事故現場情況,配合公安、消防部門進行滅火搶救作戰。負責對項目應急及響應方案進行審批,定期組織小組成員對施工現場應急準備及響應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定期分析施工人員的思想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其他成員職責:要絕對服從指揮員的領導,聽從指揮,按照分工和指揮部的指令,密切配合,盡最大努力將火災撲滅在初起階段,把火災損失和人員傷亡降至最低。小組成員負責定期對現場的應急準備及響應工作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經常檢查消防器材、急救物品,以保證其可靠性。經常檢查現場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及消防、安全規定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定期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6、提高思想認識,一旦發生災害及意外傷害事故,做到召之即來,來之即可投入戰斗。七、項目應急器材的配備1、滅火器材清單及分布情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共設置滅火器6處,分布位置:辦公區、木工棚、食堂、配電室、職工食堂、建筑物樓層。2、急救箱藥品清單擔架二副,急救包二個:便攜式氧氣瓶2個、50止血用橡皮管2個、消毒紗布塊40塊、繃帶5卷、消毒棉簽2包(50支)、75%酒精50ml、碘酒50ml、生理鹽水250ml、雙氧水20ml、紅藥水20ml、紫藥水20ml各兩套,燙傷膏1支(10g)、十滴水10支(50ml/支)。八、應急準備及響應措施1、報警電話內部報警電話:外部報警電話:消防報警:119 (傷員)7、 急救電話:120 匪警:1102、項目部設緊急聯絡員:謝劍鋒,負責緊急事物的聯絡工作。3、火災、爆炸應急措施3.1、緊急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應根據火情的大小立即報警。向內部報警時,報警人員應簡述:出事地點、情況、報警人姓名;向外部報警時,報警人應詳細準確報告:出事地點、單位、電話、事態現狀及報告人姓名、單位、地址、電話;報警完畢報警人應到路口迎接消防車及急救人員的到來。3.2、在報警的同時切斷電源,組織義務消防隊按應急方案立即進行自救,力爭在火災初起階段,將火撲滅。若事態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救援隊求助。3.3、切斷電源、可燃氣體(液體)及物品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3.4、8、在組織撲救的同時,組織人員清理、疏散現場人員和易燃易爆、可燃材料。如有物資倉庫起火,應首先搶救化工危險品及其它有毒、易爆物品,防止人員傷害和污染環境。3.5、疏通事故發生現場的道路,保持消防通道的暢通,保證消防車輛通行及救援工作。消防車由消防機構統一指揮,火場根據需要調動義務消防員及其他人員。3.6、在急救過程中,遇有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帶,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設立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生,再采取緊急措施;對因火災事故造成的人身傷害要及時進行搶救。密切配合專業求援隊伍進行急救工作。3.7、值班車做好備勤工作,把受傷人員及9、時送醫院治療。3.8、項目后勤應為消防隊及救火人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消防隊滅火作戰順利進行。3.9、保護火災現場,指派專人看守。3.10、現場發生火災事故后的注意及急救要領現場出現火險或火災時,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撲救,救火方法要得當。油料起火不宜用水補救,可用泡沫滅火器或采用隔離壓滅火源。電氣設備在起火時,應盡快切斷志源,用二氧化氮滅火器滅火,千萬不要盲目向電器設備上潑水,這樣容易造成觸電、斷路爆炸等并發性事故。如果化學材料起火,要慎重,要根據起火物質選擇滅火方法,同時要注意救火人員的安全,防止中毒。3.11、民氣火災滅火的安全技術要求:滅火前的安全組織措施用電單位發生電氣火災時,應立10、即組織人員和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補救。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通知供電局用電監察部門,由用電監察人員到現場指導監護撲救工作。滅火前的電源處理電氣火災發生后,為保證人身安全,防止人身觸電,應盡可能立即切斷電源,其目的是把電氣火災轉化成一般火災撲救,切斷電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火災發生后,因煙熏火烤,火場內的電氣設備絕緣可能降低或破壞,停電時,應先做好安全技術措施,戴絕緣手、穿絕緣靴,使用電壓等級合格的絕緣工具。停電時,應按照倒閘操作順序進行,先停斷路器(自動開關),后停隔離開關(或刀開關),嚴禁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或刀開關)一面造成弧光短路。切斷電源的地點要適當,以免影響滅火工作。切斷電源時,不同11、相線應不在同一位置切斷,并分相切斷,以免造成短路。 夜間發生電氣火災,切斷電源要解決臨時照明,以利于撲救。 需要供電局切斷電源時,應迅速用電話聯系,說明情況。 帶電滅火的安全技術要求:帶電滅火的關鍵是在帶電滅火的同時,防止撲救人員發生觸電事故。帶電滅火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應使用允許帶電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救人員所使用的消防器材與帶電部位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10KV電源不小于0.4m,35KV電源不小于0.5m。對架空線路等高空設備滅火時,人體與帶電體之間的仰角不應大于45度,并站在線路外側,以防導線斷落造成觸電。高壓電氣設備及線路發生接地短路時,在室內撲救人員不得進入距離12、故障點4米以內,在室外撲救人員有得進入距離故障點8米以內范圍。凡是進入上述范圍內的撲救人員,必須穿絕緣靴。接觸電氣設備外殼及結構時,應戴絕緣手套。使用噴霧水槍滅火時,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未穿絕緣靴的撲救人員,要防止因地面水漬導電而觸電。現場出現火險時,工長判斷要準確,當即不能救的要及時報警,請消防部門協助滅火。在消防隊到現場后,工長要及時而準確地向消防人員提供電器、易燃、易爆物的情況。火災區內如有人時,要盡快組織力量,設法先將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組織滅火。滅火以后,要保護火災現場,并設專人巡視,以防死灰復燃。保護火災現場是查找火災原因的重要措施。4、化學危險品、油品泄漏應急措施4.1、一旦發13、生化學危險品或油品泄漏,應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嚴防火災事故的進一步發生。盡可能切斷泄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如發生化學危險品或油品的大面積泄漏,則在迅速組織自救的同時,快速向專業救援隊伍求助。泄漏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方可繼續使用。4.2、對化學危險品產生泄漏和處理有毒廢棄物前,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批當地環保部門。報危險廢棄物轉移計劃,經批準后,事故發生單位應向轉移出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危險廢棄物轉移清單”,同時與地方環保部門簽訂廢棄物清運協議書,確保廢棄14、物在清運過程中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4.3、預防措施對易燃、易爆、油品、化學危險品的使用嚴格按制度落實,使可燃物與火源沒有結合的機會,從根本上杜絕發生火災的可能性。4.4、控制措施 對易燃、易爆物品要防止撞擊、磨擦產生火花; 防止可燃氣體受熱壓縮而著火; 乙炔、氧氣瓶、油漆存放要避免高溫和避光(熱射線); 控制油漆、脫膜劑遺灑,并及時清理。5、揚塵污染應急措施發生揚污染后,應立即停止揚塵源頭的操作,并迅速灑水降塵。如揚塵升騰過高,應在揚塵源頭灑水降塵,待揚塵得到根本控制,方可繼續施工。6、水污染后,應立即停止污水、廢水的排放,檢查沉淀池、隔油池是否正常使用,如沉淀池、隔油池無法滿足現場污水、廢15、水的排放要求,應立即增設沉淀池或隔油池,避免污水、廢水隨地排放或直接排入市政管線。7、噪聲污染應急措施當施工噪聲的分貝超過限制,應立即查找噪聲來源,如屬人為噪聲,要做好施工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減小人為噪聲的發生。如屬機械噪聲,盡量將各種機械的作業時間錯開,避免機械同時工作,或為機械加裝消聲設備,設置封閉機械棚,減少噪聲的擴散。8、工傷事故及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措施8.1、發生工傷事故或職業病危害事故后,應做到:停止導致傷亡事故或職為病危害事故的作業,應救援受傷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擴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疏通應急撤離通道,撤離作業人員,組織泄險;保護事故現場,保留導致傷亡事故事發生原因的16、材料、設備和工具等物體的痕跡、狀態、不得破壞;對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人身傷害的勞動者,及時送醫院進行救治,如傷者不能移動,應在專業救護人員到來之前對傷者實施必要救治,并隨后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為搶救受傷害者需移動現場某些物體時,必須做好現場標志。對健康有害的物品,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8.2、現場急救應采取的初步措施:1)初步檢查病人神志、呼吸、血壓、脈膊等生命體征,并隨時觀察他們的變化,5分鐘觀察一次。2)必須保持病人的正確體位,切勿隨便推動或搬運病人,以免病情加重a、昏迷發生嘔吐病人頭側向一邊;、腦外傷、昏迷病人不要抱著頭亂晃、哮喘發作或發生呼吸困難,病人取半臥位。3)采取相應的措17、施進行初步急救。、將病人移到安全、易于救護的地方。如煤氣中毒病人移到通風處;腦中風病人摔倒在衛生間,移出來。、選擇病人體位,安靜臥床休息。、吸氧療法。病人身邊有氧氣袋或氧氣瓶,在很多類型的急癥發生均可首先應用。如心臟病、腦中風、哮喘、呼吸困難、胸外傷、腦外傷等。、保持呼吸道通暢,已昏迷的病人,應將嘔吐物、分泌物掏取出來或頭偏側向一邊順位引流出來。、呼氣道異物阻塞,運用腹部沖擊法等急救手法,使異物排出來。、心跳呼吸停止,及時進行心肺復蘇術,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采用安全可靠的藥物口服。應盡量采用過去已用過的、證實無過敏反應的藥物。記好藥名、藥量、服藥時間,以便向醫生陳述。、外傷病人給18、予初步止血、包扎、固定。4)清理樓道、走廊,移除影響搬運病人的雜物,方便急救人員和擔架的快速通行。5)待救護車到達后,應向急救人員詳細地講述病人的病情、傷情以及發展過程、采取初步急救措施,以保證急救的連續性和完整性。8.3、救護車到來之前急救要點1)對病人的生命體征進行初步檢查,保持正確的體位。2)向“120”呼救的同時,在場人員應積極進行初步救護。3)準備向救護人員介紹病情及救治經過。8.4、化學品急性損害及救治經過。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衣著,用大量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眼睛接觸:眼部化學灼傷后,必須爭取時間,就近取得清水或生理鹽水(大量),立即提起眼瞼,沖洗眼睛至少15分鐘。注意沖洗液自19、流壓力不要過大,沖洗要及時、有效。如同時顏面嚴重污染或灼傷,亦可采取浸洗,即將眼浸入水盆中,頻頻瞬目。就醫。吸入:迅速撤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若呼吸停止,進行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難,給輸氧(如有適當的解毒劑,立即服用)。就醫。皮膚灼傷:迅速移離現場 ,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2030分鐘。堿性物質污染后沖洗時間應延長,就醫。食入:若食入的是非腐蝕性化學品,則應首先飲水催吐;若食入的量腐蝕性化學品,則應飲牛奶或蛋清以保護胃粘膜;若食入石油產品,不能催吐。8.5、高空墜落傷害應急(急救)措施:墜落在地的傷員,應初步檢查傷情,不要搬動搖晃。去除傷員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采取初步急救措施20、:止血、包扎、固定。注意固定頸部、胸腰、椎部,搬運時保持動作一致平穩,避免脊柱彎曲扭動加重傷情。立即呼叫“120”急救醫生前來救治或快速平穩地送醫院救治。8.7、塌方受傷應急(急救)要點:爭分奪秒救出壓埋者,使頭部先露出,保證呼吸道暢通。救出來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然后進行正規心肺復蘇。傷口止血切忌使用止血帶。切忌對壓埋傷進行熱敷或按摩。打“120”急救電話呼救。8.8、觸電應急(急救)措施:對于觸電者的急救應分秒必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危重,這時應一面進行搶救,一面緊急聯系專業救護機構,就近送病人去醫院進一步治療;在轉送病人去醫院途中,搶救工作不能中斷。關掉電21、閘,切斷電源,然后施救。無法關斷電源時,可以用木棒、竹桿等將電線挑離觸電者身體。如挑不開電線或其他致觸電的帶電電器,應用干的繩子套住觸電者拖離,使其脫離電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膠運動鞋等。切忌用手直接去拉觸電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若傷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應讓傷者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傷者喪失意識時要立即叫救護車,并嘗試喚醒傷者。呼吸停止,心博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心博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若發現其心跳呼吸已經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等復蘇措施(少數已證實被22、電死者除外),一般搶救時間不得少于60-90分鐘。直到使觸電者恢復呼吸、心跳,或確診已無生還希望時為止。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以1:5的比例進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臟按壓5次。如現場搶救僅有1人,用15:2的比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臟按壓15次,再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進行,搶救一定要堅持到底。注意: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在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顱腦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23、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院醫務人員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對電灼傷的傷口或創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凈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凈的敷料包扎,名送醫院后待醫生處理。8.9、機械傷害應急(急救)措施:當機械傷害發生后,在保護好現場的同時,應立即撥通120急救電話,報告出事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在等待專業醫護人員到來的同時,慶根據具體情況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將失去知覺傷員置于側臥位以防窒息;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有捕動性或噴涌狀動脈出血不止時,暫時可用指壓法止血;或在出血肢體傷口的近端扎止血帶,上止24、血帶者應有標記,注明時間,并且每20分鐘放松一次,以防肢體的缺血壞死。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搬運時,病人應取仰臥位,動作應輕柔,行進要平穩,并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對途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者,應就地搶救。8.10、燒(燙)傷人員急救措施:立即冷卻燒(燙)傷的部位,用冷水沖洗燒傷部位1030分鐘或冷水浸泡直到無痛的感覺為止。冷卻后再剪開或脫去衣褲。不要給口渴傷員喝白開水。發生窒息可用粗針頭從病人環甲膜處刺入氣管內,以維持呼吸。妥善保護創面,不可挑破傷處的水泡。不可在傷處亂涂藥水或藥膏等。盡快送入醫院進一步治療。搬運時,病人應取仰臥位,動作應輕柔,行進要平穩,并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對25、途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者,應就地搶救。8.11、車禍現場急救:當車禍發生后,應立即撥通120爭救電話,報告出事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對失去知覺者宜清除口鼻的異物、分泌物、嘔吐物,隨后將傷員置于側臥位以防窒息;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有搏動性或噴涌狀動出血不止時,暫時可用指壓法止血;或在出血肢體傷口的近端扎止血帶,上止血帶者應有標記,注明時間,并且每20分鐘放松一次,以防肢體的缺肢體的缺血壞死;就地取材固定骨析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遇有開放性顱腦或開放性腹部傷,腦組織或腹腔內臟脫出者,不應將污染26、的組織塞入,可用干凈碗覆蓋,然后包扎;避免進食、飲水或用止痛劑,速送往醫院診治。當有木樁等物刺入體腔或肢體,不宜拔出,宜離斷刺入物的體外部分(近體表的保留一段),等到達醫院后,準備手術進行再拔出,有時戳入的物體正好刺破血管,暫時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現場拔除,會招致,會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搶救;若有胸壁浮動,應立即用衣物,棉墊等充填后適當加壓包扎,以限制浮動,無法充填包扎時,使傷員臥向浮動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若有開放性胸部傷,立即取半臥位,對胸壁傷口應密封閉包扎。使開放性氣胸改變成閉合性氣胸,速送醫院。救護人員中若能斷定張力性氣胸者,有條件時可行穿刺排氣或上胸部置引流管。8.12食物中27、毒應急(急救)措施:及早識別食物中毒。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發生群體中毒(多人中毒)事件,應立即向當地衛生局、衛生防疫站報告,同時向當地“120”急中心呼救。重癥病人送醫院進一步急救或進行特殊的或特效的抗毒治療。8.13中暑急救發生中暑時,應盡快將中暑病人送醫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腎臟衰竭等并發癥。但在送醫院之前,仍需作一些急救處理,即中暑急救五字決:一、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二、敷,可用冷水毛由敷頭部,事冰袋,冰塊置于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三、促,將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待肛門28、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四、浸,將患者軀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沒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午,水溫過低不能耐受。五、擦,四個人同時用毛由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9、上報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事故發生所在單位的負責人應在24小時內填寫應急準備和響應報告書一式兩份,自留一份,報項目工程管理部一份,發生輕傷事故應填寫工傷事故登記表;發生重傷、死傷事故填寫企業職工重傷、死亡事故調查統計快報表;發項目工程管理部一份,項目報安全項目管理部一份。10、項目消防預案一旦發現火情,項目全體職工和29、消防隊員,應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先制定的撲火方案進行實施。必須迅速及時地將火撲滅,把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為此制定消防工作預備方案,其具體分工如下:最先發現火情的人要大聲呼叫,某某地點或某某部位失火,并報告義務消防隊負責人。消防隊長負責現場總指揮。由安全員打電話通知119報告失火地點,火勢。同時給項目管理部主管領導打電話。由義務消防隊副隊長電工負責切斷電源。打開消火栓井蓋后接上水龍帶水源,用水龍帶滅火。義務消防隊員用滅火器滅火,用消防桶提水,使用消防鉤,用鐵鍬鏟土等。13、定期檢查:施工現場慶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每半月對職工進行一次消防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每季度召開一次治保會,培訓一次義務消防隊。 第 18 頁 共 18 頁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39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5份